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陕西政府网 > 宝鸡政府网 > 岐山政府网
中文名:

岐山县政府网

官网:
www.qishan.gov.cn
地址:
凤鸣西路
车牌:
陕C
区号
0917-8212216
百度分享
分享到:

岐山县政府介绍

岐山县位于陕西省西部,宝鸡市境东北部。北接麟游县,南连太白县,东与扶风、眉县接壤,西同凤翔、陈仓区毗邻。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2℃。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8℃。年平均日照时数2064.8小时,日照率47%,平均无霜期214天。年平均降水量623.8毫米。

岐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是民族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古代哲学宏著《周易》诞生之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享有“青铜器之乡”、“甲骨文之乡”、“中国千年古县” 、“民间艺术之乡”和“陕菜之乡”、“转鼓之乡”的美誉,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荣获“第20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最具特色魅力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具魅力文化休闲旅游县”等殊荣。

岐山县 (2张)

岐山县以境内有岐山而得名。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境内渭河、雍河、横水河及沿北山一带有新石器时代遗址19处,当时已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黄帝时代,岐伯就居于岐山之下。

夏禹治水,遍识山川,岐山地区属雍州。

商沿夏制,岐地仍属雍州。商末,周部族由彬县、旬邑一带迁至岐山,岐地就成了周部族的属区。纣辛十九年,西伯姬昌迁都于丰(今西安),岐地东部为周公旦所辖,西部为召公奭所辖。

西周仍沿九州之制,岐地属王畿的周、召两国,由周王朝直接管辖。

周平王东迁洛阳(前770),秦襄公率兵护送有功,赐岐地为襄公所辖。

秦(前221~前206)始皇统一六国,废封建设郡县后,岐地属内史郡。

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划长安以西凤翔府为右扶风,领县二十一。岐地南部分属武功县、眉县、虢县、西部属雍县,东部属美阳县,北部属杜阳县。

东汉时期(25~220),岐地南部分属眉县、武功县,其余所属未变。

三国(220~280),改右扶风为扶风郡(郡治在槐里——今兴平县境内),岐地分属亦旧。

西晋(265~316),州辖郡,郡辖县。岐地西属雍县,南属眉县,东属美阳县,为雍州(州治在今泾阳县西北)扶风郡(郡治在今长安县)辖。

十六国(303~420),岐山地区曾是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和夏的领域。除夏隶北秦州(州治在今武功县境)外,其余均属扶风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设岐州(州治在今凤翔县南),领3郡、9县。平秦郡(郡治在今凤翔县南)的周城县(太平真君六年置)辖岐地东部,横水县(太平真君十年分周城县置)辖岐地西部,武都郡(郡治在今宝鸡市东50里)的平阳县(太平真君六年置)辖岐区南部,武功郡的美阳县辖岐地东北部。

西魏大统四年(538),改平秦郡为岐山郡、改平阳县为眉城县,岐地分属未变。

北周(557~581),武帝天和四年(569)分泾州鹑觚县南境置三龙县,县以山得名,治岐阳镇(今岐阳村)。属岐山郡。

隋(581~618),改岐山郡为扶风郡,开皇十六年(596)移三龙县治于西40里(今凤鸣镇),改名岐山县。大业九年(613)又移县治于东北8里(当今故郡寺、渚村一带)。

唐(618~907),撤扶风郡设关内道凤翔府,岐山为其所属。武德元年(618)移县治于张堡(一说张堡垒,今地不详)。三年(620)分岐山县东部置韦川县(今扶风县)。七年(624)移县治于龙尾堡。贞观七年(633)分岐山东北部及上宜县(今乾县西北)置岐阳县(县治在今岐阳村)。八年(634)废虢县入岐山县,移县治于今址。

五代十国(907~960),岐地仍属凤翔府。

北宋熙宁五年(1072)分陕西路西部置秦凤路,岐山县属秦凤路凤翔府。

岐山风景区

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置凤翔路,岐山县属凤翔路凤翔府。

元(1279~1368),废凤翔路,岐山县属陕西行中书省凤翔府所辖。

明(1368~1644),改陕西行中书省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凤翔府未变,岐山县仍属其辖。

清(1644~1911),岐山县属凤邠道凤翔府。

民国(1912~1949),废府留县。先属陕西关中道,至二十二年(1933)撤道,设行政区,岐山县属陕西省第九行政区(其治先在凤翔县,后移宝鸡县——今宝鸡市)。

1949年7月14日岐山县解放,属陕甘宁边区宝鸡分区(1950年10月1日改为宝鸡专区)所辖。1956年10月宝鸡专区撤销,岐山县隶属陕西省。1958年12月10日,岐山县并入凤翔县。1961年9月恢复宝鸡专区及岐山县制,岐山县隶属宝鸡专区。

1968年2月28日成立宝鸡专区革命委员会,1969年10月1日改宝鸡专区为宝鸡地区,岐山县随其所属。1971年12月8日撤销宝鸡地区,辖区归宝鸡市,岐山县属宝鸡市。1979年复设宝鸡地区,岐山县归其属。1980年8月1日撤宝鸡地区并入宝鸡市,岐山县为宝鸡市辖。

2011年7月7日,经陕西省政府批准,岐山县撤销原五丈原镇、曹家镇、安乐镇并入蔡家坡镇,将故郡乡、京当乡改为故郡镇、京当镇。

行政区划编辑

元(1279~1386),全县共分尚善、怀贤、崇德、栖凤4乡。

明万历五年(1577)编户29里。十八年(1590),全县分4乡,1山庄,29里。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改望云乡为中水乡,改永丰乡为怀贤乡。各乡辖里未变,直沿至民国。

民国十八年(1929)全县设6个区,辖30里。

民国二十三年(1934),编查保甲,改里为乡,全县划为6个区,31乡,设35个联保,分辖259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三月,改联保为乡公所,是年冬废区。三十三年经整编,全县设10乡,104保。三十五年(1946)复增设桃川乡。至三十六年(1947)八月,全县设11个乡,104保(含两个商保)。

1949年5月25日,人民政府成立。同年7月14日岐山县解放,县人民政府进驻执政。岐山县废原11个乡公所,新建11个区公署,为县人民政府的派驻机构,废除保甲制,新设102个乡人民政府。10月,改周召区公署为城关区公署。同年8月,蔡家坡划归宝鸡市,11月复归岐山县。

1950年5月,调整区、乡行政区划:撤销怀邠区,其辖地划归周召、碛石、龙尾和周原区,并安乐、武侯区为安武区;调整102个乡为85个乡。12月改区公署为区公所,以序数命名,改乡以序数命名为以驻地命名。改

1952年7月将第九区划归太白区(县级区)。翌年7月将第八区石头河以东5乡划出,设立岐山县第九区,驻安乐寨。

1980年12月,废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县人民政府。

1982年春,成立城关镇筹备处,将城关公社城关居委会和城北、杏园大队划出归其属。1983年6月,省人民政府批准益店、五丈原为建制镇。1984年3~6月改“政社合一”为政社分设。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人民政府;撤销城关公社、城关镇筹备处,合并成立凤鸣镇,撤销蔡家坡公社建制,并入蔡家坡镇。改生产大队为村民委员会。全县共设4个镇、15个乡、188个村民委员会。

经过2011年陕西省行政区划改革后,岐山县辖10个镇:凤鸣镇、蔡家坡镇、益店镇、蒲村镇、祝家庄镇、青化镇、枣林镇、雍川镇、故郡镇、京当镇,完全撤销了乡级行政编制。

地理环境编辑

位置

岐山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东径107°33′~107°55′,北纬34°07′-34°37′之间,北接麟游县,南连太白县,东与扶风、眉县接壤,西同凤翔、宝鸡县毗邻。东起七里河,西到凤鸣沟,南自瓦房沟,北至孟家山,南北长53.5公里,东西平均宽30.5公里,总面积856.45平方公里。

地貌

岐山南接秦岭,北枕千山,中为广阔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狭长,东西较窄,境内山、川、塬皆有,渭河、韦水河穿境而过,形成了“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塬”的地形地貌特征。海拔最高2160米,最低495米。

气候

岐山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2℃。最热

凤载尊钟

月7月,平均气温24.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8℃。年平均日照时数2064.8小时,日照率47%,平均无霜期214天。年平均降水量623.8毫米,最大年降水量992.3毫米,最小377.6毫米,干旱指数为1.33。风向多以西北—东南向为主。[4-5]

资源编辑

土地资源

据1989~1990年土地详查,全县总土地面积1286394.5亩(折合857.6平方公里),土地类型共8种,其中耕地683821.6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3.2%;园地3003.6亩,占0.2%;林地227788.7亩,占17.7%;牧草地60425.1亩,占4.7%;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13909.8亩,占8.9%;交通用地22347.4亩,占1.7%;水域38860.8亩,占3.0%;未利用土地136237.5亩,占10.6%。

矿产资源

已知矿藏主要有:石灰石,藏量大,易开采。分布在北部山区,岩石裸露且已开采的有西方乡(距县城18公里处)、祝家庄乡的大石沟、小石沟及秦岭北麓落星乡黑沟河等处。石英石,在曹家乡曹家村南2.5公里处,藏量约600万吨,现已开采,每年向青岛、山东等地运出约2000多吨。此外还有大理石、沙石、白垩土、煤、砚石等矿产。

水利资源

境内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为13263万立方米。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7551.5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7400.5万立方米,可开采量4794.3万立方米。县内冯家山灌区、石头河灌区等灌溉工程从境外引水量平均达6829万立方米。渭河、石头河、韦水河等七河流,多年平均入境水量40.8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区域分布差异较大。主要分布在渭北塬区,埋深一般在10-80米,单井出水量40吨/小时,易于开发利用。渭河川道区,单井出水量60吨/小时,且埋藏浅,一般为1-15米易于开发。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全县木本植物主要有:油松、华山松、白皮松、黑松(1965年引进)、侧柏、圆柏、水柏、银杏等,全县药材大部分为野生,生长于南北二山,也有人工栽培。主要品种有防风、生地、黄芪、大黄、白术、柴胡、黄芩、苍术等19种。1980年3月以来引进28种优良草种,其中豆科11种,禾本科9种,其他8种。经初步观察,小冠花、蓑衣草、白三叶、红豆草、黑麦草、无芒雀麦、蔓茎子7种生长良好,有一定水土保持作用和较高的经济价值。[7-8]

动物资源

岐山有属国家二类保护的金钱豹、云豹、斑羚(青羊)、水獭;三类保护的麝(獐子)、石貂(俗名帚雪)、豹猫(山猫)。还有狐狸、鹿、狼、獾、野猪、野兔、狗熊、黄鼬(俗称黄鼠狼)。候鸟主要有大雁、燕子。其它野禽有属国家三类保护的血雉(松花鸡)、灰鹅、赤腹鹰(鹞子)、燕隼、红嘴鹄、小鹄、长耳鹄;鱼有:草鱼、鲢鱼、鳙鱼、红鲤、青鲤、荷花鱼、鳞鱼、鲫鱼、黄鱼、黄鳝和泥鳅等17种;节肢、两栖、爬行类节肢动物有草虾、螃蟹、蝎子、蜘蛛;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爬行动物有鳖、蛇、蜥蜴等;软体、环节类软体动物有螺、蜗牛、河蚌;环节动物有蚯蚓(俗称曲蟮)、水蛭(俗称蚂蝗);昆虫主要有蚕、蜜蜂、蝉、蝴蝶、荧火虫、蜻蜓、蝼蛄、蟋蟀、螳螂、蚱蜢、蚂蚁、金龟子、瓢虫、土元、蚊、蝇等。

人口编辑

岐山县人类生存已有五六千年历史,人口数量自明弘治十五年(1502)始有记载,时4.8万人。至清宣统三年(1911)全县人口18.1万人,历410年,共增加13.3万人,年平均增加324人。民国以来,岐山县人口下降,到1949年,总人口为177570人。

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卫生措施增多,出生婴儿死亡率极低,加之长期放松计划生育,使人口生产一度失控,至1989年末,全县总人口已达420740人。40年间,净增243170人。比建国初增加了1.37倍,平均每年增加6079人。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县45万人,占宝鸡市总人口的12.54%。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岐山县

经济GDP:149.10亿元(2014年)编辑

工业

解放前,岐山县工业主要是个体手工业,兼有少量的手

礼乐广场

工业作坊和半机械化的小型工厂。称得上现代工业的只有官僚资本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的机器厂、纺纱厂、酒精厂(后改为面粉厂)。

解放后,岐山县工业经过40年盛衰起伏,到1989年,境内共建立公有制工业企业33户,其中部、省、市属国营工业企业8户,县属国营工业企业14户,县属集体工业企业11户,形成了机械、化工、纺织、造纸、印刷、建材、食品等十个主要工业门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岐山县乡镇工业勃兴,至1989年,乡镇办工业109户,村办工业364户,农村合作经营工业410户,城乡个体工业2435户(不含农副产品加工业)。198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058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5.6%。

县办工业有6户跃入省级先进企业行列;乡镇企业1户达到省级优秀企业标准,2户达到市级优秀企业标准。县油脂厂生产国标2级菜籽油、祝家庄水泥厂生产的“周都”牌425#水泥被评为省优质产品。乡镇企业生产的16功能健身器、AB型氨添加剂、电机塑料风叶3种产品被为市级优秀、优质产品。计划开发的14种新产品有7种通过了部、省级鉴定,投入生产。乡镇企业有3种产品获得陕西省第二届技术成果交易洽谈会铜牌奖。

农业

周部族自豳迁至岐山南麓后,挖沟泄水,修理田塍,种植黍稷

辣椒

,农业逐渐兴盛。但由于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和压迫,使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三国两晋,渭河两岸战乱频繁,民不能安居乐业。隋唐时期,因长安建都,大量砍伐诸山林木。民国年间,水、旱灾害频仍,兵燹为害,虫祸滋扰,粮食薄收,捐税奇重,农业停滞不前;森林被砍伐殆尽,南、北二山几成秃岭。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63440吨,油料总产757吨;林木覆盖率仅0.3%;大家畜存栏2.22万头(匹),生猪存栏0.54万头,饲养家禽5.0万只;生产工具仍停留在以传统农具为主的落后状态。农业经济结构单一,总产值2236.2万元,其中种植业2143.9万元,林业5.4万元,牧业56.8万元,副业30.1万元;种植业占到总产值的95.87%,林、牧、副业分别仅占0.24%、2.54%和1.35%。

建国后,实行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农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五业并举,百废俱兴。1989年,粮食总产176084吨,油料总产8949吨,与1949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8倍和10.8倍;山川绿化卓见成效,有林地面积181753亩,覆盖率达18.9%;大家畜存栏2.55万头(匹),生猪存栏8.19万头,饲养家禽51.2万只,分别增长14.9%、14.2倍和9.2倍;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40259千瓦,碾打脱粒、农副产品加工、饲料粉碎等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农业经济结构趋于合理,总产值10685.0万元,其中种植业8569.0万元,林业157.0万元,牧业1455.0万元,副业497.0万元,渔业7.0万元;种植业产值占80.20%,其他各业分别占1.47%、13.62%、4.65%和0.07%。

岐山县农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随着经济繁荣与生产的迅速发展而渐变化。1952年,农业劳动者占全社会总劳动者的98.50%,农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44.69%,农业净产值占国民收入的65.71%,农业提供的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0.87%。

岐山是全国500个粮棉大县和陕西省商品粮油基地县之一,具有优质粮食、畜牧养殖、特色果菜三大产业,发展龙头企业75户,各类专业协会50个,形成“灿然”辣椒、“天缘”香醋、“周原”乳品、“喜春”食用油、“秦风”挂面、“文王”西瓜等一批名牌产品。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建成了岐星、太子、北郭等一批示范村。

2014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149.1亿元,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174.88亿元,增长32.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7.8亿元,农户投资7.0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23亿元,增长17.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6.88亿(含陕汽在岐部分,不含西机、七0二两户军工企业),增长18.2%。

教育编辑

唐代,岐山县始置县学。宋元以降,书院继起。明万历时建社学,清道光年间办义学。县设教谕、训导掌管学政。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兴学堂,县设学务局。三十二年(1906),县改凤鸣书院为高等小学堂,由义学、社学、私塾改建并新建初等小学堂30余所,增设自然科学,为近代教育之萌芽。继而兴办职业讲习所、农业学堂和师范研究所,启实业教育之先河。民国初年推行国民义务教育,改学堂为学校,并创办女子小学。民国五年(1916)县有高等小学1所,初等小学60所。民国十四年(1925)县设教育局。二十八年(1939)改称教育科。时民生凋敝,教育事业停滞不前。民国三十四年(1945),文盲占总人口的65.28%。至1949年春,全县仅有教师455人;中学2所,在校学生930人,小学206所,在校学生16000余人。

建国后,教育事业在波折中得到发展。50年代初,随

岐山高级中学

着土地改革的胜利完成,农村普遍兴办学校。在稳步发展的同时,整顿教学秩序,提高教育质量。1956年始设高中。1985年县获省人民政府《普及初等教育合格证书》。1989年12个乡(镇)实施六年义务教育达标。是年,全县小学198所,在校学生4628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7%;普通中学49所,在校学生23582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1185人。各类学校学生计71049人,为1949年的4.2倍。

交通编辑

公路

民国初仅有西(安)宝(鸡)公路(今西宝北线)及长(安)益(门镇)简易公路穿境而过。解放前夕残破不堪。建国后经整修、改建、新建,至1989年底,共有干线公路3条,长50.5公里,支线公路8条,长1514公里;专用公路7条,长23.8公里;乡村道路四通八达。

铁路

普速

陇海铁路东自蔡家坡镇圣音寺村入境,西由孙家村出境,全长9.2公里。

民国二十六年(1937)三月一日陇海铁路西(安)宝(鸡)段

陇海铁路建设

正式通车,蔡家坡车站投入使用,属四级站。建国后屡加增修,车站面积逐年增大。1970年加修复线,1989年站区东起1207K+400米~西至1209K+900米,共有5个闸口,8条客、货线路(总长6248米)和F64电锁器半自动闭塞设备。站台两座,第一站台长585米,宽10米;第二站台长585米,宽9米。货场1952平方米,货棚306平方米。

1985年新建票厅、候车室,1986年8月1日竣工。票厅面积62平方米,候车室面积592平方米,零担房面积226平方米。辟广场一处,面积3632平方米。1987年6月,完成F6520型大站电气集中设备改造,实现道岔、进路、信号集中操纵和统一联锁。1988年3月修建旅客地道和风雨棚各1座。1988年12月又实现牵引动力电气化。全站闭锁系统、通信系统、录音记录系统、无线列调系统及轴温检测系统全部自动化,为国内较先进之中继站。1989年度站内职工163人,旅客乘降1440853人次,货物吞吐量334233吨。

高铁

西宝客运专线,岐山站位于岐山高店,是高铁站,距离岐山县城约20公里。

西宝高铁岐山站

西宝客运专线(Xi'an-Baoji High-speed Rail)东起陕西西安,西至宝鸡,是徐州至兰州铁路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既有陇海线等共同构成陆桥通道,是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主通道之一,为国家重大铁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西宝客运专线位于陕西省关中地区。西宝客运专线全线共设西安北站、咸阳秦都、杨陵南站、岐山站、宝鸡南站等五个车站。

2009年12月11日,西宝客运专线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建设,2013年12月28日西宝高铁正式通车。

民俗文化编辑

宗教

岐山县自东晋起相继传入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清末前后,由于帝国主义派员入境传教,各教发展较快,达到盛期。

建国后,宗教界开展反帝爱国运动,实行“三自革新”,

杨岐山庙

驱逐了帝国主义在岐山县的反动宗教势力。继而于1960年实行宗教改革,废止教会压迫、剥削和违法活动,使宗教活动基本归于正轨。1965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期,宗教活动受极左思想影响,处于低潮。“文化大革命”中基本停止。

1978年11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岐山县遵照中共中央对宗教工作的一系列指示,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纠正冤、假、错案,实行信仰自由,宗教活动又相继重新恢复。1983年,中共岐山县委第八届第163次常委会议作出决定,成立岐山县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召开全县性的宗教工作会议。同年,根据中共陕西省委指示,对宗教建筑逐堂、逐寺、逐庙进行清理,摸清了岐山县宗教的基本情况。

风俗

岐地是周礼之乡,人民淳朴、素雅、性温、好客,趋保守,惜进取,多业农商。自古婚嫁、丧葬、交往、服饰、习性等,均循周礼规范,几多习俗,沿袭至今。

方言

岐山方言,属陕西关中方言中的西府话。西府话的地域,大致相当于宝鸡市属(除凤县、太白县外)各县区。

风景名胜编辑

县境内有周公庙、诸葛亮庙、周原遗址、崛山森林公园、

岐山山水

西岐民俗村等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民俗区,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景观交相辉映,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底蕴深厚,素有“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转鼓之乡”和“陕菜之乡”的美誉。臊子面、锅盔、挂面、面皮等民间小吃花样繁多,工艺精湛,闻名遐迩。民间工艺光彩夺目,剪纸、版画、编织、刺绣源远流长,社火、锣鼓、曲艺等民间艺术经久不衰。

西岐民俗村

岐山县西岐民俗村位于岐山县城西北,南临西宝公路北线

西岐民俗村

,北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周公庙风景名胜区,辖4村15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7000人,是以乡村旅游开发和民俗文化建设为主题的旅游经济园区。

经过周公庙风景名胜民俗区管委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努力,民俗村提质升档,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旅游专线公路6.5公里,开通了区内公交车;沿公路建成绿化带6公里,面积6万平方米,建成了“陕西民俗第一村”、“周公庙风景名胜区”仿古牌楼两座。先后投资300万元,实施了亮化、净化工程,在北郭村安装太阳能景观路灯23盏,完成了民俗村牌楼亮化工程,建成了民俗村污水处理厂。

周原遗址

周原是周室发祥之地。周原成为历史圣地,距今已三千多年。著称于世的周原遗址,是周王朝最早的京城所在地。周原遗址内涵丰富,文物遗存数量繁多,周原文化瑰宝博大精探。1982年,国务院公布周原遗址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自汉代以来,在周原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甚多,其中大盂鼎、毛公鼎最为著名,与兄弟县区出土的虢季子白盘、矢人盘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1976年出土的牛形尊等为目前国内所仅有。1975年出土于京当乡董家村土窖藏青铜器37件,其中卫簋、卫蚕、懒匝等均有史料价值很高的长篇铭文,分别记载着西周以物换田、土地交换、诉讼判决、策命赏赐等重要事件,是研究西周中期政治、经济、法律、土地制度、阶级关系等情况的实物资料。周原地区因之被称为“青铜器之乡”。

周公庙

岐山县周公庙风景名胜区是国家

周公像及八卦亭

AAAA级景区,位于岐山县城西北六公里处的凤凰山南麓,始建于唐代,并经宋、元、明、清历代修葺。景区内亭、台、楼、阁交相辉映,自然景观山环水贯,是关中西部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风景名胜区。特别是2009年凤凰山景区的建成开放,丰富了周公庙的文化内涵,使周公庙成为融历史人文景观与自然风景为一体,文物旅游与休闲文化并重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五丈原诸葛亮庙

五丈原诸葛亮庙

五丈原诸葛亮庙景区位于三国时期诸葛亮巨星陨落的古战场——岐山县五丈原,南依秦岭,北俯渭水,三面临空,两边环水,地势险要。景区内布局严谨,碑石林立,匾额板对盈门,全出于历代名家之手,岳飞书诸葛亮《出师表》石刻,笔法雄健,大

气磅礴,堪称书法艺术珍品,九龙山、壑落城、古道十三盘、诸葛泉、司马懿拜将台等三国古遗迹及其故事妇孺皆知,还有古建群、诸葛亮衣冠冢、落星石、明代大钟、大鼓等人文古迹。

宋太平塔

太平塔在岐山县实验小学(原岐山县第一初级中学(太平寺旧址))内,

宋太平塔

系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塔为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八层,通高28.2米。自第二层起,每层都隐出假窗及栏杆,每层檐下均饰以五铺作出双抄的斗拱。除第二层饰有平座外,以上各层均饰假平座。由于整个塔身斗拱繁密,显得特别秀丽。太平寺“建自唐元和七年,至宋元祐三年建塔,名曰太平塔”。九百年来,屡经地震,而此塔至今作为岐邑之表望,游客之所观瞻而巍然耸立。塔身稍倾,塔刹稍有剥蚀。经过整修,完好如初。

崛山森林公园

崛山森林公园位于岐山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北部深山区,以崛山林场为中心,总面积3.5平方公里。森林公园以东、西崛山之间的冢子河、崛山沟为轴线,以洞门沟、龙凤坪、东崛山、西崛山、九龙坪、千佛寺、冢子河、苜蓿河为核心区。崛山东、西两峰间距约2.5公里,南北绵延20多公里,在山、谷、河、林之间,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争奇斗研。有慧时寺、法华寺、增寿寺、海莲寺、白雀寺、普济寺、朝佛殿、丫环沟、妙善公主舍身崖和梳妆楼等。

名优特产编辑

紫皮大蒜

岐山县蔡家坡地区被誉为大蒜之乡,有白皮蒜和紫皮蒜两种,以紫皮为最优,色泽鲜亮,蒜体肥大,蒜汁浓粘,味道鲜美,香辣适口,是驰名省内外的土特产品,运销西北和华北各省。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量1万吨。

大葱

以凤鸣镇杨村年产最为称著。其特点为株粗、质地密实、味辛、葱白长。一般身长50公分,径粗2公分。杨村农民几乎家家栽种。每年种植面积约在百亩以上,总产10万公斤。

红萝卜

凤鸣镇仓颉庙红萝卜以其色红、味甜、黄芯细小而久负盛名,人称“透心红”。一般身长20CM,径粗2CM。种植面积年均2000亩,年产量6300吨。

大棚西瓜

县内以故郡、大营、孝子陵等乡镇为主区域,发展设施大棚西瓜近万亩,总产量万余吨。其优点上市早、个大、皮薄、糖分含量高,无公害,增产增收效益显著,已培植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新途径。

辣椒

县内所产辣椒以细长、均匀、色泽红鲜、辣味鲜美为主要特征。原种植仅供食用。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辣椒生产,品种不断更新,面积不断扩大,80年代初,跃为县内“拳头”农副产品,成为主导产业。常年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畅销港澳和东南亚地区,被誉为“辣中之王”。

岐山挂面

岐山手工空心挂面选用优质小麦特粉,经揉条、搓条、上棍等10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工艺独特,面条细白,质地细腻,耐煮味香,食用方便,是岐山地方名吃之一。全县手工挂面产地主要在马江村、宣旗营村太子村、寺崖头等村,已发展年加工挂面100吨以上的大户25个,年加工挂面2吨左右的专业户1600个,手工挂面在当地已成为一种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除手工挂面外,还发展了西安立亚食品公司、岐山县秦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挂面加工企业近10户,年产优质挂面3万多吨。

岐山“三绝”

岐山面食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传承发展,其臊子面、手工

岐山臊子面

擀面皮(以八亩沟最为有名)、锅盔号称岐山“三绝”,特别是臊子面以其:“薄、筋、光(描述面条);煎、稀、汪(描述臊面汤);酸、辣、香(描述味道)”九大特点,饮誉三秦,名扬华夏。臊子面是当地红白喜事、走亲访友不可或缺的待客美食,主要是得益于塬上甘醇的地下水、自酿的醋、自产的辣椒、菜籽油、小麦以及猪肉,还有考究的制作工艺。另外,岐山铡面、辣子面也非常有名气。岐山的其他名吃举不胜数,有御京粉(擀面皮的近亲,制作工艺与口感不同)、甑糕、酒麸(用煮熟的小麦佐以酒曲发酵而成的风味小吃)、蜂蜜粽子、豆花、烧饼夹面皮等。

名人编辑

任光明,1922年1月生,1938年8月参加革命,中共党员,晋冀鲁豫军区四纵十三旅三十八团指导员,1946年1月因战牺牲。

金生保,1926年生,陕南军区师直侦察队战士,1947年12月在洛南县两岔河战斗中牺牲。

张江来,1946年参加革命,解放军西府纵队训练二中队分队长,1948年8月在旬邑县张胡原作战中牺牲。

张应魁,1938年2月参加革命,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军二师五团一营副教导员,1948年9月在大荔县作战中牺牲。

田惟均,日本明治大学法科毕业,曾两次任岐山县长。在岐山县任内注重发展农业、文化教育事业。

陈万水,(英文:Viola Chen,1940年11月-2012年7月27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夫人,于1940年11月出生于陕西省岐山县。

李淳风,唐代天文学家、历算学家,岐州雍人(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唐初曾任太史令,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家和历史文化名人。李淳风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阴阳学等。

李晓东,1954年出生,曾任铜川市人民政府市长、陕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现任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23-24]

王双明,1955年出生,地质学家,曾任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局长、陕西省煤炭工业局局长,现任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