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陕西政府网 > 宝鸡政府网 > 麟游政府网
中文名:

麟游县政府网

官网:
www.linyou.gov.cn
地址:
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西大街8号
车牌:
陕C
区号
0917-7962189
百度分享
分享到:

麟游县政府介绍

麟游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北部,为隋唐官员闲时避暑游玩之地—宫井,因隋义宁元年有麒麟游观得名,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东邻永寿、乾县,西接千阳、凤翔,南俯扶风、岐山,北依彬县及甘肃灵台县。县域为黄土高原,千山余脉从西南入境后在两亭附近分支,北支称页岭,南支称凤山和岐山。主要河流有漆水河、酒房河、两亭河、普化河等。年降水量640.4毫米,年均气温9.2℃。省道凤(翔)灵(台)、新西(安)兰(州)、凤(翔)崔(木)公路过境。

麟游历史悠久,据古遗址及出土文物考证,旧石器时代,先民已在境内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已有氏族部落聚居。

麟游山水

夏:夏禹“治漆及岐”,疏通漆水,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后,麟游地属雍州。

商:周代祖先从邰沿漆水进入今麟游地,建杜林邑故称杜地。历经二代,公刘时迁都邑于豳(今彬县)。古公亶父时,受狄侵,又由豳退出,集结于岐北高山(今麟游)地带,休养生息,始南迁周原,定都岐阳。

周:西周时,麟游地属西周辖。周平王东迁洛邑时,将岐山以西地赐给秦襄公,麟游归秦辖。

秦:统一中国后,始置郡县,麟游东部置漆县,西部置杜阳县(县址在今麟游县招贤镇),均属内史地。

西汉:沿秦治,杜阳县、漆县均属右扶风。

东汉:中平元年(184)后,将杜阳县划归汉安郡。

三国:杜阳县、漆县(属魏)归扶风郡辖。

晋:初年,撤销杜阳县,其地西南归雍县,东北归漆县。均属右扶风辖。

北魏:皇兴二年(468),今麟游北部属白土县,归新平郡辖。南属雍县,归秦平郡辖。

西魏:今麟游南属雍县,归岐山郡辖,北部属鹑觚县,麟游郡领上宜、麟游、普闰三县。

唐初,改麟游郡为西麟州。贞观元年(627)废州。麟游地东有麟游县、西有普润县。属岐州。

五代:麟游县、普润县均归凤翔府辖。

北宋:设麟游、普润二县,属秦凤路凤翔府辖。

南宋:初麟游县、普润县属秦凤路。后属金。改秦凤路为熙凤路。1187年,分设凤翔路辖凤翔府。麟游、普润属之。

元:大德九年(1305)撤销普润县,其地并入麟游县,归凤翔府辖。

明、清麟游县均归凤翔府辖。

麟游古遗址

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后,麟游县属关内道。民国二十四年,属陕西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七年,麟游第一次解放,建立麟游县人民政府。7月,国民党县政府复辟。

1949年5月21日,麟游第二次解放,麟游县归彬县专区辖。1950年,撤销彬县专区,麟游划归宝鸡专区。1956年10月1日,宝鸡专区撤销,麟游县直属陕西省。1958年12月10日,麟游、岐山、凤翔三县合并为凤翔县。1961年10月9日,宝鸡专区恢复。同时恢复麟游县,归宝鸡专区辖。1971年12月8日,宝鸡专区撤销,设宝鸡市。麟游归宝鸡市辖。1979年3月10日,宝鸡地区恢复后,麟游县属之。1980年8月1日,宝鸡地区与宝鸡市合并,恢复省辖市领导县、区体制,麟游县仍归宝鸡市辖。

行政区划编辑

明代以前无考。明末,全县为4乡17里。因千水为患,将雪白里

碑林文化休闲广场

(今千阳县东)析入千阳,存16里。

清初因兵燹灾荒,加之役多赋重,民死徙甚重,至顺治六年(1649),将原16里攒为7里,当时全县人数不及原一里之数。

民国初,区划沿清制。民国十年(1921)废里实行保甲制。全县划为13个保。旋即改为9个保。即敦厚(今县城一带),永泰(今招贤一带),福顺(今天堂一带),恒泰(今河西一带),长顺(今崔木一带),安阜(今丰塬一带),丰盛(今庙湾一带),全泰(今两亭一带),庆顺(今阁头寺一带)。民国十七年(1928),改为区、村制。全县共划5个区,32个村,村下设甲。一区驻地县城,辖5个村;二区驻地崔木,辖6个村;三区驻地招贤,辖8个村;四区驻地两亭,辖8个村;五区驻地丈八,辖5个村。

民国二十三年(1934),改区村制为联保制。全县划为10个联保,下设保,保下设甲。10联保是:永泰、福顺、恒泰、庆顺、长顺、丰恒(今镇头一带)、丰盛、玉泰、全泰、敦厚。民国二十九年(1940),改联保制为乡保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民主建政,废原乡保制为区乡制。麟游全县设四个区,22个乡,1019个村。

1952年9月,重新调整为6个区,下辖32个乡,153个行政村,484个自然村。

1956年3月15日,全县划为三个区,两个直属乡,212个自然村。

1957年11月,撤销招贤区,所属四个乡均为直属乡,其它区、乡未变。

1958年9月,撤销区、乡制,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全县设兴国、崔木、招贤、两亭四个人民公社。60个大队201个生产队。同年12月10日,麟游、岐山、凤翔合为凤翔县。原麟游辖区设崔木、麟游、两亭三个公社。社以下设13个管理区,即崔木公社辖崔木、河西、常丰、庙湾四个管区;麟游公社辖镇头、良舍、桑树塬、招贤、阁头寺5个管区;两亭公社辖两亭、天堂、酒房、丈八4个管区。管区辖生产大队72个,生产队265个。

1961年9月,恢复麟游县置,原13个管区设人民公社,全县共101个大队,365个生产队。

1962年5月,增设花花庙公社,驻地花花庙,辖5个大队,21个生产队。

1963年8月,增设洪泉公社(社址洪泉),辖4个大队,16个生产队。

1984年,改公社制为乡村制。原桑树塬乡划出7个村,设澄铭窑乡,将镇头公社改设九成宫镇,至此,全县15个乡,一个镇。108个村民委员会,438个村民小组。城区有一个居委会。

2001年撤乡并镇,辖5镇5乡:九成宫镇、崔木镇、招贤镇、两亭镇、天堂镇、常丰乡、河西乡、丈八乡、桑树塬乡、酒房乡。

现全县辖7镇:九成宫镇,崔木镇,招贤镇,两亭镇,天堂镇,丈八镇,酒房镇。九成宫镇辖两个居委会。

地理环境编辑

位置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麟游县

麟游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北部,渭河支流漆水河上游,地处东经107°19′—108°2′,北纬34°33′—34°58′,东临咸阳永寿、乾县,西接千阳,南与扶风、岐山、凤翔毗邻,北与彬县及甘肃灵台县接壤,全县版域面积1740平方公里。

地貌

属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全县平均海拔1271 米 ,最高1664 米 ,最低740 米 。以页岭为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长 65.28 公里 ,南北宽 46.35 公里 。境内沟壑纵横、坡缓川狭、少有台塬。分为低中山、黄土丘陵、黄土残塬、河谷川道四种地貌单元。

气候

麟游县属温带半湿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的特点是热量不足

麟游县风景

,春旱、夏凉、秋涝、冬寒,且春夏季节不明显,日照分布不均,全年日照时数2200小时左右,无霜期为180天,平均气温9.1℃。东部塬区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为9~10℃,北部年平均气温为8.1℃。年平均降水量为680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年降水量的50%以上。影响全县的农业气象灾害有干旱、连阴雨、冰雹、霜冻、大风等。

自然资源编辑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256万亩,人均可耕地面积25亩,其中:林业用地133.5万亩,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1989年44.5万亩,人均有林地5.7亩,森林覆盖率为17.4%,宜林荒山荒坡57.52万亩,退耕还林之地,随退随栽。1983年在全县开展了以稳定山林权属,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为内容的“三定”工作,给村民户划自留山8.8万亩,划包责任山34万亩。

动物资源

有兽类20多种:狼、狐狸、獾、野猪、豹、黄鼠狼、豺狗、鼠类、野兔、野鹿、香子、 刺猬等。

有鸟类40多种:喜鹊、老鹰、花鸨、猫头鹰、 啄木鸟、鸦、鸽子、 斑鸠、雉(野鸡)、鹞子、 候鸟等。

昆虫甚多,常见者有:螟虫、玉米螟、豆英螟、红蜘蛛、蚜虫、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蚱蜢等均对农作物有害。瓢虫、金小蜂、李钾为益虫。另外,还有金花虫、松毛虫、蚊、蝇等亦有害。

鱼类:自生之草鱼为多,近年养有鲢鱼、鳙鱼、鲂鱼、鲤鱼等多种。

植物资源

麟游县属灌木草原植被类型区,主要以天然森林、

石鼓峡

灌木自生林和草本植物为主。隋以前古森林生长茂盛,隋帝修建仁寿宫,将今县城直至崔木以东树木砍伐殆尽。唐代继续修建,再加上历代兵荒、水、火灾害。古之森林和自然植被受到破坏。嗣后,荒山、林地任其垦荒。建国后,县人民政府提出还林还牧,历年植树造林,有计划的垦荒和采伐林木,植被有所恢复。全县森林面积2553043亩,其中林地面积207753亩,覆盖率8.1%。灌木林面积421091亩,覆盖率24.57%。疏林地面积252亩,覆盖率24.58%,四旁植树、农田林网面积14486.2亩,覆盖率25.15%,草地面积706700亩。

矿产资源

煤炭、陶土等矿产资源分布广、藏量大,经省煤炭地质局勘探,麟游北部地区煤炭藏量在24亿吨以上,属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特高发热值的长焰煤。

目前,江苏徐州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拥有郭家河等几处煤矿开采权,东岭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崔木煤矿的开采权,陕西金源有限公司拥有几家矿产等

人口编辑

以1990年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全县人口总户数为17429户,总人口81174人,其中男43296人,女37878人。和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总数相比,增长了6344人,平均每年增加793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2‰。全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1人;性比例为114.30,家庭户17002户,76771人。占总人口的94.58%,平均每个家庭户为4.52人;集体户427户,4403人,出生率为25.38‰;死亡率为7.31‰;自然增长率为18.07‰;汉族81105人,占99.9%,回族63人,藏族5人,满族1人;大学文化程度366人,高中6260人,初中14918九,小学25244人,12周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21477人,文盲和半文盲占总人口的26.46%。

1982年普查人口74830人,1990年比1982年增长8.48%,1964年普查人口57685人,1990年比1964年增长40.72%。

据公安部门统计,2013年末全县户籍人口88660人(其中男50029人,占56.4%;女38631人,占43.6%),比2012年末增加272人,增长0.3%。其中,18岁以下19317人,占21.8%;18岁—35岁为29564人,占33.4%;35岁至60岁为30876人,占34.8%;60岁以上为8903人,占10.0%。

据计生部门统计,全县人口出生率为8.56‰、人口死亡率为4.7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7‰

经济编辑

2013年生产总值505918万元,比上年增长21.2%,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883万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96570万元 ,增长35.7%;第三产业增加值42465万元 ,增长9.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5409元,增长22.7%。按2013年12月31日的外汇牌价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955美元。

2013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8%,比上年提高1.5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1.12%,比上年下降3.8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比上年提升2.3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结构比由2012年15.2:75.4:9.4变化为13.2:78.4:8.4

2013年:麟游生产总值(GDP)

指标名称

绝对值(万元)

增长速度%

生产总值

505918

21.2

第一产业增加值

66883

4.5

第二产业增加值

396570

35.7

第三产业增加值

42465

9.0

一、农业

全县完成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102609万元,同比增长4.7%。完成农业增加值66883万元,同比增长4.5%。

种值业总产值32226万元,增长4.7%。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50万亩,比上年增长0.49%,粮食总产量达到6.02万吨。其中夏粮面积12.55万亩,总产量为1.28万吨;秋粮播种面积18.95万亩,增长3.19%,总产量为4.74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40万亩,增长6.50%。烤烟种植面积2.02万亩,总产量为2404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48万亩,总产量947吨。

畜牧业总产值55698万元,同比增长2.1%。全年肉类总产量7882吨,增长2.4%。年末牛存栏56207头、猪存栏10695头、羊存栏123767只,分别比上年增长3.53%、-0.04%和6.72%;全年牛出栏24659头、猪出栏18187头、羊出栏104133只,分别增长0.38%、9.93%和4.24%(表三)。

林业产值9013万元,增长12.9%。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积36500亩,增长7.35%。全年核桃产量4431吨,比上年增长-14.79%。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0726千瓦,比上年增长12.79%。化肥折纯23604.7吨,增长1.84%。农膜使用量237.07吨,农药使用量48.7吨。农村用电量667.5万度,增加3.5万度,增长0.15%。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增加值386800万元,比上年增长3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380100万元,增长40.1%;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6700万元,增长9.8%。

全县工业企业共生产中成药124吨,同比减少10.14%;生产中药饮片368吨,减少0.81%;自来水82.3万吨,增长9.73%;生产鲜冷藏肉360吨,增长22.45%;生产原煤703万吨,比上年增长36.45%;全年发电量15221.7万千瓦时,增长34.61%。

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9770万元,扣除物价增长因素,实际增长11.3%。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13年,全县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9892万元,同比增长31.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7892万元,增长31.6%,农户投资完成12000万元,增长24.2%。全年新增固定资产672851万元,同比增长15.6%。全年施工项目个数182个,同比增长56.9%,其中竣工投产项目147个,增长61.5%,占施工项目总数的80.8%。

(一)、固定资产投资按三次产业划分情况:

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1450万元,同比增长20.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05076万元,同比增长26.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31366万元,同比增长49.6%。另外,农户投资完成12000万元,同比增长24.2%。

(二)、固定资产投资按乡镇和部门完成情况:

九成宫镇完成投资7659万元;崔木镇完成投资9000万元;招贤镇完成投资76052万元;两亭镇完成投资83500万元;常丰镇完成投资6385万元;丈八镇完成投资74374万元;酒房镇完成投资9810万元。

发改局完成投资180509万元;住建局完成投资53240万元;招商局完成投资137270万元;工信局完成投资50300万元;交通局完成投资83239万元;财政局完成投资1207万元;供销联社完成投资1060万元;文广局完成投资21500万元;水利局完成投资12511万元;农业局完成投资10439万元;国土局完成投资3710万元;教体局完成投资6080万元;林业局完成投资11928万元;民政局完成投资1771万元;卫生局完成投资4800万元;质监局完成投资3658万元;电力局完成投资5892万元;扶贫办完成投资7258万元;烟草局完成投资1728万元;工商局完成投资1001万元;公安局完成投资807万元;环保局完成投资1204万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按行业划分情况:

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3145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3.6%;采矿业完成投资21582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24.9%;制造业完成投资41012万元,占投资总额的4.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77332万元,占投资总额的8.9%;零售业完成投资1807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2.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173138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9.9%;住宿和餐饮业完成投资3145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3.6%;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6825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完成投资8072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9.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2525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4.4%;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完成投资32458万元,占投资总额的3.7%;教育完成投资333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0.4%;卫生和社会工作完成投资5506万元,占投资总额的0.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4474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5.2%;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完成投资75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0.1%。

(四)、固定资产投资按投资构成划分情况:

建筑工程完成投资606531万元,占投资总额的69.9%;安装工程完成投资121423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4.0%;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86269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0.0%;其他建设费用53669万元,占投资总额的6.1%。

(五)、固定资产投资按资金来源划分情况:

国家预算内资金35957万元,占投资总额的4.2%;国内贷款13992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6%;自筹资金80558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92.8%;其它资金12363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4%。

四、贸易

2013年,全县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706.4万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城镇完成消费品零售额41840.4万元,增长16.1%,乡村完成消费品零售额28866.0万元,增长11.1%。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按行业划分情况来看,批发业完成10763.3万元,增长11.4%;零售业完成48687.0万元,增长13.4%;住宿业完成922.5万元,增长23.3%;餐饮业完成10333.6万元,增长19.2%。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县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电通讯业完成增加值3572万元,比上年增长8.0%。

全县年末电话用户96009户,增长2.0%,其中年末固定电话29603户,移动电话66406户,增长2.9%。在固定电话用户中,住宅电话11702户,农村电话17901户,与上年持平;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移动电话用户45817户,联通电话用户20589户,分别增长2.3%和4.2%.

全年邮电通讯业务总量4709.2万元,增长12.47%。移动电话普及率为74.89部/百人,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

全县公路总里程1750公里,同上年持平。客货周转量达到102万吨·人·公里,增长16.23%。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保护总体大纲》通过国家批准和省政府公布实施,碑亭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景区。新发展农家乐60户,经营性旅游企业3户。全年旅游人数达42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达3.65亿元。

六、财税、金融、保险业

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53865万元,同口径增长11.7%,地方财政收入16881万元,增长30.2%。其中税收完成收入14497万元,增长32.9%。完成地方财政支出76031万元,增长6.6%。财政总支出中支援农业生产支出17304万元,增长27.19%;文教卫生事业费支出27785万元,增长9.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510万元,增长14.0%;社会保障支出9146万元,增长23.1%。

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35822万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居民储蓄131113万元,增长15.5%。全县各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91400万元,增长28.5%。

全县保费收入2640万元,增长12.8%。其中财产保险收入700万元,增长16.7%;人身保险费收入1940万元,增长11.5%。

教育和科学技术编辑

截止2013年12月底,全县共有各类学校31所,其中小学16所,普通中学5所,职业中学1所,幼儿园9所。

全县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11554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数4617人,普通中学4319人,职业中学1028人,幼儿园1580人,分别比上年增长-7.7%、-20.3%、-22.0%、34.0%和2.7倍。

全县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为1068人,其中小学教职工人数为447人,普通中学教职工人数454人,职业中学教职工人数37人,幼儿教职工人数128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8%、-9.3%、-3.2%、-7.1%和2.7倍。

全县各类学校毕业人数为2772人,增长4.6%。其中小学毕业生人数846人,减少3.2%;普通中学毕业人数1571人,持平;职业中学毕业人数355人,增长73.2%。

2013年高考二本上线 293 人,上线率35.52 %,比上年提高2.23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全县学龄人口入学率97.4%。

开展科技宣传和普及工作。搜集申报专利和工艺品外观设计作品17件。

文化、卫生和体育编辑

2013年成功举办了纪念毛泽东同志“5.23”讲话发表71周年·到群众中去·陕西文联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暨麟游县第二届槐花节;举办了全国欧体楷书法临帖展、九成宫全国书法大赛题贺作品展,并出版了《全国欧体楷书法临帖展作品集》、《九成宫全国书法大赛题贺作品展集》。麟游县地台社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零突破。九成宫文化街区跻进全省文化旅游名镇(街区)之列。

全县拥有卫生医疗机构141个,其中医院19个;拥有技术人员727名,比上年增长13.2%;在技术人员中医生508名,增长8.3%。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460张;其中医院床位数为455张。全县村级卫生室100个,拥有技术人员123名,增长3.4%。全县各类医疗机构共诊疗病人47.39万人次,增长10.4%;健康检查1.27万人次,增长10.4%;病床周转次数为25.99次,比上年提高0.42次;病床使用率为82.57%,出院者平均住院11.2天。

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全县干部群众体质监测合格率89.8%,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称号。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编辑

2013年,全县城镇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8459万元,比上年增长9.7%.

西海苑美景

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8233万元,增长10.3%;在职工资总额中国有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7377万元,增长10.5%,非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工资总额856万元,增长12.6%。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2968元,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76元,增长11.6%。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629.9元,增长9.59%。

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79元,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3603元,与上年持平。城乡居民人均储蓄14788元,增长18.8%。

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108.8%。新农合参合人数72594人。

生态环境编辑

2012年,主要污染物减排率12.7%;城镇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率中主要污染物减排率12.7%,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81.4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3.30%。

2013年农村安全用水普及率84.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30.2%。

交通编辑

民国三十二年(1943),开始兴修麟凤公路。由凤翔、麟游两县协商,派民工修筑,麟游负责修十八岭至麟游县城一段,翻山越岭工程浩大,历经七年之久,到解放前夕,曾有吉普车一两次勉强通行。另有麟彬公路,由麟游县城经桑树原、土桥至崔木、北湾入彬县境,此路与麟凤路同时兴修,质量相似。两路全长70公里,为土路面,宽5米,只略具公路雏形而已。

1965年修通了凤麟公路、凤崔公路、眉麟公路、

凤麟公路

北马坊运煤专线、安舒庄林场专用公路及通往邻县及各乡之间的公路,到1978年,麟游县境内共修通了14条公路,其中仅两崔公路7公里为沥青渣路外,其余皆为砂石路或姜石路。1962年7月宝鸡市第一汽车运输公司开辟了虢镇至麟游客运线路,开通了客运班车,全长129公里,日发客车车一班次,到1981年由眉麟公路每日也发一趟班车;同年麟游县运输公司成立。1970年6月麟游公路养管机构“麟游县公路交通管理站革命委员会”成立。到八十年代社会车辆日益增多,全县16个乡镇,有15个通了客运班车,总里程647公里,日发客车7个班次。到1987年全县公路运输汽车达到94辆,拖拉机661台。到1987年底,麟游建成公路306.7公里县道,三级公路149.6公里,四级公路134.1公里,等上公路23公里,总里程306.7里,建成乡村公路77条470.2公里。

教育编辑

封建社会时期,地处深山老林的麟游多为地主久居之地,享福欺压百姓很出名(王十万沟)

明、清时教育曾一度勃兴,人文蔚起,

麟游中学

英才辈出,登甲科中进士者10人,举人成名者32人,贡生238人。科举考试,一旦名登金榜,则升官发财,故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之说,其教育思想为忠君爱国,独尊儒术,“学而优则仕”,富家子弟入学读书,穷苦庶民无缘问津。

民国,废科举兴学校,但因军阀割据,战乱不息,教育时兴时衰,虽有“五四”运动新文化的启迪,复因国弱民贫,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民国三十八年(1949)麟游解放时,全县仅有保国民小学四十三所,中心小学七所,私立小学两所。民国三十五年始筹办初中,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学生不过百名。全县大学生仅十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百废俱兴,麟游教育开始大步前进。纵观麟游教育,在共产党领导的四十年间,人民政府投资之巨,学校发展数量之多,受教人数之广,是任何历史时期都不能比拟的。据1989年底统计,全县有职中、高中、初中共11所,77个教学班,3894名学生。小学95所,初小93所,共569个教学班,11862名学生。学校比1949年增长了3.63倍,学生增长12.29倍,中小学教师866人,比1949年增加11.14倍。累计给国家输送了初中专、大专学生400多人,研究生3人。

各个历史时期,统治当局皆有其教育宗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颁行的《癸卯学制》规定:“无论何种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光绪三十二年(1906)停科举,兴学堂。学部提出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兼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远法德国,近采日本的教育思想。

民国元年(1912),学堂均改为学校,废止读经。公布了中华民国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际教育、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民国四年(1915),袁世凯控制的北洋政府重新公布的教育宗旨为“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

民国八年(1919),教育部又发布了“养成健全之人格,发展共和精神”为宗旨的补充内容。民国十八年(1929)公布的教育宗旨为:“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罔”。民国二十八年。(1939),又提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所谓八德为宗旨的补充内容。又规定“礼义廉耻”为一切学校的共同校训。学校设训育处,周会制,童子军训练等制度。

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的共同纲领中指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大众的文化教育”。1951年,政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指出:“普通中小学的宗旨和教育目标,必须符合全面发展的原则,使青年在德育、体育、智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央又提出“教育为无产队级政治服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1981年6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麟游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为使青少年普遍受到教育,始终注重了小学教育,就近办学,提倡复式教学、总结推广复式教学经验,举办半日制、耕读班,送教上门。据1982年人口普查,大学162人,高中4155人,初中9680人,小学22087人,合计36084人,占6岁以上人口66521人的54%。

文化编辑

节令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叫过年,是传统首节,普天同庆。从腊月23—25日以3天时间进行全面的大扫除,叫“扫舍”,干干净迎新年。23日以后,人们一直为过好年奔忙,做豆腐、磨麦面、买东西,一直忙到除夕之夜。年轻妇女更要自己做一两件新衣服。

元宵节

从正月初七、八起就荡秋千,妇女小孩最喜玩。这几日人人争相竞技。荡得越高越好,飘逸凌空,千姿百态。正月十三、四晚开始,要给祖先坟上挂灯笼。十四至十六夜,小孩成群结队挑着灯笼在本村游玩,追逐欢戏,燃放焰火,欢快异常。女人穿新衣,饰仪客,串邻家,互话短长。节前还要给外甥、干儿子和新订的媳妇送灯笼。正月十五这天不吃实心馍,家家蒸包子,包饺子,欢度佳节。

麟游山城,正月十五有迎火星神的旧俗,十三、四日从东门外火星庙,把火星神像抬入城内城隍庙中奉祀。元宵节一过,又送入原庙,迎送仪式非常隆重,要几转马社火随从,乐队阵容宏大。传说火星审性情暴躁,稍不如意,就要放火。所以就用几个特制的铁罐,装入硫黄、火硝等物,砸实留孔,燃着后大冒黄烟,以罩住火星神的眼睛,连入几个烟罐后,黄烟笼罩整个县城,一切都看不见,只闻锣鼓声喧,使人如置身烟雾之中。

二月二龙抬头

人们要敬神烧香,参拜龙王,祈求一年雨水合道,庄稼丰收。清早炒各种豆子,吃油搅团,做荞面煎饼,用荞面浆糊到处抹糊,说是帮助女娲氏炼石补天,作粘石缝之用,过了二月二,文娱活动停止,准备春耕。

三月清明节

家家上坟祭祖,给坟头挂纸钱。新嫁之女要给过世的父母拜坟烧纸,是以清明节女多归宁。望族之姓,有“清明会”的组织,也叫“坟头会”。即该宗族置有公共固定田产,选族中有声望的人经营管理,作为清明时杀猪祭祖的开支,上坟一毕,按人分给肉食糕点等,但媳妇老婆没份,意谓不分给外姓人,女孩比男孩少一半,一出嫁就没份。

端阳节

五月端阳节吃粽子、油糕,小孩穿绣花裹肚,也给外甥和未婚媳妇送花裹肚,戴装有有雄黄、香草的花荷包,巧手媳妇,竟炫绣技。故有“正月十五耍面哩,五月端午线哩”的说法。小孩在脚腕手腕上戴五色钱合的花花绳。喝雄黄酒,以预防蛇咬虫叮,家家在门上插蒲柳枝、艾叶,以驱蚊虫。

七月七日乞巧节

乞巧节前,妇女姑娘们在盆罐内用扁豆泡植巧芽芽。看谁的巧芽长得好,至七夕一般长至尺许,鲜嫩欲折,用三道红纸条束腰,是夜各带“巧芽芽”相约聚会一处,磨碗悉悉作声,举首观明月,遥望银河,叫牛郎织女下凡。

九月九重阳节

重阳节农民不登高,只在中午吃一顿长面或荞面。十月一日给亡故的人烧化纸钱,女儿给亡故的父母坟头烧纸钱,名日“送寒衣”。

腊月初八腊八节

早饭天亮就餐,以小米或玉米珍子为主,并加些豆子,做成豆豆粥,叫“腊八粥”。吃毕要有剩余,取“吉庆有余”之意。

送灶

腊月二下三日送灶,黄昏时烙好灶干粮,备好灶糖,给灶神饯行。人睡静时,灯烛辉煌。香烟缭绕,在十分虔诚肃穆的气氛中,长辈中的老年妇女,领主事媳妇,在灶神前跪地磕头,奉献灶干粮十二个,取“每月一个”之意,献灶糖几块,这种糖是特制的,特别甜,开关似猪头、羊、鸡,意为甜糊灶神的嘴,让其上天多说好话,老婆口中念念有词,恳祈上天多说好话,回来时多带吉祥,保佑来年庄稼丰收。

庙会

民国以前,麟游各地村村都有神庙,以圣母庙、关帝庙为最多。凡有庙即有庙会,由于时久湮延,人事变迁,山僻小庙,无人经管,无人经管,诸多毁弃。全县较大的庙会会有:

县城城隍庙会

会期在每年八月初二,会首多是全县各地士绅,会前集中县

千年银杏树

城商讨过会事宜。该会置有固定田产,作为过会基金,不管当年丰歉,都要给城隍大做寿诞,演吹手,献10多斤重的腊烛,香烟茂盛,县长亲往祭奠,行文读祝,祈祷城隍帮其理民,保佑全县人寿年丰。

宝玉山庙会

宝玉山是麟游凤翔交界处的庙宇,明时修建,该庙主神乃九天圣母,即传说中炼石补天的女娲氏,每年七月七日过会,其会由凤翔、麟游、长武、灵台等县会首协办,会期演戏5至9天,规模较大,周围九县朝山的人络绎不绝。山上风景优美,流传的宝玉山景中有“墨玉碑返照山林,八卦池祈降甘霖,浇香台雾起接天,玉皇阁铀乌鸦朝凤”等。

威龙山庙会

威龙山又名安子坪,主神阿姑圣母,传说家伏李女嫁与长武,不久奔回,在此坐化成神,乡人立庙奉祀,每年七月七日过会,演戏。长武、娄台人最为热心虔诚,每年舍施最多,长武每年奉一对数十斤重的大蜡烛,点燃后数日为灭。

麻夫镇药王洞庙会

药王洞庙会,奉祀孙思邈,称“药王爷”。每年二月二过会,吸引了凤翔、灵台、千阳等县人前往赶会敬神,并携带土产品交流。

石臼山庙会

石臼山山腰平坦处修有庙宇。大殿内祀“白衣菩萨”,莲花座下有清水流出院中成为一池。天旱祈雨于此。每年七月七日过会,麟游、岐山、扶风、武功等地男女香客多来此朝山敬神。

旅游编辑

麟游县历史悠久,文化古老。秦时即设县制,称杜阳、普润。1300多年前,隋唐两朝在今县城所在地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避暑离宫——仁寿宫(九成宫),两朝四位皇帝21次驾幸麟游,这里曾一度成为文人墨客的避暑胜地,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古迹。著名的有由唐代名臣魏征撰文、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丹的国之瑰宝《九成宫醴泉铭》碑、由唐高宗李治御书的《万年宫铭》碑、慈善寺石窟等,均属国家一级文物。

万年宫

唐永徽二年(651),高宗李治改“九成宫”名曰“万年宫”。永徽五年(654)李治驾幸万年宫避暑,时年27岁。他御制御书了万年宫铭碑,敕命中书门下及见存文武三品以上并学士四十八人自书官职、姓名于碑阴,立石于万年宫永光门外。后世移至现址,流传至今。碑文为骈体文式,四六排句,对仗工整,声韵铿锵。同时面对“贞观之治”借题发挥:“载怀千古,流鉴百王,思欲拚逸收骄,怡神遣虑”,抒发了誓做一代英明皇帝的情怀。李治书艺真、草、隶、篆俱佳,尤精行书。万年宫铭碑行草兼有,书艺风流飘洒、超脱俊逸,备受书家和爱好者的赞誉和推崇。

玉女潭

玉女潭

玉女潭,在县城南约10华里的鱼塘峡。此潭两岸高山夹涧,山势峥嵘,形如飞凤。潭下峡谷怪石环顾,似狮蹲虎踞,仰视苍穹,天仅一线。传说西岳华山之神女—玉女和众仙女来此潭边沐浴洗澡,梳洗打扮。使得潭水越来越清,越来越美,故名曰玉女潭。潭呈莲花形,绿波荡漾,清澈见底。潭之四周,枝繁叶茂,绿草如茵,翠鸟鸣啾,此起彼落。潭顶飞瀑为丈素匹练,,从半山一泻入潭,迸珠散玉,煞是好看。隋唐帝王多次驾幸避暑,在玉女潭设宴观涛,筑造有观涛亭,遗址至今犹存,女皇武则天效法神女,在潭中沐浴洗澡,越发显得楚楚动人,博得李治的宠爱,历代文人墨客也寻踪访迹,游潭观景,写诗赋文。

西海苑

西海苑位于县城西部,主要包括西海苑绿化工程,西海湖水上游乐工程

西海苑

、凤凰山广场及隋唐历史文化走廊工程四部分,占地面积约15万㎡。从2006年3月开始,县上按照“留住记忆,保护古城”的主题和“人与自然和谐,人与历史沟通”的思路,坚持“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传统”的原则,将此处全新打造为一处大型历史文化性的主题公园。绿地率95.8%,栽植以雪松、红枫、银杏、梅花、樱花等为主的绿化景观树木33种23.2万株,种植草坪,硬化铺设路面,安装30米高杆灯一盏,制作安装大理石护栏。

青莲山公园

位于县城以南,总面积977亩。青莲山古称堡子城山,

青莲山公园

据传后来为防止回民动乱修有堡子而得其名。这里群峰峻秀,顶峰高耸,排云高插,恰似一朵盛开的覆莲,所以又叫青莲山。整座山林木覆盖,郁郁葱葱,俨然一道美丽的自然屏风。当年李治登上此山,留下了“东望剪华,千林结影;南俯荼原,风云交映;西瞻陇坂,派水分流;北临石柱,川原朝宗”的精彩篇章。唐代大诗人王维路经此处,登上此山,留下了”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