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山东政府网 > 临沂政府网
中文名:

临沂市政府网

官网:
www.linyixian.gov.cn
地址:
暂无地址
车牌:
鲁N
区号
暂无电话
百度分享
分享到:

临沂市政府介绍

临沂(línyí)因临沂河而得名,别称“书城”、“琅琊”,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近黄海,南邻苏北。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结合点、东陇海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素有“齐鲁襟喉、徐淮锁钥”之称。现辖12个县区和3个开发区,总人口1081万,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平原、山区、丘陵各占三分之一,是山东省人口面积第一大市。 临沂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东夷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先秦时期境内诞生了徐、郯、鄅、费、莒等诸方国,春秋时建启阳城,秦时属琅琊郡,汉代设临沂县,清设沂州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临沂创建了滨海、鲁中、鲁南革命根据地,先后设立了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区、山东省政府等国家党政机关。1994年,国务院批设地级临沂市。 临沂资源丰富、商贸物流业发达,获评中国市场名城和全国十佳品牌会展城市,为北方重要的商贸、物流、会展和商品集散中心,每年在临沂举办的“中国国际商贸物流博览会”已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联系,吸引了大量的客商及投资者。临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有临沂商城、沂蒙山、崮群、王羲之故居、竹泉村、天上王城、汤头温泉等景点,有曾子、荀子、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萧道成等历史名人。曾获“世界滑水之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中国十佳生态宜居典范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十大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等称号。 临沂的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远古文明。二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在境内有多处发现使用文字符号,现沂河和沭河流域发现的近百处细石器文化遗存,是一、二万年前的人类所创造。 早在5000年以前,这里的人类就开始掌握了酿酒技术,使用砭石治病等。商朝时期,这块土地上出现了徐、郯、莒、费诸方国。周灭商后, 鲁国和齐国是周王朝控制东方的重要支柱,临沂地域除分属齐、鲁等国外,见于<<春秋>>的还有颛、阳、向、莒、郯、根牟、於馀丘、杞等国。春秋时期,除上述古国外,见于<<春秋>> 的有启阳,中丘、祝丘、费、防、台、东阳、武城、丘舆、向、次室、蒙、郓、堂阜、盖、 艾、纪障、密、鄢陵等20个。战国时期,域内诸封国先后为齐、楚所兼并,至战国末期,南部属楚,北部属齐。秦朝统一,地方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临沂地域分属琅琊郡和郯郡。西汉时,郡国并行。临沂地域分属徐州之琅琊国、东海郡、城阳国和兖州之泰山郡。东汉承西汉制度,分属徐州之利城郡、东海郡、琅琊郡、琅琊国和兖州之泰山郡、东莞郡、东安郡和城阳国。三国时期,属魏国。至魏末,分属东海国、琅琊国、东莞郡、泰山郡。西晋时期,分属徐州之琅琊国、东海郡、兰陵郡、东莞郡、兖州之泰山郡。晋室南渡后,地域先后属于后赵、东晋、前燕、后燕、南燕、前秦和北魏。隋朝分属沂州(琅琊郡)、泗州(下邳郡)、密州(高密郡)、海州(东海郡)、徐州(彭城郡)。唐朝分属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徐州(彭城郡)。宋朝分属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淮郡军等。宋室南渡后,分属于金朝山东东路的沂州、莒州、邳州、泰安州。元朝,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明朝,分属山东布政司兖州府和青州府。清朝初因之,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府,置附郭兰山县,降莒州为散州,属沂州府。领兰山、郯城、费县、沂水、蒙阴、日照、莒州6县1州。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府撤州,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3年撤销沂州府,改莒州为莒县。1914年分山东省为4道,改兰山县为临沂县,临沂地域分属济宁道和胶东道。1918年撤销。1925年10月22日,新建琅琊道,辖区即沂州府旧治全境,治所驻临沂县。1928年,琅琊道撤销,各县直隶于省。1936年,置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这里创建抗日根据地。1940年8月,在沂南县青驼寺成立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1943年9月改为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1945年8月在莒南县大店镇成立山东省政府。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的行政区划层次仍沿袭抗日战争时期,只是对区划作了某些调整。1948年7月,鲁中区、鲁南区、滨海区三行政区合为鲁中南行政区,设鲁中南行政公署(驻临沂城), 下辖7个专区,49个县。至1949年10月1日,临沂地域分属沂蒙专区、尼山专区、台枣专区、滨海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1950年5月,鲁中南行政区撤销。以沂蒙专区为基础,成立沂水专区,辖9县。以滨海专区为基础,成立临沂专区,辖9县。1953年1月将原属临沂专区的赣榆、东海、邳县、新海连市划入江苏省。1953年7月,沂水专区撤销,除日照县划入胶州专区外,所辖其余各县皆划归临沂专区,同时,原属滕县专区的平邑县亦划归临沂专区。1956年3月,日照县划归临沂专区。至1961年4月,临沂专区辖临沂市、郯城、苍山、临沭、莒南、沂南、沂水、沂源、蒙阴、平邑、费县、日照、莒县1市12县。1985年3月22日,撤销日照县和石臼办事处改为县级日照市。1989年6月12日,日照市升格为地级市。1989年12月2日,沂源县划入淄博市。1992年1月,莒县划入日照市。至此,临沂地区辖临沂市、郯城、苍山、莒南、沂水、蒙阴、平邑、费县、沂南、临沭1市9县。1994年12月,撤销临沂地区和县级临沂市,设立地级临沂市。原市级临沂市分为兰山、河东、罗庄3个县级区。地级临沂市辖兰山、罗庄、河东3区和郯城、苍山、莒南、沂水、沂南、平邑、费县、蒙阴、临沭9县。 2014年1月21日,苍山县复名兰陵县。

自然环境编辑地质地貌

临沂市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比较齐全,从太古界至新生界,除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三迭系及中、下侏罗统、老第三系古新统、新第三系地层缺失以外,其他各期地层都有发育。主要构造以郯庐断裂带(境内称沂沭断裂带)为主,郯庐断裂带经郯城北北向延伸,纵贯临沂市,以断裂为界,临西为鲁西台背的一部分,属华北地台范畴,临东为胶南隆起的一部分,属扬子大陆块范畴。 临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东南部和鲁东丘陵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北而南,有沂山、蒙山、尼山3条 主要山脉呈西北东南向延伸,控制着沂沭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的流向。以沂、沭河为中心,西、北、东三面群山环抱,向南构成扇状冲积平原。山地、丘陵、平原面积比例为1:2:2。山地集中分布在沂水、沂南、蒙阴、平邑、费县、莒南等县。地势较高,一般海拔400米以上。丘陵主要分布于山区外围,沂水、沂南、莒南、兰山、兰陵、临沭、郯城、平邑等地都有分布,以沭河以东分布最广,一般海拔200米─400米。平原有沂沭河冲积平原、山间沟谷平原、涝洼平原。沂沭河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沂水南部、沂南东部、河东、兰山、罗庄、兰陵、郯城。涝洼地平原主要分布于兰陵和郯城南部。

山脉

境内山脉自北而南,有沂山、蒙山、尼山3条主要山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0余座。其中蒙山海拔1156米,为山东第二高峰,素称“岱宗之亚”,久负盛名,享誉中外。境内有不少由流水侵蚀造成的桌状山,当地称为“崮”,素称沂蒙七十二崮,著名的孟良崮就是其中之一。 兰陵县文峰山是文化名山,号称“鲁南小泰山”,文峰山景区有季文子墓、季文子庙、文峰祠等众多景点。文峰山下建有文峰山地质公园和文峰山地质博物馆。

气候

气候属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气温适宜,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 全年平均气温14.1℃,极端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4.1℃,年降水量849毫米,全年无霜期200天以上。曾在五十年代,冬季最低气温达零下24摄氏度。

土地资源

临沂市土地总面积为1719121.3公顷(25786819.5亩)。临沂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08.6万公顷。土壤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和水稻土五大类。棕壤面积84.03万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46.06%,主要分布于沭东丘陵和蒙山、四海山等山体及其周围。褐土面积60.57万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33.21%,主要分布于沂、沭河以西石灰岩山体上及其山体周围。潮土面积24.48万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13.42%,分布于沂、沭河及其他河流两岸,临郯苍平原及滨海平原上。砂姜黑土面积8.14万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4.46%,分布于沂沭河冲积平原,涝洼平原和蒙山山体洪积扇缘的低洼地带。水稻土面积4.89万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2.68%,分布在临沂3区和郯城、兰陵等县。

水资源

境内有沂河、沭河、中运河、滨海四大水系,区域划分属淮河流域。主要河流为沂河和沭河,有较大支流 1035条,10公里以上河流300余条。沂河主源发源于沂源、蒙阴、新泰交界处的老松山北麓。流经沂水、沂南、兰山、河东、罗庄、兰陵、郯城等县区,南流入江苏省境内后注入黄海,全长570公里,境内流长287.5公里,最大流量每秒1.54万立方米(1957年)。较大支流有东汶河、蒙河、柳青河、祊河、涑河、李公河、白马河等,流域面积10790余平方公里。沭河发源于沂山南麓,流经沂水、莒县、河东、临沭、郯城等县区,至江苏省境内流入黄海,境内流长197公里,最大流量每秒7290立方米(1974年)。较大支流有浔河、高榆河、汤河、分沂入沭水道、夏庄河、朱范河等,流域面积5320平方公里。属中运河水系的河流有武河、武河引洪道、东泇河、西泇河和燕子河等,都经兰陵县境,南至江苏省境流入中运河。属滨海水系的河流有锈针河、相邸河、青口河等,皆入黄海。境内河流均属山洪河道,上游支流众多,源短流急,雨季洪水暴涨,峰高量大,枯水季则多数断流。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51.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3.6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15.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59.6亿立方米。其中现有水利工程平水年可供水量31.8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已发现矿产84种,其中,白云岩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金刚石、石膏、石英砂岩储量居全 国第二位。地热临沂市共发现地热异常区49处,总面积1417.85平方公里,预计远景地热资源总量5.4×1018J,相当于1.84亿吨标准煤的产热量。已验证地热异常区12处,发现6处地热田,河东汤头,沂南松山、铜井,沂水许家湖四大温泉开发基地已初具规模。 铁矿兰陵铁矿矿区可采面积达10.61平方公里,已经探明铁矿资源储量达6.3亿吨,据专家预测深部和外围尚有大量铁矿资源未探明,总储量可达18亿吨。该区矿石岩性为磁铁石石英岩,矿石质量好,mFe平均在25%左右,tFe平均在32.83%。矿石成份主要为石英、角闪石,磁铁矿及少量的黑云母,矿石呈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石中矿物颗粒较大,属易选矿石。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种类较多。临沂市有高等植物151科、1043种(包括变型或亚种)。其中木本植物65科、367种,药用植物830余种,主要农作物品种923个。动物约14纲1049种,其中淡水鱼15科57种,鸟类37科171种,哺乳类7目25种。盛产金银花、银杏、大蒜、板栗、山楂、黄梨、苹果、花椒、核桃、蚕茧、白柳、蝎子等。

经济编辑综述

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569.8亿元,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0.9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648.9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1580亿元,增长10.8%。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9.5:46.2:44.3,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国地税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1%,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平稳发展。2014年全年粮食总产量435.2万吨,亩产424.5公斤,均与2013年基本持平。农业增加值249.4亿元,比上年增长3.7%;林业增加值13.7亿元,增长7.9%;牧业增加值57.7亿元,增长3.1%;渔业增加值10.4亿元,增长3.3%;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9.6亿元,增长9.1%。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新造林34.9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7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4.5%。牧渔业发展良好。全年生猪出栏617万头,增长0.1%;家禽出栏1.6亿只,同比下降9.9%;猪肉、牛肉、羊肉产量分别为44.1万吨、4.2万吨和3.1万吨,增长1.1%、1.1%和1.8%;奶类产量10.8万吨,同比增长2.9%。水产品产量14.9万吨,增长0.1%。

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新建优质农产品产业园区65个,新增种植业基地面积27.4万亩,新培育品牌84个,新认证“三品一标”110个,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全市共有工商登记注册农民合作社1.5万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05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家,市级438家。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已有228万户完成合同签订,占应确权总户数的82%;223万户完成颁证工作,占应确权总户数的90%。生态循环农业取得显著成效,新建大中小型沼气工程和秸秆气化站105处、新增沼气用户2.1万户,沼气数量与产气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第二产业

工业工业生产较快增长。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5%。工业用电281.7亿千瓦时,增长5.2%。“10+6”产业中涉及工业的企业391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9775.2亿元,增长17%。七大传统优势产业完成产值8721亿元,五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054.2亿元,分别增长16.6%和20.1%。产值过亿元企业2348家,完成产值9234.1亿元,增长18.4%,户均产值3.9亿元;“1531”骨干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19.8亿元,增长14.3%;全年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2335家,同比增加221家。临港经济实现总产值138.9亿元,增长30%,高于全市14.7个百分点。矿产加工企业完成产值1222.7亿元,增长12.2%。重点调度的195种产品中有116种同比保持增长。人造板产量2033.9万立方米,增长7.8%;钢材产量798.3万吨,增长12.1%;鲜、冷藏肉产量241.4万吨,增长1.6%;金属切削机床产量5040台,增长32.1%;水泥产量1963.5万吨,增长7.4%;挖掘、铲土运输机械产量3.6万台,下降15.6%;布产量7.1亿米,增长2.2%;电动自行车产量94.1万辆,下降0.8%;化学农药原药产量3.1万吨,增长78.4%。工业效益增势稳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21.9亿元,增长16.1%;实现利润530.4亿元,增长10%;利税813.3亿元,增长11.4%。1941家企业实现利税过千万元,增加171家;其中利税过亿元企业71家,增加 15 家。建筑业建筑业生产规模扩大。全市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7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00.8亿元,增长21.2%。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141.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442.7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投资保持适度增长。2014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26亿元,增长16.2%。投资结构趋于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7.9亿元,下降1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515.4亿元,增长17.8%,其中工业投资1477.4亿元,增长16.3%,工业技改投资完成880.7亿元,增长25.3%,占工业投资的59.6%,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282.6亿元,增长15.2%。计划投资过亿元以上项目1373个,完成投资额2154.3亿元,增长11.8%,其中,新开工过亿元项目 908个,完成投资额1642.3亿元,增长1.9%。计划投资过10亿元以上项目70个,完成投资额385.2亿元,下降4.7%。“10+6”产业完成投资2473.9亿元,增长1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36.8亿元,增长13.1%,占工业投资的49.9%。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97.8亿元,增长75.1%,占工业投资的6.6%,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317.9亿元,增长16.4%。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542亿元,增长21.1%,同比回落 0.8个百分点。

2014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70.9亿元,增长23.4%。商品房销售面积906.1万平方米,增长0.6%;销售额368.1亿元,增长4.3%。 国内市场、物价、外经外贸消费市场运行平稳。201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8.4亿元,增长12.8%。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完成零售额1869.7亿元,增长13.1%;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8.7亿元,增长9.6%。1178家限额以上企业完成零售额1230.3亿元,增长16.6%,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1.3%。传统消费品持续增长,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中,食品、服装、石油及制品、汽车、家电类商品分别增长13.4%、24.7%、4.4%、17.6%和16.2%。

商品交易市场形势良好。临沂商城101个专业市场交易额达到2687.4亿元,增长28.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升2.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7%。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07.9亿美元,增长14.4%,其中,出口额56.9亿美元,增长22.9%;进口额51亿美元,增长6.3%。全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24个,实际到账外资3.4亿美元,增长10.2%。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和对外劳务合作合同22 份,外派劳务2551人,增长4.8%。 民营经济、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完成总产值9147.2亿元,增长16.3%。全市民间投资2533.2亿元,增长13.6%,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89.6%。年末实有私营企业6.6万家,增长61.5%,注册资金2058.3亿元,增长53.2%;个体工商户30.9万户,注册资金160.9亿元,增长21.5%。

招商引资形势良好。全市共引建市外招商项目476个,到位市外资金480.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1.3%,增长21.5%。亿元以上招商项目412个,实际到位459.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4%和22.5%,分别占引进总量的86.6%和95.7%。在建5亿元以上项目153个,到位297.9亿元,占62%;10亿元以上项目86个,到位203亿元,占42.3%。 财税、金融和保险财政收支稳定增长。2014年公共财政收入251亿元,增长16.2%。其中,税收收入217.3亿元,增长17.9%,占公共财政收入的86.6%,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从四大税种看,增值税增长5%,营业税增长22.9%,企业所得税增长14.9%,个人所得税增长27.6%。公共财政支出455.1亿元,增长12.2%。其中,民生支出297.9亿元,增长12.2%,占全市财政支出的65.5%。国地税收入完成393.5亿元,增长13.3%。其中,国税收入195.6亿元,增长9%;地税收入197.9亿元,增长17.8%。

金融业形势良好。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225.3亿元,比年初增加539.7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583.8亿元,比年初增加333.5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92. 6亿元,比年初增加51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735.1亿元,比年初增加214.4亿元;中长期贷款1092.3亿元,比年初增加275.2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比为70.8%。

保险业平稳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23.7亿元,增长15.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0.2亿元,增长24.7%;人身险保费收入73.5亿元,增长9.4%。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40.7亿元,增长20.5%,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25.3亿元,增长31.2%;人身险业务赔付15.4亿元,增长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