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陕西政府网 > 宝鸡政府网 > 凤翔政府网
中文名:

凤翔县政府网

官网:
www.fengxiang.gov.cn
地址:
东大街72号
车牌:
陕C
区号
0917-7212644
百度分享
分享到:

凤翔县政府介绍

凤翔县古称雍、雍州、雍城,地处关中平原,宝鸡市东北,县城距宝鸡市区44公里。凤翔县东西分别邻岐山县和千阳县,南北分别为陈仓区和麟游县,是陕西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凤翔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半湿润半干旱。年平均气温11.4度,降水量625毫米,无霜期209天。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善于吹笛,引来善于吹簘的华山隐士簘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凰飞翔而去,唐时取此意更名凤翔。凤翔是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之乡,享有“青铜器之乡”和“西凤酒乡”的美誉。

凤翔县跻身2013年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500强县市,在榜单中位列第248位 。

夏(约前21~前17世纪)。时天下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凤翔县属雍州之域。

商(约前17~前11世纪)。相传为商太史周任封地,称周国。

凤翔 (3张)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为周王畿地,属召公奭采邑。

东周(前770~前256)。春秋时期为雍邑。周平王东迁洛邑

凤翔地图

(今洛阳市),秦襄公以护送有功,封为诸侯,赐岐西之地;岐西遂为秦族活动中心地带。德公元年(前677),秦自平阳(今宝鸡县阳平)迁都于此,筑雍城(在今县城南),至献公二年(前383)徙都栎阳(在今临潼县境内)。

秦(前221~前206)。始皇统一全国,置雍县。属内史(与郡同级),治所咸阳,领雍县等42县。

西汉(前206~8)。高祖二年(前205),雍县属中地郡。景帝二年(前155),分内史为左右,右内史辖雍县。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左内史地改称左冯翊,右内史地一分为二:东称京兆尹,西为右扶风(治所长安),三地通称三辅。右扶风领雍县等21县。

东汉(25~220)。初年,撤虢县(今凤翔南部、千河以东地区),入雍县。右扶风领雍县等15县,治所移槐里(今兴平县南)。灵帝中平六年(189),置汉安郡(今宝鸡市西北),领雍县等5县。

三国(220~265)。魏改右扶风为扶风郡,治所槐里,辖雍县等10县。

北宋(960~1127)。地方政权设路、府(州)、县。神宗熙宁五年(1072)置秦凤路,治所秦州(今天水),统2府19州5军,辖地含今甘肃、青海东部、宁夏南部及秦岭以北地区。其提点刑狱(司法机构)在凤翔府,府治天兴,领9县:天兴、岐山、宝鸡、扶风、眉县、虢县、周至、麟游、普润。

元(1271~1368)。地方政权设省(道)、府(州)、县。初撤凤翔路,存凤翔府,直属陕西行中书省。成宗大德九年(1305),凤翔府更为散府,后复称凤翔府,归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司管辖。府治同前,领5县:凤翔、岐山、麟游(普润县并入)、宝鸡(虢县并入)、扶风。

明(1368~1644)。太祖洪武九年(1376),改陕西行中书省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凤翔府直属,领7县1州:凤翔、岐山、扶风、宝鸡、千阳、麟游、眉县及陇州(今陇县及宝鸡县西北部)。府治凤翔县。

清(1644~1911)。地方政权为省、道、府、县(州)。初,置陕西省凤邠道,道治所凤翔县,辖凤翔府及一直隶州(邠州)。府治及领属县(州)均同明代。

中华民国(1912~1949)。民国2年(1913),裁府留县设道,陕西省分榆林、关中、汉中三道,凤翔属关中道。22年(1933),撤道,各县由省直辖。27年(1938)设陕西省凤翔专员公署,治所凤翔。辖12县:凤翔、岐山、扶风、武功、永寿、邠县、乾县、眉县、宝鸡、凤县、千阳、陇县。30年(1941)专员公署迁宝鸡县(即今宝鸡市),改称陕西省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凤翔县。

1949年7月14日凤翔解放。设陕甘宁边区宝鸡分区,辖8县1市:宝鸡县、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千阳县、凤县、眉县、陇县和宝鸡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0年元月10日,宝鸡分区属陕西省管辖。同年10月,宝鸡分区更名宝鸡专区,辖宝鸡、武功、凤翔、岐山、扶风、千阳、眉县、陇县、麟游、乾县、永寿、长武、彬县和宝鸡市。

1956年10月1日,宝鸡专区撤销,由省直辖。1957年7月,凤翔宁王乡划归宝鸡县管辖。1958年11月26日,撤销岐山、麟游县建置,将原岐山、麟游县及眉县渭河以北地域统归凤翔县,县人民政府设凤翔。

1961年元月,凤翔县改属宝鸡市管辖。同年9月1日,恢复宝鸡专区及原凤翔、岐山、麟游县建置,原属眉县地域划归眉县,凤翔县仍属宝鸡专区。

1962年9月,凤翔县原属长青公社花园大队划归千阳县。1969年10月,宝鸡专区改称宝鸡地区。1980年宝鸡地、市合并,称宝鸡市。辖原宝鸡地区各县。

区划编辑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全县分为39里402甲。东乡(辖8里,106甲)南乡(辖8里,82甲)西乡(辖8里,84甲)北乡(辖8里,77甲)城关(辖7里,53甲)

民国23年(1934)前,政区仍沿清时旧置。24年(1935),为调整粮赋,改置区划,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字样代表西、东、北、南、中五区,除中区编为4乡1镇外,其余各区均编为8乡。区辖乡、乡辖保、保辖甲,甲统花户。全县分为5区36乡120保。

民国24年(1935),成立联保组织(国民党统治时期采用保甲制度。每一联保辖10保,每保辖10甲),将36乡改称36联保,沿用乡名。联保设主任,下辖保、甲。

民国27年(1938),国民政府推行新县制,并36联保为18乡,设一城市镇,全县19乡(镇)120保,直至1949年7月。

1949年7月23日,凤翔县人民政府成立,全县规划12镇,5个乡。

2010年7月7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凤翔县尹家务乡并入陈村镇,撤汉封乡、唐村乡并入柳林镇,撤董家河乡、范家寨乡合并设立范家寨镇,撤郭店镇并入彪角镇。

凤翔县辖12个镇、5个乡:城关镇、虢王镇、彪角镇、长青镇、横水镇、柳林镇、陈村镇、郭店镇、糜杆桥镇、南指挥镇、田家庄镇、姚家沟镇、尹家务乡、唐村乡、董家河乡、范家寨乡、汉封乡。

地理环境编辑

位置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凤翔县

凤翔县位于关中西部、宝鸡市东北,县城距宝鸡市中心城区40公里。凤翔县东西分别邻岐山县、千阳县,南北分别为陈仓区、麟游县。

地貌

凤翔地处秦岭纬向、祁吕贺山字型及陕西旋卷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地形复杂多样,山、川、塬具有,境内地势总特征为北山、南塬、西河谷。

北部丘陵山区,海拔1200~1600米,最高峰1678米,由红色底砾岩及三趾马红土构成。沟壑纵横,溪流潺潺,人稀地广,清静幽雅;南部平原,海拔649~968米,相对高差319米。横水河、千河自北向南分别入讳河、渭河。雍水河自西北向东南横贯中部,将原面自然分割为两大块,北为山前洪积扇平原,平坦完整。南属黄土台塬,土壤肥沃;西部的千河阶地(亦称千河川道),海拔588~750米,为全县最低处,自北向南倾斜,区内水质甘甜,土壤多为淤土。

气候

凤翔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半湿润半干旱。年平均气温11.4度,降水量625毫米,无霜期209天。全年四季分明,冬夏长而春秋短;雨热同季,有利于作物生长。但在农作物生长季节中,太阳辐射强,气温、降水年际变化大,亦易发生干旱。

由于地形影响,凤翔县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南部塬区比北部山区年平均气温高4.2℃,无霜期长20天左右,年降水量少100毫米左右。

自然资源编辑

林业资源

建国以来,天然林木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从1949年的2400亩增加到1988年的23409亩,增长8.7倍。1982年,凤翔县被评为陕甘两省十三县联防护林先进县。止1988年,人工造林保存808.18万亩,原区农田林网和“四旁”植树累计575.03万棵,全县人均13.3棵。林木总蓄积量390895立方米,年总生长量26913立方米,平均亩生长量1.47立方米,林木覆盖率11%。林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49年的0.6%上升到1988年的3%。林业的发展,对控制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减轻自然灾害、促进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国12.7%,全省22%的平均水平。

植物资源

南起川塬栽培区,西北、东北、北部分别与千阳、麟游及岐山接界。北部为深山区,植被较好;南部为浅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内包括姚家沟、涧渠、五曲湾、汉封四乡的全部及横水、田家庄、糜杆桥、范家寨、董家河、柳林、唐村、长青八乡的一部分。区内以栎类、油松、山杨、灌木、藤木等群系为主。还有药用草本植物及低等植物。

动物资源

县境内玉祥、九龙、大塬、水沟、瓦岗寨等文化遗址中发现,先民在五六千年前已饲养牛、羊、鸡之类的家畜家禽。饲养动物:牛、驴、骡、马、骆驼、猪、羊、兔、貂、狗、猫等;野生动物:刺猬、野兔、狼、狐狸、黄鼠狼、獾、金钱豹、野猪、草鹿、野羊、蝙蝠、小家鼠、巢鼠、褐家鼠、苛岚绒鼠、社鼠等。禽类有120余种,大多就地繁殖,部分只在境内越冬或迁徙经过,或短暂停留。虫类主要有中国蜂(俗称土蜂)、意大利蜂(俗称洋蜂)、蚕、蝎、土元(簸箕虫)等。野生虫类甚多,有些对农业、林业及人类有一定危害,如螟虫、玉米螟、棉蚜、小麦吸浆虫、红蜘蛛、金龟甲等。有益于人类的有:壁虎、蜘蛛类、蛇类、蟾蜍、蛙类、蚯蚓等。

人口编辑

据现有资料记载,晋武帝太康元年(280)为2.3万余人;隋炀帝大业五年(609)为6.9万人;唐玄宗天宝元年(742)6.8万人;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5.15万人;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凤翔府有14908人,凤翔县不足5000人;明代中叶隆庆元年(1567),凤翔有4.7万余人;清康熙五十年(1711)18.54万人,道光三年(1823),增至20.7万人。同治元年(1862),回民起义后,人口锐减至16万多人。

民国元年(1912),全县18.33万人。12年(1923),17.21万人。18年(1929),大旱,夏秋无收,百姓生活无着,卖儿鬻女,四处逃散。两年后,大旱又起,霍乱病流行,尸骨遍野,幸存者大多逃往异乡。至民国24年(1935),全县仅6.86万人。33年(1944),国民党政府为镇压人民革命斗争,实行《户籍法》,户口分本籍及寄籍两种,严格审查管理。经清查全县人口17.28万人。1949年凤翔解放时,全县人口21.71万人。

2010年末,全县共有17个乡镇,233个行政村,197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53815户,总人口517236人,其中男性265229人,城镇人口241489人。18岁以下人口为96066人,18—35岁145310人,35—60岁202440人,60岁以上73420人。人口出生率7.3‰,死亡率4.95‰,自然增长率2.35‰,计划生育率99.3%。

有汉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土族、羌族、苗族、黎族、白族、土家族、朝鲜族、俄罗斯族、满族、哈尼族、锡伯族等民族分布。

经济编辑

工业

明清以来,手工业生产蓬勃发展,农村普遍出现“一村一品”。造纸、榨油、染布、烟草加工、苇席、麻绳、火药、纸炮、泥朔、纺织、草帽、箩底、竹器、木杈、簸箕、编织、铸造等手工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门类。坊,铺密集城镇。

民国时期,凤翔的烧坊(酒业)、烟坊(烟草加工)、油坊(榨油业)、染坊、醋坊、粉坊、面坊、纸坊、铁铺、炉院、绳铺、竹铺(竹藤编织)、箩铺、缝纫铺、木匠铺以及皮革、花炮、泥塑、木版年画等,经营规模大,行会组织全,且技艺优良,制作精湛。有些产品,已成为名牌产品,如“生”字牌水烟、旱烟包、腊驴肉、木制罩金漆器、西凤酒等畅销全国各地。

手工业生产者多系农民。少数豪商巨富专门经营的作坊店铺,雇请有技术专长的技工从事工艺操作,人数30至60不等,以剥削雇工而谋利。但因饥荒、战乱,苛捐杂税繁重,特别是陇海铁路通往宝鸡后,市场萧条,均相继衰落。至民国末年,城内仅有酒作坊91家,皮坊30家,铁铺、炉院9家,木匠铺30家。

近代工业始于清末。光绪三十年(1904),知府尹昌龄在东关举办蚕桑工艺学校,聘请南方技师招收学徒百余名,用改良布机织丝绸和棉布,产品销路较广。辛亥革命时被焚毁。民国23年(1934)杨虎城部孙辅臣来凤驻防,翌年以邓家花园为址开办培实工厂,用手工机器织布。民国24年(1935)陈村人张洋在县城当铺巷办蔚华织布厂,因资金周转困难,原料缺乏,于28年(1939)停业。民国25年(1936)由县政府投资1.5万元(法币)在县城南大街租民房办“民生工厂”,从事织布和木器家具生产,因产品质量差,销路不畅而停业。民国27年(1938)由官绅合办“凤翔工业培实传习所”,民国30年(1941)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县城镇有私营工业企业36户,个体手工业313户,从业人员约千人。中共凤翔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坚持保护私营工商业政策,于1953年在县城组织7家铁匠炉和木匠铺共34人,成立凤翔县城关铁木生产合作社。1954年,县城关供销社始建印刷厂。

2008年工业系统完成工业生产总值31460.4万元,同比增长22.84%,上交各税411.4万元,同比增长44.78%。

2010年全县辖区内实现工业总产值166亿元,同比增长24.

凤翔县工业

1%。在辖区工业总产值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6.5亿元,同比增长44.3%。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1%,拉动全县经济增长13.9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8.7亿元,增长25.1%,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112%,实现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107.7%。

农业

新时器时代,聚居凤翔的先民,凿石为器,从事农、牧、渔、猎。春秋时代,农桑已盛。但数千年来,受封建私有制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发展缓慢。民国18~21年(1929~1932)与灾荒前的民国17年(1928)相比,农户减少57.7%;人口减少65.1%,其中饿死者居多;耕地减少25

凤翔县农业

.45%,耕畜减少64.63%。

建国初,全县仅有3900亩自流水浇地,平均粮食亩产只有63.5公斤。经过近四十年的努力,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观。到1988年底全县兴修水库29座,总库容3873万立方米。池塘32座,机井4029眼,中小抽水站62处,总装机8439瓩,兴修干、支、斗、分渠共4150多条,长达647.88公里,有效灌溉面积达37万亩。农、林、牧、副、渔均有长足的发展。

截止2010年底,全县蔬菜大棚数量超过万座,设施蔬菜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通过国家考核验收,蔬菜总面积达到12万亩。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72个,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户,其中4户跻身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全年新栽苹果树1.40万亩,打响了“桂花牌”蔬菜、“雍州牌”苹果等一批特色品牌。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3.5万亩,同比增长0.4%,粮食总产量30.9万吨,同比增长2.3%。其中夏粮55.22万亩,总产18.7万吨,比上年增长6.9%。2010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特色产业持续发展,瓜果类产量达到18.1万吨,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7亿元,同比增长16.8%。

交通编辑

民国12年(1923)凤翔始修公路。

干线

通往省会和与邻县相通的过境公路,皆在古干道或支道(民国时的大车路)基础上拓宽、裁弯、舒直、降坡而成。县境共有三条,总长86公里。

西宝北线:县境内有30公里,东起岐山县界,南至宝鸡县界。1972年至1974年铺成黑色渣油路。

凤(翔)炅(台)公路:县境内有32公里,是凤翔县向北进出甘肃陇东地区的省际公路。

凤(翔)千(阳)公路:县境内有24公里。由凤翔县南城门口西宝北线133千米+500米处,向西北至千阳县境接界处出境。1974年至1976年铺成黑色渣油路面。

支线

县境共有12条,总长154公里。其中凤(翔)崔(木)、凤(翔)陈(村)、横(水)阳(平)、凤(翔)连(村)四条公路通邻县,其它八条为县城通往乡(镇)或乡(镇)间互通的道路。多在1976年凤翔实行“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时修成。1986年至1987年,凤陈公路15公里全部铺筑成沥青路面。1988年,凤崔公路姚家沟至亢家庄7.3公里铺筑成沥青路面;石虢公路石落务至陈家11.3公里铺筑成沥青路面。

教育编辑

学前教育

民国36年(1947)夏,在民众教育馆(苏公祠)创办凤翔县幼稚园,占房6间,招收城内3至6岁幼儿入园。县府设员管理,拨发专门经费。园主任1人,教养员2人。当年入园幼儿50多名。第二年入园幼儿增多,规模随之扩大。设园主任、教育主任各1人,教养员5人,保姆4人,事务和工友2人,经费比上年增加三倍。

37年(1948),县府在城内东大街创办育幼院,主要收容6至12岁流离失所的儿童,进行小学文化教育,传授简单工艺技能。也注重品德教育,纠正不良习气。设院长、主任各1人,公职管理员、工友各2人。当年接收30多名儿童,县府支出经费17886720元(法币)。

1958年在城内“大公馆”(现城关粮站址)创办凤翔县机关幼儿园。当年入园幼儿110多名,保教人员16人。1960年创办陕西省凤翔师范学校(简称凤师)幼儿园,当年招收幼儿119名,保教人员16人。1962年县机关幼儿园并于凤师幼儿园,全园幼儿120名。1966年下半年,被“文化大革命”冲击停办。

1959年,县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创办各种形式的幼儿园、所1250多处。入托、进园幼儿22680多名,有教养员1940多人。不到一年先后解散。

1973年,在城内东大街“张公祠”创办凤翔县县级机关托儿所。当年入托幼儿50名,设两班。到1975年就托幼儿120名,设4班。1978年更名为“凤翔县托儿所”,设所长、教养员、保育员、勤务员等10人,逐年发展。1985年县财政拨款修缮房舍,占地1.4亩,建筑面积382.5平方米,活动场所200平方米。1980年被评为宝鸡市幼托先进集体。

1983年,在儒林小学设立幼儿园,当年招收80名幼儿,配备教养员3人,隶属儒林小学。至1988年园内幼儿110名,保育、教养等人员9人,设小、中、大班。全园面积1亩,建筑面积360平方米,设备基本齐全。

陕西省红旗化工厂幼托所,1970年创办,占地1.3亩,建筑面积286平方米。1988年幼儿40名,托儿36名,设3个班,教师2人,保育员、管理员12人。

关中工具厂幼托所,1970年创办,占地1.5亩,建筑面积550平方米,幼托班5个,幼儿150名,教师2人,保育员15人,管理员3人,护医1人。

1986年,县政协和城关镇行司巷村委会创办雏凤幼儿园,址设行司巷村委会后院。有幼儿64名,教育员2人,保育员2人,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1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2827元。

小学教育

民国时期,经历了由封建私塾向国民教育的过渡。30多年间,学校布局日趋合理。绝大多数村庄有一个复式班的初小,每行政乡有一至三所中心国民学校。至1949年上半年,全县有41所中心国民学校,176所保国民学校。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凤翔知府傅世炜改“正谊书院”为凤翔府高等小学堂,为凤翔新学制之始。民国8年(1919),成立凤翔县第一高等小学,又先后又立陈村、中都、柳林等三所县立高级小学,时称“四高”,为提高凤翔青少年的文化水准,培养人才,作出了贡献。

1949年7月,县人民政府接收国民党办的217所中心学校和保国民学校,采取“维持现状,立即开学”的办法,原有教职工除个别外,一律留聘,并招聘一批师范、初中青年学生补充师资。小学结构分布按照新设的行政区确定24所完全小学(初、高小)、193所普通小学(初小),统一按照行政区及村庄名确定校名,如“凤翔县申都区申都完全小学”、“凤翔县柳林区宋村普通小学”。

1949年7月,凤翔解放。县人民政府接管时,全县共有完小24所,普小193所。完小教员240人,普小教员271人;有高级班45个,初级班319个;完小有学生3917人,普小有学生8897人。共计小学217所,教师511人,教学班364个,学生12814人。

1955年,在凤翔师范附小试行五年一贯制,开始改革小学六年制,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至1957年,全县创建民办小学8所,完小增加4所,设立民办教学班108个

1958年“大跃进”中,小学也大办各种厂、场,炼钢铁、烧石灰、种高产田,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下降。直至1960年,尤其是农村小学,学生流失辍学现象严重。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将部分公办小学转为民办,归并班级,缩小规模,巩固学生,提高质量。全县动员123名教职工回乡参加农业生产。

中学教育

文化大革命”中,至1968年,县有136所小学附设有初中班。1970年,各人民公社对小学“戴帽”初中班适当集中办起公社初级中学17所。初中和附设初中班的小学减为44所。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盲目发展中学的状况,对凤翔县中学设点布局作了全面调整,撤销小学附设初中班。各乡、镇逐步办起初级中学,至1988年,全县共有初级中学35所,在校学生23153名,教职工1445人。其中县办初中1所,企办初中2所。

1970年,县革命委员会决定将彪角、紫荆两所县办初中改为两年制高级中学。1973年又将凤中、柳中改为两年制高级中学。1975年又增办横水、西街高级中学。至1976年,县有凤中、彪角、柳林、横水、西街、紫荆六所高级中学。还有17所社属初中附设了高中班。

1981年调整学校布局,撤销各社、镇初中附设的高中班,高中学生集中于县属高中。1982至1984年改革教育体制中,分步将柳林和横水两所高级中学改办为职业中学。

成人教育

1949年7月全县解放后,9月县人民政府明确提出重视和发展农民、职工、干部文化教育。全县农村创办冬学19所,参加学习农民582人。1952年冬学124班,计3100余人,各完小、普小都承担有教学任务。1953年将冬学办为“常年民校”,编制了民校教员,全县民校专职教师97人,兼职教师410人。推广用拼音字母教学的“速成识字法”。县文教科以17天时间对教学人员分批进行培训。至年底全县办起以学文化为主的初级班251个,参加学习的男女青壮年及超学龄儿童18965人。有266名年逾花甲的老人也参加学习。对于有初小文化程度的乡村干部,还办政治学习班272个,学习人数4560人,经过五个月学习,85%的农民及干部脱盲,871名扫盲班毕业生考入全日制中学或专业技术学校。

1956至1958年扫盲工作推向高潮。全县各自然村均设有民校,14000余人参加学习,成效卓著。初级社、高级社、生产大队记工、出纳、保管、会计等管理人员,由缺乏而逐渐满足。1958年8月全县以小学教师、民校教师为骨干,在校学生为主要力量,突击开展包村、包户、包人的扫盲活动。10月,为巩固扫盲成果,村口、路口、街口设立“识字检查岗”。墙头、树下、门首悬挂识字牌,并分级进行考查工作。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工农教育逐步发展。各社、镇创办农民文化补习学校,形成各级各类业余技术和文化教育的完整体系。农民业余技术教育收效显著。当年培训农技人员3283人。石家营、南指挥、柳林、董家河、彪角、范家寨、虢王等公社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办的较好。同年9月,县政府召开扫盲工作先进单位及个人表彰会议,23个先进集体和39名先进个人受到奖励。

1984年全县参加农民文化技术业余学习4000余人。范家寨、虢王、石家营等乡农民技术学校被评为宝鸡市工农业余教育先进单位。中共范家寨乡委员会被评为省农民业余教育先进单位。1988年,各乡(镇)配备专职农教干事。全县创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77所,其中乡、镇办21所。参加学习的学员累计24500人。

文化编辑

历史文化

凤翔古称雍,地处关中西部,是陕西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之乡、青铜器之乡和西凤酒乡的美誉。秦文化、凤文化、民间文化、苏轼文化、凤酒文化、佛教文化、西府饮食文化和读耕文化等八大文化为凤翔历史文化的精粹所在。

秦文化。中国第一个封建帝国秦王朝统一六国前,在凤翔建都294年。凤翔是全球秦人省亲祭祖的圣地。历史上最早的祭祀神灵场所——畤就最早建立在凤翔,而凤翔也是历史上建畤最多的地方。著名的五畤原就在凤翔塬上。凤翔是秦人老家。秦穆公在此称霸,秦始皇在此正式登基加冕。秦都东迁咸阳后,秦人的宗庙和先祖陵园仍在凤翔,最著名的是占据了中国考古史上五个之最的秦公(秦景公)一号大墓。华夏文化重要源头之一的秦文化在凤翔初步形成。

凤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与龙并驾齐驱作为广义图腾被炎黄子孙世代敬仰、崇拜。凤翔的得名缘于凤凰。凤翔流传着许多有关凤凰的传说故事。据载,周文王时期,在陕西凤翔、岐山一带,就有“凤凰集于岐山,飞鸣过雍”,自此周朝遂兴的传说。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肃宗继位,公元677年,为纪念凤凰栖落之地,遂将雍城改名凤翔,沿用至今。凤翔的许多地名也与凤凰有关,现有凤凰泉、凤凰头村、饮凤池等。

西府民间文化。民间工艺美术品品种繁多,彩绘泥塑、木版年画、草编剪纸、皮影雍绣、漆器工艺等民间工艺品源远流长,产品在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展销。泥塑、木版年画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马、泥塑羊2002年、2003年连续跃上国家生肖邮票,马勺脸谱、八达铜雕和泥塑鸡、泥塑狗相继登上中国邮票和邮政明信片。凤翔的彩绘泥塑被中外美术界公认为为“神州一绝”。凤翔木板年画与杨柳青、桃花坞等木器厂板年画齐名,并称我国五在木板年画;凤翔剪纸艺人以精湛的技艺多次代表中国民间艺术界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风采;凤翔民间艺术家多次应邀在国外讲学、交流。有多名民间艺人获得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审定的世界民间艺术大师的称号和陕西省民间艺术大师称号,有多件作品获得中央文化部大奖并被中央美术馆收藏。

苏轼文化。公元1062年,苏轼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时,倡导修筑扩建饮凤池,植细柳,栽莲藕,修筑君子亭、宛古亭、喜雨亭等宋代风貌的亭台楼榭。因饮凤池距府城东门只有二三十步远,遂改名东湖延续至今。有“凤翔三绝”之一的东湖柳(百年柳树)上百株,碑林等景点30多处,被誉为北方园林典范。

凤酒文化。西凤酒起源于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形成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当时叫秦酒,盛于唐宋,发展于明清,是我国目前史料记载中最早的有名有姓的酒种。其特点是“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幽长,风格独树一帜”,被誉为酒中“凤凰”。1952年的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中国四大名白酒之一。名酒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一方民众的秉性。与酒同生,凤翔千百年来形成了“无酒不成席”、“凤翔的老鼠能喝二两酒”等酒习俗和文化,并影响和塑造了凤翔人热情奔放、豪爽侠义的性情。

佛教文化。佛教隋代传入凤翔,唐时鼎盛。最有名的是位于县城西部的灵山,古名九顶莲花山,以秦穆公狩猎于此见灵鹫鸟而始名,简称灵山。古时松柏参天、奇花异木、灵禽怪鸟遍于山野,山青地绿,有“一揽众山小”的感觉。山中名景有梅子岭、舍身崖、看柏树、牛犊泉与寺内铁佛、大锅、卧佛像、老母亭共称八景,净慧寺居灵山之颠,是方圆200公里信众参禅拜佛的圣地。

西府饮食文化。文化交融带动了饮食交融形成了以豆花泡馍、臊子面、削劲面、腊驴肉、锅盔、搅团、面皮、泡油糕、凉粉、糖粽、蒸糕、羊肉泡等为重点、涵盖早、中、晚三餐的饮食特色。最有名的有四个:豆花泡馍、腊驴肉、羊肉宴、臊子面。2010年位于凤翔县城东郊周家门前村依托新建的文化主题公园笙箫园大力发展村域经济,狠抓环境建设,被评为宝鸡市“十佳”最美乡村。

读耕文化。凤翔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农业大县和先秦国都和唐陪都,造就了凤翔人心系天下、崇文重教、读耕传家的传统。即便凤翔的平常百姓,身上也散发文化味,对时政更能说出个头头道道来。凤翔是进士之乡,自古中第当官者众多,唐始清末记载中举人以上者400多人,其中进士近百人,出现了“五第登科”(张知蹇、张知元、张知泰、张知默)、四代科甲为官(杨大宝、杨哲、杨播、杨炎)等轶事。教育发达,有宏仁书院、凤鸣书院、正谊书院、宗铭书院等著书育人之所,有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的儒林小学、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凤翔师范、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凤翔中学等省市重点学校和全国著名教育家车向忱、人民音乐家张寒晖创办的竞存中学、竞存小学,还有标志着书儒云集的儒林巷,多年来高考二本上线率一直稳居全市第一,是许多望子成龙家庭向往的地方。历史名人众多,春秋战国时期有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唐代时有创“两税法”的名相杨炎和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等级、第一个发现彗星尾巴背向太阳的科学家李淳风,五代十国时有著名画家支仲元,宋有抗金名将杨从仪和张载裔孙张杰,明有关学大儒张舜典、抗清兵部侍郎袁应泰,清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先驱窦应昌等。

传统艺术

剪纸

凤翔剪纸来源于民间传统艺术,文化造诣

凤翔剪纸艺术 (4张)

极高。

泥塑

凤翔泥塑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美术品,产地主要集中在宝鸡市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这里的200多农户几乎家家从事泥塑生产。六营村生产泥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多年前,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曾派部将李文忠在雍水河畔屯兵,本部第六营士兵在一个村子安营扎寨,该村因此取名六营村。该营的一部分江西籍士兵会做陶瓷品,便利用当地黏性很强的“板板土”兑水和泥,制模捏泥人、泥动物、泥器物,并施以彩绘,作为泥玩具出售。六营村的彩绘泥塑由此产生,并代代相传。

马勺脸谱

凤翔民间社火马勺脸谱简称马勺脸谱,是在继承西府民间社火脸谱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兴的民间手工艺术品。

马勺脸谱的产品主要包括:马勺脸谱、梭子脸谱、铲子脸谱、木锨脸谱、护斗脸谱、锅板脸谱、以及斗脸谱、棒槌脸谱、风箱脸谱,另外还有碾子、棺材、推车、亭子脸谱等。

旅游编辑

东湖公园

东湖

东湖,古称“饮凤池”,位于凤翔县城东南,是陕西历史悠久的风景区之一。相传周文王元年,瑞鸟凤凰飞鸣过雍,在此饮水,故取其名。

东湖,是我国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宋嘉祜七年(1062年),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时,藉“饮凤池”,挖掘疏浚,扩池而成,引城西北角凤凰泉水注入,种莲植柳,建亭修桥,筑楼成阁,并因地处城东取名东湖。东湖与闻名与世的杭州西湖南北遥望,皆因苏轼而名,人们你之为“姊妹湖”,有诗曰:“东湖暂让西湖美,西湖却知东湖先”

宝玉山

宝玉山坐落于昆仑山脉支系千山北麓麟凤交界的羊引关,距凤翔县城北30公里,凤灵公路左翼。据山上汉白玉石碑记载,建于唐高宗元年。庙宇分中会、南会、北会,占地数百亩。每逢农历正月初九、三月三、七月七便有陕西、四川、甘肃、宁夏等省的几十个县的信男善女前来朝拜、游览,香火不断。特别是七月庙会更是热闹非凡。这里气候凉爽,是理想的避暑山庄。

石佛寺

石佛寺位于凤翔县城东北,距县城约13公里处。它雄踞于马头坡之上,青峰山之巅,俯视雍川大地。石佛寺原名千佛寺,始建于北魏386年—534年间,因供奉有1000余尊大小石佛像而得名。据考证千佛寺属千年古刹,历史悠久,在关中一带享有盛名,山势居高临下,形如卧虎之态,蛇山、龟山、虎山、牛山、骆驼山一脉相连,相传远古时期五龙聚海的传奇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秦穆公墓

秦穆公墓位位于凤翔县城文化路博物馆院内,东距陕西省级风景名胜区东湖古典园林仅数百米。这里有神奇的“西周古饮风池”和“秦穆公赐盗马野人美酒解毒”的历史故事,以及《诗经·秦风·黄鸟》中所提到的“三良”之墓冢,还有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和肖史一对青年神仙夫妻乘凤凰飞天的美丽神话故事,数千年来被历代文人墨客在小说、诗歌、笔记中记载、叙述和吟咏。

秦穆公墓占地近十亩,仿古建式油漆彩绘大门,墓冢在院内中心部位,高出地面6米有余。大门前树有清代名流陕西巡抚毕阮篆写“秦穆公墓”四字的高大碑石。

著名人物编辑

周任,商太史。《千姓篇》载:商太史封在周地,雍(今凤翔县)东北有周城,称为周国。

秦襄公,伯翳之后。秦非子五世孙,秦庄公第二子。

秦穆公,名任好。都雍。在位39年(前659—前621)。创春秋“天子致伯,诸侯称贺”的霸主之业,奠秦统一中国之基,业绩卓著。

李淳风(公元602-670年),早在贞观(公元627-649年)初年,李淳风在李唐王朝就崭露头角了,而起因就是由于他的天文学造诣。

杨炎(727一781)唐代理财家。字公南,号小阳山人。天兴人。780年,杨炎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提请改革赋税制度,废除以丁夫为本的租庸调制,成为中国赋税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奠定了明、清税制的基础。

王丕卿(1886一1971)又名肇基。凤翔县城关镇王家河人,清秀才。1958年任县政协副主席,主编下限至1949年的《凤翔县志》。

窦应昌(1871一1951)字瑞卿,号敬斋。凤翔县柳林镇宋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丁酉科举人。清末任凤翔县正谊书院山长及劝学所长。

刘治洲(1882—1963)字定五,陕西省凤翔县南指挥乡八旗屯村人。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从事教育工作。1963年7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郝鹏,男,汉族,1960年7月生,陕西凤翔人,现任青海省委副书记,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长。

贺军科,男,汉族。1969年2月生,陕西凤翔田家庄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常务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