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陕西政府网 > 宝鸡政府网 > 凤县政府网
中文名:

凤县政府网

官网:
www.sxfx.gov.cn
地址:
凤县黄金大厦凤县市民中心
车牌:
陕C
区号
0917-4762709
百度分享
分享到:

凤县政府介绍

凤县古称“凤州”,始建于秦朝。地处陕西省宝鸡市西南,位于东经106°24′54″~107°7′30″,北纬33°34′57″~34°18′21″。因地连陕甘,又处入川孔道,北依秦岭主脊,南接紫柏山,古栈道贯通全境,故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北依主峰,南接紫柏山。全县最高峰透马驹山海拔2739米。河流属长江水系,县东秦岭梁代王山为嘉陵江发源地。年均气温11.3℃,年降水量634.6毫米。矿藏有铅、锌、金、铜、钼、铁、煤、白云石、石英石等。周代所建的故道,汉时修建的褒斜道,南北朝时修建的回车道,元代修建的连云栈道均从凤县通过。宝(鸡)成(都)铁路东西过境,316国道和212省道为县内主干公路。

凤县西有华夏始祖伏羲之地天水,西南有陇南地区,东南

凤县远眺

是富庶汉中,北连西岐关中之地,是华夏祖先最古老的聚居区。

凤县夏处雍、梁二州交叉地区。商末属岐封地。周并梁州于雍州,为陇右近畿之地。春秋时为氐、羌族聚居地区。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在今凤县与留坝县大部、太白县少部和甘肃省两当县的范围内设故道县(县治在今张家窑与龙家坪之间),隶陇西郡。

高祖元年(前206),分陇西郡置广汉郡,沿用故道县,仍属陇西郡。元鼎六年(前111),分广汉西部置武郡,领九县,故道县(今凤县、甘肃两当县)为其所辖。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改故道县为善治。沿西汉建置,仍称故道县。明帝永平六年(63),设梁泉戍。

凤县山林

魏废梁泉戍,以故道县分置梁泉县。蜀建兴七年(229),诸葛亮三次伐魏,克武都、阴平二郡,领县七,故道县属其一。为蜀、魏之边界。沿三国魏建置,梁泉县并入故道县。元康六年(296),氐豪杨茂搜于武都称王,建仇池国,故道县为其所辖。

晋建元元年(343),后赵石虎遣将攻占武都,领下辨河池、沮、武都故道五县。

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招定仇池氐,立固道镇,治所在今凤州。北魏延兴四年(474),于故道县治置固道郡,隶属河州,领广乡、两当二县。太和元年(477),在固道镇复置梁泉县。固道郡治迁固道镇。孝昌二年(526),置南岐州,

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南岐州为凤州,改固道郡为归真,分置两当郡。

北周保定五年(565),凤州废归真、武阳二郡,省龙安、商乐二县入梁泉县,属两当郡。

开皇三年(583),凤州又废两当、广化、广业三郡。直辖五县,梁泉县属其一。仁寿元年(601),改广化县为河池。大业元年(605)罢康州并入凤州。三年(607)罢凤州,于梁泉置河池郡。省思安入河池县(治所在今甘肃徽县银杏镇),与两当、同谷并属河池郡。

武德元年(618),改河池郡为凤州。天宝元年(742),复改为河池郡。乾元元年(758)又改为凤州,隶属山南西道。辖梁泉、黄花和两当、河池四县。宝应元年(762),黄花县并入梁泉县。光启二年(886),以兴、凤二州置感义军。文德元年(888),升凤州为节度府,辖兴、利二州及梁泉、两当、河池三县。

乾德元年(963),分川、陕为四路,凤州降为团练州,隶秦凤路,治梁泉。领梁泉、两当、河池三县。绍兴十二年(1142),宋、金议和划疆,以大散关为界,割和尚、方山二原于金。十四年(1144)三月,凤州改隶利州路。九月,分利州为东、西两路,凤州隶属利州西路,治梁泉。辖梁泉、两当、河池三县。淳熙二年(1175),凤州改隶兴元府。咸淳四年(1268),梁泉县并入凤州。隶属兴元路。沿南宋建置,仍称凤州,隶属兴元路。

洪武二年(1369),凤州隶属凤翔府,四年(1371),改属汉中府。七年(1374),降州为县。

清初沿用明建置。乾隆二十九年(1764),分置留坝厅,以南星界碑为界,南属留坝,北属凤县。

民国元年(1912),沿用清建置。2年(1913),废府设道,凤县属陕南道(后改汉中道)辖。17年(1928),汉中道尹公署撤销,凤县直隶于省。

24年(1935),凤县划归第六行政督察区(汉中)专员公署辖。38年(1949)5月,县人民政府在鄠(户)县成立。隶属陕甘宁边区宝鸡分区。6月,国民党九区(宝鸡)专署决定:凤县临时划归九区专署辖。

地理环境编辑

位置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凤县

凤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东经106°24′54″~107°7′30″,北纬33°34′57″~34°18′21″。因地连陕甘,又处入川孔道,北依秦岭主脊,南接紫柏山,古栈道贯通全境,故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

地貌

海拔在900—2700米之间,西北隅与甘肃省两当县交界处透马驹山海拔2739米,为境内最高点,紫柏山、代王山等海拔在2500米以上。

水文

嘉陵江为境内最大河流;发源于境内代王山南侧,自东北向西

灵官峡

南斜贯,境内流长76公里,在县境西南部形成风州尸双石铺宽谷构造盆地,小峪河、安河等为其主要支流,呈枝状分布。东部中曲河为褒河支流西河上源,南流出境,属汉江水系。

气候

属暖温带山地气候,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11.4℃,1月平均气温–1.1℃,7月平均气温22.7℃,年平均降水量613.2毫米,无霜期188天。

自然资源编辑

土地资源

1989年3月,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展土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此次土地资源调查,查明全县土地总面积4739760.2亩。国有土地1091996.4亩,占总面积23.04%;集体土地3647269.2亩,占总面积76.95%;乡村农民集体土地494.6亩,占总面积0.01%。国有林地1029881.8亩,占总林地面积28.98%;集体林地2524323.7亩,占总林地面积71.02%。

矿产资源

凤县地下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地质勘探已发现铅、锌、铜、

凤县相册 (6张)

铁、锑、金等金属和煤、石灰岩、硅石、纳长石、白云石、橄榄石等非金属矿藏100多种。其中铅锌矿贮量350万吨,约占全省的80%,是全国四大基地之一;黄金已探明贮量40吨,远景储量百吨以上;水泥石灰石7.79亿吨,磷灰石11亿吨,透灰石3.5亿吨,石墨储量丰富。

林业资源

凤县地处亚热带与温带分界线上,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雨量适中,资源丰富。有乔木、灌木360余种,林地面积167917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近1318万立米,全县森林覆盖率75.8%。有野生中草药410余种,既有麝香、牛黄、熊胆等珍稀动物药材,又有党参、黄鹤、山鹰、鹭鸶、雉等禽兽20余种。

行政区划编辑

凤县行政区划,隋代前无考,唐开元间(713~741)

凤县人民政府

梁泉县(今凤县)设12乡。,宋梁泉县设三乡和黄花、保安、方石、东河桥、白涧、囱土、武休七镇。元(1271~1368)无考。明初实行里甲制,设乡、甲约。洪武十四年(1381)诏天下编赋役贡册,以110户为里,推丁粮多者10户为长,余百户为10甲。在城日坊,近城日厢,乡都日里。洪武二十八年(1395),又定百户为里,全县编户六里。

清(1644~1911)初,沿用明里甲制,全县置登俊、安河、梁泉、方石、乐从、顺治、永兴、八庙、嘉陵九里九十甲。康熙四十七年(1708)申行保甲之令。乾隆二十九年(1764)分置留坝厅。

民国时期,沿袭清末区划。民国18年(1929),全县按照户口多寡,自治区域,划为9区,辖42地。

民国28年(1939)5月,陕西省整理保甲,将9个联保整编为7个乡镇,46保整编为36保,469甲整编为738甲。至民国30年(1941)仍为7个乡镇,36保。738甲调整为706甲。

民国34年(1945),全县仍为7乡(镇),下辖36保、676甲、10479户。

民国38年(1949)4月,据凤县出席保民大会公民人数报告表载,全县仍为7个乡镇、36保,下辖767甲,11641户

1949年9月3日,县人民政府进驻黄牛铺后,成立草凉驿区公署,并组成东

凤县

河桥、堆子、黄牛铺、侯家店、红花铺、草凉驿6乡和唐藏地区的隘口乡。同年11月27日,县境全部解放,县人民政府迁驻凤州,废除保甲制,设立区、乡、行政村。全县设7个区公署、2市(乡级)、38乡。

1950年5月,撤七区并入五区,1951年又恢复七区。1953年地域调整,将六区所辖之闸口石乡划归留坝县,二沟乡划归勉县。6月又把四区所辖之白云、黄牛河两乡和关上乡的一半(包括靖口街及其以北的石沟)划归太白直属区。至12月将原38乡调整为42乡(镇)。

1959年1月1日,凤县、留坝两县合并。原两县24个人民公社合并为5个大公社,下设37个管理区、190个生产大队。1968年12月,以凤州公社所辖之龙口地区,设立凤县革命委员会龙口办事处(初称红卫镇办事处)。

1984年3月,改公社管理委员会、镇人民委员会为乡、镇人民政府。改生产大队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为村民小组。1985年1、4、5月相继改黄牛铺、河口乡和龙口办事处为镇。至1989年,全县有4镇、11乡、9个居民委员会、148个村民委员会、659个村民小组。

凤县辖双石铺镇、凤州镇、黄牛铺镇、红花铺、河口镇、唐藏镇、平木镇、坪坎镇、留凤关镇等9镇,100个行政村。境内还有马头滩林业局和辛家山林场等单位。1997年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县。

人口编辑

秦始皇26年(前221),境内设故道县,人口已初具规模。

紫柏山

西汉时,庶民生育子女免徭役两年,人口增殖,约有5703户,26173人。东汉末,战乱、瘟疫、灾患频仍,人口骤降。

至西晋太康元年(280),仅存600余户,3000余人。

隋文帝时,经短暂的休养生息,人口渐增。隋炀帝大业5年(609),梁泉县有1613户,8065人。隋末,战乱又起,至唐武德元年(618),降至900余户,4903人。

盛唐期间,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人丁兴旺。天宝元年(742),凤县属河池郡,郡辖4县,有5918户,27877人。时境内置梁泉、黄花2县约3000户,14000余人。安史之乱后,山贼剽掠,户口流散,县境仅1358户。北宋初,招抚流亡,鼓励垦荒,社会秩序稳定,人口逐渐恢复。

宋元丰年间(1078~1085),凤州领3县,共计38194户,其中客住17900户。宋崇宁元年(1102),梁泉县人口为20381人。南宋时期,金、宋、元频繁交兵,县境沦为战乱之地,人口大减。

元皇庆元年(1312),仅有580户,2470人。

明代中叶,以里甲设置推算,境内居民约660户,7062人。

清顺治六年(1649)颁布《垦荒令》,康熙年间实行“滋生人口,永不加赋”的措施,川楚一带无生计之民,扶老携幼,向秦巴山区迁徙,使凤县户口剧增。道光三年(1823),最高达173400人。后因兵燹天灾,且所垦之地日渐瘠薄,棚民遂远徙。光绪十八年(1892),境内有10073户,42087人。二十三年(1897),又降为7359户,31705人。

民国时期,人口徘徊中有升。民国元年(1912)全县为33901人,12年(1923)为43452人。18~21年(1929~1932)由于饥荒和霍乱流行,人口死亡,外流严重。至24年(1935)有6398户,30496人。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沦陷区难民陆续流入县境,仅宽滩、银洞滩垦区和三岔河教养院难民及孤儿就达2000余人。27年(1938)全县人口增至9637户,40858人。35年(1946)11190户,44321人(其中寄籍2135人)。37年(1948年)为11629户,47011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口增长迅速。1950年15496户,50220人;1959年15521户,70462人,1969年19090户,91978人;1979年23820户,112845人;1989年26079户,108911人。

经济编辑

农业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逐步改变生产管理方式,完善管理体制,推行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到1980年5月,全县659个生产队中,实行生产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的占7.8%,实行统一经营、联产到劳的占26.3%,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的占37.6%,包产到户的占23%。1981年,有640个生产队实行统一经营、联产到劳责任制。1984年,全县实现了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全县有“两户”4549户,占总农户的30%。

科学种植的蔬菜

其中种植专业1520户,占“两户”总数的33.4%;养殖专业2455户,占54%;工业重点户205户,占4.5%;商业重点户97户,占2.1%;服务业重点户126户,占2.8%;其它146户,占3.2%。还涌现出各类小型经济联合体34个,专业村、组8个,“两户一体”的经济效益普遍高于一般农户。据调查资料载:南星乡有“两户”207户,占总农户的21.3%,总收入47.1万元,占全乡总收入的43.2%,人均收入494.75元,比全乡人均收入(246.05元)高出近一倍。凤州乡有粮食生产专业户150户,占乡总农户的13.3%,种植小麦只占全乡麦田面积的16%,而生产的小麦却达到全乡小麦总产的24%,给国家提供商品小麦19.9万公斤,占全乡商品小麦总量的48.2%。被称为全乡粮食生产大户的马明星一家,1983年给国家交售粮食6450公斤,商品率达72.5%。

农业经营体制的变革,以其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其它行业树立了样板。至1985年,全县林、牧、副、渔普遍实行了经济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增多。1984、1985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为204元;1986~198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55元,多数农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

2010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472万元,比上年增长61.1%。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19万亩,比上年减少3.9%。粮食总产量3.56万吨,下降3.5%,其中:夏粮产量0.6万吨,增长13.2%;玉米产量2.5万吨,下降3.5%。围绕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蔬菜面积6.3万亩,蔬菜产量7.49万吨,增长30%;水果面积4.49万亩,产量4.1万吨,增长59.2%;药材面积4.6万亩,增长21.5%。

2010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9918万元,增长79.7%。全年肉类总产量8120吨,比上年增长17.7%,其中:猪肉6689吨,增长20.8%;家禽肉725吨,减少6.8%。年末牛存栏1.66万头,增长2.5%,猪存栏7.08万头,增长6.3%;羊存栏1.2万只,下降17.8%;家禽存栏48.1万只,下降17.4%。生猪出栏8.67万头,增长33%。出栏家禽52万只,减少10.2%。林麝存栏2421头,梅花鹿存栏620只,养殖大鲵2.06万尾。

工业

唐、宋以来,凤县就有酿酒、采矿、冶炼、编织等生产。民国期间,私人开办的煤窑、采矿、炼铁、铸锅、铸铧厂就有数家。地方政府也曾兴建造纸厂、纺织厂。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在双石铺兴办许多小型工厂,开始使用电力和机器生产。

建国后,到1957年,全县有手工业合作社15个,从业206人,

凤县工业园的工人

产值59.5万元,其后国营工厂陆续出现。1958年大炼钢铁时,先后建起煤炭、炼铁、炼焦、陶瓷、酒花、造纸等工厂,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停办。60年代中期后,全县相继建起氮肥厂、水泥厂、发电机厂、机砖厂、煤矿。至1975年,工业企业职工达1539人,工业总产值640万元,占是年工农业总产值的22.2%。1985年后,又相继建立国营银母寺铅锌选矿厂和联合化工厂两个较大的骨干企业。与此同时,以煤炭、铅锌采矿、选矿为主的乡镇工业也蓬勃兴起。1989年,全县工业体系计有电力、矿业、机械、化工、建材、食品、木材加工、缝纫、印刷、五金等11个门类。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为3433.70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6309.70万元)的54.4%。

2010年工业实现增加值46.38亿元,比上年增长29.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户,其中产品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6户,过20亿元企业2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15.68亿元,比上年增长58.8%,实现增加值44.78亿元,增长31.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463.3%,比上年增加142.8个百分点;实现利税5.97亿元,增长84.8%,其中利润总额3.32亿元,增长72.2%。

交通编辑

境内公路建设始于民国23年(1934)。先有宝(鸡)汉(中)公路纵贯县境南北,继有华(甘肃省通渭县华家岭)双(石铺)公路与其相交。自此,凤县与外地经济、文化交流进入新的阶段。但县境辽阔,山峦纵横,多数乡村交通依然阻塞。建国后,宝成铁路贯穿县境南北,公路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到1989年,境内有国道67公里,省道69公里,县道164.6公里,专用公路261.9公里,乡村简易公路508.3公里,通车总里程1070.8公里。平均百平方公里有公路33.5公里,形成以铁路、干线公路为骨干,县、乡、专用公路相配套的交通网络。

公路

宝(鸡)汉(中)公路民国23年(1934)11月始建。初仅500余人在秦岭一处施工;次年,国民政府出于军事、政治需要,限令年底通车,遂增至3000人,全线施工。25年(1936)5月竣工通车。后公路延伸,由褒城南行经勉县、宁强入川,成为西北通往西南的重要交通要道。30年(1941)列入国道,由交通部公路总局西北公路工程局宝鸡公务段负责养护管理。宝汉公路在凤县境内121公里。1973~1976年,筑为渣油路面,技术等级达3级公路标准。1986年调整管理路线,宝鸡至双石铺102公里(县境内69公里)列入省道214线。

华(家岭)双(石铺)公路民国27年(1938)由陕、甘两省建设厅分段建筑。起点接西(安)兰(州)公路华家岭,终点接宝汉公路双石铺,全长411公里。从甘肃省两当县杨家店入境至双石铺,长15公里。1973~1976年,铺筑渣油路面,达到3级公路标准。1986年纳入国道福(州)兰(州)316线。

铁路

宝(鸡)双(石铺)轻便铁路民国26年(1937),抗日军兴。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后方勤务部拨款,铁道兵团施工,沿宝汉公路宝鸡——观音堂、东河桥——双石铺区间之左侧路肩,铺设轨距60厘米,轨重16磅/码轻便铁路一条,是年8月建成。县境内66公里,沿途分设6个车站。单车载重1吨,缓坡地段1~2人推送,陡坡处增人接运。以运输军用物资为主,兼运民用货物。民国34年(1945)拆除。

宝(鸡)成(都)铁路。1954年动工修建。19

宝成铁路

56年3月17日铺轨至县境东河桥;4月28日第一台机车驶入凤州火车站;5月19日铺轨机车通到县城双石铺;7月12日南北两段于黄沙河附近接轨,全线贯通。铁路从秦岭隧洞入境,至马岭关峡出境,行程74公里。1958年元旦正式营运,是年6月,开始电力牵引施工,于1961年8月首先开通宝鸡——凤州段;1972年10月开通凤州——略阳段;1975年7月全线贯通。是全国铁路电气化之始。

宝成铁路在县境内设秦岭、黄牛铺、红花铺、油房沟、凤州、七里坪、双石铺7个站;穿越44条隧道,其中,最长者灵官峡隧道,全长3295米;跨越大中桥梁19座,最长者152米。日客运过境车11对,货运过境车36对。年货运量1.35万吨,周转量72.27万吨公里。

教育编辑

学前教育

建国前,“工合”双石铺事务所在工合小学内附设幼稚园,招收3~5岁幼儿入园。除此,地方无幼儿教育场所。

建国后,1952年双石铺小学附设幼儿班,招收4~6岁儿童23名入学。1958年,成立机关托儿所,双石铺小学幼儿班遂停。当时,农村正建人民公社,为解决妇女拖累,提倡群众办园,民办幼、托事业遂迅速发展。是年底,全县城乡共办幼儿园、托儿所185所,入园、入托儿童2615人。随着农村公共食堂解散,集体幼托园、所逐渐停办。1962年,全县仅公办幼儿园1所,列入学校计划,开设拼音、计算、识字等课目。

1971年,在原县级机关托儿所基础上,筹建幼儿园,1973年建成。是年招收5~6岁幼儿47名,设一个班,后逐年招生。

70年代“三线”厂矿迁入,幼托园所又有发展。园内分大、中、小班。大班5~6岁、中班4~5岁、小班3~4岁,国家逐年分配幼师毕业生任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幼教工作列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新建路小学、双石铺小学及各乡(镇)中心小学,附设学前班,至1985年全县有21所小学设有学前班。1988年,县级机关幼儿园改为双石铺幼儿园,移交文教局管理。

小学教育

民国初年,县城有一所高等小学堂,乡镇无官办学校,多数村庄仍以私塾为主。一些热心教育人士,出资兴办起几所私立小学。后,政府推行国民教育制度,县城和一些大的乡镇逐渐办起完全小学和初级小学。民国30年(1941),教育部规定各乡镇设中心国民小学,保设保国民小学。凤州、双石铺两所完全小学改为中心国民小学;留凤关、唐藏、草凉驿、河口、靖口关等初级小学扩充为中心国民学校。到1949年上半年,全县有中心国民小学7所、保国民小学54所。

建国初,成立校产保管委员会,先后对唐藏、黄牛铺、双石铺等完全小学校舍产进行清理登记,对凤州、黄牛铺完全小学校作了维修,并在县城凤州举办了教师学习班。1950年全县有5所完全小学(25个班,学生863人)和37所初级小学(43个班,学生1139人)开学上课。

1958年后,贯彻“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全县民办小学发展到163所,公办小学20所。至1960年,有公办小学167所,入学学生9017人;民办小学88所,学生197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4%。

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精减教职员工46人,学校并转减少14.5%,班级合并减少14.3%。其中:公办转民办15所,公、民合办14所,在校学生5784人,入学率为74.8%。

1964年,试办耕读小学14所,入学儿童467人。教学办法采取农忙少学、大忙放假、农闲多学,全年学时7个月。1966年瓦房坝、温江寺、岩湾、坪坎4所初级小学升格为完全小学。新设三岔、温江寺、瓦房坝、岩湾、坪坎5个辅导区。

“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民办小学停办,耕读小学解体,教师队伍削弱,学生造反、串联,学校秩序混乱。社办、队办小学自行开设初中班,教育质量下降。

1976年后,撤销杨河、草店、红花铺、阴湾、南星5校初中班;平木、留凤关、黄牛铺、凤州4所学校实行中、小学分设,建立公社(镇)中心小学,取消辅导区。1983年开始普及初等教育,全县15个乡镇都有一所中心小学。1985年10月,经省、市检查验收,颁发了“普及初等教育合格证书”,并被评为“普教”先进县。是年底,全县有小学143所,教学点94个,在校学生14453人,教职工855人。7~11周岁学龄儿童8699人,入学8569人,入学率98.5%。

1989年,全面开展普及6年制义务教育,平木、岩湾、红光、龙口、黄牛铺完成普及6年制义务教育,经宝鸡市验收合格。年末全县有小学142所,其中:县镇小学15所,厂矿小学9所,农村小学118所。是年毕业学生961人,其中县镇337人,农村624人;在校学生12135人,其中县镇4148人,农村7987人。

中学教育

民国31年(1942)前,凤县无普通中学。家境富裕的小学毕业生,

凤县中学鸟瞰

赴汉中、西安等地上中学。31年(1942),县长刘汉治与地方热心教育人士黄锡九、朱致和等筹措资金,组织建校委员会,利用凤州城内孔庙旧址修建校舍,创建县立初级中学。32年(1943)秋,校舍落成,招生开学。至38年(1949)每年均为3个年级3个班,学生百余人,女生很少。34年(1945),为培养小学师资,在校内增设简易师范班,食宿公费。从此学生大增,多时达260多人,教师多聘请外地人士。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接管该校,更名凤县初级中学。1950年3月开学,招收新生41人,加上复习学生共91人。分3个年级3个班,教师12人。1954年春,校址由凤州迁往双石铺傅家砭。1958年,更名凤县中学,增设高中。是年秋,招收首届高中生27名。1960年,全县有初、高中在校学生571人,是1950年的6.2倍。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缩减学生,下放教师。1962年,有中学生347人,教职工28人,其中专任教师20人。

1965年,凤县中学有初中6班,364名学生,高中3班,118名学生。是年在桑园成立农业中学,设农技班一个,学生48人。

1966年春,黄牛铺小学、留凤关小学增设农中班,各招生一班。秋,成立河口初级中学,招生一班。是年凤县中学附设简师班,学制两年,由生产队保送政治思想好,家庭成份好,具有高小文化程度,年龄25周岁以下回乡青年或复转军人入学,毕业后,回乡担任耕读小学教师。

1967年,唐藏、平木两公社办初级中学。1968年秋,桑园农中停办,改收两个初中班。于1969年附设于凤州、龙口小学各一班。是年,全县有1所完全中学,7所初级中学。

1970年中学发展到16所,其中初中11所,高中5所。县境内中央部、省属厂矿也先后办起中学。1975年,全县中学发展到25所,其中初中15所,学生3445人,高中10所,学生1167人。

此期间,由于中学过多,出现师资不足,遂抽调小学教师教初中,初中教师教高中。加之1970年后,初、高中学制由6年改为4年,并废除以考试成绩决定升留级制度,采取推荐升学,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1977年,改革招生制度,恢复升学考试。翌年,凤县中学被列为宝鸡市重点中学之一。时全县有中学31所,其中初中18所,学生5126人,高中13所,学生2377人,有教职工563人。

1983年,留凤关中学高中部并入凤县中学。9月,改凤州中学高中部为凤州职业中学(属高中)。1988年,龙口学校初中班与凤州初级中学合并。至1989年,全县有普通中学20所,其中县镇11所,在校学生2574人,农村9所,在校学生1668人。是年全县有初中毕业学生1689人,高中毕业学生288人。

成人教育

民国时期,凤县文化落后,文盲众多。民国26年(1937),凤州小学曾开办青、少年短期扫盲班,不久即停。民国28~31年(1939~1942),全县各学校都先后附设民校,还办有妇女班。王鸣霜任县长期间(1937~1940年)对民众教育较为重视,其妻耿冰秋亲自任扫盲教师,耐心教课,一度掀起妇女学文化热潮。当时每期毕业生达四五十人,其识字、写字和作文能力超过初小毕业水平。

建国后,1950年县设冬学委员会,下设扫盲办公室,区设扫盲专干。“文化大革命”中,扫盲机构撤销。1979年12月,成立工农教育委员会,设办公室。1985年办公室有工作人员7人。1989年有工作人员5人。

1950~1966年,主要靠冬学进行扫盲。冬学以学校和社会机关为基点。学校少或无学校的地方,组织群众自办冬学;有初小、完小的地方设扫盲班,扫盲教师由学校教师义务担任,扫盲对象自带凳子、油灯,课本有自编和省编两种,识3000字为脱盲。1951年,全县7个区176个行政村成立冬学227所,学员9298名,其中8~13岁1266人,14~25岁3646人,26~45岁3703人,46岁以上683人,有348名教师或社会人士任冬学教师。

1953年大规模推行“速成识字法”,全县组建4个识字班,有学员188名;135个冬学,有学员2480名;5所民校,有学员83名,231名专兼职教师投入扫盲。经过学习,大多数学员摘掉文盲帽子。以后遂把扫盲纳入正常活动,坚持常年学习。按照“做什么,学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因地因时因人施教,并采取集中、分散相结合和农闲多学,小忙少学,大忙放假的办法,组织群众坚持学习。当时的初级社、高级社以及人民公社化后的生产队记工员、保管员、会计、出纳等,大都由脱盲人员担任。

1961年前后,自然灾害频繁,国家困难,群众忙于生产自救,扫盲工作停顿。1963年后,随着国民经济好转,业余扫盲教育又加快步伐,至1966年,全县扫盲对象19800人中,已有3300人脱盲。

“文化大革命”期间,扫盲工作停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扫盲工作恢复。

1979~1989年,在继续扫盲的同时,引导群众用科学技术脱贫致富。1980年,县组织工作组赴15个乡(镇)开展扫盲工作。当年共扫除文盲3145人,青壮年脱盲率达89%,少年脱盲率达96%。1989年扫除文盲、半文盲2418人。

文化编辑

民歌:凤县地处黄河文化与巴蜀文化的交汇处,又与陇南毗邻,因此民歌地域性鲜明,东部、有西府曲子味,南部,有汉中巴山山歌味;西北部,有陇南民歌花儿味,有的甚至与广西民歌相近。这些风格不同的曲调组成凤县民歌的独特风韵。

社火:筏子舞系凤县发掘的古老民间舞种,流行于张家窑村一带。

凤县社火表演

因表演时,演员脚踩一方形筏子,形若绿水浮筏而得名。板凳龙:系凤县发掘的民间舞种,流行于河口镇一带。道具系一条中间锯断的板凳,一端扎龙头一端扎龙尾,中间可以自由摆动。演员作武士妆,两人执龙首;一人执龙尾,一人执彩球前导,在激烈的锣鼓声中腾翻跳跃。凤县社火还有马(牛)社火、四老爷骑扛子、跑驴、龙舞、狮舞、高跷、车社火、床社火、背社火等等。

诗歌:凤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自古以来,大量的文人墨客路过,留下不少佳作,诗歌作品的:王勃(唐)《晚留凤州》;杜甫(唐)《晓过凤岭》;王维(唐)《青溪》、《自大散关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陆游:(宋)《倾发从戌南郑屡往来兴凤间暇日追怀旧游有感》;林则徐(清)《中秋夜宿凤县署斋与方六琴明府饮得诗二首用六琴原韵》等。

古栈道遗址:故道遗址:大散关南坡有故道路基数段,隐于荒草中。连云栈道:此道多为沿山碥道。凤州南越凤岭至三岔村一带,遗迹很多。心红峡摩崖石刻,为明、清时雕凿。刻文为“翠峰排秀”、“千流飞雪”、“万叠堆青”、“云栈第一佳处”、“长虹饮涧”等。陈仓道遗址:连云寺村头有清乾隆年间石碑一通。上刻“对面古陈仓道”。长坪村的偏崖子有栈道孔53个。为方、圆二种。平(木)江(口)栈道遗迹;此道起于斜水,入凤境平木镇,经坪坎达留坝江口,沿路栈道遗迹很多。

碑碣:留凤关记碑:清同治元年(1862年)立,在留凤关村一组关岭上,碑文记述废邱关更名留凤关的原因、废丘关创立义学碑、南天门石碑、果老洞感怀碑等。

石塔:黄牛铺五里庙舍利石塔。清同治十年(1871年)建。唐藏乡杨家庄景禅寺舍利石塔,清代建。双石铺乡十里店村边山石塔。觉灵宝塔等。

村落遗址:梁鹿坪仰韵文化遗址;桑园仰韶文化遗址;西庄遗址;张家窑遗址;新庄遗址等。

古建筑及名人旧居:文庙大成殿;银母寺戏楼;张家窑城隍庙大殿;路易·艾黎故居。

石窟造像:果老洞石窟:唐朝修建,宋、明、清相继开凿,现遗6个石窟,窟中造像已毁,现存“洞天云窟”、“石窟烟霞”。消灾寺石窟:建于明代,现遗3窟、佛爷湾石窟造像、天台山石像、石雕佛像。

凤县八景:清代由于县治设于凤州,故旧时的凤县八景多出于凤州,具体为:南岐霁雪、凤岭晴岚、铁棋仙迹、萧寺晨钟、栈道连云、滴泉鸣玉、石门秋月、唐沟烟柳。

旅游编辑

消灾寺

原名萧台寺,位于陕西凤县,坐落于古风州豆积山,始于唐代。豆积山奇石突兀,山势俊俏,东瞧“蛟龙下岩,观旭日东升,举手入水”;西望“猛虎卧地,看夕阳西下,起身归洞”,神似左青龙右白虎。故而人们常说凤州乃藏龙卧虎之地。早在唐朝时期,消灾寺就已声名远播。

灵官峡

灵官峡

灵官峡是嘉陵江上游第一道峡谷,也是宝成铁路穿越秦岭的险段之一。早在1954年修建宝成铁路时,作家杜鹏程来此采访,写下有名的通讯《夜走灵官峡》。灵官峡的走向可分两条:一条是从峡口向西,经过关底下村二组,蜿延曲折至两当桥,向东北沿红崖河延伸,至关底下村一组下边的石拱桥而出峡,全长10余公里。本段全在风县境内。另一条是跨过两当桥向西南延伸,直至琵琶崖,全长也10多公里。

通天河森林公园

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南麓凤县境内,隶属宝鸡市辛家山林业局。总面积5235公倾,由南向北蜿17公里直达秦岭主梁。平均海拔1700多米,最高海拔2738.7米。公园由西河庙、透马驹和兴赵原三大景区构成,原始植被、高山石林、瀑布潭溪是森林公园的鲜明特色。森林植物1800多种,野生动物280多种。公园所在地唐藏镇古称“唐仓城”,是古代囤粮重地。相传唐僧取经经过此地。境内的庙儿河蜿蜒向西直达秦岭梁顶,有“通径西天”之意,公园由此而得名。

特产编辑

凤椒

大红袍花椒是凤县的名优土特产品,粒大、色艳、味浓、肉厚、外鲜红、内淡黄,果柄有小瓣,形似双耳,是与其它产地花椒最大不同之处。既是优质的调味品,又是重要的中药,用于佐料,使肉菜鲜美,且又去腥、杀菌功能。用于中药,有温中散寒、止痛等功效。凤县栽植花椒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凤椒卓越的内在品质,被专家赞誉为"花椒之王",是凤县的名特产品。凤椒又名"大红袍"其色鲜红、粒大、肉厚、有双耳、麻味悠久、清香浓郁,素有"香飘十里"之美誉。如今全县花椒存留达到32000万株以上,年产花椒1100吨。

苹果

凤县气候适宜苹果生长,果品质量好。是省级优质果品基地。

苹果

是凤县优势产业之一,苹果品种繁多,有红富士、新红星、秦冠等品种,其中新红星、红富士获省优称号。凤县是苹果适生区,独特的自然条件优势决定了苹果的优秀品质,这里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所产苹果果面清洁、蜡质厚、着色鲜艳、硬度大、含糖量高、耐贮藏、货架期长。当前县上已建成以凤州、平木、唐藏、双石铺为中心的苹果生产基地,可年产苹果4万吨。

中药材

凤县所产党参,狮子盘头,芦下密集横纹。皮松肉紧,质地柔润,有弹性而易折,断面黄白相间,其味清香甜。凤县药材十分丰富,有野生药材410种,既有麝香、牛黄、熊胆等珍稀动物药材,又有党参、贝母、杜仲、天麻、西洋参等价值较高的植物药材。凤党是凤县四大名优特产之一,属西路党参之中的佼佼者,系滋补精品,几百年前就远销东南亚一带。如今,凤县已建成以凤党、秦艽、柴胡等为主的中药材基地1万亩。2004年凤县药材留存面积达到4.94万亩。

食用菌

凤县食用菌是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材料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型的短平快产业。全县每年产各种上栎类、灌木、剪枝、植物秸秆、玉米芯等原料近万吨,具备长年生产种菌类的可能。所产食用菌以其色鲜味美、香气浓郁、回味悠长、营养价值高、绿色无污染而备受消费者青睐,现有开发出黑木耳、金针菇、反季节香菇、灵芝、茶薪菇、天麻、杏孢菇、鸡腿菇、灰树花、百鳞菇、猴头等20余个品种,年产量达800吨以上。

马勺脸谱

80年代初民间艺人将秦腔、社火脸谱绘制于木头马勺之上,

脸谱

凤县的民间艺术品--马勺脸谱,曾在北京、杭州、广州、西安、法国巴黎、美国俄亥俄州展出,并在中国首届艺术节“画中戏”展览,有24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