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陕西政府网 > 榆林政府网 > 榆阳政府网
中文名:

榆阳区政府网

官网:
www.yuyang.gov.cn
地址:
车牌:
陕K
区号
0912
百度分享
分享到:

榆阳区政府介绍

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审旗以及榆林辖内的横山、米脂、佳县、神木相毗邻,总面积7053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境内以明长城为界,沿北为风沙草滩区,约占总面积的75%;沿南属丘陵沟壑区,约占25%。榆阳区辖21个乡镇、10个街道(镇)办事处,488个行政村、50个社区居委会,户籍总人口55.4万人(2013年),其中农业人口35.7万人(2013年)。 榆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时魏置上郡,距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明成化年间筑榆林城,成为九边重镇之一。1949年6月榆林和平解放,建立了人民政府;1988年9月撤县设市,2000年6月撤市设区,榆阳一直是榆林市的行政中心。区境内文物遗址星罗棋布,自然风光迤逦奇特,红石峡、镇北台、青云寺闻名遐迩,素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之美誉。陕蒙文化交融源远流长,信天游、大秧歌风俗独特,剪纸、泥塑、石雕巧夺天工。已普查收录各类文物点1417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达13类255项。

行政区划编辑2000年6月撤榆林市设榆阳区,榆林地区改设为榆林市,榆阳区隶属榆林市。2001年12月撤乡并镇,全区辖12个镇、12个乡、4个街道。2003年3月新设崇文路、航宇路、驼峰路3个街道办事处。2011年7月在次撤乡并镇,撤销安崖镇、刘千河乡、余兴庄乡、合并改置为大河塔、青云、古塔3个镇。 2013年末,榆阳区辖榆阳、鱼河、上盐湾、镇川、清泉、鱼河峁、大河塔、麻黄梁、牛家梁、金鸡难、马合、巴拉素,古塔,青云14个镇,孟家湾、小壕兔、岔河则、小纪汗、补浪河、红石桥、芹河7个乡,488个村民委员会,1880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4个村民小组。设鼓楼、新明楼、上郡路、青山路、崇文路、航宇路、驼峰路7个街道办事处4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07个居民小组。

位置境域

榆林市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接壤,西南与横山县毗邻,东北与神木相连,东南与佳县地接,南与米脂县互邻。地理座标:东径108°58′~110°24′,北纬37°49′~38°58′。区境呈不规则平行四方形,最北端为小壕兔乡公合补兔村,最西端为红石桥乡沙漩湾村,最东端为大河塔镇芦家铺村,最南端为镇川镇八塌湾村。南北最长距离124公里,东西最宽距离128公里,总面积7053平方公里。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

地质地貌

榆林市榆阳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鄂尔多榆阳区斯台向斜陕北台凹东冀地区,地质活动相对隐定,地震较少。下新纪末期,榆阳区境内无定河、峁沟等河雏形水系形成,地面起伏加大。上更新世初期,气候湿润、多雨,榆溪河等宽谷河上游形成河谷式静水盆地、凹地,其它各大河流堆积了砂粘土。上更新世晚期,气候温暖干旱,湖泊消失,榆溪河上游断流在低洼地形成季节性积水洼地、封闭式湖盆、沼泽。全新世初期,气候干旱,风沙盛行,榆林北西部一些河流干枯,形成许多堵塞的湖盆凹地,部分滩地形成。全新世晚期,北部开始风沙堆积,逐渐形成黄土风沙草滩区。 榆阳区地势总体东北高,中南部低,大致以明长城为界,形成两大类型地貌布局:

长城以北为风沙草滩区,包括红石桥、补浪河、巴拉素、小纪汗、马合、岔河则、小壕兔、孟家湾、金鸡滩、牛家梁等10个乡(镇)和芹河、榆阳、麻黄梁、大河塔等乡(镇)的北部地区。区内地势较平坦,沙丘、草滩、海子(小湖泊)交错分布,地下水储量丰富,易开采,主要有五十里沙、柳卜滩、古城滩、麻黄梁、走马梁、七里沙、大墩梁等20多处沙地、滩地和山梁。

明长城以南为丘陵沟壑区,包括鱼河、安崖、青云、古塔、刘千河、余兴庄、鱼河峁、上盐湾、清泉、镇川等14个乡(镇)和芹河、榆阳、麻黄梁、大河塔等乡(镇)的南部地区。区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为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有山梁、峁3000多个,其中较大的梁有红山、大墩梁、四里沙梁、赵家梁、张家峁、谢家梁等10多处;有较大常流水沟34条,较大沟壑2000多条,中南部河川区红石峡以南的榆溪河、无定河沿岸至镇川八塌湾的狭长地带,地势较平坦。

气候条件

榆阳区地处鄂尔多斯台地东部,属于典型的大陆性边缘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分明,干湿各异。年平均降水量365.7毫米,年平均气温8.3℃。冬季处在强大的西伯利亚冷气团控制之下,气候寒冷干燥少雨雪。春季因极地大陆性气团消退,东南暖湿气流逐渐北进,大地回暖快,降水渐增,易出现寒潮、霜冻和大风沙尘天气,春旱频繁发生。冬春多行西北风,最大风力可达10级。夏季西南暖湿气流明显加强,是一年中降水最集中的季节,多阵性降水,雨量集中并常伴有大风、沙尘暴、冰雹天气;雨量分布不均,有不同程度的伏旱和雹灾出现。秋季因暖湿气团和干冷气团交替出现,同时因太阳高度角变小,辐射减弱,低空温度迅速下降,大气层结构稳定,形成秋高气爽的天气。

河流水系

榆阳区榆阳区境内河流属黄河水系。境北、西及东南部为无定河流域,面积590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86.4%。东北小部分(麻黄梁、大河塌、安崖和刘千河乡局部)为秃尾河、佳芦河流域.面积分别为720和429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市面积的9.1%、4.5%。境内河道纵横,有大小河流837条,其中常年流水河570条,季节性流水支沟261条,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53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3条。流域地形复杂,沙漠滩地区河流水量较大,流量稳定,河道比降缓,洪水小;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河道狭窄,河床比降大,河流水量随季节变化,多呈间歇性溪流,雨季流量大,且含泥沙量高,河流洪、枯流量差值极大,如峁沟河,历史最大洪流量达1000立方米/秒.而枯水季节流量为0.3立方米/秒。最大的河是过境无定河,其次是境内的榆溪河和过境的秃尾河,其余河流多为这3条较大河流的小支流、小溪淘。

自然资源编辑水资源

水资源比较充裕。榆阳区境内地面年径流量多年平均值为4.54亿立方米,地下水调节诸量为7.43亿立方米,全区拥有水资源量9.14亿立方米。拥有中型以上水库27座,总蓄水能力为18812万立方米,年调水量4500万立方米。榆阳区水资源来自地表和地下水两个方面,境内地面年径流多年平均值为4535亿立方米,地下水调节储量为743亿立方米,二者的重复量为2.83亿立方米,全区拥有水资源量9.135亿立方米。地表径流入区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榆溪河、无定河、海流兔河、秃尾河,其中榆溪河年径流量3.343亿立方米,无定河年径流量7.513亿立方米。全区中型以上水库27座,总蓄水能力为1.9亿立方米,年调水量4500万立方米。全区水资源分布受地质、地貌、水文地质、补给源和人类活动影响,各区域水资源贮量差异悬殊。西北部风沙滩地区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占全区的72%,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4亿立方米,水质好、埋藏浅,便于开发利用;东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水资源贫乏,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均少,叉不易开发利用;中南部河谷川边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占全区3.9%的面积拥有全区7%以上的水资源量,地下水可开采量可为0.22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榆林市榆阳区土地总面积70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0.28万亩,林地494.46万亩,牧草地328.18万亩,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多。

矿产资源

榆阳区煤炭资源储量485亿吨,探明含煤面积约5400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77%,是世界七大煤田榆神府煤田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煤层厚、储量大、品质好、易开采的特点;岩盐资源预计储量1.8万亿吨,是榆米绥特大型盐田重要组成部分,为氯化钠含量高达95%的罕见精品盐矿;天然气探明储量820亿立方米,是陕甘宁大气田重要组成部分,含气面积大、纯净度高、开发前景广阔。石油、高岭土、泥炭等矿藏亦有相当规模储量。榆阳区水资源总量9.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超过榆林市平均水平。

人口民族编辑人口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榆阳区人口出榆阳区生率30.55‰,到1964年持续增为42.20‰,其中1959年高达43.20‰,为最高峰。这时期人口出生率年均35.72‰,死亡率年均12.61‰,自然增长率年均23.12‰。70年代以来,强化计划生育、晚婚晚育,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1983年下降为13.3‰,为70—80年代最低出生率。1989、1990年由于放松计划生育工作等原因,人口出生率分别增为25.0‰、39.7‰。1970—1993年人口出生率年均21.80‰,死亡率年均5.76‰,自然增长率年均16.10‰。 1950年以来,榆阳区曾出现过3次人口出生高峰期,1955—1959年高峰期年均出生率为36.74‰,1961—1965年高峰期年均出生率38.3‰,1984—1990年虽然又进一次人口出生高峰期,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出生,年均出生率为21.6‰,但因人口基数大,高出生、低死亡,自然增长仍迅速。80年代人口自然增长71976人,比70年代自然增长37819人多34157人。1980、1983年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7.73‰、5.64‰,农村分别为11.78‰、10.03‰。 据《榆林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榆阳区人口数达637617,人口占榆林大市的比重由2000年的14.39%上升至19.03%。2013年末,榆阳区户籍总户数214014户,总人口554138人,其中:男性283030人,女性271108人,性别比为104.4:100(以女性为100)。

民族

截至2013年5月份,榆阳区共有11个少数民族429人,其中常住少数民族64人(蒙古族60人、藏族2人、回族和满足各一人),流动少数民族365人(彝族214人、蒙古族87人、回族86人、维吾尔族11人、东乡族8人、满族7人、土家族4人、藏族和黎族各2人、白族和布依族各1人)。

经济编辑201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5亿榆林市榆阳区2006——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元,增长30.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6:58:36,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固定资产投资284亿元,增长24.6%,总量居榆林市第一;财政总收入连续两年净增20亿元,达到70.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9亿元,分别增长40%和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428元,分别较2010年增加3491元和1823元。2013年,榆阳区实现生产总值461.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2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21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270.43亿元,增长29.5%;第三产业增加值167.62亿元,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58.6:36.4。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6.9%。

第一产业

历史上,榆阳区在游牧民族驻榆阳区退耕还林牧时为牧区,在汉族屯居时则为农业区。进入明代,长城以北为牧区,以南明王朝实行军屯、民垦、商屯。到万历年间“土人耕牧,锄山为田,虽悬崖偏坡,无地不垦”(《明经世文编·清理延绥屯田疏》)。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清廷允许汉民进入长城以北“伙盘地”耕牧后,境内农业区逐渐北移。乾隆年间又准许汉民定居“伙盘地”耕牧,境内“伙盘地”逐渐成为农牧交错的地区。到民国初年,榆阳区基本为农业区。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领导人民改变农业落后面貌,农业生产体制先后由个体单干改变为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集体生产,80年代初又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都力求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大力倡导科学种田,不断完善耕作制度,推广良种、新式农机具和各种新技术,使用化学肥料,积极开展植保,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从50年代起,榆阳农民坚持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打坝修梯田,治理山河、荒沙。通过艰苦卓绝的劳动,使全市恶劣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巨大的改变,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1950年全县(区)粮食总产17285吨,到1993年粮食产量增为129118.8吨,是1950年的7.47倍。经济作物、蔬菜、瓜类、水果也大幅度增长。 新中国成立40余年间,榆阳区农业管理、技术服务网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日臻完善。1993年,区农业管理服务机构22个;有工作人员346人,其中技术人员167人(高级农艺师、畜牧兽医师11人,农艺师、助理农艺师、技术员156人),农民技师16人,助理农民技师38人;市乡(镇)农学协会30个,各种农业科技示范户1850个。 21世纪以来,榆阳区农业在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中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实现了由传统的越垦越穷,越牧越荒的恶性循环,向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的方向转变,林草覆盖率达到45%以上,一个由乔灌草织造的秀美山川初现轮廓。二是实现了由以种植业为主,向种养业并重的方向转变,羊子饲养规模已达到154万只,生猪、笼养鸡分别达到80万头、100万只;大扁杏种植10.2万亩,温室大棚菜达到3000亩,全区“北畜南果城郊菜”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其中高效养殖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三是实现了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向种植粮食、饲料、饲草和经济作物并重的方向转变,粮、经、饲种植比例高速到60:12:28。2013年,榆阳区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实现总产值39.56亿元,农作物播种面积74.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66.31万亩;油料0.7万亩;蔬菜2.8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4.75亿斤。

第二产业

新中国成立以后,榆阳区境内工榆阳区工业业几经起伏,逐步发展。1955—1957年,工业、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草湾沟、青云山、宣梁、房家沟等私营煤矿及私营恒远皮服厂、金刚寺砖瓦厂和新华制革厂股份有限公司等厂家相继转为公私合营(后成为国营);榆林城关及镇川等城镇个体手工业者组织集体企业。 1965年,榆林县(榆阳区)内有国营工业企业11个,县属集体企业11个;工业总产值899.3万元(其中县属企业693.8万元)。“文化大革命”前期,生产秩序受到干扰破坏。1967年工业总产值下降为876.32万元(其中县属669.8万元)。70年代,在兴办“五小工业”精神指导下,先后建成县氮肥厂、水泥厂、炼铁厂、玻璃厂、制药厂等。这些企业多是盲目上马,技术设备落后,产品质量低劣,长期亏损。70年代末,县化工厂、玻璃厂、东风煤矿等厂家相继转产或关停。80年代,区内毛纺、皮革、畜产加工业经济效益很好,上缴税利大幅度增长,1984年地属毛纺厂、畜产加工厂和县制革厂实现利润共447万元,到1986年增至887.3万元。 21世纪以来,榆阳区工业在构建新的经济体系中实现了“两大跨越”。一是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实现了改组制和产权置换上的跨越。普惠酒业集团公司、制药厂、人民煤矿等骨干企业,采取适当办法,已成为独占鳌头的重点企业。二是能源化工产业实现了由小打小闹到大规模开发建设的跨越。全区原煤产量由2000年的78万吨增长到了2005年的560万吨,翻了近3番。一批以煤、电、盐为主的产业项目正在兴起,初步形成了以210国道为“轴心”、以旧榆神路和榆补路为“两翼”的“四大工业基地”,即以国道沿线金鸡滩、牛家梁镇为主的煤电向载能工业品和化工产业基地;以鱼河、镇川、上盐湾为主的岩盐开发及其化工产品转化基地;以旧榆神路沿线麻黄梁、大河塔、牛家梁为主的原煤生产基地;以榆补路沿线巴拉素、芹河为主的林纸一体化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相继引进了一大批经济效益高、发展潜力大的强势产业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投入营运,拉动全区经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工业经济效益逐年攀升,产销衔接进一步趋好,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势强劲。2013年,榆阳区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71.26亿元,较上年增长29%。资产总计700.14亿元,增长24.8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0.74亿元,增长35.14%;实现利润68.69亿元,增长7.97%;实现税金36.28亿元,增长18.34%;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7.34%。

第三产业

榆阳区与内蒙接壤,历来是汉族与西北少数民族进行物资贸易的重要市场。北魏时,这里“马及牛羊遂至于贱,毡皮委积”,曾大量输入中原进行交易。宋淳化三年(992),占据榆林西北地区与宋朝抗衡的党项拓跋部物资匮乏,首领李继迁请求宋朝解除陕北边禁,设立边市,得到宋廷的允许。党项人以“马、牛、驼、羊、毛褐(毛织品)之产”贸易,宋朝则以“金银、缯帛之货,互通有无,各得其所”。次年,宋朝又取消了不许党项人所产之青、白盐入境的禁令,允许党项人在宋朝沿边以青、白盐交换谷物。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党项拓跋部首领李德明请求宋朝在陕北等地与其部交界处设“榷场”,得到宋朝的允许后,在本境今上盐湾乡碎金驿村等地相继设置榷场,进行贸易交往,时常出现“略无猜情,门市不讥,商贩如织”的盛况。西夏政权建立后,除沿边互市和榷场的贸易外,常常通过派遣使节,深入宋朝内地进行贸易。乾顺时,西夏“进奉使入边,辄鬻其乘马,边人以价值贱,争市之,于是使者带马日多”。即使在宋夏间进行战争期间,边民间的贸易从未停止过。 从元代直到民国时期,榆阳一直是西北蒙古等少数民族与汉民族进行经济贸易的重要通道。明代,在榆林城北10里的长城口上设有蒙汉互市的红山市。清代和民国时期,境内蒙汉互市更加活跃。此外,山西、河北等地商人大批来到榆林城、镇川堡座庄经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曾在镇川、鱼河等地设立物资“统制”站,置哨卡禁止物资进出陕甘宁边区,一度使榆阳区商品流通不畅。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较长时期对市场统的过“死”,商品流通不畅,商品经济发展缓慢。1980年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境内市场日益活跃,商品流通渠道不断增多,商业日益繁荣起来。1980年,榆阳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4317万元。到1993年增为19511万元,是1980年的4.5倍;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027万元,是1980年的5.3倍;其中城镇售额13031万元,占72%,农村4996万元,占27.7%;农业生产资料零售总额为1484万元,是1980年的1.9倍。 21世纪以来,榆阳区第三产业在强势经济中快速发展。以餐饮、商住、金融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05年实现增加值25.96亿元,占到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49.7%,地方财政收入的1/4来自于服务业。服务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今日潮、银河、天佑、三辰、金龙、四海大酒店与个体经营者的风味特色小吃,互为补充,提升了榆林饮食文化品味,在榆林市服务业的中心位置更加凸现。2013年,榆阳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13亿元,较上年增长8.8%。分城乡看,城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0.1亿元,增长8.2%;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3亿元,增长9.6%。全年实现批发业销售额326.8亿元,增长8.7%;实现零售业销售额89.3亿元,增长19.6%;实现住宿业营业额4.1亿元,增长3.9%;实现餐饮业营业额6.0亿元,增长1.5%。

交通编辑榆阳区境内有全市榆阳区交通运输最大的航空站两个(榆林机场和镇川机场),每日往返西安航班13班次,每日往返北京航班2班次;榆林火车站,每日通列20趟;城内设有市 运输公司和区客运中心两个汽车站,连接全国各大城市、各县区和全区各乡镇,榆林至靖边高速公路与陕西至内蒙高速公路呈“丁”字形在市区交汇,210国道纵贯南北,乡镇油路呈辐射状,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307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航空为补充的交通运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