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福建政府网 > 泉州政府网 > 永春政府网
中文名:

永春县政府网

官网:
www.fjyc.gov.cn
地址:
暂无
车牌:
闽C
区号
百度分享
分享到:

永春县政府介绍

永春县,古称桃源,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东溪上游,是泉州市下辖的一个县。是国务院首批开放县之一、中国香都、中国芦柑之乡、中国纸织画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生态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绿化县城、全国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同时是中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名县、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全省绿化模范县、林业十佳县和环境保护先进县、生态示范区。曾五度被评为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县(2004-2008) 永春位于东经117°41′55″—118°31′9″,北纬25°13′15″––25°33′45″之间。东邻仙游,南接南安、安溪,西连漳平,北与德化、大田交界。2014年永春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9.69亿元,公共财政总收入16.4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1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2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62元。行政区划编辑永春县辖18个镇、4个乡,共有27个社区、209个行政村。地理环境编辑地形地势

永春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系戴云山脉主体部份,海拔千米以上山峰58座,雪山(海拔1366)为最高;东部地势呈阶状。永春境内山多地少,地势趋西北高东南低,著名的戴云山脉绵延全境。境内以蓬壶马跳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多山,有1000米以上山峰58座,地貌资源丰富,分布有火山岩地貌、石灰岩地貌、花岗岩地貌以及丹霞地貌等,是永春县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优势。东部属闽东南沿海隆起地区,呈阶梯状,以丘陵和河谷为主,沿桃溪散布着串珠状的山间小盆地,是永春县重要的经济文化带。

气候条件

永春县同时兼有三种不同的气候类型,西半县属中亚热带,东半县属南亚热带,而千米以上山地则属北亚热带。全县无霜期320天,平均气温20.4℃,降水量16002100毫米,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夏长不酷热,冬短无严寒,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之称。

自然资源编辑境内资源丰富,溪流纵横,水系发达,水能蕴藏量17.12万千瓦,

永春展览城其中可装机开发量11.7万千瓦。山地面积152万亩,森林覆盖率66.8%,木材蓄积量270万立方米,是全省用材林基地之一。高岭土储量丰富,分布甚广。坑仔口盘龙山矿泉水是全国第四家由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命名的优质天然矿泉水,其水质可以与比利时士巴矿泉水、法国埃维昂矿泉水、美国山谷矿泉水等世界名牌相媲美。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农林产品、药材、水力、矿藏等资源优势。全县林地面积160.2万亩,林木蓄积量283.7万立方米,生态公益林48.4万亩,是全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农产品主要有芦柑、茶叶、食用菌、毛麻竹、枇杷等。野生中草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有地道药用植物1000多种,是福建省著名南药出口基地县。境内溪流纵横,有桃溪、湖洋溪、坑仔口、一都溪四大水系,水资源总量18.21亿立方米;矿藏资源有煤、铁、锰、锌、铜、花岗岩、高岭土、石灰石、叶腊石、矿泉水、地热水等。永春无烟煤储量达1.25亿吨,煤质好,是全国重点地方产煤县之一。

人口民族编辑永春各姓的祖先大多数来自中原,宋朝始有人口记载。明洪武间(1368—1398)全县丁口21000多人。至永乐间(1403—1424)锐减为6600多人。此后100年间保持在50006000左右,明末为7000多人。清乾隆间(1736—1795)全县有28000多丁口,道光九年(1829)激增至297341人。民国23(1934)18万多人。中间起伏较大的有:明洪武到永乐不过40年左右,减少14337口,即下降68%;从万历到清乾隆约150年间,增加20703口,即增长2.84;从乾隆到道光九年不足100年,激增近27万人(即使丁口与人口的比例为1∶2,也激增24万人);从清道光九年到民国23年共105年,又减少11万多人。总之,从明初至民国期间永春人口数大起大落,是不稳定的,但原因难以查清。新中国成立初期,永春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一般年增长30—50‰7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年增长率一般在10—20‰之间。由于19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速度太快,影响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 截至2010年,全县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为568205(含县辖区内居住的户口待定人口)。全县常住人口为452217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111日零时的516781人对比,十年共减少64564人,年平均递减1.33%。全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49386人,占99.3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831人,占0.6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各少数民族人口共增加331人,增长1.24%

经济概述编辑农业

永春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1956年,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带领的考古实习队,在万春寨

城区、九兜山等地,采集到大量商周时代文物。其中经过补接的印纹大陶瓮内壁,有形状极为明显的谷粒和稻稿痕迹,证实永春在3000年前已有稻谷。在长期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永春农业生产发展缓慢,水平很低。加上赋税地租,天灾人祸,大多数农民过着米汤照人影,糠菜半年粮的贫困生活。194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815万元(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村及村以下工业的产值计入农业总产值,下同。),按农业人口平均每人98元。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永春粮食连年增产,农业产值逐渐增加。至195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4046万元,比1949年增长123.8%,按农业人口人均年产值182元。1958年起,在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共产风和生产上的高指标、瞎指挥,使农业生产遭到很大挫折。196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下降到3000万元左右。1961年纠正的错误,国民经济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888万元,接近1957年的水平。1964年开始至70年代末,永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较大成绩。但由于多次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有些工程窝工浪费、劳民伤财;“文革期间,学大寨搞政治评分割资本主义尾巴,严重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197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5369万元,按农业人口平均每人146元,低于1957年的水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业结构,农村经济日趋活跃。1983年全县粮食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大多数农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许多农民生活显著改善。但1984年至1986年,由于耕作面积和农业投入的减少,粮食总产连续下降。1987年,粮食总产量回升。全县农业总产值增至11940万元,是1949年的6.6倍,按农业人口人均286元,是1949年的2.9倍。农业内部各业产值的比重:农业49.91%,林业3.17%,畜牧业15.90%,工副业30.94%,渔业0.08% 截至2013年末,农业总产值增至194922万元,同比增长4.7%

工业

商周时代,本地已有手工制的陶器和纺织品。唐代陶器品种增加,工艺水平也提高。到了清末,除陶器外,各种手工业如炼铁、铸鼎、烧石灰、造纸、纺织、制糖、酿酒、印刷等,均逐渐发展起来。

民国期间,商人和爱国华侨投资或集资,开矿办厂,发展地方工业,但因地方不靖,有的仅倡仪而未能实现,有的开办不久便倒闭。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县仅有二家简陋的印刷厂,一家只有一台32千瓦发电机(实发5千瓦)的民办水电公司,一家只有数台木织机的织布厂,六家碾米厂。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74.71万元(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78%

新中国成立以后,现代工业逐步发展起来。到1987年已有煤炭、电力、化工、森工、机械、建材、酿造、制茶、制糖、食品、粮油、造纸、印刷、纺织、塑料、日用品等工业企业,主要产品有煤、碳酸氢氨、水轮机、发电机、电动机、水泥、松香、日用瓷、老醋、饮料酒、味精、机制糖、水果罐头、糕点、浓果汁、糖果、茶叶、棉布、机制纸、塑料制品、布鞋、三辊研磨机、活性炭、铁基粉、橡胶制品、小农具、家具、服装、玩具等。其中煤炭和电力设有专志。本志不重复。

永春工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私营工业实行公私合营,并组成各种合作社,工业稳步发展。1956年开办闽南最大的天湖山煤矿。195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833.49万元,比1949年增长3.77倍。

第二阶段(1958—1962)大跃进期间强调兴办小煤、小机械、小水电、小水泥、小铁五小工业,但因缺乏经验,缺乏实事求是态度,忽视产品质量,忽视经济效益,刮共产风,搞一平二调196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下降到727.19万元,五年中平均每年下降2.69%

第三阶段(1963—1965),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工业比较顺利地恢复和发展。196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061.92万元(其中国营工业766.07万元),比1962年增长46.03%,平均每年增长13.45%

第四阶段(1966—1976)文革初期,工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不少工厂停产闹革命,产量下降。196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比1966年下降12.23%。县革委会成立后,工业生产有所好转,经过1975年的整顿,生产秩序迅速恢复,全县工业总产值3109.42万元,比1974年增长19%1976年,反右倾翻案风,工业生产又遭受挫折,总产值比1975年下降3.29%

第五阶段(1978—1987),经过拨乱反正,全县工业企业加强经营管理,落实经济责任制,坚持速度与效益的统一。五五期间,全县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2.45%

城区六五期间,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坚持改革开放,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县资源优势,扬长避短,调整工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工业生产发展比较迅速,并创出了一批部优、省优产品。 1987年,全县有各种工业企业1080个,职工23800人,总产值突破一亿大关,达到10153.4万元。其中重工业392个,5048人,产值5826.6万元;轻工业688个,2038人,产值4326.8万元。 2001年底,全县实现工业产值60.1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80.9%。工业企业主要分布于电力、煤炭、机械制造、医药化工、陶瓷树脂、食

永春交通区位图品加工、纸及制品、印刷、建材、纺织服装、鞋帽、电子等20多个行业。 截至2013年末,工业产业总值增至1312469万元,同比增长17.7%

社会事业编辑永春于宋代先后设县学,建岩峰书院,元代修明伦堂,明代设射圃、立社学,清代书院、社学、私学(家塾、私塾、教馆)兼办。清末,废科举,先后创办一批中小学堂。民国初限制私塾,增设小学。30年代的小学、中学、师范、女校、贫儿院和平民、盲童学校,有县办、区办的,也有侨办、私办和教会办的。因时局动荡,经费困难,不少学校时办时停,时分时合。抗日战争期间,开办过战时民校、短期小学、简易小学。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原有学校采取维持和改造政策,强调面向工农,增办中、小学,逐步发展幼儿园,同时注重社会教育和扫盲工作,村村办冬学、民校,出现办学热潮。1953年后,在稳步发展小学的同时,整顿教学秩序,注重提高教学质量。1958年后,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0%以上,平均每一万人口中有中小学生1823人。但因幼儿园和各类学校发展过快,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1960年后,调整学校布局,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创办职业学校、耕读小学。1965年,在各级学校中大力推行启发式教学法。文革开始后,中学停课三年,小学处于基本停课状态。教师被视为臭老九,受批斗,身心遭到摧残。1969复课闹革命后,工人宣传队、贫下中农代表进驻学校,在中学推行所谓开门办学,学生要学工、农、兵、医等,基础知识被忽视,教育质量明显下降。1978年以后,拨乱反正,教学秩序恢复,并开始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增办职业高中班(),逐步形成一个多层次、多规格,与经济建设基本适应的教育体系。1980年底,全县非文盲率达85%,成为基本无文盲县。1984年,提前三年基本实现普及初等教育,成为晋江地区第一个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的县。中等教育有普通中学,有高级职业中学,中学附设职业班。业余教育有扫盲班、初中班、高中班、中专班、大专班和专业培训班。办学形式除全日制外,有半日制、夜校、广播电视、函授和自学考试等。1985年,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1%,平均每一万人口中有中小学生1848人。1987年,全县有普通中学26所,普通师范1所,职业高中1所,小学230所,幼儿园209所。至1990年,由于放松思想政治工作,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有的教师事业心淡薄,有的学生学习目的性模糊,溜生比较严重,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分别比1980年减少11.27%16.3% 截至2009年,全县有幼儿园()206个,415个教学班,在园幼儿12378人,3-5周岁幼儿受教育率达到85.57%,学前一年幼儿受教育率达到99.53%。全县小学学生33396人,泉州市教育管理先进学校5(坑仔口中心、达埔中心、五里街中心、桃城中心、实小),创办32所寄宿制小学。全县小学在职教师2752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51.82%,特级教师2人,小中高16人,省学科带头人2人,市学科带头人25人,县学科带头人37人,县骨干教师100人。交通编辑泉()()高速公路、莆()()高速公路、厦()()高速公路(在建)、国道355线福州-巴马(待升级)、国道356线湄洲-西昌(待升级)、漳泉肖铁路、长泉铁路(待建)、石德城际轨道(规划)等重要道路、铁路穿境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