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陕西政府网 > 延安政府网 > 延长政府网
中文名:

延长县政府网

官网:
www.yanchangxian.gov.cn
地址:
暂无
车牌:
陕J
区号
暂无
百度分享
分享到:

延长县政府介绍

延长县位于陕西北部,延安市东部,县名因延河自西向东长流入黄河而得名。全县东西长73公里,南北宽55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高,中间低,呈谷峰型。海拔高度470.6—1383米。延长县早期人类活动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公元266年,确立县的建置。几度变迁,到唐广德二年(764),因延水由县境通过长流入黄河,始名延长县,沿用至今。延长县属暖温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冷暖干湿明显。冬年平均气温10.4℃,年日照总时数2504.6小时,气温昼夜温差大,无霜期170天,降雨量集中在7—9月,年平均降水量564毫米。延长县土地资源丰富,以黄绵土和黑垆土为主的土壤土层深厚,光照充足,光热昼夜温差20℃左右,降水集中在作物生长茂盛期,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有利于林牧业生产。改革开放以来,延长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总揽工作全局,大力实施“项目支撑、城镇带动、产业富民、工业强县”发展战略,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9.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3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8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93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78元。延长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延安地区东部,延河下游,北纬36°14'~36°46',东经109°33'~110°30'。东临黄河,与山西省大宁、永和县相望,南接宜川以雷多河为界,西连延安,北临延川。县城距各地里程为:西距延安市72公里,南距宜川县城100公里,北距延川县城72公里;南距省城西安经延安440公里,经宜川404公里;东北距首都北京绕西安道1652公里,经渭南道1492公里,经太原道921公里。

气候

延长县属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夏短冬长。冬季:在强大的西伯利亚冷气团控制下,气候寒冷,干燥少雪。从每年10月13日至次年4月10日,平均177天。平均温度—3.6℃。春季:极地大陆气团削弱,热带暖气团北进,气温回升,降水增多。因冷气团的活动,气温日较差大,易出现寒潮、霜冻、大风等天气。风多沙尘暴(黄风)和浮尘,常有春旱。从每年4月11日至6月10日,约61天。平均温度10~22℃。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气温高,降水多,多雷阵雨,时有冰雹。受冷空气活动和地形影响,雨量分布不均,常有伏旱。从每年6月11日至8月10日,约61天。平均温度23.1℃。秋季:暖湿气团与干冷气团交替,阴雨多,降温快。晚秋天气晴朗,秋高气爽。从每年8月11日至10月15日,约66天。平均温度为10~22℃。由于地形影响,东西气候差异大。东部黄河沿岸地域,年平均气温9.5~11.4℃,≥0℃积温3662~4556℃,≥10℃积温3100~3900℃,≥20℃积温1555~1730℃,无霜期180~190天,年降雨量450~500毫米;西部梢山阴沟地带,年平均气温8.5~9.5℃,≥0℃积温3000~3800℃,≥10℃积温2800~3400℃,≥20℃积温1613.2℃,无霜期160~170天,年降雨量500~600毫米。东西部习惯播种季节相差15~20天,收获季节相距20~30天。延长县湿润状况:干旱5个月(3~6月、11月),严重干旱3个月(12~2月)。半干旱1个月(10月),湿润3个月(7~9月)。

资源编辑水资源

延长县过境河(主要为延河)客水总量2.23亿立方米;自产水12.72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径流总量0.598465亿立方米,占总降水量的4.7%;浅层地下水总量0.18926亿立方米(地表水重复),占总降水量的1.5%;补给深层地下水0.03821亿立方米,占总降水量的0.3%。通过土壤、水面、植物等途径蒸发、蒸腾水量12.1275亿立方米,占总降水量的95%。境内年径流深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年平均径流深25.29毫米。

植物资源

延长处于东部季风湿润区与内陆干旱区中纬地带的过渡区,植被带有过渡的特色。华北区系植物占主导地位,具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性质,植被分布不均,森林稀少,灌木草丛较多。在地质时代早第三纪晚始新世时,至晚第三纪末期上新世(约4000~300万年)和第四纪初期,延长属热带森林灌丛草原。气候炎热干旱,植被以灌木、草类为主,散生着稀疏的乔木。莎草科、蒿属、豆科、禾本科占70%,木本植物占10%。气候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植被演替,由热带稀树灌丛草原演替为温带森林灌丛草原。约3000年前,延长林茂草丰。经历代战争,森林严重破坏,本世纪四十年代,县内林草尚茂密,后农垦采伐,森林逐渐稀少。境内植被现状大都是次生植被。1987年底,延长县累计人工造林保存面积303788亩,其中有林地109621亩,天然次生林12340亩。森林覆盖率6.52%。共有各类型草场950663亩,其中山地灌木草丛类草场115833亩;农林间隙地杂草类草场636175亩;次生林及人工林地草场9074亩;人工草场189581亩。草场覆盖率26.81%。林草总面积1254451亩,覆盖率33.3%。

区划编辑

1949年2月,撤销临镇县,原临镇县赤峰、庆元、洞儿弯3区14乡划归延长;原延长二区五乡,自西沟门、郝家沟、小张家沟、唐家坪以西地域划归延安县;原延长四区四乡岔儿上、肖家河至南石寨子、马家圪台以东村子划归延川县。即今县境。1958年11月延长、延川两县合并为延长县,县境即今两县地域。1961年6月按合并时辖地分出延川县。至今县境稳定未变。截至2010年,延长县辖7镇7乡,288个行政村,776个自然村,总人口14万,延长县辖7镇2乡1社区:七里村镇、黑家堡镇、郑庄镇、张家滩镇、交口镇、罗子山镇、雷赤镇、郭旗乡、安沟乡、社管委。其中农业人口11.8万人。

人口编辑

延长县设七里村、黑家堡、郑庄、张家滩、交口、安河6镇,郭旗、刘家河、安沟、罗子山、南河沟、雷赤6乡,1个社区(社管委),288个行政村、772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4.85万人,其中男7.84万人,女7.01万人,非农业人口2.98万人,农业人口11.87万人。有汉、满、蒙、回、侗5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占99%以上。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3人。

文化编辑民间艺术

秦腔秦腔是在陕、甘民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乡风而办廿衷秘群众所喜闻乐见。个剧种。以古朴粗犷的西北秦腔脸谱,别具风格,独树一帜,讲究庄重、大方、干净、生动、美观。大体可分为白、黑、红、黄、粉五色,白色表示奸险阴狠,黑色表示勇猛憨直,红色表示忠义豪侠,黄色表示庄严神武,粉色表示廉明爽朗。 皮影戏皮影戏为木偶戏的姊妹艺术,广泛流行于平凉、庆阳、天水一带,尤以陇东皮影风格独特,合水县皮影也是陇东皮影的典型代表。据{史记》载,皮影起源于汉武帝宫中,以后又流传到民间,经民间艺人修改,增色不少.相传,唐天宝年间,陇东一带就有皮影戏演出。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镇守.庆阳,当地艺人演皮影戏犒劳将士.清末董福祥曾把皮影戏班带到北京城,为慈禧太后庆贺寿诞。皮影因之而名扬天下。皮影是将雕刻精细、色泽鲜明的人像、鬼神、山水、鸟兽等映上白色屏幕,由演员操纵影人作出坐、卧、行、翻转、武打、提袍、甩袖、吹胡、抖须等灵活、利落,迅速、熟练的各种动作,并伴以唱,白,可表现出有声有色的人物形象。皮影戏有功底扎实的七八个人,即可担任演唱、挑线和乐队等全面表演。影人大者尺余,小者七八寸,既能腾云驾雾,又能上天入地,具有淳朴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艺术魅力。 秧歌舞秧歌舞又称“地秧歌”,是普及全省的传统集体舞。秧歌舞舞队一般由11人组成,其中花旦4人、童子4人、老旦、丑角、媒婆各1人。内容多以爱情故事为题材,可以表演出70多个队形变化,持续时间达2小时之久。秧歌舞除舞蹈外,大场秧歌为一完整的社火队;小场秧歌只包含说书、唱曲、小戏等内容。 踩高跷踩高跷为平衡技术表现的一种地方艺术,是甘肃各地春节社火中最为精彩的节目之一。根据剧情内容,将具有高超踩高跷技术的男女演员装扮成历史人物、戏剧人物、神话人物,双足绑在两根木杆(高跷)上,边走边表演。踩高跷难度极高,一不留神,就有摔倒和伤筋断骨之险。因而,它以精湛高超的空间平衡技术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跑旱船旱船也叫“花船”或“彩篷船”,是从唐代流行的秧歌基础上演化成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旱船多用竹、木、秫秸扎成船形,上搭彩篷,周围糊以彩纸,扎以纸花,前后各有一腊花盆,内燃腊烛。表演时,由“船姑娘”钻入船中,将船套于腰间,如坐船状,船外,艄公手持桨板,作划水行船状,和船姑娘对舞,犹如水面行船—般.其表现形式有停止、前行、后退、颠簸和陷泥等姿态,显得惟妙惟肖。跑旱船时多边舞边歌,内容主要反映各族人民的劳动和爱情生活。

文物古迹

文物古迹因战争动乱,风雨侵蚀,多数遭到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物管理部门4次进行普查,抢救和保护了一些文物古迹。但“文化大革命”中,文物古迹又遭劫难,散佚流失,拆除捣毁,损失颇多。1983年前,县文化馆兼管文物工作。1984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加强保护措施,落实管理责任,改善管护条件,收集出土文物,分类造册登记,进行研究鉴定。1988年普查,确定文物点561处,其中古遗址313处(新石器时代110处、商周8处、秦汉75处、隋唐1处、宋元4处、明清45处、待考证70处),古墓葬41处(秦汉2处、明清20处、待考证19处),石窟寺6处(宋清),古建筑27处(明清),石刻141处(隋唐1处、宋元1处、明清89处、待考证50处),近现代遗迹19处,近现代代表建筑1处,其它1处。1988年5月5日,县政府公布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即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鲁迅师范学校、毛泽东主席旧居。1989年12月30日,县政府确定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即交口镇张家沟照壁、延长镇小头沟永济桥、交口镇南禅寺、安沟乡护寺湾千佛洞、雷赤乡太留遗址、安沟乡庙台山遗址、罗子山乡石佛遗址、雷赤乡前河遗址、郑庄镇南林湾遗址、郑庄镇张台山遗址、黑家堡中村遗址、郑庄镇刘天河遗址。

旅游编辑翠屏山公园

建设中的翠屏山公园是集园林、宗教、人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陕北风情园林景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狗头山自然风貌景区

狗头山,又名石阁山。位于晋陕黄河大峡谷西岸,距县城62公里,海拔1220.6米,有“站在狗头山,伸手摩着天”的说法。远眺开似狗头,雄伟高大,以奇险著称。站立山项,四望群众山环抱,狼神对峙,石鸡静卧,巍巍吕梁其貌可观,黄河大川隐隐可见,怪石林立。是最具陕北地理风貌特色的一座石山。

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

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位于延长县城西,由清末候补知县洪寅聘请日本技师等人,于1907年勘定钻采成功,获得工业流油,名曰“延一井”,结束了中国大陆不产石油的历史。延长石油始于秦汉,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高奴有淆水,可燃”。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第一次提出“石油”这个科学命名,比1556年德意志人乔治·拜耳对石油的命名早了600年。延长石油官厂创建于1905年,是中国陆上开发最早的油田,迄今有102年历史。延长油矿已成为全国500强企业之一,年生产原油1000万吨,成为延安经济的龙头产业。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功盖华夏,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列为“中华之最”。延长油矿誉为“中国石油工业之母”、石油界的“黄埔军校”。

马头关黄河大峡谷

延长山水地处晋陕黄河大峡谷的中部,河岸宽800米,水面宽600米,谷深100米,流长44.7公里,流域面积2295平方公里,北接延川乾坤湾,南至壶口大瀑布。集3条河流,经4个古渡。两岸高山耸立,景象万千。黄河水流湍急,气势磅礴,如巨龙腾欲飞。陕北、晋西,沟壑纵横,黄土俱下,“黄”河就是在这里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