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宁夏政府网 > 银川政府网 > 西夏政府网
中文名:

西夏区政府网

官网:
www.ycxixia.gov.cn
地址:
贺兰山西路街道怀远路285号
车牌:
宁A
区号
0951-2078506
百度分享
分享到:

西夏区政府介绍

西夏区是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银川市西部,地理坐标东经105°49′~106°18′,北纬38°08′~38°52′。西夏区东起包兰铁路,西至贺兰山口轴线(宁蒙界),南临永宁县,北接贺兰县,总面积987.2平方公里,是银川市三个市辖区中面积最大的。西夏区辖2个镇、6个街道。截至2010年,西夏区共有33万人。2013年,西夏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08亿元。西夏区境内分布有拜寺口双塔、滚钟口、贺兰山岩画景区、西夏王陵等景点景区。

建制沿革

夏、商、周三代,今银川市西夏区属雍州地域,戎、狄诸古代少数民族部落在此游牧繁息。

先秦时期今银川市西夏区为匈奴部落游牧之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全国分为36郡,但今银川市西夏区仍属匈奴部落游牧地区。

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年),今银川市西夏区属北地郡廉县辖地,属朔方郡。孺子初始元年(8年)今银川市西夏区形式上属新莽政权。东汉建立后,北地郡治由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移至富平县,今银川市西夏区属其管辖,属北地郡所辖廉县。

东汉延康元年(219年),曹丕废汉献帝,建魏国,东汉灭亡,今银川市西夏区为少数民族鲜卑、匈奴、羌族部众驻牧之地。

东晋义熙三年(407年),赫连勃勃建大夏政权。大夏真兴八年(424年)将饮汗城(今银川市东)改建为丽子园,今银川市西夏区属大夏政权控制。

北魏始光三年(426年),拓跋焘进攻大夏,立怀远县(治丽子园),今银川市西夏区属之。北魏太延二年(436年),设置薄骨律镇,今银川市西夏区为薄骨律镇辖地。北魏孝昌三年(527年),改薄骨律镇为灵州,今银川市西夏区改属灵州。北周建德三年(574年),以大夏时的丽子园设置怀远郡、怀远县,郡县同治,隶属灵州。今银川市西夏区隶属怀远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存州,遂废怀远郡,今银川市西夏区属灵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并州为郡,逐设置灵武郡,仍为灵州,今银川市西夏区归灵武郡怀远县。

唐初改郡为州,遂改灵武郡为灵州,今银川市西夏区境属灵州怀远县。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年),在怀远县西北20公里处设置新堡(原名为千金堡),堡址疑在今西夏地区南梁农场附近。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今银川地区形式上属北宋所辖,实则为党项族等部众牧猎地区。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攻占怀远等黄河河外5镇,今银川市西夏区为拓跋党项族部众占据。

元至元八年(1271年)三月,元廷置西夏中兴等路行尚书省,今银川市西夏区属之。次年又改中兴行尚书省为行中书省。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三月,元廷改中兴路为宁夏路总管府,是“宁夏”地名之始。今银川市西夏区归宁夏路总管府中兴州怀远县管辖。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廷改宁夏府路为宁夏府,今银川市西夏区归其管辖。明洪武五年(1372年),因蒙古贵族鞑靼、瓦刺扰掠,明廷废宁夏府,徙军民于关陕地区,包括今银川市西夏区在内的宁夏北部大部地区成为空地。明洪武九年(1376年),明廷置宁夏卫,今银川市西夏区属之。明建文四年(1402年),复置宁夏左屯卫、宁夏右屯卫。宁夏右屯卫,辖屯堡18个,部分屯堡分布于今银川市西夏区。明永乐元年(1403年)一月,复置宁夏卫。

清顺治二年(1645年),陕西三边总督李化熙降清,今银川地区归清朝管辖。清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清廷改宁夏卫为宁夏府,设宁夏、宁朔2县,今银川市西夏区隶属宁朔县管辖。

民国18年(1929年)1月,宁夏正式建省,今银川市西夏区归宁夏省所辖。同年4月13日,马仲英率部过贺兰山攻占宁朔县城。民国23年(1934年)2月25日,孙殿英部攻占宁朔县大部地区。民国33年(1944年)4月11日,宁夏省政府在宁夏省城设置银川市。民国34年(1945年)1月9日,宁夏省城正式定名为银川市。

1949年9月24日,新城解放。1949年9月28日,永宁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新城地区为永宁县第七区。1951年6月1日永宁县第四区、第五区划归银川市管辖,改为银川市第五区、第六区,新城为第五区第一乡,时称银川市第五区、第六区为“两郊区”。1954年1月,银川市委、政府决定,将银川4个区合并为2个区,将第五区改为第三区,亦称新城区(西夏区),五区新城乡称为三区新城乡。1961年1月,银川市人民政府决定,正式成立新城区(银川市属县级区)。

行政区划

2006年,西夏区辖6个街道、2个镇:西花园路街道、北京西路街道、文昌路街道、朔方路街道、宁华路街道、贺兰山西路街道、兴泾镇、镇北堡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西夏区地处银川平原西部、贺兰山东麓。地理坐标为位于东经105°49′~106°18′,北纬38°08′~38°52′。西夏区西至贺兰山分水岭,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接壤,与金凤区为邻,南北分别与永宁县和贺兰县相连,总面积987.2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西夏区地貌属宁夏北部平原和山地地貌区,由贺兰山山地和银川平原,由贺兰山山地和银川平原两个地貌分区组成。银川平原又分为贺兰山前洪积倾斜平原、黄河冲积平原两个地貌区。西山东川、西干渠、新开渠、良田渠等绕境,湖沼镶嵌,是西夏区地貌格局的基本特征。

气候

西夏区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全年大部分时间受高空和西风环流影响,天气系统也多来自西边。同时又是季风气候区,夏季东南风带来水气,冬季西北季风带来干冷的空气。西夏区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冬寒夏暑,春季多风沙,秋季雨集中;春迟、夏短、秋早、冬长。西夏区气候干燥,晴天多,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量为146千卡/平方厘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039.6小时,日照率为69%。西夏区气温平均年较差在32℃左右,全年平均气温较差为13.1℃。西夏区无霜期较短,最长无霜期177天,最短无霜期129天。西夏区降水较少,1990年后,年降水量介于99.7-233.1毫米之间。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年平均蒸发量为1583.2毫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06年,西夏区境内的贺兰山段储藏的矿产种类有能源矿产、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化工原料矿产、建筑原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等5大类21个品种。其中主要有煤矿、赤铁矿、溶剂白云岩、溶剂硅石、溶剂石灰岩、磷块岩、水泥石灰岩、辉绿岩等。此外,西夏区还有食盐、芒硝、砖瓦黏土及天然建材风积沙、细沙矿层、石材、石膏等矿产资源。

植物资源

西夏区天然林分布于贺兰山区。截至2006年,贺兰山区共有天然次生林2.4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0.3%,其中云杉、油松、山杨等乔木林12227.4公顷,山榆、山杏等灌木林3865.2公顷,疏林面积7998.74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75.6立方米。除贺兰山区天然林外,西夏区还有林地面积92010亩,覆盖率26%,公益林面积47962亩,经济林面积44048亩。

截至2006年,贺兰山共有野生维管植物665种,隶属81科381属,其中种子植物约有652种,分属72科308属。西夏区药用植物主要有银杏、大黄、麻黄、黄芪、甘草、柴胡、益母草、玉竹、远志、肉苁蓉等4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有枸杞、甘草、银柴胡、锁阳、党参、黄芪、大黄等。西夏区境内的贺兰山中段,分布有5种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沙冬青、豆科常绿灌木,也是旱生荒漠区唯一的常绿强旱生植物。

动物资源

截至2006年,贺兰山有陆栖脊椎动物182种及亚种,畜类51种,鸟类约120种。西夏区有主要经济动物80种,其中鸟类40种,畜类10余种,两栖爬行类10余种,鱼类近10种。西夏区鱼类主要有鲤鱼、青鱼、鲫鱼、白鲢、鲶鱼、草鱼、鸽子鱼等。西夏区有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多达30余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游隼、白尾海雕,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大天鹅、小天鹅、鸢、蜂鹰、苍鹰、雀鹰、松雀鹰、兀鹫、秃鹫、胡兀鹫、鹗、猪隼、红隼、雕号鸟、纵纹腹小鹗、长耳小鹗、蓝马鸡、灰鹤、蓑羽鹤、大鸨、小鸨、石貂、兔狲、猞猁、马鹿、马麝、盘羊等。

水资源

西夏区有黄河、农渠、山泉、降水4类,地表水矿化度小于0.5克/升。农渠主要有唐徕、汉延、西干渠及配套干支、支斗渠,年引进水量18.2亿立方米。贺兰山诸口常年泉水不断,年涌水量约0.09亿立方米,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除蒸发渗流的降水量外,能产生的径流多年平均水量约0.19亿立方米。

截至2006年,西夏区地下水资源为2.73亿立方米,水质良好,污染不明显,pH值在7~8之间,总硬度小于250毫克/升,含盐量0.01%~0.2%之间。区内地下水资源可分为山前倾斜和引黄灌溉区两部分,山前倾斜平原可补给0.04亿立方米,引黄灌区可补给2.65亿立方米。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0年,西夏区人口总量为33万人。

民族

西夏区境内居住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藏族、俄罗斯族、土族、苗族、瑶族、侗族、彝族、朝鲜族、东乡族、撒拉族、布依族、土家族、纳西族、白族、壮族、黎族、畲族、维吾尔族、毛南族、锡伯族、裕固族、高山族、塔塔尔族、达斡尔族、柯尔克孜族、哈尼族、羌族、傈僳族、水族、赫哲族和哈萨克族等44个民族。

经济概况综述

2013年,西夏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08亿元,比2012年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22亿元,比2012年增长2.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0.76亿元,比2012年增长1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3.10亿元,比2012年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3914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9:56.1:41。

第一产业

2013年,西夏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1.9%。其中农业产值6.17亿元,比2012年增长1.92%;林业产值0.12亿元,比2012年增长11.3%;畜牧业产值3.01亿元,比2012年增长5.2%;渔业产值0.24亿元,比2012年增长16.16%。2013年,西夏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3万公顷,比2012年减少2.38%;其中小麦播种面积0.07万公顷,比2013年减少36.36%。蔬菜播种面积0.11万公顷,园林水果播种面积0.32万公顷。2013年,西夏区粮食产量11.45万吨,比2012年减产3.6%;其中小麦产量0.33万吨,比2012年减产44%。蔬菜产量6.67万吨,比2012年下降18.7%;园林水果3.18万吨,2012年下降6.74%。肉类产量3314吨,比2012年增长1%,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243吨,比2012年增长5%。截至2013年末,西夏区大牲畜存栏2.2万头,生猪存栏0.83万头。禽蛋产量0.22万吨,比2012年下降48.1%;牛奶产量55811万吨,比2012年增长8.1%;水产品产量0.27万吨,比2012年增长24%。2013年,西夏区有效灌溉面积1.52万公顷,比2012年下降20%。荒山荒沙造林面积0.12万公顷,比2012年增长9%。截至2013年末,西夏区农业机械总动力19.12万千瓦,比2012年增长27%;农用拖拉机3948台,比2012年增长4.2%;农用运输车2033辆,比2012年下降92.52%。农村用电量4014万千瓦小时,比2012年增长0.25%;农用化肥施用量(按实物量计算)3.71万吨,比2012年增长1.92%。

第二产业

2013年,西夏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6.58亿元,比2012年增长13%。其中大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86.67亿元,比2012年增长9.7%。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5.75亿元,比2012年增长20.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90.83亿元,比2012年增长12.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2.56亿元,比2012年增长22.2%;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88.90亿元,比2012年增长13.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5.12亿元,比2012年增长1.7%。按行业分,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3.23亿元,比2012年增长17.1%;石油加工、炼焦业完成增加值63亿元,比2012年增长17.1%;纺织业完成增加值1.04亿元,比2012年增长208.8%。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7.75亿元,比2012年增长16.7%。2013年,西夏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458.1亿元,比2012年增长7.5%,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1%;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64.19亿元,比2012年增长10.23%;主营业务成本383.04亿元,比2012年增长6.77%。工业企业利税总额63.14亿元,比2012年增长4.19%;利润总额-2.25亿元,比2012年增长66.01%。工业品出口交货值6.29亿元,亏损企业亏损9亿元,企业亏损面40.28%,应收账款净额30.94亿元,资产负债率67.64%。

第三产业

2013年,西夏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4亿元,比2012年增长12.4%。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95亿元,比2012年增长12.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0.39亿元,比2012年下降5.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2.41亿元,比2012年增长14.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93亿元,比2012年增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