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广西政府网 > 来宾政府网 > 象州政府网
中文名:

象州县政府网

官网:
www.xiangzhou.gov.cn
地址:
象州镇金象路1号
车牌:
桂G
区号
0772-4351692
百度分享
分享到:

象州县政府介绍

象州县位于广西中部、来宾市东部,辖8镇3乡,行政区域面积18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万亩,森林覆盖率43.2%;聚居壮、汉、瑶、苗等18个民族,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总人口36万人;建置历史2100多年,是清代“岭南才子”、“两粤宗师”郑献甫,现当代世界漫画大师廖冰兄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原主席韦纯束的家乡。 象州是唐朝名将薛仁贵曾徙谪之地,是太平天国起义策源地之一,也是解放战争时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现留有郑小谷故居、薛仁贵衣冠墓、中平太平天国古战场遗址等人文遗产。

三国,今县境地属吴,凤凰三年(274年),境内置武安县、桂林县,属桂林郡。武安为桂林郡治。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武安更名武熙,改属郁林郡,今县境有武熙,桂林2县。东晋太兴元年(318年)分郁林郡设晋兴郡,武熙县、桂林县属晋兴郡。南朝宋、齐时,武熙县改属桂林郡,初为郡治,后迁往中溜,齐复将郡治迁回武熙。梁在今县地置韶阳郡,领阳寿、武化、长风、淮阳4县,阳寿(今县城)为郡治。陈沿梁制。

城市建设隋开皇十二年(592年)置象州,在今县境内设有淮阳、西宁、桂林3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淮阳改名阳宁。大业二年(606年)撤象州,今县境置阳寿、桂林2县,将阳宁并入阳寿,西宁并入桂林县,改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重置象州,辖阳寿、西宁、桂林、武德、武仙5县,州治阳寿(今县城);今县境置阳寿、西宁、桂林、武德、武化、长风6县,其中武化、长风2县属晏州。贞观十二年(638年)撤西宁并入武德,同年撤晏州,长风、武化2县改属象州,次年州治迁至武化。乾封元年(666年)撤桂林县并入武仙县,天宝元年(742年)象州改为象郡(又名象山郡),撤武德县并入阳寿县,郡辖4县。乾元元年(758年)象郡改称象州。大历十一年(776年)撤长风县并入武化县,州治迁阳寿。从此至唐末象州辖阳寿、武化、武仙3县,今县境有阳寿、武化2县。五代十国,开平元年(907年)属楚,南汉乾和九年(951年)属南汉。象州辖阳寿、武化、武仙3县,州治阳寿。

宋开宝四年(971年)象州归宋,沿旧制。开宝七年增辖来宾县。景德四年(1007年),升象州为防御州。熙宁四年(1071年),撤销武化县并入阳寿县。元祐元年(1086年)恢复武化县,南宋时又撤销。此后至宋末,象州辖阳寿、武仙、来宾3县。今县地为阳寿县。景定三年(1262年),象州州治从阳寿迁至来宾县之蓬莱洲。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象州归元,设安抚司。十五年(1278年),改象州为路,治所从蓬莱洲迁回阳寿。大德年间(1297~1307年)复改为州,辖阳寿、来宾、武仙3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廖永忠攻下象州,象州属明。次年撤销阳寿县归并象州;改象州为散州,初辖武仙后无辖县,属柳州府。清顺治八年(1651年)春,孔有德略取柳州旁近诸州县,象州归清,建置沿明制。咸丰六年(1856年)大成国李文茂率部攻取象州,改象州为相州。咸丰十一年(1862年)清兵收复相州,复称象州。

民国元年(1912年)象州改称象县,属柳州府。2年6月改属柳江道。15年改属柳庆区。17年属柳江行政督察区。19年属柳州民团区。23年11月属梧州行政监督区。25年9月属浔州行政监督区。31年3月属第二区(柳州)。36年属第三区(治苍梧)。38年解放前夕,属第二区。1949年11月29日,象县解放,属柳州专区。1952年9月,象县与武宣县合并,改称石龙县,属宜山专区,县城暂设于武宣镇,1953年6月迁至石龙镇。1958年宜山专区更名为柳州专区,石龙县属柳州专区。1960年5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石龙县更名象州县。1962年3月,复置武宣县,象州县城迁至象州镇。1971年柳州专区更名柳州地区。象州仍属之。 2002年,撤消柳州地区,成立地级来宾市,象州县属来宾市管辖。

行政区划编辑1949年辖21个乡。1950年辖5个区,22个乡。1957年辖15个区,16个镇,170个乡。1958年辖9个公社。1964年辖10个区,3个镇,101个公社。1982年辖1个镇、12个公社。

县城1984年辖3个镇、8个乡,即:石龙、象州、运江3镇和马坪、妙皇、寺村、中平、百丈、罗秀、大乐、水晶8乡,下辖120个村(居)民委员会。1995年撤销寺村乡设立寺村镇。1999年6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同意罗秀乡、中平乡改为镇建制,两乡改镇后原辖行政区域不变(桂政函[1999]108号)。2000年6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同意大乐乡改为镇建制,原辖行政区域不变。2014年1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同意马坪乡改为镇建制。2015年,象州县辖8个镇、3个乡:象州镇、运江镇、寺村镇、罗秀镇、石龙镇、大乐镇、中平镇、马坪镇、水晶乡、百丈乡、妙皇乡。

地层出露以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和第三系分布较广,下奥陶统、白垩系次之。总厚度15158—17961米。东部大明山连绵高耸,峰峦重叠,山势雄伟,并延伸向东北、东南,朝着武鸣河谷呈扇状分布,构成环绕北、东、南三面的马蹄形高丘陵、山地。县西北部高土坡连绵,西南部为石灰岩群峰,中部是丘陵、岗地、平原相间交错,呈小盆地。全县山地22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6.7%,平地702平方公里,占20.9%,丘陵2139平方公里占63.5%,其他298平方公里,占8.9%。

气候特征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夏季炎热多雨,春秋季易旱,冬季温暖少雨,偶有霜雪。年平均气温21.7℃,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8.6℃,极端最高气温40.7℃;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12.8℃;极端最低气温—0.8℃。自县西南向东北,常年温度递减1—2℃。大明山上和山脚温差达7—10℃。县境年降雨量1100—1700毫米,呈东北向西南递减,南北差300—500毫米,东北部多有暴雨。但也有寒、旱、涝、风、雹、冰、霜等灾害天气。尤以旱、寒、涝灾害为甚。

水文状况

县内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一级支流——柳江自北

水稻种植向南流经运江、象州、马坪、石龙4乡、镇,于县西南端汇合自西北而来的红水河,形成黔江流入武宣县。受构造线和地形面的影响,形成“江河曲似九回肠”的弯曲河道。而大瑶山发育的河流则受穹隆地形影响,水系呈放射状向四周辐射。因县域地势周高中低,形成聚水盆地,12条主干河流呈树枝状向湖盆中央辐聚,注入柳江。唯青凌河向西南注入红水河。全县河网长度达1131.80公里,密度为0.5413公里每平方公里;修建有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80座,面积达30311亩;另有水塘面积共7368亩,沟渠708亩,堤坝286亩,滩涂592.8亩,水域总面积共计81347亩。此外,尚有较为丰富的地下水分布于全县各地,各类水体互为调节、补给。 自然资源编辑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煤、铁、锰、铜、铅、锌、钨、锑、

森林红锑、金、镍、钴、硫铁、钪、铝土、磷、石膏、重晶石、膨润土、水晶、钾长石、红铁氧、石英石、方解石、石灰石、白云石等矿种。其中钨、铜和锰矿比较丰富。 其中重晶石出口量居中国第一,被誉为“中国重晶石之乡”和“重晶石皇后”。 植物县境木本植物包括乔、灌、果木,今初步掌握有100科、810种和变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一类有桫椤;二类有福建柏、海南粗榧、白豆杉、鹅掌楸、香木莲、紫茎、苏木、格木、小叶红豆、紫荆木;三类有海南五叶松、大明山松、长苞铁杉、穗花杉、半枫荷。 动物明清时期有老虎进入县城。1958年前,尚发现有华南虎、金钱豹、黑熊,“大搞钢铁”滥伐木烧炭,森林遭到严重破坏以后,无发现踪迹。野生动物分布于大明山为最多。1976年调查,有42科65属83种。属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一类有熊猴、黑叶猴、蟒蛇;二类有短尾猴、猕猴、穿山甲、旱獭、大灵猫、小灵猫、金猫、河麂、鬣羚、白鹇。此外,常见的野生动物有哺乳类:山猪、野兔、狐狸、果子狸等。在起凤山太极洞中的地下水里,发现有世界罕见的无眼平鳅。鸟类:啄木鸟、斑鸠、鹧鸪、燕子、乌鸦、猫头鹰等。 人口民族编辑县境内有有壮族、汉族、

乡村风貌瑶族、仫佬族、苗族、侗族等民族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9354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象州镇42731、石龙镇21381、运江镇31435、寺村镇41702、中平镇27189、罗秀镇25109、大乐镇23165、马坪乡27251、妙皇乡20318、百丈乡15146、水晶乡18121。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户籍人口为354918人,常住人口为28520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如下:象州镇53215、石龙镇21263、运江镇29096、寺村镇38672、中平镇25040、罗秀镇22739、大乐镇21496、马坪乡26242、妙皇乡17281、百丈乡13434、水晶乡16670。

经济概况编辑201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3.85亿元,增长13%;财政收入5.42亿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2亿元,增长34.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2065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6734元,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亿元,增长16%;完成工业总产值100.17亿元,增长14.6%。 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2.57亿元,增长3.1%,增速在全市各县(市、区)排名第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420元)在全市排名第一;财政收入5.88亿元,增长8.5%,增速排在全市第一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27亿元,增长26.7%,增速排在全市第二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3亿元,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61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7541元,增长1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0.1亿元,增长15.7%;贷款余额36.1亿元,增长29.4%,增速排在全市第一位。完成工业总产值84.62亿元,工业增加值31.17亿元。 2014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1.3亿元,增长11.1%;工业总产值98.4亿元,增长16.3%;工业增加值35.7亿元,增长1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6亿元,增长19.5%;财政收入6.02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亿元,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21元,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8197元,增长8.7%。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8.9亿元,增长14.7%;贷款余额36.1亿元,增长16.5%。

工业

县境地处亚热带,有发展工业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农副

象州大桥土特产品如甘蔗、烤烟、水果及建材和金属矿产铜、钨、锰等资源丰富,可为工业生产提供较充足的生产原料;县境地域与南宁毗邻,县城距离南宁市区仅37公里。公路交通比较发达,工业生产所需原料和工业产品易于集散,为工业生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解放前至解放初期,全县仅有一些手工业作坊,主要是烟丝加工、土法制糖、铁木农具制造、酿酒、纺织、缝纫等。金、钨、铜等矿产初步开采。1949年全县手工业总产值折新版人民币计仅76万元(总产值按1957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1951年,工业总产值123万元,比1949年增61.84%。1952年,工业企业发展到12家,产值160万元,比1951年增30.1%;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17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10.6%。1957年,工业企业发展到19家,工业产值430万元,为1949年的5.7倍。1953—195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21.8%。1958年工业“大跃进”,一度兴办了众多工厂,由于违背经济客观规律,盲目“跃进”,产值下降,当年工业总产值360万元,仅是1957年的83.7%;其中重工业产值148万元,比1957年增3.8倍,而轻工业产值212万元,仅为1957年的53.1%。1961年,贯彻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后,工业产值下降,全县工业总产值764万元。1964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工业相应得到恢复和发展,年产值回升到461万元。1965—1966年,工业基本建设投资351万元,1969—1971年,工业基本建设投资940万元,平均每年313.3万元。1971年,工业企业发展到72家,工业产值2742万元(总产值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为1963年的6.5倍。70年代中后期,又先后兴办机制糖厂、淀粉厂、砖瓦厂等企业,全县工业产值持续增长。1972—1975年,投资总额902万元,平均每年225.5万元。1975年工业总产值达5616万元,为1971年的204.8%。1976—1978年,投资总额987万元,平均每年329万元。1979年全县乡以上办的企业达130家,工业总产值8217万元,为1975年的146.3%、1971年的299.7%。1979年和1980年,先后撤并了粘土矿、煤矿、冶炼厂、农药厂等

象州光伏产业生产经营效益差的企业。1981年起,开始在工业企业中推行各种不同形式的经济责任制。1982年,全年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1984年,在工业企业中逐步推行厂长负责制,扩大企业自主权。1985年,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1542家,其中全民工业企业58家,集体工业企业61家,其它工业企业142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4896万元(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1981年增51.6%。县属工业完成总产值5231万元,占35.1%。1986年以来,不断巩固和发展各项改革成果。1987年,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进工业科技进步。1986—1990年,工业企业更新改造投资额10042万元,平均每年2008万元,工业生产获得新的发展。1990年,全县工业企业2067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63家,集体所有制企业60家,初步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建材、化工、矿产为辅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地方工业体系,烟、糖、水果罐头、淀粉、水泥等工业生产发展成为主要产业。是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3845万元,产值指数为1950年的24927.9%。县属工业完成9967万元,占乡办以上工业总产值30.3%。其中乡办以上轻工企业82家,产值29508万元,占89.8%;重工企业44家,完成产值3359万元,占10.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钢材286吨,锰矿10172吨,铜精矿2090吨,发电量2294万千瓦时,水泥60589吨,碳酸氢铵4979吨,机制砖6398万块,农用挂车2172架,布438万米,机制糖59743吨,卷烟20.05万大箱,罐头食品9665吨,味精220吨,淀粉19631吨,大米加工12130吨,酒精2600吨,机制纸2249吨,栲胶2544吨,松香970吨,混合饮料6838吨,茶叶379吨。 实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投资12亿元的“两横两纵”道路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投入2000万元完善园区内水、电、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园区建设投入创象州历年之最。成功引进超亿元项目7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3个,总投资达41亿元。开展工业园区征地拆迁大会战,储备项目用地8000多亩,取得用地指标3000多亩,为象州历年之最。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完成产值50.7亿元。201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成功突破百亿元大关,实现里程碑突破。

农业

县境农业自然条件优越,早在宋代,象州盛产稻米闻名。自宋至清,曾多次从象州调出稻谷供给邻近州县及广东。民国时期,象县稻、米运销大湟江口、梧州等地。

象州葡萄但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农业生产发展缓慢,民国中期以后,农业生产连年倒退。民国22年(1933年)象县水稻总产量已达4513.8万公斤,此后10多年均低于这个产量,民国35年水稻总产量仅2721.8万公斤,只达民国22年产量的60.3%。解放后,经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1956年,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1957年与1950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38.84%,年均递增4.8%;粮食总产量增长32.19%,年均递增4.1%。1958年搞“大跃进”,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62年,农业总产值只达1957年的87.3%,年均递减2.7%。在“大跃进”期间,兴建了丰收水库、长村水库、罗秀河引水工程等39处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2.24万亩,为农业的发展打下基础。1963年开始的三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农业生产很快回升。1965年,农业总产值比1962年增长49.71%,年均递增14.4%。1966~1976年,受“文化大革命”和“学大寨”等“左”倾错误的影响,致使经济作物生产发展缓慢,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但在此期间,继续兴修水利,建成石龙电灌、马坪电灌等工程,使附近地区的旱片得到水利灌溉;大面积推广良种、增施化肥,农业生产仍有较大发展。1976年农业总产值比1965年增长53.7%,年均递增4%。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79~1990年,县财政对农业投资共2192.58万元,比1966~1977年增加2倍。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农业得以稳定和较全面地发展。1990年,农业产值比1978年(不含桐木)增长70.43%;经济作物的产值在种植业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17.9%上升至31.9%;农产品商品率由1985年的27%提高到52%。象州素有“桂中粮仓”之称,盛产稻米,是广西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每年向国家交售大批稻谷。1983年全县粮食总产19013万公斤,人均559.7公斤;调出贸易粮3090.5万公斤,人均91公斤。经调整种植结构,水稻种植面积有所减少,1990年粮食总产仍达17751.9万公斤,人均539.8公斤;调出贸易粮2287.5万公斤,人均69.8公斤。1953~1990年,年均调出贸易粮1367.2万公斤。 2012年全县甘蔗总产超170万吨,新增种植面积8.4万亩,实现农民人均种蔗收入2600元,同比增收550元。粮食总产18.4万吨,实现粮食生产“九连增”;年产鲜茧65万担,实现农民人均养蚕收入3100元。完成绿化造林4.48万亩,年产木材35万立方米。19个土地整治项目主体基本完成,共平整土地2.49万亩,修建田间道路579公里,硬化村屯道路162公里,修建水利渠道762公里,整治村庄45个。投入1.4亿元,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0座;治理中小河流2处;修复水毁水利工程3处;新增防渗渠道310公里。发放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助、农机具购置补贴等6500多万元,人均享受农机购置补贴金额全市排名第一。农机化水平达52.7%;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家,石贵水果生态专业合作社入选国家示范社名录。象州华金养殖场被评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1亿元,增长9.9%。

第三产业

明清时期,县内“民醇、事简、俗阜、物廉”,

度假村“男惟力本,女知纺织,秀民游于庠序,百姓不事商贾”。民国年间,公路交通逐步发展,与县外交往比较方便。民国22年(1933)年,全县私人商铺74家。至临解放有100余家,主要贩运晾烟及贩销棉布等日用品。农村圩场贸易主要是粮食、牲畜产品等。解放初期,国营商业、供销社、私营商业同时发展。195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76万元。1953年12月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粮油由国家经营。经过对资本主义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粮食、食用油及钢材、水泥等物资由国家计划供应,其他工业品经营以国营商业及供销合作社为主体,公私合营及集体合作商业同时经营。1960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842万元;次年1301万元。1965年,全县商业零售门市部、摊点370个,从业1113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816万元。1970年3360万元;1975年5710万元,比1970年增长69.9%。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国营商业、供销社、集体及个体商业逐年发展,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大幅度增长。1980年,全县商业,饮食、服务行业的门市、摊点647家,从业3584人。其中有证个体282家287人。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466万元。以后,国营、供销社、合作店组,特别是有证个体商业网点增多,1990年全县网点11863个,从业17928人。其中有证个体11390人,从业15438人。是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8115万元,突破历史最高水平,比“文化大革命”动乱的1966—1970年的总和还多14032万元,增长49.9%;比1980年增长2.77倍。 2012年总投资7700多万元的古象长滩54栋独立式度假酒店正式对外营业;投资3亿元的丝博创意园前期工作启动;启动投资3亿元的九龙湖旅游风景区征地工作。完成《运江古镇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评审工作。成功举办象州温泉旅游文化节。象州凉泉、石贵生态村分别评为自治区、来宾市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年共接待游客1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亿元,增长60.6%。

交通运输编辑县境历史上有柳江、运江、水晶河3条航道,顺柳江南下可通梧州、广州;陆地有古驿道4条分别通往修仁、武宣、马平、雒容。清光绪年间,已有商业电船航行于柳江航线。民国时期,运江,水晶河沿岸各乡镇,多用民船外运粮食和农副产品。1926年柳石公路建成通车,县内始有汽车运输。解放后,交通事业发展迅速,1956年起发动群众建勤修筑公路,70年代初,各乡镇所在地均有客车运行。80年代,先后建成石龙柳江公路大桥和象州柳江公路大桥,交通状况大为改善。1990年,全县有公路14条,总长267.09公里,各类汽车793辆。 国道209线、省道307线贯通全境,距柳州市68公里,距来宾市112公里,距南宁市265公里;在建的三江至北海高速公路和规划“十二五”建设的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柳州至肇庆铁路途经县境。西江流域的柳江河、红水河、黔江于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石龙工业集中区交汇,县境内河航道73公里,沿水路可直达柳州、梧州、广州、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