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陕西政府网 > 咸阳政府网 > 武功政府网
中文名:

武功县政府网

官网:
www.snwugong.gov.cn
地址:
普集镇人民西路
车牌:
陕D
区号
029-37292709
百度分享
分享到:

武功县政府介绍

武功地处关中平原西部,东迄兴平市,西邻杨陵区、扶风,北接乾县,南隔渭河与周至相望。辖8镇4个三农服务中心,212个村,6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41.13万人(2011年),境内以汉族为主,另有11个少数民族。面积 397.8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42.5 万亩,是陕西人均土地面积较少、人口密度较高的县区之一。西宝高速公路、陇海铁路、 西宝中线、西宝北线和省道 107 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城区东距省会西安 70公里,咸阳国际机场 50公里,西距工业重镇宝鸡80公里,地势平坦开阔,地理位置优越,是关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历史沿革编辑

县域为炎帝后裔姜姓封地,称有邰国。其范围大致包括今武功全境,扶风中南部,郿县全境和岐山南部。

武功县 (3张)

商朝后期,古公亶父由豳南迁于“岐山之阳”(今岐山、扶风一带),有邰又成为周族活动的地域。周武王灭商,迁都于镐(今西安市莲湖区境内),有邰区为周畿内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后,有邰遂被秦占有。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设郡县,邰地分为武功(今眉县和岐山南部、太白县东部及周至一带)、邰(今扶风南部和武功一带)、美阳(今扶风北部)三县,属内史。武功县治所在渭河南今周至、眉县之间。

秦末,项羽入关,分秦内史地和上郡为雍、翟、塞三国。武功、邰、美阳俱属雍国。

西汉初,武功、邰、美阳仍属内史。建元六年(前135)改属右内史,太初元年(前104)属右扶风。元始五年(5),以武功为安汉公采邑;称汉光邑。王莽新朝天凤二年(15)改作新光县,属光尉郡。

东汉永平八年(65),复武功旧名,废邰县、周至,其地改属武功,县治所由渭河南迁至渭河北原邰县治所——邰城(今杨陵西南),仍属右扶风。

曹魏时(220~255)武功属扶风郡。

西晋泰始三年(267)置始平郡(今兴平东南),领武功等四县。

东晋末,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武功、美阳均属夏之北秦州。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撤武功县,置武功郡,领美阳、漠西两县,属岐州。

北周建德三年(574)废武功郡,复武功县,属扶风郡。治所由邰城迁至中亭川(今武功镇)。

隋大业三年(607)改属京兆郡。

唐武德三年(620)置稷州,以武功等五县隶之。并在武功县东部与始平接壤处(今武功县长宁乡)设扶风县。贞观元年(627)废稷州,武功改隶雍州。撤扶风县,其地并入武功。天授二年(691)复置稷州,领武功等五县,属京兆府。大足元年(701)废稷州,复置雍州。乾宁二年(895)以奉天置乾州,领武功等四县,属京兆府。

后唐同光元年(923)改隶凤翔府。长兴元年(930)复属京兆府。

后晋置武功郡隶晋昌军路。后周改郡为县,隶永兴军路。

宋初,属京兆府仍隶永兴军路。政和八年(1118)属醴州,隶环庆军路。

金天德三年(1151)属乾州,大定二十九年(1189)改名为武亭,仍属乾州。

元复武功县旧名,隶乾州,属奉元路。

明、清沿袭旧制,属西安府。

民国2年(1913)废府设道,属关中道。17年(1928)废道,直属省辖。27年(1938)10月,陕西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成立,武功属其管辖。

1949年5月19日武功县解放,隶陕甘宁边区咸阳分区。9月,将武功县渭河南的三厂区,划归盩厔。1950年5月,改属宝鸡专员公署。1956年6月,撤专署,归省直辖。1958年12月,武功、扶风、兴平三县合并为兴平县,直属省辖。1961年9月,武功县建制恢复,治所由武功镇迁至普集镇,隶属宝鸡专区。1971年10月属宝鸡市,1979年3月属宝鸡地区,1980年6月又属宝鸡市。1983年1月,以杨陵公社和杨陵镇设杨陵区。1983年10月,武功县改属咸阳市。

行政区划编辑

1949年5月19日武功解放,废保、甲制,设区公署、乡人民政府。

全县划分为城关、杨陵、大庄、普集、薛固、长宁、贞元、魏公、三厂等9区,76乡。

9月将渭河三厂区(共5乡)划归盩厔县。

1951年5月,将杨陵区湋河以北的上营、新寨两个乡,大庄区的南、北庙底、毛家嘴、赵家崖、王家窖5个村和贞元区的麻西寨两堡划归城关区。

1952年6月,将原71乡缩编为64乡。

1955年8月,县人民政府改称“县人民委员会”;乡人民政府改称“乡人民委员会”。将第八区(魏公)的贾晁乡划归第一区(城关)。

1956年3月,撤区并乡,全县设城关、杨陵、普集三镇;上营、杜寨、李台、大庄、张寨、南仁、普集、薛固、北营、长宁、河道、代家、贞元、蔚村、周村、牛台等16乡合并为7乡。

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将7个乡改为7个人民公社,上游(城关)、红旗(杨陵)、跃进(普集)、卫星(薛固)、东风(长宁)、火箭(贞元)、中苏(苏坊)。同年11月,又将7个人民公社改设为武功、杨陵、普集、长宁、贞元5个人民公社,辖27个管理区。原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

1961年8月1日,武功县建制恢复,将原5个人民公社划分为14个人民公社,辖244个生产大队。武功县治所迁普集镇。

1964年,将扶风县五泉公社的官村、周家村划归武功县杨陵公社。

1965年4月设杨陵、普集、小村三个镇。

1984年5月,撤销公社、大队建制,全县设三镇12乡,辖365个村民

武功县区划

委员会(511个自然村),4个居民委员会。并改车站公社为北营乡;武功公社为武功镇;原车站公社的田家、桂家、东李家大、小堡和屈家划归普集镇;原薛固公社的仁村、成家、小村和薛村归小村镇。

2001年11月,全县8镇7乡合并为8镇4乡,撤消原观音堂、薛固、北营三乡,分别并入大庄、小村、普集三镇。

2011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 ,武功县撤销南仁乡、代家乡、河道乡、普集街、分别并入普集镇、贞元镇、长宁镇、小村镇,全县由8镇4乡合并为8镇。

8个镇:普集镇、苏坊镇、武功镇、游凤镇、贞元镇、长宁镇、小村镇、大庄镇。

3个三农服务中心:代家三农服务中心,南仁三农服务中心,河道三农服务中心,普集街三农服务中心。

5个工业园区:县城台资工业园、锅炉工业园、苏坊食品工业园、大庄造纸工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

地理环境编辑

地貌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武功县

武功县位于关中盆地西部,属渭河地貌,形成于中生代末朝,由于在燕山等新构造运动和气候等多种应力作用下,造就了现今的不同地质结构和不同地貌类型。全县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从北向南成阶梯跌落,分为一、二、三道塬。归纳起来,全县有下更新世时期风积黄土台原和山前洪积扇平原;中更新世时期渭河、漆水河三级阶地;上更新世时期的渭河、漆水河二级阶地;全新世时期的渭河、漆水河谷一级阶地及河漫滩。除一级阶地之外,普遍都被上更新世风积黄土(马兰黄土)所覆盖。整个地形走向西北高、东南低,成阶梯状向渭河倾斜。从北到南群众依次称之为头道原、二道原和三道原。

水文

武功县的地表水主要指引渭工程和过境河流引渭工程干渠3条。总干渠位于头道原,境内渠长18.7公里,流量40立方米/秒,灌溉面积19万亩。渭高干位于武功县中部二道原地区,境内渠长21公里,流量23立方米/秒,灌溉面积12.3万亩。渭惠渠位于武功县中部二道原南部的二级阶地上,境内渠长20公里,流量27立方米/秒,灌溉面积10.8万亩。

过境河流主要有渭河、漆水河、漠浴河、湋河。渭河从武功县南部横穿而过,为武功县最大河流。境内流长20.7公里,年平均流量300立方米/秒,水量季节性变化较大,6、7、8月为洪水期,最大流量达1100立方米/秒,10月至翌年4月为枯水期,最小流量65.5立方米/秒。其次是漆水河,流经武功县西部,由北向南,流长24公里,从游风乡正北入境,经武功镇由大庄乡注入渭河。再次是漠浴河和湋河,流程短,水量小,干旱季节常出现干谷。

气候

武功属温暖带半湿润性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春寒冷少雪,四季区别明显。

气温:武功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是从2月10日开始至12月15日结束,全年无霜期315天;稳定通过10℃的日平均气温是从4月5日开始至10月28日结束,历时206天;全年≥10℃的活动积温为4184℃,与全省2000~4900℃相比处于中间状态。

光照:武功县光能资源比较丰富,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094.9小时,年辐射总量114.86千卡,其中生理辐射57.43千卡,占年辐射总量的50%。光能利用率一般为2.45%,高产田块为5%,生产潜力较大。

降水:武功县地处关中偏西,年降水量633.7毫米,最小降水量97.97毫米,最大降水量327.1毫米。而且降水的季节性强,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占年降水量的50%以上。每隔2—6年常出现一次干旱年份,9月份的连阴雨天气,几乎年年发生,常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资源编辑

土地资源

截止2006年10月31日,全县土地总面积586825.8亩,折合39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0360.8亩,占总面积69.9%;园地10221.7亩,占总面积7.1%;林地4390.7亩,占总面积0.7%;其它农用地35936.3亩,占总面积6.1%;居民点工矿104278.3亩,占总面积17.8%;交通运输4406.1亩,占总面积0.8%;水利设施用地787.4亩,占总面积0.1%;未利用土地5870.2亩,占总面积1.0%。其它土地10574.3亩,占总面积1.8%。

水资源

县境内河流均属渭河水系,主要有:

渭河

武功县较大的过境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全长787公里。自扶风县入本县,经大庄、北营、普集街、薛固乡东注兴平县,境内全长20公里,流域面积90平方公里。河床宽窄不等,一般800~1000米,最宽处约2000米,最窄处不足700米。境内1954~1979年平均流量147秒立方米,最大流量1100秒立方米,最小流量65.5秒立方米,年均径流46.4亿立方米。水量受季节性影响较大,最大为8月,占年流量的16%。

漆水河

境内第二条过境河,古称杜水、武亭水、中亭水。发源于麟游县招贤镇宁里沟,经永寿、乾县、由游凤入境。东南行,经游凤、苏坊乡至武功镇,又南流注入渭河。全长250公里,境内流长24公里,流域面积157.2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4.32秒立方米,最大流量265秒立方米,最小流量0.03秒立方米,年径流量13623.6万立方米。水量季节性变化大,天旱上游截流灌溉,常呈干谷,雨涝成灾。

人口民族编辑

据明正德《武功县志》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全县有1683户,12690人。永乐十年(1412)有1770户,17577人。弘治十五年(1502)有1957户,27174人。正德七年(1512)有1978户,27431人。从洪武二十四年到正德七年121年中,全县人口增加了14741人,平均年增121.83人,增长速度为0.96%。

清嘉庆十八年(1813)有20411户,122466人。道光三年(1823)有22333户,134000人。十年间,全县人日增加了11543人,平均年增1153.4人,增长速度为0.942%。同治元年至九年(1862~1870),全县各村死于回民及太平天国起义军战乱中的民众,即达1500多人。加上光绪三年(1877)、二十六年(1900)、三十年(1904)连遭旱、蝗大灾,人民大批伤亡,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全县人口又减到111182人(其中男57512人,女53670人)。

民国12年(1923),全县人口增长到143652人。17年(1928)达到179099人。18年(1929),遭特大荒旱,全县人口锐减到90320人。33年(1944),全县人口为114249人。到38年(1949)6月,增至166979人。民国20年至36年,全县人口始终徘徊在11万~13万人之间。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人口逐年增长。1949年全县为30403户,171979人。1953年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截至当年6月30日24时,全县共有33222户,总人口186697人,比1949年增加14718人,平均年增3679.5人,增长率为2.14%。1956年全县总计37685户,209000人,较1953年增加22303人,平均年增7434.33人,增长率为3.98%。1966年有47265户,总人口为278797人。1966年至1976年的10年中,出生率仍较高。到1976年底全县有61808户,355343人。10年间增加76546人,平均年增7654人,增长率为2.745%。从1980年起,重视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1980年全县有70155户,379844人,比1976年增加24501人,平均年增6125人,增长率下降到1.724%。1985年有67729户,333653人(剔除杨陵区)。1990年有80119户,372704人。1985年至1990年5年中,全县人口增加39051人,平均年增7810.2人,增长率为2.34%。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常住人口为411312人。境内以汉族为主,还有回、满、白、壮、蒙古、侗、傣、朝鲜、土家、锡伯、土族等11个少数民族。武功是个农业县,人口分布以农村为主,城镇人口所占比例很小。1956年城镇人口25106人,占总人口的12.01%;农村人口183894人,占总人口的87.99%。1982年城镇人口31673人,占总人口的8.1%;农村人口359322人,占总人口的91.9%。1990年城镇人口31530人,占总人口的8.46%;农村人口341174人,占总人口91.54%。

经济编辑

农业

春秋时期,农桑已盛。战国秦汉时期,金属工具用于农业生产后,使垦殖业产生了飞跃。数千年来,武功人民好稼穑,世代相继,辛勤耕耘。然而受封建私有制生产关系的束缚,加之封建王朝横征暴敛,官吏巧取豪夺,农业发展极为缓慢。民国初,军阀割据,人民生计维艰。民国17~20年(1928~1931),境内连遭旱灾,良田荒芜,颗粒无收,哀魂遍野。饥馑过后,稍有复苏。民国后期至1949年,全县有耕地47.26万亩,农村人口13.8万人,全、半劳动力6.54万人,粮食亩产65.5公斤,总产26378吨。

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间,武功人民大搞农田建设,平整土地,兴修水利,造林防灾,发展畜牧,推广新式农具,开展科学种田,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广开致富门路,使农业生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1990年全县耕地42.91万亩,农业人口34.12万人,劳动力16.75万个。粮食平均亩产288.1公斤,比1949年增长3.4倍;粮食总产182218吨,比1949年增长5.9倍;农业总产值19674万元,比1949年增长14.4倍;人均产值576.6元,比1949年增长5.1倍。农村人均产粮534公斤,人均纯收入472元。

工业

建国前,武功县工业多属手工业作坊,仅能生产一些简单粗糙的小农具、日用杂品,如食用油、土布、砖瓦、锅、犁、铧等。40年代,略有发展,稍具规模的有裕生纺织厂、民生纺织厂、源济面粉厂、杨陵木器加工厂等,均因设备落后,不堪重负,在战乱中被摧残殆尽。

建国初,才陆续发展了一些私营工业。1953年对私营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了公私合营。至1976年,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50多户,年产值1231万元。

到1990年,全县有乡镇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89家,其中全民16家,集体73家。工业总产值7629.2万元,其中全民企业4184.9万元,集体企业3444.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全民企业3769万元,净值1981万元。集体企业原值2096.4万元,净值1620.4万元。有职工17748人,其中全民职工15548人,集体职工2200人。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41个,占46%;重工业48个,占54%。县境内有中央、省、市属企业3户,职工7619人,年产值11450.6万元。

2014年武功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0亿元,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16.9亿元,增长2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65亿元,增长17.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5274亿元,增长1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9585元,增长10.9%;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0521元,增长12.7%。

交通编辑

公路

建国后,公路建设加快。1965年境内通车48.4公里,1979年增至97.57公里。到1990年,有各级分管的公路40条,长234.4公里,其中段管公路48.4公里;过境公路两条,43.7公里;南北主干道一条,17公里;县地方道路十条,103.5公里;专用公路三条,40.9公里;乡村沙石路25条,73公里;村间土路501.2公里。全县铺筑沥青路面93.89公里,56%的行政村路面都铺上了沥青或沙石。

铁路

陇海铁路武功段民国25年(1936)建成通车。东自兴平入境,经尼安村、罗古村、普集镇、张堡村入杨陵区南庄,长19公里。民国25年(1936)建张堡村漆水河铁桥一座,武功(今杨陵)火车站东、西闸口人行道两条。1952年新增仁村康家渭惠渠过水涵洞(40米)、上显村桥(60米)、张堡村漆水河铁桥(80米)、武功站东渭惠渠过水涵洞(60米)等4座。1970年建成复线,1987年6月至1988年12月实现电气化。

西宝高速武功段

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西宝公路中线、西宝北线(省道104)和省道107穿境而过,省道107向南跨渭河接通国道108,直通陕南,交通十分便利。城区东距古城西安70公里,咸阳国际机场50公里,西距工业重镇宝鸡80公里,地势平坦开阔,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关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教育编辑

幼儿教育

幼儿园

1958年秋,县政府机关单位在县城内(今武功镇)联办了一所临时幼儿园,入园幼儿3590人。1961年县政府迁普集后,在文教局院内开办县级机关幼儿园一所,设保育员3人,入园幼儿多则20名,少则15名。1976年驻县5702厂、省地质区测队、省农科分院、省水利所等先后建起幼儿园。同年底,全县幼儿园已发展到9所,入园幼儿1221名,保育员111人。1979年全县有幼儿园10所,入园幼儿758名,保育员273人。1990年经整顿,幼儿园缩减到5所,入园幼儿682名,保育员215人。

学前班

1975年9月,武功县革命委员会召开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各生产大队的小学一律附设学前班。当时一阵风,有的刚办就散,有的根本没动,最后全县农村留下的只有6所小学附设学前班,吸收5~6周岁的儿童入学。由所在学校和生产大队商定聘用当地知识青年担任教师,报酬由生产大队筹集。1981年学前班发展到202个,入学儿童9117名。1990年,经整顿缩减到167个,入学前班儿童5389名。

小学教育

民国初年,改县立高等小学堂为县立全日制高等小学校。民国8年(1919)。民国13年(1924),全县学龄儿童8435名,入学5310名,占学龄儿童63%。民国18年(1929)上半年,全县正式小学发展到44所,完全小学3所,学生880名,其中女生50名。民国22年(1933)大灾过后,全县各类小学有所恢复,有县立小学26所,区、乡小学39所,共有学生2227名。又改县立第一高小为南关小学。民国23年(1934),县政府在县城大北街创建县立初级模范小学一所(教师1名,学生30余名)。

民国26年(1937)初,县政府将全县170余处私塾改为保学(属公立)。民国28年(1939),全县小学发展到194所,其中县立完全小学6所、初级小学2所,乡(镇)立初小7所,保立初小175所,私立完、初小4所,共328班,学生7822名。其中高级班22个,学生524名。全县适龄儿童24134名,入学率为32%。民国29年(1940)初,将私立小学一律改为乡镇小学,同年7月改建杨陵乡第三保龙岩寺保学为完全小学。民国36年(1947)11月,普集火车站成立铁路员工子弟小学一所,学生75名。民国37年(1948)上半年,全县共有中心国民学校(高级)小学16所,国民学校(初小)156所,学生10105名,教职工312名。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下半年经过整顿、调整,全县有各类学校111所,学生7769人,教职工328人。三年经济恢复后,小学教育得到迅速发展。1952年,全县有完全小学16所,初级小学127所,在校学生16467人,其中女生2927人,教职工407人。1957年小学发展到158所,在校学生23069人,其中女生11324人。1961年有226所,1962年调整学校布局,全县各类小学压缩到182所,在校学生23952人。自1964年开始,办耕读小学224班,入学儿童8550人,到1966年底发展到307班。

1980年全县有完全小学157所,初级小学26所,在校学生62677人(其中女生28914人);有教职工2039人,其中民办教师1495人。1990年全县有完全小学165所,初级小学30所,在校学生47899人。

中学教育

民国29年(1940)2月,在原南关小学旧址筹建县立初级中学,7月建成,聘请蒋友尊为校长,学生2个班。第二年设3个班,有180名学生,13名教职工。民国31年(1942),该校附设一个简易师范班,学生35名,四年制。民国32年(1943),该校又招收一个初中先修班,学生32名。民国33年(1944),学校有三个年级6个班,学生232名,教职工32名。民国34年(1945),接纳民生中学一个班,学生20名(民生中学建于1944年,位于河道村民生小学内)。民国38年(1949)上半年,全校有7个教学班,学生298名,其中女生4名,有教、职工36名。

1949年5月武功县解放后,武功县人民政府接收了县立初级中学。同年8月25日撤销简易师范班,将学生编入中学班上课。1954年9月在普集镇成立县立第二中学(今普集中学),初为五个班,学生313名,教职工10名。1956年改县立第二中学为陕西省武功中学,新建县立第二中学(今杨陵中学)和第三中学(今长宁中学)。

1958年,县立第一中学增设高中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县立第五中学(今薛固中学)和第六中学(今凤安中学)成立,改陕西省武功中学为县立第四中学。1959年8月,县立第三中学增设高中班,成为全县第3所完全中学。1961年全县有初级中学5所,完全中学2所,学生5245名,其中高中学生753人,教职工274人(含民办教师10人)。1965年全县有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7所,民办中学3所。在各中学附设民办班共17个,有学生4857人(高中生681人,民中生1033人),民办教师25人。

1976年全县有完全中学17所,初级中学39所,小学戴初中班帽子26所,教学班460个,在校学生23369名(高中生5083名),教、职工1199名(其中民办教师519名)。与1965年相比,学校数增长5.5倍,在校学生数增长5倍。体制因校而易,四年制(初中2年、高中2年),七年制(小学5年,初中2年),八年制(小学5年,初中3年),九年制(小学6年,初中3年)等。

从1980年起,将高级中学由原来17所压缩为6所,即普集、绿野、杨陵、长宁、薛固和凤安中学,共有学生5344名。1981年成立县办普集二中,同时统一了学制,恢复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等基础课程。1990年全县有各级中学31所,学生17011名,教、职工1431名。其中高级中学5所(未含杨陵中学),学生4879名,乡办初级中学26所(未含杨陵3所),学生12132名。

基础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升学率达100%,高中升学率达85.1%。

名优特产编辑

辣椒

武功土织布、辣椒、大蒜、旗花面、普集烧鸡

亦称“秦椒”,属武功县特产,有辣味浓烈、皱纹均匀、角型修长、色泽鲜红,入汤不沉等特点。1989年,省政府确定武功县为辣椒种植基地县。

大蒜

建国前,境内种有生产蒜苗或早蒜苔的当地豁蒜及蔡家坡紫皮豁蒜,以自食为主,零星种植,一年一料。

土织布

土织布含棉量度100%,它选用全优质棉花为原料,采用不上桨工艺,没有人为的污染,纯手工制作,用脚踏木制斜梁织布机加工而成。

晒烟

武功烟叶种植及烤制加工技术,始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民国期间,上下塬均有种植,多以自食为主。其品种主要有“落地黄”、“黑大汉”等,古老的烟种“小兰花叶”偶有种植。

普集烧鸡

色亮、肉烂、味香、百食不厌,历史悠久,远近闻名。

旗花面

据传明孝宗的正宫娘娘不食,张榜招厨,烹煮鸡汤伴以鸡蛋饼,切成菱花状,佐以香料,鸡油上飘葱花,细面些许,后即食。具有薄劲、光、稀、煎、汪、酸味出头等特点,风味独特。武功京官传至乡间,流传于今。

风景名胜编辑

武功县建县有2300多年的历史,武功城隍庙、郑家坡遗址、报本寺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姜嫄墓、苏武墓、武功关帝庙、教稼台、望仙宫等,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4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5处。县境内不仅地面文物丰富多彩,且馆藏文物也极为珍贵,计1800余种,其中一、二、三级国宝46件。

城隍庙

武功县城隍庙

武功城隍庙历史悠久,结构独具明代建筑风格,是一组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山门、献殿、正殿、寝殿皆面阔五楹,东、西陪殿均外接九间回廊,正、寝均为单檐歇山顶,外沿斗拱为五彩重昂,四角檐柱有明显的侧角和生起,正殿通脊,檐边、勾头、滴水全为琉璃构件,五彩闪烁,富丽堂皇,两侧歇山饰以琉璃“二龙戏珠”浮雕,珠球滚动,龙体飞跃,呼之欲出,为一般庙宇所罕见,特别是复建的牌楼,通高12米,宽11米,全琉璃屋面,堪称关中一绝。

苏武墓

苏武墓位于武功镇北门外,龙门村前,幕旷东向,背向风岗,漆水自墓前蜿蜒而过,为“武功八景”之一。

教稼台

教稼台为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之遗迹,为“关中四大名台”之

首,中国八大名台之一。原一矩形土心砖砌平台,下大上小,呈覆斗状,中有洞门,为来往车马行人必经之路。洞门东口上有宽约1米、长约2米的石刻,其文曰:“教稼名区”。上款为“道光五年(1825)正月重修”,下款“知武功县事邓兆桐立”,西口上为“教稼台”。历经沧桑,几度兴圮之后,于1987年恢复原貌,巍巍屹立在武功故城东门外、漆水之滨,“教稼立台漆水畔”为《武功八景》之一。

报本塔

苏武纪念馆位于武功镇龙门村前的台地之上,东临漆水,西依凤岗。

该纪念馆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平方米,其主要建筑依次为仿汉阙门、苏武牧羊铜像、南北陪殿、苏武大殿、南北祭亭、苏武墓祭台、墓冢。墓前竖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书《汉典属国苏公墓》、武功县令阮曙书《汉典属国苏子卿墓》及民国时期的《重修苏武墓门碑》等碑石。1957年5月31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稷祠

后稷祠坐落在武功镇城内的稷山之巅,俗名上阁祠,始建于汉代,历史悠久,全国闻名。整个建筑布局依山而建,曲折凌空,叠翠参天,松涛阵阵,“上阁钟声闻九天”为《武功八景》之一。此处三面环山,登临远眺,武功旧城九街十八巷布局分明,人流如蚁,所有建筑嵯峨有致、各具特色。

小华山

小华山位于武功镇南门外西侧,曾异名“葆贞庵”,据县志记载,此处为宋代理学家张载讲学之“绿野亭”遗址,这里山水明丽,故名曰:“绿野亭”。小华山地势崎岖,层峦耸翠,古柏森蔚,回栏折槛。群众集资恢复,修建了“回廊折栏”和“飞檐八卦亭”。

隋炀帝陵

隋炀帝陵位于武功镇西塬上,洛阳村东,曾树有清乾隆陕西巡抚华沅书“隋炀帝之陵”石碑,陕西省人民政府1957年公布其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县志记载: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被反贼宇文化及等弑于扬州后,初殡于江都宫流珠堂,后葬吴公台下。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于武德五年(622年)八月,令其子李世民迁葬炀帝于此,与隋文帝泰陵构成一脉之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