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广西政府网 > 桂林政府网 > 平乐政府网
中文名:

平乐县政府网

官网:
www.pingle.gov.cn
地址:
平乐镇中华街45号
车牌:
桂C
区号
0773-7882037
百度分享
分享到:

平乐县政府介绍

平乐,古称昭州,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东临钟山,南接昭平,西北毗邻阳朔,北连恭城,总面积1919.34平方公里。平乐县居住着汉、瑶、回等十二个民族,总耕地面积为29.98万亩,县人民政府驻平乐镇中华街45号。平乐县内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有30多种,主要有锰、花岗岩、大理石、硅灰石、煤、矿泉水等。主要农产品和土特产品有马蹄、莲藕、慈菇、大米、花生、苎麻、石崖茶、水盐菜、茨菇、木耳、香菇、沙田柚、柿饼、柑橙、板栗、葡萄等。工业有采矿、建材、铸造、纺织、化工、制药、农药、食品和竹木加工等行业,主要工业产品有钢材、铸造件、水泥、纸箱等。主要旅游景点有榕津千年古榕、冷水石景苑、仙家温泉、桂江风景区、漓江风景区等,平乐县为漓江分界点,平乐以北称漓江,以南称桂江,是著名的大桂林旅游区之一。

中文名称平乐县外文名称Pingle County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下辖地区6个镇、3个乡、1个民族乡政府驻地平乐镇中华街45号电话区号0773邮政区码542400地理位置桂林市东南部面 积1919.34平方公里人 口43万(2009年)方 言西南官话-桂柳片、客家话、壮语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金子岭、华夏第一榕、月亮山机 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车牌代码桂C 桂H耕 地29.98万亩高速公路(G65)包茂高速行政代码450330目录1 历史沿革2 行政区划3 地理环境▪ 地貌▪ 气候4 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5 人口6 经济▪ 2007年经济▪ 2008年经济▪ 2009年经济▪ 2011年经济7 交通8 特产▪ 月柿▪ 水盐菜▪ 石崖茶▪ 平乐板栗9 旅游▪ 金子岭▪ 华夏第一榕▪ 月亮山▪ 山峰▪ 溶洞历史沿革编辑平乐县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人在此繁衍生息。秦属桂林郡地,汉属苍梧郡富川、荔浦二县地。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 由富川县分置平乐县,以今县城北平乐溪(乐水)取名,县治在今附城乡糖榨村,为始安郡第三县至晋不变。六朝时,宋属始建国,齐复属始安郡至隋,为第二县。唐武德四年(621年) 分始安郡,在平乐县地设乐州,平乐县属之。是年分平乐县走马坪置沙亭县。州治今附城乡南洲村。武德八年(625年) 乐州刺史江齐贤将州治、县治同时徙今县城。贞观八年(634年)乐州改为昭州(据县城西昭岗潭取名)。证圣元年(695年)分平乐县的永平乡置永平县。天宝元年(742年)昭州改名平乐郡,平乐县属之。乾元元年(758年)平乐郡复称昭州,平乐县属之。五代时,先属楚,后入南汉,为后周辖地。宋先属广南路,后属广南西路。开宝五年 (971年) 撤永平县入平乐县。大中祥符元年 (1008年)移治城东。 元大德五年(1301年)昭州更名平乐升为府,平乐县属之。洪武十八年(1385年)撤龙平入平乐县。明清沿袭。民国元年(1912年) ,平乐县直属平乐府,民国2年6月废府,平乐县属漓江道,民国3年6月,漓江道更名桂林道,平乐县仍属之。民国15年10月废道设区,平乐县属平乐民团区(实 际实行为民国19年冬至21年5月) 。民国21 年4月6日桂林民团区并辖平乐民团区及其9 个县。民国22年10月分设平乐民团区(民国23年,改民团区为行政监督区,民国29年,改行政监督区为行政督察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至民国38年) ,平乐县属之。1949年12月6日平乐县解放,属平乐行政专员公署。1951年8月,公署驻地从八步迁平乐镇,同时平乐县治地迁二塘镇。1958年7月,平乐专区撤销,平乐县划归桂林专区管辖,中共平乐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回迁平乐镇。 1998年11月,桂林地市合并后属桂林市。2000年,平乐县辖6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

行政区划编辑2005年8月,撤销福兴乡、长滩乡,整建制并入平乐镇。2005年底,平乐县辖6个镇、3个乡、1个民族乡:平乐镇、沙子镇、二塘镇、张家镇、同安镇、源头镇、阳安乡、青龙乡、桥亭乡、大发瑶族自治乡。平乐镇 辖:大街罗汉街、中华双十街、正西正北街、下关东泉街、新安安良街、新兴半边街6个社区居委会;龙窝、南洲、马渭、龙练、金山、月城、水源、大塘、同乐、南佛、宝沙、江口、中华、太平14个村委会。二塘镇 辖:二塘街社区居委会;里渡、二塘、茶林、沙冲、乐塘、谢家、高桥、和平、大水、矮山、甄山、大展、新华、周塘、燕塘、九龙、马家、牛角18个村委会。沙子镇 辖:沙子街社区居委会;保和、围梓、维新、沙子、安隆、义和、治平、保安、安全、协中10个村委会。同安镇 辖:同安街社区居委;旺塘、仁塘、屯塘、李家、华山、大里、同安、桃村、平山、沙江、妙贝、回龙12个村委会。张家镇 辖:张家街、榕津街2个社区居委会;湖洋、朝仙、钓鱼、燕水、泮田、老埠、水山、张家、古龙、榕津、老鸦、香花12个村委会。源头镇 辖:源头街社区居委会;启善、源头、坭塘、金华、玄武、山口、下坝、朱山、螺山、木林、金井、高龙、九洞、义洞、兰洞、古营、莲塘17个村委会。福兴乡 辖:潮水、上游、上盆、高埠、民安、民益、江右、江左、密山渡9个村委会。阳安乡 辖:古端、阳安、双合、石面山、陶村、平口、加东、雷峰、久宜、善福10个村委会。青龙乡 辖:大刚、青龙、豆地、马田、平地、郡塘、莲塘、平西8个村委会。桥亭乡 辖:桥亭街社区居委会;六冲、桥亭、显堆、苍源、人和、平石、仁德、上堡8个村委会。长滩乡 辖:长滩街社区居委会;桃林、长滩、裕丰、湖塘、龙田、六合6个村委会。大发乡(大发瑶族自治乡) 辖:黄龙、大发、苍板、印山、塘冲、四冲、福瑶、广运、大田、巴江10个村委会。

地理环境编辑地貌

境内地貌为中低山、丘陵和岩溶一体。东、南及西南山脉环绕,属南岭之一的都庞岭分支。东部山脉呈南北走向。主峰石榴界为境内最高点,海拔1372.1米。山脉下为一南北走向的平原,并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形成东南高,西北低的地貌形态。西南部山脉向南蜿蜒。主峰龙河岭,海拔1149.6米。北部和中部为峰丛,峰林谷地,洼地和溶蚀平原等岩溶区及丘陵区。莲花山山脉自二塘镇南部的谢家向西南延伸。莲花山主峰海拔953.4米。大扒乡黄龙的滩底村附近的河面为最底点,海拔72米。境内地貌按形态可分为丘陵、平原、台地、山地等类型。

气候

平乐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短夏长,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达310天以上。年均日照时间1414-2094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19.9℃,年均降雨量1355-1865毫米之间。境内处于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并受季风环流影响,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日照时间长,气温高,热量充足,雨量较充沛,干湿明显。春夏多雨,常造成山洪泛滥;秋冬降水量骤减,则又出现干旱现象。全年无霜期长,具有短酷热的桂南气候兼冬寒微雪的桂北气候。境内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全年太阳辐射为105718卡/cm2。7~9月是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季节,其中7月是全年最高值,达14015卡/cm2。5~10月总辐射量68971卡/cm2,占全年总量的65%。1958~1989年年平均日照1658.8小时,日照的年际变化大。平乐县1957~1989年年平均温度19.9℃,最高年为20.45℃(出现在1963年),最低年为19.05℃(出现在1984年);历年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9.4℃),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28.3℃)。极端最高气温39.4℃(出现在1971年7月22日),极端最低气温一4.1℃(出现在1963年1月15日)。因县内地势南部高,森林草地覆盖面大,北部低平,森林覆盖差,所以温度的分布规律是自南向北逐渐升高,年平均气温,南部的源头一带为19.3℃,中部的同安至西部平乐镇一带为19.7~19.9℃,北部的沙子一带为20.2℃。

资源编辑土地资源

境内土地按1990年全县平均每人仅7.35亩,每人平均占有耕地0.89亩。全县土地面积2879010亩,其中山地、丘陵为21351192亩,占总面积的74.16%;可利用土地为2542570亩,占总面积的88.31%,其中已利用面积,占总面积75.78%。据1990年统计,全县耕地346808亩,占总面积的12.05%。在土地面积中,可作林业用地的1630500亩,占总面积的56.63%;可利用尚未利用的林业用地332728亩,占总面积的11.55%;可开垦而未开垦的荒地7964亩,为总面积的0.27%。这些荒地多处在人口稀少或水利条件较差的边远山区。城乡、工矿、道路用地6594亩,占0.23%。1990年土地利用现状:耕地346808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2080.38亩,交通用地18933.60亩,水域71212.12亩,未利用土地1108237.19亩。

水资源

境内年平均降水量1357.5毫米,最高年1927.3毫米。漓江、茶江、荔江、榕津河、东江、西江和同安河等7

美丽的平乐桥亭六冲瀑布条主要河流共长275.9公里(其中过境河流漓江、茶江、荔江共长123.5公里,流量117.1亿立方米)。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0.48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0.02万千瓦。至1980年,开发1.13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11.28%。到1990年止,开发2.08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20.76%。县内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主要过境河流有漓江、恭城河(又名茶江),荔浦河。漓江经阳朔由县西北入境,恭城河、荔浦河分别由恭城、荔浦流来,经县东北、西部入境,三江在县城汇入桂江。县内主要内河为榕津河,分别由同安河、东江、西江3条支流汇合而成。主流东江河发源于源头镇的金井、木林的中低山区,由南向北流经阳安、青龙、张家、二塘至沙子汇入恭城河,在沙子地段因受地形地貌影响折转由北向南流,经福兴、附城于平乐镇注入桂江。为平乐县的主要水能基地。此外尚有小河26条,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小河有14条,总长533.33公里,河网密度0.28公里/平方公里。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大扒、源头、青龙、桥亭的交汇地带的砂、页岩中,其储量为1.8273亿立方米,孔隙水分布在河谷的冲积层中及其山前地带的冲积层中(储量不明)。岩溶水是县境内储量较大的地下水,以井泉、暗河、岩溶湖的方式排泄于地表。

矿产资源

自1958~1987年,先后有地质勘探队等20多个单位到境内普查勘探,发现有矿藏30种,分别是:磁铁矿、境铁矿、赤铁矿、锰、钴、镍、钛铁、锆英石、铜、锑、汞、钨、锡、铝、金、稀土、铌钽、水晶、钾长石、白云石、石灰石、重叠石、高岭土、磷、硅灰石、花岗岩、大理石、煤、泥炭、矿泉水等。

人口编辑据平乐旧志记载,明嘉靖元年(1522年),平乐县有991户,3586人,户均3.61人。

平乐神秘的'瑶族吉普赛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全县有1187户,3855人,其中男2377人,女1478人,户均3.24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全县有23099户,138025人。民国21年(1932年),全县有26965户,152515人。民国23年,全县1346村(街)共26569户,159011人,其中男性86787人,女性72224人,卢均6人。民国36年末,有31595户。172665人,户均5.4人。1949年末41850户,199351人,户均4.73人。解放后至1990年,平乐县进行过四次人口普查。1953年6月30日,24时为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登记时间。时全县总户数为45239户,207488人,户均4.59人,比1949年末增加8137人,增长4.08%。1964年7月1日零时为第二次中国人口普查登记时间,普查表明全县总户数49941户。230494人,户均4.62人,比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增加23006人,增长11.09%。1982年7月1日零时第三次中国人口普查,全县共有63738户,344919入,户均5.41人,比1964年人口普查增加114425人,增长49.64%,比1949年增长57.40%。1990年7月1日零时,中国进行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的普查结果为:共7453户,其中家庭79138户,集体户315户,家庭户人口387733人,户均4.9人。全县总人口391679人。1990年年末总人口403769人,比1949年增加204418人,增长102.54%。 境内有汉、壮、瑶、回、苗、侗、满、仫佬、毛南、塔塔、普米尔、黎、布依、朝鲜、土家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主要有瑶族、壮族、苗族、回族。1990年底,全县有人口403769人,其中汉族335009人,占总人口83.74%;瑶族47558人,占总人口的11.03%;壮族19996人,占总人口的4.95%;苗族714人,占总人口0.17%;回族345人,占总人口0.07%;其它少数民族247人,占总人口0.06%。

经济编辑平乐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区29个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县之一,全县全年水稻种植面积31.8万亩,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80%以上;全年标准化商品蔬菜复种面积12万亩,品种近20个,年产量20万吨左右。

2007年经济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26.19亿元,增长11.6%,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3%)64.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7亿元,减22.60%,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0%)48.60%;财政收入11336万元,增长23.18%,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4%)79.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30.46元,增长23.3%,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83.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5亿元,增长13.8%,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5%)76.38%;工业产值28.43亿元,增长18.7%,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0%)73.50%,其中规模工业10.35亿元,增长31.50%,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5%)74.78%;农业产值12.70亿元,增长6.30%,完成全年目标任务(8%)55.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66元,增长14.4%;引进区外境内到位资金13511万元,增长7.82%,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0.07%。

2008年经济

2008年全县财政收入1.757亿元,增长1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增长2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亿元,增长2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万元,增长12.7%;农民人均纯收入4289元,增长14.2%;城镇登记失业率3.81%;人口自然增长率5.7‰。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56亿元,增长5.9%;粮食总产量18.5万吨;商品蔬菜49.82万吨,增长8.6%;水果总产量45.38万吨,增长10.3%;人均水果收入1403.6元,增长10.3%;肉类总产量2.9万吨,增长5.7%;水产品总产量0.76万吨,增长5.9%。全县发放水稻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生态林建设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和中型水库库区移民补助等共计5935万元。第二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全县脱贫人口达4700人。完成植树造林13078亩。新建沼气池3226座,乡镇示范点16个,建成沼气技术服务站7个,全县沼气池入户率达53.5%。农业技术推广、绿色食品认证成果巩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森林防火、农业机械化、农资销售、农产品流通等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工业集中区总产值18.1亿元,增长35.6%;实现税收1600万元,增长26.9%。新引进企业10家。投入3840万元用于道路、排水管网、供电线路和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业集中区被确认为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

2009年经济

2009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3.21亿元,同比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60亿元,增长7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0亿元,增长18.2%。实现财政总收入1.89亿元,增长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70元,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4553元,增长4.7%。

2011年经济

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9.21亿元,增长5.2%;农林牧渔业产值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分别完成34.62亿元、48.80亿元。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5项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完成2.93亿元、46.52亿元、17185元、5911元、14.05亿元,增长13.6%、34.1%、10.5%、15.5%、17.4%。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5.8:38.7:25.5调整为34.4:41.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