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广西政府网 > 南宁政府网 > 马山政府网
中文名:

马山县政府网

官网:
msx.nanning.gov.cn
地址:
白山镇西华街
车牌:
桂A
区号
0771-6822053
百度分享
分享到:

马山县政府介绍

马山县位于广西中部,地处红水河中段南岸,大明山北麓。骆越长寿之乡。东与上林县、忻城县交界,西与大化县、平果县接壤,南与武鸣县相邻,北隔红水河与都安瑶族自治县相望,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辖县。全县现辖7个镇4个乡,145个村,6个社区,总人口51万人,有壮、汉、瑶等9个民族,总面积2363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大石山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200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中文名称马山县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下辖地区白山镇、百龙滩镇、古零镇等政府驻地白山镇电话区号0771邮政区码530600面 积2363平方公里人 口54.20万(2013年)方 言西南官话、壮语、平话、新民话气候条件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著名景点金伦洞,百龙滩景区,弄拉自然生态景区等车牌代码桂A行政代码450124目录1 历史2 行政区划3 地理4 资源▪ 矿产资源▪ 土地资源▪ 水力资源5 经济▪ 工业▪ 农业▪ 林业6 交通7 社会▪ 科技▪ 教育▪ 体育▪ 卫生8 旅游▪ 伴云山▪ 金伦洞▪ 百龙滩景区▪ 弄拉自然生态景区9 民族和语言10 文化历史编辑马山县历史悠久,行政区域由原来的那马县和隆山县合并而成。古属南荒地

,秦属桂林郡地,汉属交州刺史部郁林郡领方县和增食县,唐属岭南西道邕管思恩羁縻州,元属湖广行省广西右江道思恩土州,明属广西布政使司右江道思恩军民府。明洪熙元年(1425年)全县设白山、古零、乔利、兴隆、那马、定罗等6个堡。正统七年(1442年)思恩军民府府署从寨城山(今广西平果县旧城)迁至乔利堡,历时86年。嘉靖七年(1528年)6个堡改署为白山、古零、兴隆、那马、定罗等5个土巡检司。清同治6年(1867年)改那马土司为那马厅,其余定罗、兴隆、白山、古零土司依旧。民国元年(1912年)那马厅和定罗土司合并为那马县。民国4年(1915年)兴隆、白山、古零三个土司合并为隆山县。民国16年,两县直隶广西省政府。民国19年隶属宾阳民团区。民国23年,隶属武鸣行政监督区。解放后,隆山、那马两县隶属武鸣专区。1951年2月撤销武鸣专区,改隶南宁专区。1951年6月,广西省人民政府政令,隆山与那马两县全并为马山县,县治设在原隆山县城厢镇(今白山镇),于7月1日正式办公。1952年7月宾阳与崇左两专区合并为邕宁专区,1958年元月设立邕宁专署,马山县属邕宁专署领导,同年11月改为南宁专员公署。1971年11月,南宁专区改为南宁地区后,马山县隶属南宁地区。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南宁地区,设立地级崇左市,调整南宁市行政区划,原南宁地区的马山县于2003年6月27日正式划归南宁市管辖。

行政区划编辑1951年7月1日,经广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原那马、隆山两县合并为马山县。马山县隶属南宁市,全县辖7个镇4个乡,145个村,6个社区,3001个自然屯。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51.37万人。 截止2005年,全县辖7个镇、2个乡、2个民族乡:白山镇、百龙滩镇、古零镇、金钗镇、周鹿镇、林圩镇、永州镇、古寨瑶族乡、加方乡、里当瑶族乡、乔利乡。

马山县

马山境内多山,大体分东西两大部,东部多大石山,西部多丘陵,是全自治区有名的山区县之一。全县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21.3℃,极端最高温度38.9℃,最低温度一0.7℃,平均无霜期343天,年平均降雨量1667.1毫米,最高2063毫米,最少1245.8毫米,对农林牧业生产十分有利。

资源编辑矿产资源

马山县地下矿藏丰富,已探明的有煤、锰、铁、铀、铜、金、水晶、滑石、冰洲石、大理石、高岭土等。勉圩、大球等地煤矿,藏量丰富,发热量在4~5千大卡/克。乔利、林圩、周鹿、片联等乡,锰矿遍布。乐平铁矿,含铁量达50-60%以上,矿中还含有铝和黄、红色染料。古零的铀矿,国家在勘探之中。水泥资源丰富。

土地资源

至1985年,尚可开发利用的宜农荒地8万亩,宜林荒地76.53万亩,宜牧荒地32万亩,荒水2万多亩,共118.53万亩。按农业人口人均2.57亩。按国内荒山荒水经济开发水平计,低级开发亩年产值200元,如全县荒山开发度50%,年产值1.18亿元;中级开发亩年产值300元,开发度50%,年产值1.77亿元,开发度80%,年产值达2.84亿元;若达到高级开发水平,产值更多。本县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潜力在于开发山地资源,特别是利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优越条件,营林造林,封山育林,植树种果,种草养畜,发展经济作物等是大有潜力的。此外,山塘水库养鱼,尚有38%水面尚未利用。

水力资源

全县水资源丰富,被称为全国“水电资源富矿”的红水河流经境内近100公里。重点开发红水河10座大型梯级水电站中,大化水电站和百龙滩水电站就在本县境内,分别距县城23公里和15公里。除红水河外,本县11条地表河共集雨面积2170平方公里,最大流量为92秒立米,最小流量12.85秒立米,多年平均流量140.6秒立米,能开发利用水力资源蕴藏量8199千瓦,地下水203处,可利用92处,主要地下河11条,也可开发利用。

经济编辑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14.5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00.14%,比上年增长26.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33亿元,比上年增长26.4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6亿元,比上年增长32.79%。

工业

民国期间,工业行业有炼铁、铸锅、造纸、砖瓦、缝纫、纺织、

城市风景陶瓷、竹木器具、榨油、制糖、糕饼等20余个,全为手工生产,质量低,品种少,不能满足县内人民生产及生活所需,大量的工业品靠进口解决。1949年,工业产值只有48万元(折人民币计,按1952年不变价),占工农业总产值6.1%。解放后,50年代初期,县除了1953年兴建大米加工厂外,主要是帮助私人小手工业恢复和发展生产。1954年全县手工业有19个行业,1494户,从业人员3040人,其中含私人办的黄幡、坛洞两个铁锅厂、679个砖瓦窑和281个石灰窑。1956年产值共143.7万多元(1952年不变价)。手工业合作化高潮中,1957年2月,全县小手工业者组织了铁锅生产(105人)、印刷工艺合作社2个、车缝合作社(组)9个(380人)及铁木具合作社12个(208人)。1958年“大跃进”中,掀起了第一个办工业的高潮,当年兴办了县副食品加工厂、县砖厂、火力发电厂、县农械厂、马山锰矿及渌罗煤矿,各供销社也办起了副食品加工场,各公社也建立农具厂;印刷厂由集体转为国营企业。在这年冬的“大办钢铁”中,本县及都安县曾组织近10万之众于古零、合群、乔利、林圩、周鹿等地挖铁矿,建高炉炼铁,持续1个月,建成高炉1115座,挖得铁矿石68434吨,炼出烧结铁2232吨。可是砍去8万多亩山林和拆毁近千间群众砖瓦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得不偿失。1959年又兴办水晶矿,当年底止,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7.9万元,工业产值达582万元(1957年不变价),主要产品有铁锅、锰矿石、铁木农具等。60年代初,国民经济遇到了暂时困难,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中,1961年、1962年相继停了县砖瓦厂和渌罗煤矿,工人全部下放回农村,1962年全县工业产值只有173万元(1957年不变价)。1963年,调整初见成效,生产略有回升,当年兴建巴更、鳌鱼山两个小水电站。次年建成下滩水电站,各社队兴起了办小水电高潮。1966年县工业产值为273万元(1957年不变价),比1962年增长67.8%。“文化大革命”的头两年,无政府主义盛行,工厂规章制度被破坏,加之两派武斗,使工业产值急剧节下降。1969年,由于县综合加工厂、锰矿、火电厂、县磷肥厂、炸药厂的相继兴建与投产,职工增至296人,总投资累计269.7万元,工业产值恢复到300万元(1957年不变价),占工农业总产值14.6%,上交利税25万元。70年代初,贯彻上级大办“五小工业”(小钢铁、小化肥、小农机、小电站、小煤炭),实现“新的全面大跃进”中,又掀起了第二次大办工业的高潮,从1970年到1976年,先后兴建3000千瓦火电厂,红旗水电站、东风水电站、金钗煤矿、勉圩煤矿、冶炼厂、酒厂、糖厂、氮肥厂、水泥厂、碗厂等。至1979年底,全县共有地方国营工业企业25家,职工1511人,同时还有麻袋厂、文具厂、建筑构件预制厂等集体企业,和白山镇的被服厂、五金厂、木器厂3家手工业企业(其余圩镇手工业社均划归公社企业办公室管理)。1980年兴建县红砖厂和锰矿两家国营企业。1983年县红砖厂的财产及职工全部拨给大化电厂

秋日。1985年,国营工业企业有20家,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914.9万元,职工总数1607人。主要产品有:水泥3.50万吨,混合糖0.358万吨,锰矿石0.47万砘,滑石粉0.23万砘,碳铵0.76万吨,铸铁管0.84万米,小钢磨1200台,65度白酒587吨,沙纸195吨,名优产品有小钢磨和沙纸,小钢磨远销区内外,沙纸销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全年工业产值1172万元。 2006年,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84001万元,比上年增长20.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059万元,增长21.64%;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27590万元,增长17.27%,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工业实现了同步增长的态势。

农业

本县水田分布于中部丘陵地区,旱地多分布于东西部石山地区。

农业种植以粮食为主,经济作物次之;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甘蔗、木薯、花生为主。解放前,耕地1/4左右为地主占有。政府不管农业,年种单造,品种劣,耕作粗放,产量很低。1949年,隆山、那马两县粮食总产共3578万公斤,亩产99公斤,人均产粮152.2公斤,农业总产值737万元(按1952年不变价),占工农业总产值93.9%。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1953年以后组织互助组,继而组织生产合作社,以至建立人民公社,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农业生产走上集体化道路。多年来,党和人民政府带领人民群众兴修水利,由1949年原有保水田面积1.9万亩,增至1985年的13.7万多亩,生产由传统的手工操作改变为半机械化,引进大量作物良种,改一年种单造为多造,建立和完善农业管理机构,农业科技人员由解放初期4人增至64人,改进耕作技术,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的1982年,粮食产量最高年达12242.5万公斤,亩产达171.3公斤,人均产粮262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2.42倍、75%和72.1%。1985年农业总产值7316万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3893万元(均按1980年不变价),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3.2%,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5.9%。自1958年“大跃进”和建立人民公社后,社会上刮起了“浮夸风”、“一平二调”的“共产风”。“文化大革命”期间,又在农村中贯彻“大寨工分”、大打“批资批修总体战”、“拴野马副业”、“割资本主义尾巴”等一些“左”的农业政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长期以来,分配上吃“大锅饭”,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片面贯彻“以粮为纲”,重粮轻经,生产单一,农业生产比例失调,发展速度缓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纠正了党在农村中“左”的政策,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1981年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土地承包到户,实行生产责任制,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扭转了生产单一的局面,农业生产开始向商品化发展,农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 马山县现有耕地面积23954公顷,其中水田10460公顷,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大豆、红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花生、木薯、金银花、苦丁茶、旱藕以及各种蔬菜、水果等,其中金银花、早藕、苦丁茶在区内外享有盛名。东部石山地区盛产黑山羊、竹子、金银花,产品远销区内外;西部丘陵地区生产水稻、甘蔗和水果,适宜发展速生丰产林。

林业

民国《隆山县志》记载: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兴隆、白山

风景、古零三土司境内森林尚称茂盛,光绪年间,商人开厂铸锅,采木烧炭,加之人口日繁,需用增多,“从前森林,一化而为童山矣。”光绪末年,始有人自动造林。民国20年(1931年)后,国民党广西省政府曾提倡造林,且规定建造县、区、乡、村四级公有林,森林有所恢复,但有些优良树种已濒临绝灭,森林面积亦乏统计。解放后,人民政府提倡造林绿化,开展宣传,建立林业专业机构,配备技术干部,每年拨出一定经费,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造林护林。自1953年起坚持年年人工造林,1957年起先后建立永州、周鹿、县林业科学研究所3个国营林场,1966年起各公社、大队相继创办集体林场(1978年时最多达98个,经营面积14.7万亩),1968年起5次组织飞机播种造林,1982年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和落实林业“三定”政策(稳定山界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至1985年,33年间共造林197.55万亩。但由于“重造轻管”及其他原因,造林的保存率很低,再加上1958年“大炼钢铁”和1981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后,发生的两次大规模的乱砍滥伐,1985年统计,全县实有森林面积仅26.7万亩,比1974年下降31.6%,占全县林业用地122万亩的21.9%,森林覆盖率为6.68%,绿化程度30%。森林面积的减少,给全县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均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30多年来坚持不懈造林的结果,是成熟林日渐增加,自1958年至1985年向国家提供了木材2.07万立方米,两次乱砍滥伐之余,1985年立木蓄积量尚存71.7万立方米,比1974年增加5.1倍。1985年全县尚有国营林场3个,国、社联营林场1个,乡、村办集体林场29个,待开发宜林荒山76.53万亩。同年林业总产值384.万元,占全县大农业总产值5.25%。 交通编辑本县东部、西部属大石山区,石山丛错,道路崎岖,行旅维

相关图片艰,中部土山丘陵,尚可通车马。惟北部沿红水河一带,生产的商品可藉舟船运往外地。清代县内在桥景、二塘设两处驿站,方便官差来往及向思恩府传递公文。肩挑步行,马驮人扛,交通运输仅此而已。进入民国, 状况无大改变,民国20年起虽修建公路,但建成通汽车者仅有3条,长79公里,至解放前夕,实际通汽车者只2条,24公里。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为改善本县交通闭塞、落后状况,以促进经济发展,大力抓交通建设, 到1987年为止,新建、改建公路共达39条,总长602.6公里,为1949年实通车公路的25.1倍。至此南经武鸣至自治区首府南宁;东经上林至宾阳黎塘;北经都安至金城江;西经平果至百色。县内15个乡镇和144个村(街)通了汽车。1985年全县有各种汽车201辆,其中客车42辆,货车110辆,兼营货运的中型及手扶拖拉机919台。客运、货运遍通城乡。水上交通靠红水河,丰水期贡川和金钗两乡的黄豆、山羊、沙纸等产品和调出的粮食通过水运至来宾及梧州,运回工业品。 2006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871万元,同比增长12.8%。交通运输完成货运量146万吨,货物周转量2986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262万人,完成旅客周转量26991万人公里,增长16.50%。全县拥有在养公路719.66公里,都南高速经过马山境内到达都安其中二级路6公里,三级路52.5公里,四级路487.76公里,等外路173.4公里。全县15个乡镇通了公路,其中有4个乡镇通了油路,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全县基本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状结构局面,解决了全县40多万人口的交通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