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河南政府网 > 洛阳政府网 > 洛龙政府网
中文名:

洛龙区政府网

官网:
www.luolong.gov.cn
地址:
暂无
车牌:
豫C
区号
百度分享
分享到:

洛龙区政府介绍

洛龙区位于洛阳市区东部和南部,背靠邙山,面对伊阙,东望嵩岳,西倚周山,东与偃师市相连,西与宜阳县毗邻,南接伊川县,北与孟津县及瀍河、老城、西工、涧西诸区接壤。总面积206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面积90.19平方公里。2012年,总面积211平方千米,总人口40.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3.5万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04‰以内。

洛龙区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城市新区,是洛阳市六大主城区之一,也是全市的经济、文化、金融和商贸中心。历史沿革

编辑

居洛阳城周围之郊区,在行政上一直隶属洛阳管辖,其归属随

龙门石窟洛阳归属之转移而变化。

据《尚书·禹贡》载,大禹划定九州,河洛为豫州,辖区属之。

西周(11世纪中期至前771)洛阳称作雒邑或成周。为西周之东都。辖区为成周之郊。

周平王元年(770)迁都雒邑王城,史称东周。辖区为京郊。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置河南县、洛阳县,辖区为两县城郊,归三川郡。

汉高祖五年(202)二月,初都洛阳,后迁长安,废秦三川郡,改置河南郡。辖区所在河南县、洛阳县归河南郡。王莽天凤元年(14),废河南、洛阳,改称宜阳县,改河南郡为保忠信乡,辖区属之。更始元年(23),刘玄移都洛阳,复称河南郡洛阳县、河南县,辖区属之。

东汉都雒阳,复西汉建制。光武帝建武十五年(39),改郡为尹,辖区属河南尹之河南、洛阳二县。

三国曹魏,都洛阳。省河南县。辖区属河南尹洛阳县。

西晋都洛阳,改尹为郡,恢复河南县。辖区归河南郡,分属河南、洛阳二县。316年,汉刘曜、匈奴石勒联军攻占洛阳。

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司马睿立都建康,史称东晋。晋明帝太宁三年(325),后赵石生、石虎等攻入洛阳,定为南都,改河南郡为洛州,置行台,县如故。晋废帝海西公太和四年(369),前秦符坚攻入洛阳,改洛州为豫州,辖区为豫州河南、洛阳县地。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迁都洛阳改洛州为司州,置河南尹,辖区为尹属河南、洛阳县地。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534),迁都邺城,复改司州为洛州,置洛阳郡。二年,改河南县为宜迁县,辖区属之。北周静帝大象元年(579),以洛阳为东京,设洛州总管府撤洛阳县、置河南县,辖区属之。

隋文帝开皇二年(582),以洛阳为河南道行台尚书省,三年废。文帝仁寿四年(604)定洛阳为东京。炀帝大业二年(606),迁都洛阳,改洛州为豫州,再改为河南郡。五年(609),改东京为东都。辖区属河南郡河南县、洛阳县。

唐初以洛阳为东都。高祖武德四年(621),废东都,设洛州总管府。不久罢总管府,改设陕东道大行台。九年,罢行台,恢复都督府。太宗贞观元年(627),撤陕东道,改为河南道。十一年(637),改洛州为洛阳宫。高宗显庆二年(657),李治徙居洛阳,以洛阳为东都。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称帝,国号,以洛阳为神都。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唐国号,以洛阳为东都。玄宗开元元年(713),改洛州为河南府。开元二十一年(733),设都畿道,河南府属之。玄宗天宝元年(742),改东都为东京。肃宗至德元年(756),复称东都。其间,辖区属都畿道河南府之河南县与洛阳县。

五代之时,后梁、后唐、后晋三代均曾以洛为首都。辖区属河南县、洛阳县、同归洛州河南府。

北宋以洛阳为西京,辖区分属河南、洛阳二县,归河南府。太宗至道三年(997),辖区属京西路。神宗熙宁三年(1070),改属京西北路。五年,省洛阳县并入河南县。哲宗元祐二年(1087)复设洛阳县,辖区仍属河南县、洛阳县。

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占洛阳。金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撤销河南县,并入洛阳县,宣宗兴定元年(1217),定洛阳为中京,设金昌府。辖区属金昌府洛阳县。

元时,洛阳为县制,属河南府。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辖区属河南府路洛阳县。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置河南布政司。辖区属河南府洛阳县。

清初实行保、里、甲制。县下设21保,以保统里、计86里,里下设甲,计680甲。县辖村751个。清末废保、里设区,按八卦方位,全县共设9个区。辖区分属乾、坎、艮、离、兑等区。

民国元年(1912)初年,实行道尹制。辖区所在之洛阳县属河洛道。民国3(1914),属道尹公署。民国16(1927),道尹制废,改属豫西行政长官公署。其时县下设乾、坎、艮、震、离、兑、中等七个区。次年,除坎、中二区未动外,分设乾东、乾西、艮东、艮西、震中、震东、震南、震北、离东、离西、兑南、兑北等15个区。民国20(1931),改设督察区,洛阳县属省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中区为第一区;乾区为第二区;坎区为第三区;艮区为第四区;九贤为第五区;李村为第六区;离区为第七区;兑区为第八区。辖区分属二、三、四、七、八区。民国21(1932),国民党南京政府迁洛,定洛阳为行都。同年12月,复迁南京。民国24(1935),将涧河以东,马坡以西各村,以及唐寺塔湾等村,划归一区;瀍河以西各村,划归二区;原四区、七区合并。民国28(1939),划辖区潘寨一带为第六区。民国29(1940),洛阳县开始实行新县制。县下设6区,9镇、33乡。民国30(1941)冬,撤区并镇合乡,全县设城关5镇,余为19个乡。

民国33(1944)5月日本侵略军侵占洛阳,成立伪洛阳县政府。同年11月,中共洛阳县工委、洛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民国34(1945)3月,根据上级指示,将洛阳县划分为洛南、洛北二县。同年814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党受降,恢复洛阳县政府。同时,中共洛阳县委、洛阳县民主政府宣布成立。

民国37(1948)3月,洛阳解放,中共洛阳县委、县民主政府迁驻邙山簿姬岭,后改称洛北县民主政府,迁邙山冢头村,属太岳五专区;豫陕鄂三地委决定在洛河以南成立龙门县民主政府,驻洛南练庄村。45日,陈赓兵团再克洛阳。825日,洛北、龙门二县合并为洛阳县,归豫西一专署。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491月,洛阳县与洛阳市合署,县领导市。辖区属洛阳县。

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1月,洛阳县、市分治。县下设9个区:一区驻地麻屯,二区驻地海资,三区驻地平乐,四区驻地谷水,五区驻地军屯,六区驻地佃庄,七区驻地丰李,八区驻地李村,九区驻地寇店。195212月,又增加3个区:十区驻地龙门,十一区驻地凤凰台,十二区驻地辛店。

19505月,为管理四关农村工作,成立洛阳市郊区公所,辖塔湾、马坡、岳村、小屯、金谷园、下池6乡和西工镇。

19542月,划洛阳县四区(谷水)归洛阳市。

195511月,洛阳县建制撤销,将原洛阳县所辖的五区、十区、十二区划归洛阳市领导,计55个乡镇,领224个村。

19561月,根据洛阳市人民委员会指示,在原洛阳市郊区办事处的基础上,组建中共洛阳市郊区委员会、郊区人民委员会。同时将郊区所辖的65个乡、镇,合并为关林、杜村、魏屯、古城、安乐、军屯、石人、焦寨、营庄、冢头、杨冢、王湾、延秋、董窑、辛店、大鎙、孙旗屯、白马寺、孔寨等19乡和龙门镇。

19588月,按照党中央大办人民公社的指示,关林、龙门、杜村、魏屯、古城、安乐、军屯、石人、焦寨等9乡镇合并建立洛南人民公社;营庄、冢头、杨冢、王湾等4乡成立邙山人民公社;延秋、董窑、辛店、大鎙、孙镇屯等5乡成立秦岭人民公社;白马寺、孔寨2乡成立白马寺人民公社。在涧西区各村成立火星人民公社;瀍河区各村成立红旗人民公社;洛北区各村成立洛北人民公社。

195811月,撤销郊区建制。建立市属洛南、洛北、瀍河、涧西4个人民公社。除洛南公社未动外,秦岭公社划归涧西人民公社;邙山公社划归洛北人民公社;白马寺公社划归瀍河人民公社,成为其分社。

19598月,恢复郊区建制,区下辖洛南、邙山、秦岭、白马寺4个人民公社。

19611月,洛阳市调整政区、郊区再次撤销,在原洛南公社辖区建立市属洛南区,邙山公社辖区建立市属邙山区,秦岭、白马寺分别划归涧西、瀍河区。

19626月,郊区再度恢复。区下辖关林、龙门、杜村、范滩、古城、安乐、军屯、李楼、焦寨、营庄、冢头、中沟、杨冢、延秋、董窑、辛店、三山、大鎙、白马寺、帽郭等20个人民公社。

19653月,根据上级指示,开始并社。郊区将20个公社合并为关林、龙门、古城、安乐、李楼、营庄、杨冢、辛店、孙旗屯、白马寺等10个人民公社。瀍河区的马坡、旭升合并为瀍河人民公社;涧西区的七里河、谷水两社合并为工农人民公社。

19683月,经洛阳市革命委员会批准,建立洛阳市郊区革命委员会。尔后,各公社相继成立公社革命委员会。

19688月,经洛阳市批准,将原属涧西区的工农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瀍河区的瀍河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洛北区的洛北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划归郊区管辖。至此,洛阳市郊区革命委员会管辖13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08月,郊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撤销洛阳市郊区革命委员会,建立洛阳市郊区人民政府。同时,撤销公社革命委员会,建立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3月,进行机构改革。根据政社分设的精神,改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为乡、镇人民政府。区下辖10个乡、3个镇。

1990年底,洛阳市郊区人民政府管辖范围为关林、龙门、白马寺3个镇人民政府和工农、洛北、瀍河、邙山、红山、辛店、古城、安乐、李楼、孙旗屯10个乡人民政府。领村民委员会226个,居民委员会20个,辖自然村401个。

2000年,洛阳市城市区区划调整。

洛龙区下辖安乐街道和开元街道2个办事处,龙门、关林、白马寺、安乐、丰李、李楼6个镇,古城1个乡。

2006228日,洛阳市将宜阳县的10个行政村划归洛龙区古城乡管辖,将洛龙区辛店镇整建制委托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行政区划不变。

2007627日,将古城乡的夜叉磨、古城、杨庄、孙庄4个村和关林镇的曹屯、王圪垱2个村从所在乡镇析出,组建开元路街道办事处。

区划详情

截至20111110日,洛龙区辖9个街道、7个镇:安乐路街道办事处、龙门石窟街道办事处、龙门街道办事处、关林街道办事处、太康东路街道办事处、辛店街道办事处、古城街道办事处、科技园街道办事处、镇北路街道办事处、丰李镇、诸葛镇、李村镇、白马寺镇、安乐镇、李楼镇。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shadow

出口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洛阳市交通地区

洛龙区地理坐标东经112°16′-112°37′、北纬34°33′-34°46′。南北宽21.5公里,东西长33.5公里。

地貌

地貌特征属伊洛河冲积平原,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的簸箕形开口盆地,境内海拔最高为394米,最低为126米。

地质

洛龙区地处断陷堆积盆地现代河床之中,绝大部分范围被新生带沉积物所覆盖。第四纪前基岩的分布:南部丘陵山区,龙门一带,有残缺不全的古生代基岩出露,并呈东西走向,以缓倾角(15°35°)向北倾斜;在西部的秦岭顶部有零星出露,其它多是第四纪松散岩层。

气候

洛龙区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季风显著为其主要特征。1月多西北风和东北风,在其作用下,极地大陆气团占据优势,寒冷干燥;7月则多西南风和东南风。由于偏南风的影响,热带海洋气团居统治地位,炎热多雨。低空气流和气团的这种季节性变化,显示了本区具有季风气候特征。从而形成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日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的一般特征。

自然资源

编辑

野生动物

洛龙区常见的兽类有野兔、狐狸、黄鼬、岩松鼠、狗獾、狸猫、褐家鼠、小家鼠、田鼠、大仓鼠等。

洛龙区常见的鸟类有环颈雉、山斑鸠、石鸡(俗称呱呱鸡)火斑鸠、灰鸽、喜鹊、山雀、乌鸦、燕、绿嘴啄木、星头啄木、布谷鸟、鸳鸯,睢鸠、黄鹂、鵊鸡、鹌鹑、红嘴鸭、雁、灰喜鹊、雀鹰、鸢(俗称老鹰)、金雕(俗称兔鹰),麻雀、桃虫(俗称槐串、小鸟)、鹭鸶、猫头鹰、戴胜、鸦雀、鸽子、白鹳等。

水生动物有草鱼、鲢鱼、鲤鱼、虾、鳖、蟹、河蚌等。

两栖类有青蛙、黑斑蛙、蟾蜍等。

虫类有蚕、蜂、蝉、蝴蝶、螳螂、蜻蜓、棉蚜虫、棉蛉虫、椿象(俗名臭斑斑)、樗鸡、蜘蛛、蚊子、白翎子、蝎子、蜗牛、萤火虫、蚯蚓、土鳖、飞蛾、扑灯蛾、百足虫、七星瓢虫、金龟子、蚂蜂、叩头虫、跳蚤、臭虫、长蛇、蚰蜒、天牛、蚱蜢、狗蝇、蝇、蝇虎、牛虻、蟋蟀、纺织娘、蚁、斑毛、衣鱼、蜣螂、守宫、蝗、蠓、麻蜥等。

珍贵动物有豆雁、鸳鸯(国家二级保护)、红腹锦鸡(省级保护)等。

植物资源

乔木与灌木

洛龙区的树种有:

松树类共5种,即油松、华山松、落叶松、白皮松和雪松,分布在洛龙区各处。

柏树类有侧柏、桧柏、塔柏、龙柏、千头柏、竹柏、镇柏,分布于全区各地,龙门山、关林庙为侧柏的集中区。

杨树有15种,即大()叶杨、毛白杨、箭杆杨、加拿大杨、银白杨、沙兰杨、加龙杨、哈佛杨、克鲁斯杨、意大利杨、新疆杨、晚花杨、枫杨等。其中白毛杨多在公路两旁,其余全区各处均有栽培。

柳树有4种,即龙柳、垂柳、银叶柳、旱柳,分布于洛河及伊河两岸,其它地区的渠道两旁也有零星分布。

榆树有5种,即榔榆、南阳白榆、襄樊白榆、厢铺榆、本地白榆,分布于洛龙区各地,邙山丘陵一带较多。

槐树有国槐、刺槐、无刺洋槐、紫花刺槐、盘槐、垂槐等6种,洛龙区各地均有零星分布。

桐树有泡桐、梧桐、法国桐3种,法国桐多在公路两旁种植,泡桐遍布洛龙区,梧桐在洛龙区有零星分布。

椿树有两种,即臭椿和香椿,分布于洛龙区各地。

除此而外,还有金狮楸、合欢、王角枫、鸡爪槭、银杏、柿树、红枫、重阳木、杜仲、皂角、黄楝、苦楝、构树、桑、榕、唐槭、山胡桃、水冬瓜、白玉兰、水杉、文冠果、刺楸、樱花、红叶李、黄山栎、广玉兰、枇杷、棕榈、黄连木等29种,多在各园林内种植,柿树、皂角、桑、构、榕等,在各地有零星分布。

花灌木类

牡丹、芍药、月季、小月季、十姊妹、紫荆、花石榴、丁香、玫瑰、刺瑰、木芙容、棣棠、迎春、麻叶绣球、溲疏、郁李、木槿、腊梅、榆叶梅、红绿梅、碧桃、垂枝桃、无花果、花椒、探春、臭八仙、垂丝海棠、贴梗海棠、木爪海棠、木本夜来香、大叶黄杨、雀舌黄杨、瓜子黄杨、金心黄杨、海桐、石楠、桂花、刺桂、女贞、小叶冬青、南天竺、十大功劳、窄叶十大功劳、蚊母、头棘、凤尾柏、孔雀柏、米真柏、翠兰柏、枸骨冬青、夹竹桃、茉莉、忍冬等。

藤木类

爬墙虎、灵霄、紫藤、葡萄。

药材

地骨皮、五加皮、白藓皮、枣核、白蒺藜、野菊花、透骨草、大力草、防风、苍耳子、蒲公英、远志、白头翁、木回头、南沙参、全瓜萎、地丁、首乌、白丑、柏子仁、杏仁、桃仁、女贞子、薄荷、旱莲草、青蒿、旋复花、扁畜、天花粉、生地、连翘、车前、桔梗、丹皮、白芍、金银花、荆芥、柴胡、枸杞、蓖麻子、桑白皮、艾叶、大服子、小茴、独叶莲、细辛、龙葵、败酱、合欢、鸡内金、鸡冠花、土蟹虫、马齿苋、泽泻、白茅根,冬瓜子、冬瓜皮、丝瓜络、地龙、麦冬、西瓜皮、血余、花椒、瓜蒂、皂角刺、侧柏叶、茵陈、柿蒂、韭菜、荷叶、桑叶、黑芝麻、槐米、蜂房、蜂蜜、蝉蜕等。药材分布于邙山、秦岭丘陵地、龙门山及伊、洛河两岸。

人口民族

编辑

截止20127月,洛龙区有人口40.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80人。

经济概况

编辑

第一产业

1948年洛阳解放后,洛龙区农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剿匪反霸、土地改革等新民主主义革命,广大贫下中农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的体制改革,激发了广大贫下中农的积极性,使洛龙区农业不断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政治、经济体制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使郊区农、牧、渔业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1990年全区农业、牧业、渔业产值达8096万元(1980年不变价换算,下同),比1977年的5421万元,增长1.49倍,比1949年的1222万元,增长6.63倍。为城市生活、生产服务的蔬菜、瓜果、鲜肉、鲜蛋、建材等商品基地,已经形成并逐步完善。从1984年至1990年,共为城市提供蔬菜1046978吨,瓜果103947吨,鲜肉38867吨,鲜蛋23473吨,鲜奶19886吨。其中提供的蔬菜和鲜奶总量占城市所用量的85%以上。1990年,郊区农民的人均收入为626元,是1983238.5元的2.44倍。

建国前畜牧业生产为农户个体经营,少数富裕人家饲养骡马,一般中等户多养驴喂牛,广大贫穷农户食不裹腹,生活困苦,根本养不起牲畜,养猪、家禽饲养也为数不多,养鸡虽较普遍,但数量不大。由于缺乏饲料,缺医少药,疫病传染,畜牧业发展缓慢。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生产,畜牧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猪、羊、鸡、鸭、兔等畜禽发展最快。1990年猪存栏数达80316头,比1949年的11364头,增长7倍多。山绵羊13341只,比1949年增长7倍多。

2013年,洛龙区全年完成土地流转和农业结构调整8500亩,新增花卉苗木林果基地6300亩,新发展蔬菜基地1100亩。李楼万亩苗木花卉基地、龙门西山万亩林果基地、丰李万亩核桃基地初具规模,15个农业专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4.8亿元。国豫花博园组培中心建成投用,双赢高科生态农业园区成功举办首届葡萄采摘节。全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7家。

第二产业

洛阳市郊区在建国以前,没有近代工业,只有分散在各村、镇的小手工业作坊及个体手工业工匠,被称为四坊”(磨坊、油坊、染坊、鞭炮坊)五匠”(铁匠、木匠、泥水匠、石匠、砖瓦匠)

1954年,合作化运动高潮中,各村、镇的个体手工业者及各业工匠,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帮助下,纷纷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批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几年之后,这些合作社经过合并、扩建及重新组合,有许多发展成为地方国营和集体所有制的小型工厂。30多年来,经历了发展、跃进、整顿、提高的历史进程,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形成了今天郊区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1990年《郊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载:区属及各乡()、村已办有机械、铸造、化工、建材、食品、印刷、纺织、木器、服装等各类工业2758个。1990年区、乡()两级集体工业完成总产值11540万元,其中区属工业完成产值3929.2万元,乡()属集体工业完成产值7610.8万元;村及村以下工业完成产值8861万元(以上统计均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全区有4个村办企业,1个区属企业被洛阳市政府命名为明星企业69种工业产品获省、市级优质产品奖。与此同时,国家和省、市的工业部门,也先后在郊区地域内,兴建了一些较大的工业企业。如嘉陵摩托车厂、邮电部电话设备厂、铁道部十五工程局所属各厂、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第一建设公司、洛阳钢厂、洛阳合成洗涤剂厂、洛阳震动机械厂、洛阳龙门水泥厂、洛阳卷烟厂等。它们的产品,在全国、全省同行业中,都占重要地位。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

洛阳郊区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西周时周公创立成周学制,都城始设国学在京郊则有乡学。此后,至北宋建立河南府学,而明代洛阳县学建于县城东郊,社学、书院相继发展。至清,设府学1所,县学1所,有涧西、洛浦等书院和谷水镇、唐屯、孙旗屯、枣园村计4处私塾,义学遍布城乡。

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河南府和洛阳县奉谕改建中学堂和小学堂,到宣统三年(1911),洛阳县有高等小学堂3所,初等小学堂45所。

民国以后,教育逐渐发展。民国6(1917)在关林庙创办尚斌高小,高等小学堂增至6所,国民小学亦达200余处。民国16(1927)李屯樱麓初小成立。次年,高等小学发展到15所,义务小学已达291处。延至民国36(1947)秋,中、小学增至46处,保国民学校多达576所。

洛阳解放后,全县农村小学531所。县人民政府为改变过去中等学校多集中于县城的状况,面向农村发展农村中等教育,先后在关林创办初级师范学校,在平乐、李村、麻屯各设中学1所,使农村学生就近入学。1955年县制撤销后,辖区完小17所,220多个行政村都设有初小。

19571965年,教育工作一度受到的思想影响,走过曲折的道路,特别在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时期,中小学停课闹革命,使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1978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逐步完善了教学法规,使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1985年经河南省检查验收给郊区颁发了普及初等教育合格证。1990年全区有小学199所,初中35所,完中3所,高中5所,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计有学生73000多人,教职工3300多名。育红班198227班,幼儿班8377人,幼儿教师319名。教学工作中评出优秀党员19名,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50;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125名。在改善校容校貌达标活动中,有94所学校达标,23所学校达到区级标准。此外,郊区境内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外语学院、洛阳师范专科学校等11所院校,每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2013年,龙盛中学、龙盛小学、一实小龙康校区建成投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3所,成功引进百年名校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涉及近4万名中小学生的取暖降温工程全部完成,荣获河南省教育工作先进区称号。

文化

1950年,洛阳县人民文化馆成立,为加强农村社会主义宣传,文化馆迁址关林。文化馆除设有图书室对农民开展借阅外,根据党在每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利用每月逢三关林庙会举行图片展览。对民间传统文艺,进行发掘和辅导,废除封建迷信活动,保留和发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健康文艺。土地改革以后,农村业余剧团、狮舞、龙灯、挠阁、高跷、旱船、海蚌等群艺活动蓬勃地发展起来,逢年春节佳日,自演自乐。

1979年,根据中央文件精神,13个公社陆续地建起了文化站,配有专职干部。1980年以来,各文化站设有图书室、游艺室、电视室等文化设施。1980年文化馆组建民办公助曲剧团1个,豫剧团1个,上山下乡巡回演出。农村业余剧团设立23个。1985年,整个农村文艺队伍5000余人,喜庆节日,自娱自乐,呈现欢天喜地和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1978年以来,文化馆每年举办春节文艺调演大会,农村各式的业余文艺,有计划地按顺序参加了表演。1989年民间狮舞发展到13架,龙灯两架,排鼓4组,秧歌队、骑黑驴、旱船等,村村皆有。1990年,三官村群众集资万余元,把停止活动30余年的挠阁社重新组织起来。

2013年,免费演出戏剧120场、放映数字电影2031场。

卫生

解放前城镇大都设有私营中药铺(),兼顾诊治。农村的中医大夫,都属半农半医。病患者随来随治,重病者请大夫到家诊治。农村名医很多,如李楼李八先妇科。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美国人傅一民在兴隆街创办福音堂医院,洛阳始有西医西药。

民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经济凋零,卫生事业发展迟缓。

洛阳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洛阳市()及其郊区的卫生事业获得了相应的迅速发展。

1948年,洛阳县人民政府卫生科,首次对农村中西医人员进行政治、业务考试,合格者发放开业执照,计发西医证40人,中医证68人。1952年县卫生科设防疫股,同年在老城阜安街创办县医院。1955年洛阳县置撤销,县医院改称区人民医院。1962年恢复郊区建置,成立卫生科,恢复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到1968年全区13个公社均设有卫生院,各生产大队设有卫生所。到198213个企事业单位建了卫生室,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19589月,国家卫生部和河南省卫生厅拨款,以平乐郭氏正骨术为基础,在白马寺兴建洛阳正骨医院,1983年在辛店公社徐家营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150中心医院,1984年在瀍河乡创办铁道部第十五工程局中心医院。是年洛阳市肿瘤医院创建,1989年洛阳市乳腺病医院以及洛阳市烧伤科医院相继开诊,使人民的疾病得到及时治疗。

由于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防疫工作,危害人民建康的霍乱、白喉、回归热、黑热病、天花、疟疾、鼠疫等23种传染病和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氟病得到控制。

体育

古代武术,多为拳击、剑击和棍、棒、射、骑等自发的武功锻炼活动。明末,洛阳县军屯村已有人练八方通臂拳。清康熙年间(16621722),洛阳县马坡村回族马学礼开创心意六合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洛阳县中、小学堂,始设体育课。辛亥革命后,随着学校的兴办,体育事业相应的有所发展,中小学校均辟操场,设体育课,开展各种球类、田径等体育活动。民国27(1938),洛阳县在西北体育场举办首次农民篮球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体育事业。1954年洛阳县田径代表队,参加了洛阳地区运动会获总分第一。1955年洛阳县建置撤销后,由于建置多变,于1974年成立了郊区体育运动委员会。通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使全民的体育水平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1973年,成立业余体校,向北京、武汉、开封等体院输送学生25名。1974年区田径队参加市三届运动会获总分第二。1978年区体育代表队参加市四届运动会获总分第3名,女篮第5名,乒乓球第3名,1982年参加市广播操比赛获第3名。1986年举办各种运动会6次,参加比赛2690多人。在市六届运动会上,获摔跤、柔道等项目13枚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

19881990年,除举办一年一度迎春长跑赛外,还举办全区首届农民运动会,历时10天,9个体育项目,参加29个代表队1400余人。郊区体育代表队曾4次参加省、市体育比赛,计获金牌14枚、银牌15枚、铜牌19枚。

交通

编辑

养护方面:洛龙区交通运输局主管辖区内县、乡、村三级公路,目前有县道六条,计57.024公里;乡道13条,计48.101公里;村道123条,计285.964公里。另外2011年又接收了丰李镇道路,县道两条11.7公里,村道35.58公里。目前共列养路段有438.369公里。

工程方面:2012年的工程项目是两路一桥,暨洛龙区X024龙山线(丰李段)、洛龙区Y020西山线(龙门镇王山村段)、洛龙区白马寺镇白扁线中州渠桥改建工程。

路政方面:路政大队设有路政一中队和二中队,路政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主要负责公路的路产路权,保障道路畅通,通行安全。

方言

编辑

洛阳市郊区方言属中原官话。声母方面尖团分明、微母仍带唇擦。照二知二念法是有规律性的。开口呼读如精组、合口呼转为卷舌。止摄连章组字也不卷舌。

景点

编辑

白马寺、关林、新区博物馆、定鼎门遗址博物馆、隋唐城遗址

景点(5)

植物园、龙门海洋馆、邵雍故居、神州牡丹园、中国国花园、开元湖音乐喷泉、分金沟金银器博物馆、安乐牡丹瓷博物馆、洛阳新区体育中心、狄仁杰墓、苏秦故居、隋唐洛阳城遗址、汉魏故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