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湖南政府网 > 娄底政府网
中文名:

娄底市政府网

官网:
www.hnloudi.gov.cn
地址:
娄星区湘中大道
车牌:
0738-8227651
区号
0738-8227651
百度分享
分享到:

娄底市政府介绍

娄底市 湖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南的地理几何中心,辖娄星区、涟源市、冷水江市、新化县、双峰县、娄底经济开发区、娄底市水府示范片万宝新区,全市东西宽160公里, 南北长102公里。娄底以汉族为多,有苗、土家、侗、回等少数民族。娄底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娄星区、双峰县、新化县、冷水江市、涟源市。市政府驻娄星区湘中大道,距长沙112千米。娄底市地处湘中丘陵西北部和湘西山地东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雪峰山斜亘西北,衡山余脉逶迤东南边境,龙山盘踞南部。新化县大熊山西侧九龙池海拔1622米,为境内最高峰。涟水向东注入湘江,资水向北汇入洞庭湖。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矿产有煤、锑、锰等,冷水江市锡矿山有“世界锑都”之称。湘黔铁路横贯境内,与娄邵铁路呈丁字相交。320国道和207国道分别经过双峰、涟源。资水可常年通航,涟水经湘江入长江。纪念地和名胜古迹有天华亭、蔡和森纪念馆,曾国藩故居,罗盛教烈士故居及纪念馆,波月洞、北塔、黄巢山、湄江等。 2014年12月16日,沪昆高铁长沙至新晃段开通运营,娄底南站正式运营,标志着本市进入高铁时代。经济编辑综合

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118.17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2.59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604.57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351.01亿元,增长13.4%。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9:55.1:30.0调整为14.5:54.1:31.4,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4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4%,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07.26亿元,增长12.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4%。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103.89亿元,增长1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41亿元,增长20.4%,上划中央级税收34.04亿元,增长12.7%,上划省级税收7.44亿元,增长13.4%。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40.93亿元,增长18.2%,非税收入21.48亿元,增长24.9%。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8.73亿元,增长14.2%,其中医疗卫生支出18.26亿元,增长12.9%,教育支出36.19亿元,增长1.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34亿元,增长7.5%。价格水平基本稳定。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类上涨4.7%,烟酒类下降0.1%,衣着类上涨1.1%,家庭设备用品类上涨1.0%,医疗保健类上涨0.8%,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6%,居住类上涨1.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6%。人口编辑常住人口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3785627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78323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394人,增长0.06%。年平均增长率为0.006%。 娄底市户籍人口为4323496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95311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70386人,增长9.37%。年平均增长率为0.9%。 家庭户人口截至2010年底,娄底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091256户,家庭户人口为363145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3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9人减少0.16人。 性别构成截至2010年底,娄底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950774人,占51.53%;女性人口为1834853人,占48.4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44下降为106.32。 年龄构成截至2010年底,娄底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26941人,占19.20%;15-64岁人口为2681995人,占70.85%;65岁及以上人口为376691人,占9.95%。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0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5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50个百分点。 受教育人口截至2010年底,娄底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29998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646978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49030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99744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交通编辑优势

交通的便利为娄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娄底位于湖南省中部,是广州军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上(海)瑞(丽)高速公路——潭邵段全线贯通,将娄底推进了以省城长沙为中心的1小时经济圈,而总投资达2亿元的洛湛铁路的建成更使娄底提升为继株洲、怀化之后的湖南又一交通枢纽。以及娄涟高等级公路、太澳高速、宁太高等级公路的建成使娄底的交通四通八达、一马平川,带动了娄底的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娄底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铁路

连接洛阳和湛江的洛湛铁路、衔接株洲和贵阳市的湘黔铁路在娄星区内呈十字形交叉,使娄底成为南方的重要交通点,连东西、通南北,不可或缺。沪昆客运专线和安张娄衡铁路将使娄底成为国内少有的米字型铁路枢纽。2014年12月16日,沪昆高铁长沙至新晃段开通运营,娄底南站正式运营,标志着本市进入高铁时代。

公路

娄底市各有两条国道和省道过境,这是娄星公路交通运输上的主要交通干道。此外,娄底还有上海到瑞丽的上瑞高速公路、娄新高速、娄怀高速、娄湘公路、娄涟高等级公路以及正在修建益娄高速、娄衡高速、长韶娄高速公路和连接太原和澳门的太澳公路都在娄底境内经过,是娄底市得力的辅助公路。

公交

娄星市区内开通了20条公交线路连接娄星东西南北主要街区、商场、广场及各大主要站点等,使市内交通方便快捷。

社会编辑贸易旅游

2012年娄底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75亿元,增长15.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2.62亿元,增长15.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5.13亿元,增长15.3%;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263.18亿元,增长15.5%,餐饮消费额34.57亿元,增长14.8%。 在限额以上企业批零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长17.5%,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0.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5.6%,日用品类增长17.7%,化妆品类增长18.6%,金银珠宝类增长6.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1.2%,家具类增长6.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6.5%。娄底市进出口总额完成16.83亿美元,下降24.8%,其中进口13.98亿美元,下降18.4%,出口2.85亿美元,下降45.7%。按企业性质分,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10.99亿美元,下降31.4%,私营企业4.36亿美元,下降19.8%,外商投资企业1.47亿美元,增长69.8%。娄底市实际到位外资2.37亿美元,到位内资220.81亿元,分别增长30.5%和40.2%。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4个,实际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个。

交通邮电

2012年娄底市交通运输与仓储邮政业完成增加值52.96亿元,增长9.4%。全社会完成公路货运量1.23亿吨,增长24.3%;公路货物周转量114.84亿吨公里,增长22.8%;公路客运量1.04亿人,增长4.7%;公路客运周转量32.34亿人公里,增长4.6%。年末娄底市公路线路里程1.5万公里,比上年末增长0.96%,娄底市民用汽车保有量17.49万辆,增长16.0%,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5.53万辆,增长18.0%。娄底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26亿元,增长10.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3.03亿元,增长10.1%,邮政业务总量1.23亿元,增长17.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8.60万户,下降16.0%;移动电话用户243.78万户,增长12.2%;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33.58万户,增长64.8%。截至2012年底,娄底市共有旅游等级区(点)8家,其中4A级及以上3家。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08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4%;接待入境旅游者6.89万人次,增长20.3%。实现旅游总收入67亿元,增长17.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65.8亿元,增长17.7%;旅游外汇收入2025.69万美元,增长28.4%。

金融保险

2012年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07.03亿元,比年初增加129.66亿元,其中个人存款余额560.15亿元,比年初增加81.51亿元,单位存款余额326.40亿元,比年初增加48.4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50.03亿元,比年初增加81.01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 269.05亿元,比年初增加33.05亿元,短期贷款239.31亿元,比年初增加42.89亿元,票据融资41.62亿元,比年初增加5.17亿元。娄底市8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完成股票基金交易额712.24亿元,同比下降21.7%;2家期货公司完成期货交易额1258.21亿元,增长43.5%。娄底市22家保险公司完成保费收入21.85亿元,增长3.3%,其中财产险收入5.25亿元,增长19.7%,寿险收入14.54亿元,下降2.4%;各项赔款与给付5.94亿元,增长25.0%,其中财产险3.09亿元,增长38.1%,寿险2.58亿元,增长9.1%。

教育科技

娄底城区鸟瞰娄底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0.68万人,在校生2.44万人,毕业生0.73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14万人,在校生3.52万人,毕业生1.30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62万人,在校生7.19万人,毕业生2.06万人;初中学校招生4.92万人,在校生13.95万人,毕业生4.8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6.0万人,在校生30.42万人,毕业生5.29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11人,在校生650人,毕业生4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8.18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娄底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累计达到50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550.56亿元,增长0.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1.21亿元,增长1.9%。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2.38亿元。全年受理申请专利1147件,增长10.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97件,增长17.3%;授予专利权873件,增长61.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0件,增长81.8%。申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44项,立项17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85项,立项48项。

文卫体育

2012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艺术馆和文化馆6个,博物馆和纪念馆6个,公共图书馆5个。全年开展各类培训42期,举办各类展览50多期,接待群众60多万人次,图书馆接待读者40多万人次,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8万场次。工业题材大型现代花鼓戏《钢之魂》,公演20多场,获省艺术节田汉大奖和5个单项奖。2012年末共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5座,教育台1座,城镇有线电视用户20.35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55%,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45%。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62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8个,村卫生室348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6个。卫生技术人员14676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6736人,注册护士4766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1692张,其中医院7130张,乡镇卫生院4562张。娄底市共有体育馆16座,运动场23个,游泳池7个,各种训练房859个。市县两级共举办各种体育活动300多场次,开展全民健身运动29项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22万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22个。

社会保障

2012年末总人口437.78万人,常住人口381.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9.56万人,乡村人口231.65万人,城镇化率为39.23%。人口出生率为13.64‰,死亡率为6.55‰,自然增长率为7.09‰。2012年娄底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33元,增长13.6%。其中,工资性收入11614元,增长13.0%;经营净收入3079元,增长13.4%;转移性收入4207元,增长5.2%;财产性收入684元,增长27.7%。农民人均纯收入4762元,增长20.6%,其中工资性收入2482元,增长26.2%;家庭经营纯收入1683元,增长11.5%;转移性收入531元,减少24.1%;财产性收入67元,增长8.1%。娄底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680元,增长15.7%,其中食品、衣着、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分别增长10.7%、30.2%、13.7%、7.5%和6.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2%,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996元,增长14.4%,其中食品、衣着、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分别增长3.9%、18.6%、66.5%、5.9%和4.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6%,比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娄底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80万人,比上年增长10.2%,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0万人,比上年减少5.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音乐美术

每年在北京所举办的个人书画展中,娄底籍艺术家占据了湖南省的2/3强;即将开幕的“艺术湖南——湖南美术家晋京精品展”,娄底市就有20幅作品被选送……娄底市文联引入考核机制,乐当文艺家们的“贴心保姆”,带来该市文艺事业大繁荣。通过机制创新,成功完善自我“造血”功能的娄底市文联,一改过去对艺术家协会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甘当协会和文艺家的“贴心保姆”。对举办展览、文艺研讨会的艺术家,市文联积极帮他们跑经费、拉赞助;对重点作品重点作家,市文联主动上门服务,帮助确定主题、探讨修改意见。娄底市艺术家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一大批文学艺术作品开始在湖南省乃至中国显露影响。其中,纪实文学《憨山画传》、音乐作品《啄木鸟》、摄像作品《家园的故事》等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书画艺术出现国内有名的“娄底现象”;戏剧《村官是个堂客们》获得中国第八届“映山红艺术节”金奖,实现了娄底戏剧在中国获奖零的突破。

文化编辑湖南省娄底市民族状况 娄底市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苗、土家、侗、蒙古、回、藏、维吾尔、彝、壮、布依、朝鲜、满、瑶、白、哈尼、黎、僳僳、佤、高山、纳西、土、布朗族,少数民族最多的是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