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广东政府网 > 揭阳政府网 > 揭西政府网
中文名:

揭西县政府网

官网:
www.jiexi.gov.cn
地址:
河婆街道霖都大道66号
车牌:
粤V
区号
0663-5583255
百度分享
分享到:

揭西县政府介绍

揭西(Jiexi),广东省揭阳市辖县。因县地大部为原揭阳县西部境地,故名揭西。揭西县位于广东省揭阳市西部,潮汕平原西北部,榕江南河中上游,汕头市西南部,东连揭阳市区揭东区,南邻普宁市,西南接汕尾市陆河县,西北与梅州市五华县为邻、北与梅州市丰顺县接壤。揭西县是著名的侨乡,拥有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共60.8万人,相当于全县总人口的67.36%揭西县是广东省革命老区之一。民国14年,周恩来参与领导的东征军两次到此。

行政区划编辑揭西县共辖1个街道办事处(河婆街道办事处)、15个镇(龙潭镇、南山镇、五经富镇、京溪园镇、灰寨镇、塔头镇、东园镇、凤江镇、棉湖镇、钱坑镇、金和镇、大溪镇、坪上镇、五云镇、上砂镇)、1个乡(良田乡)、6个国营农林场,有280个村民委员会,37个居民委员会,1641个村民小组。(已撤销、未计入地图的其他3乡:西田乡、大洋乡、下砂乡)。

人口

数据

揭西县建县前进行过两次全国人口普查。1953年7月1日,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揭西县地域人口为337430人。1964年7月1日,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揭西县地域人口为424197人。1965年,设立揭西县,全县有83929户,共442050人。1982年7月1日,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常住总户数111079户,总人口600720人。1990年7月1日,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常住总户数134909户,总人数634949人。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常住总户数160573户,户籍人口881746人。2003年年终统计,全县总户数217520户,户籍人口902563人。 揭西县是广东省的侨乡之一。据揭西县外事侨务局统计,2003年底,海外华侨、华人40万人,相当于全县人口的44.32%。还有香港4.6万人,澳门5.2万人,台湾11万人,相当于全县人口的23.05%。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共60.8万人,相当于全县总人口的67.36%。

民族

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揭西县户籍人口881746人,户口登记人口716789人。登记人口中,汉族716158人,占总人口99.91%;其他民族599人,占总人口的0.09%。少数民族有:蒙古族101人,回族24人,藏族21人,维吾尔族8人,苗族83人,彝族16人,壮族188人,布依族9人,朝鲜族26人,满族12人,侗族28人,瑶族28人,白族3人,土家族17人,黎族19人,畲族2人,拉祜族2人,土族5人,达翰尔族1人,仫佬族2人,羌族1人,毛南族1人,鄂温克族1人,独龙族1人。这些少数民族主要是嫁入的妇女。2003年底户籍人口902563人。其中,汉族90179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9.91%;少数民族77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9%。少数民族中,壮族418人,苗族75人,黎族64人,土家族50人,侗族49人,瑶族45人,满族9人,布依族、藏族各8人,仫佬族、彝族各6人,畲族、僳僳族各5人,蒙古族4人,水族、毛难族各3人,回族、拉祜族、土族、俄罗斯族各2人,白族、哈尼族、佤族、锡伯族、独龙族各1人。

交通编辑

1979年后,揭西县在注重乡村道路建设、公路桥梁和接通邻县公路建设的同时,大力进行公路升级改造,交通公路建设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至2003年底,全县通车里程969.8公里,其中,二级公路244.4公里,三级公路35.2公里,四级公路690.2公里,公路密度达到71.71公里/百平方公里。路面结构方面,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342.9公里,占总里程的35.4%,低级路面626.9公里,占总里程的64.6%。1994年5月全省山区县乡公路水泥路面建设现场会暨公路建设先进市、县表彰会议在揭西召开,揭西被评为全省“八五”计划前三年山区县乡公路建设先进县。2000年在全省“村通公路”大会战中,揭西又被评为先进县。2003年揭西县有机动车27670辆,公路旅客周转量48671.6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29315.4万吨公里,公路运输客运量409.3万人,货运量266.5万吨。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使运输形式发生改变,全县的内河航运基本停止。 如今,国家“四横四纵”高速路网中的“一横一纵”两条高速,已经规划并开始在揭西县境内建设,揭惠高速公路,揭西即将进入“高速公路时代”。

旅游编辑三山祖庙

绿色生态茶园三山祖庙原称明贶庙,又名霖田祖庙、三山国王庙,俗称大庙。位于揭西河婆镇西南2公里玉峰(即庙山)脚下。前临榕江,后倚玉峰,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灰沙土夯墙盖瓦建筑物,殿廊皆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极具民族特色。此庙始建于隋,显于唐,封于宋,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后代有修建,八十年代更是修葺一新,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庙前有石拱桥,入门两侧各置泥塑将军像一座,其旁各有一匹泥塑白马,正殿为三山国王坐像,两廊供诸官神像、罗汉,后殿供三山国王夫人,共百余尊神像,皆塑得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国王历来被岭东人民奉为守护神,民间多有关于他们救驾护国、保土安民的传说,其庙宇遍设潮汕,以及兴梅、东江、闽南各地,甚至飘洋过海,传到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地。 潮汕古代的山民多以狩猎和山林为生,敬奉山神,因而揭西的三座山——巾山、明山、独山被形象化,称为“三山国王”。

花果古寺

花果古寺位于粤东千年古镇—棉湖镇解放路,相传创自明清代(1644)之前,乾隆丁卯(1747)重修,1991年起由住持释新成为主捐资100余万元,修葺、扩建,由赵朴初会长重新题名作外门匾额,1988年10月被批准登记开放,1990年5月24日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坐北向南,总建筑面积约2千平方米,分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地藏阁、功德堂、客厅、斋堂等。寺幸存两件重要石刻文物。1990年修建天王殿时,挖地基时发现清重修“花果古寺”石匾,今嵌于大门额。同年在附近红卫小学发现古代寺中的古老四面石佛,其高0.75米,正方形边长0.5米,四面各刻0.45米高之坐佛,不知多少年前之石刻,有所风化,十分宝贵,堪称“镇寺之宝”

天竺古岩

天竺岩位于揭西县城河婆镇南面4公里的明山东麓,创建至今800多年。奇石突起,以天然石洞为佛殿,今增新宇,风光如画。1989年7月1日列为县级文保。1995年被批准开放。岩所处之明山,是著名三山之一,与毗邻的巾山、独山成为隋代创建三山国王庙之神话出处,驰名两岸,堪称“揭西第一洞”。清《广东通志》载:“招仙观在揭阳县西明山(今属揭西县),宋嘉定中(1208—1224)建,相传有羽士隐此。”至明朝成化八年(1472)秋月,由住持慧钊和尚募资,鸠筑成寺,佛殿僧舍初具规模。清乾隆十六年(1751)十二月初一日,揭阳县正堂顾,接受九月十六日生员黄鹰扬等12人呈文,称其祖杨蕴有粮田12亩,于康熙十八年(1679)施岩为香油资 ,为防被变卖,须勒石之求,故立下《廉明县主顾批准勒石示禁》碑(今存)。乾隆五十二年(1787),密证禅师住持此寺,遍题十方,修葺扩建,殿舍僧院更加完备(今存碑记)。1950年后,寺被废止。1989年7月1日,中共揭西县委批准修复,列为县级文保护单位。

郭氏大楼

棉湖郭氏大楼,位于揭西棉湖,为清初富商郭来所建。大楼位于棉湖古镇翰林府右侧,永昌古庙左侧,面对高耸的铁山笔架峰,濒临秀美的云湖。湖桥亭榭镶缀,名胜古迹交辉。与兴道书院、翰林府、云园、永昌古庙等,形成一个壮观的建筑群。郭氏大楼显得尤为雄伟壮观,是远近有名的建筑物,有“潮汕民居古建筑之最”的美誉。郭氏大楼建于清雍正十一廿(1733年),竣工于1746年。整座楼占地5460平方米(约合9亩),楼宽52米、深105米,有四条花巷,五落院堂,后面有高4.25地琼楼一座,其建筑格局,模仿宫殿形式,里面原有99间房经后代修补增建,总数为100间,即所谓“驷马拖车”、“百凤朝阳”的格局。整座大楼以贝灰三合土夯成(据说三合土中和以少量地红糖),坚固美观,大院中有小院,院墙砌有长窗,清雅超俗。楼前有广场和高照壁。广场之右侧建有“会元居”,是该楼主人当年接待四方商贾和宾客之地。“会元居”后面,还有书斋一座,人们称为“老书斋”。后楼正中,有清代监察御史邱玖华“去天尺五”之题匾。楼下大门正中,又有“带湖亭”之大匾额。邱玖华被请来执教,这为郭氏大楼增加了知名度。邱氏执教之后,师塾遂从“老书斋”迁至“带湖亭”,号称“带湖学校”。这间学校开棉湖教育之先河,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曾有“道林百众,书院千徒”之美誉。郭氏大楼的建筑重点在后楼,墙厚二尺,大门石圈,构筑精美,楼有两层,高4.25丈(据说宫殿高度4.4丈,只差1.5尺,故有“去天尺五”之说),飞檐凌空,高脊巍峨。楼前有长廊,外围栏杆,凭栏远眺,极目达乌犁古塔;楼内雕梁画栋,斗拱交错,上铺十层红瓦。楼之正中,原有圣旨牌一块,两边有木联云:“五六月间无暑气,二三更后有书声”,也是邱氏之手笔。

石肚冰臼

石肚冰臼遗址位于揭西县坪上镇石肚溪,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韩同林教授考察时发现。冰臼,是古代冰川曾经存在过的有力证据之一。目前石肚溪发现的冰臼群分布最少有6处,合计总数在100个以上,一般大小约数米,小的不过数十厘米。石肚溪冰臼群分布纬度之低,海拔高度之小,数量之多和保存之完好,堪称世界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