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广东政府网 > 茂名政府网 > 化州政府网
中文名:

化州市政府网

官网:
www.huazhou.gov.cn
地址:
东山街道河东区
车牌:
粤K
区号
0668-7379099
百度分享
分享到:

化州市政府介绍

    化州市,广东省茂名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介于东经110°21′至 110°45′、北纬21°29′至22°13′之间,北与广西北流县交界,南与广东省吴川市接壤,东与高州市和茂名市茂南区相连,西与广西陆川县及广东省廉江市毗邻。境内主要语言有粤语次方言化州话和客家语次方言涯话两种。化州是中国著名的南菜北运基地之一,有“中国化橘红之乡”的美誉。化州北有浮梁山。东北有龙王山,又叫来安山。北界茂名水于东北,即窦江。另一支东北陵水,源出广西北流,入境后,屈西南到合江墟,罗水亦自陆水入,合称罗江,或者陵罗水。屈东南,过州治北合鉴江,又东南流,入吴川至南海。化州地形狭长,状若坐狮,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南北距80公里,东西宽40公里。耕地面积65.9万亩,林地面积161万亩,果园面积90万亩,淡水鱼塘面积10万亩,矿产资源丰富,据初步探明,金属和非金属矿20多种。其中,钛矿的储量位居中国前列。

化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介于东经110°21′至 110°45′、北纬21°29′至22°13′之间,北与广西北流县交界,南与广东省吴川市接壤,东与高州市和茂名市茂南区相连,西与广西陆川县及广东省廉江市毗邻。

地形地貌

化州市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高南低

化州位置。地貌类型以丘陵地为主,占全市总面积的75.5%。北部为高丘区,属云开大山支脉,占全市总面积的38.4%,包括平定、文楼、播扬、宝圩、那务、合江6镇。海拔200~400米,铁屎嶂为最高点。地貌为不规则山岭,属震旦系地层变质岩、混合岩风化剥蚀地形。化州较高的山岭有:铁屎嶂海拔579.8米,斑瓜嶂海拔577.5米,五星顶海拔463.7米,三嶂海拔448.7米,飞鹅岭海拔446.8米,大氹顶海拔421米,天堂岭海拔407.6米,亚姨岭海拔388米,磨刀岗海拔372.7米,天堂顶海拔350米,塔岭海拔332米,岐坡嶂海拔330.1米,宝岭海拔249米。中部为低丘,占全市总面积的36.8%。包括中垌、林尘、江湖、官桥、兰山、新安、丽岗7镇。海拔50~200米。山脉走向大多为北东向,山顶地形多似猪背脊状,少数为桌状山、单面山形。原基底岩石属泥盆系及寒武系八村群等地层,剥蚀而成。化州较高的山岭有:中火障海拔344.4米,官山嶂海拔280.7米,谢半嶂海拔242米,广东岭海拔156.1米,尖岗岭海拔215米。西南部为台地,占全市面积的15.5%,包括笪桥、良光、杨梅3镇及东山、河西、下郭3街道部分地带。海拔100米以下,山形为馒头状。东南部为平原,占全市总面积的9.3%,包括长岐、同庆、南盛3镇及东山、河西、下郭3街道部分地带。海拔10~50米。原基底岩石,在南盛一带为沉陷盆地,是火山喷发沉积岩石(地层为白垩系)。另外,尚有古老的地层震旦系变质岩层。河流、水库、山塘星罗棋布。陵、罗、鉴三江及其支流汇归鉴江河系,象叶脉一样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全长349.8公里,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5.6%。全市有中型水库2宗,小(一)型水库19宗,小(二)型水库59宗,山塘1345宗,库、塘水面1585公顷,总库容10904.6万立方米,引水工程共有291宗。鉴、罗江自北至南纵贯化州全境,上游集雨面积6142平方公里。北部高丘地区山多田少、水面少,中部中丘和西南低丘地区山多田少,东南平原山少田多。全市森林覆盖率48.1%。

气候特征

化州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1870.1小时,日照百分率42%。年平均温度在22.2℃~23.9℃之间,历年平均温度为22.9℃。冬季寒潮入侵,偶有严寒。日平均温度大于0℃的活动积温,年平均为8358.5℃。以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5℃作为喜温作物的越冬期,绝大部分地区没有越冬期,仅北部个别地方少数年份有1~2天的越冬期,越冬作物可持续生长。化州市虽然无明显的越冬期,但遇上霜冻年份,喜温作物往往毁于一旦,出现霜冻年份的机率为17%,北部个别地区出现的机率大些。以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2℃,保证率在80%的初日作为早稻的安全播种期,以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22℃,保证率在80%的终日作为晚稻安全齐穗期,加上晚造齐穗期至完熟需35天计,化州市南部水稻的安全期为270天,北部是255天左右。秋季昼夜温差每天平均为8.6℃左右,对晚稻、秋薯等作物的营养物质积累及甘蔗水果的糖份转化均十分有利。化州市降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890毫米。但降雨在时空上分布的极度不均,一年中降雨量主要集中在5~9月,此期间的雨量占全年总雨量的75%,月降雨日数平均达17天。夏秋期间,台风暴雨频繁,再加上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中南部两江沿岸地势平缓低洼,往往导致北部山洪暴发,河水暴涨,中南部洪水泛滥,内涝渍水,酿成水灾,有的还比较严重;春、秋、冬季雨量较少,常有春、秋、冬旱发生,有的年份也会发生夏旱。化州市季风气候极为明显。3~9月盛行东南风,10月至次年2月盛行偏北风,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一般风力不大,年平均风力只有2.6级左右,但夏季台风影响时,最大风力可达11~12级,阵风12级以上,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很大损失。

自然资源编辑土地资源

化州市人多地少,2008年底全市土地总面积235644公顷,实际利用情况是:农业用地202778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8788公顷,园地面积4297 公顷,林地面积79036公顷,牧草地5公顷,其他农业用地11915公顷。建设用地24116公顷,其中居民点与独立工矿用地面积2076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097公顷,水利设施用地2256公顷;未利用土地8841公顷。土地资源利用的总体特点是:农业用地量多,占土地总面积的86.1%,但人均耕地少,只有0.855亩;因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各类用地分布不够平衡,尤以耕地、林地和园地比较明显。南部的长岐、同庆、南盛、东山等镇(街道办事处)耕地较多,而园地和林地相对较少;北部的文楼、平定、播扬等镇则林地和园地面积较大,是林业和水果生产基地;由于土地开发历史悠久,利用率比较高,达96.2%,后备资源缺乏,只有不到土地总面积的3.8%。全市耕地总面积69055公顷,其中水田占72.2%,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的冲积平原、丘陵谷地及缓坡地上。水稻田耕作层大多小于30厘米,土壤呈酸性反应。水田除大多数种植早晚稻冬薯等粮食作物或冬种蔬菜等经济作物外,有部分早造种花生等经济作物,晚造种蔬菜及冬种番薯。旱地主要种植花生、甘蔗、红麻、蚕桑、黄豆等经济作物,秋种番薯、黄豆等作物。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全市自然土土壤12.17万公顷,水稻土面积3.98万公顷,旱坡地土壤5776公顷。自然土土层深厚,土壤比较肥沃,热带和亚热带果树、林木都生长良好,但西南部和东南部属热带气候,橡胶、蔬菜、胡椒生长比化北好,松树在化北、化中生长较为茁壮,在化南和东南生长则较幼弱,由南到北局部地区都种有速生丰产桉、橡胶、胡椒等。耕地复种指数242.4%,且单产高,冬种面积大。稻谷产量在平均水平以上的水稻土面积为64.9%。这些水稻土除粘土田外,土壤质地都在中壤至重壤,保水保肥性能好,水热状况能满足水稻生长要求,而且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肥力高。

水资源

化州市雨量充沛,水系广,水资源丰富。全市平均年降雨深1833.8毫米,折合水量43.1亿立方米。全市平均年径流深777毫米,折合径流量18.3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深1138毫米,折合径流量26.8亿立方米。最少年径流深621毫米,折合径流量14.6亿立方米。按平均年径流量计,境内地表水资源为18.3亿立方米。若加过境37.3亿立方米客水,化州市地表水资源为55.6亿立方米。 化州市境内河流基本上属鉴江水系,其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9.9%。主要河流有9条,即鉴江、罗江、陵江、清湖河、中垌河、官桥河、石湾河、三丫江、塘 河。鉴江在市内的最大支流罗江,自北向南至化州城区汇入鉴江,罗江在市境内的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65.8%。根据化州市境内河川径流分布和河流天然落差,对全市各河流分段计算,全市境内水能理论蕴藏量为4.2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为2.2万千瓦。至2008年止,全市已开发利用水能尚不足万千瓦。此外,化州市地下30米以上浅层地下水蕴藏总量为4.01亿立方米。地下水水质受人为污染较少,水质良好,适宜人畜饮用。化州市已发现的饮用天然矿泉水主要分布在塘岗岭、石湾区等地。塘岗岭饮用天然矿泉水是广东省矿泉水出露范围较大的矿泉水产地之一,经多次取样分析其化学成分稳定,有益元素含量齐全,完全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国际标准,单井日开采量可达440吨以上。地热水出露的温泉位于那务镇新时代陵江江畔,泉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温度在40~60℃之间,PH值8.8~9.12,水中阳离子以钠离子为主,阴离子以重碳酸根为主;矿物含量高除含有与一般地下水相同的常量化学成分外,还有硫化氢、偏硅酸、氟、溴、碘、铜、铅、锌、锶、钾、镍、砷、钦、铬等微量元素及特殊成分,其中硫化氢、偏硅酸、氟含量均达到医疗热矿水命名标准。

矿产资源

化州市已初步探明的矿种有31种,矿点280多处。金矿、银矿、钛铁矿、磁铁矿、褐铁矿、硫铁矿、铅锌矿、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岩、钾长石、云母、锆英石、石英石、叶腊石、绿柱石、铌钽石、滑石、水晶石、冰洲石、砖用粘土、瓷土、高岭土、河砂、矿泉水等储量较丰富,钼矿、铜矿、锰矿、独居石、辉长石、石膏矿、泥炭土、锡砂矿等也有一定的储量。石灰石储量约在800亿吨以上,其中文楼镇白石储量约400亿吨,石灰石含艚高达58%,碳酸钙含量99.8%,纯白度大于93%,密度2.85克/立方厘米,高品位在国内极为罕见,除作生产水泥、石灰、石米的原料外,还可深加工成复粉、双飞粉和重质、轻质碳酸钙,广泛用作造纸、橡胶、塑料、涂料、医药工业、化妆品、去污粉等多种产品生产的原料,现石灰石年产50多万吨。平定钛矿储量780万吨,位列广东省第一,伴生锆英石、磁铁矿,钛精矿品位一般为48%~50%,现年产量10多万吨。铁矿储量约200多万吨,铁矿石经精选后含铁量可达56%以上,年产量3万多吨。花岗岩出露面积250.9平方公里,混合花岗岩出露面积415.8平方公里,已探明总储量约20亿立方米。该矿种类繁多,且质地优,耐酸,耐碱,耐风化,比重大,硬度高,抗压强度大。其中丽岗镇的花岗岩,以质优驰名,石英二辉二长闪岩、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被国家建材工业部以“黑珍珠”命名。全市花岗岩年开采量130多万立方米。官桥丰村铅锌矿查实C级储量矿石量为151.3万吨。粘土矿储量超过10亿立方米。高岭土储量约500万吨以上。主矿区新安大坡高岭土,新安镇高岭土可开采面积50平方公里,自然白度高,开采条件好,自然白度高,质地优良。矿钾长石储量约50多万吨。

历史沿革编辑化州市(或与之相关)古称罗州县、高兴郡、高兴县、石龙郡、石龙县 、罗州、南石州、辩州、化州、陵水郡、勋州、化州路、化州府、化县、化州县。因盛产橘红,橘红明清时列为贡品,又称橘州。唐尧虞舜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初至公元前21世纪初)

化州历史地图册(据《中国历史地图册》) (8张)

今化州境属南交。夏、商、周至秦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初至公元前256年)今化州境属百越。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平定南越,置南海、桂林、象郡,今化州境属象郡。秦亡后,南海郡尉赵佗取桂林、象郡,称南越武王,及至西汉前期,今化州境属南越国。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灭南越国,分其地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今化州境属合浦郡高凉县。东汉建和元年(147年)合浦郡分立高兴郡,今化州境属交趾刺史部高兴郡。建宁元年(168年)改高兴郡为高凉郡,旋废,今化州境属交趾刺史部高凉县。建安八年(203年)改交趾刺史部为交州,今化州境属交州高凉县。建安十五年(210年)分交州为交、广二州,今化州境属广州高凉县。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分高凉县立高凉郡,吴又立高兴郡,俱属广州,今化州境属高凉、高兴二郡地。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灭吴,高凉、高兴二郡仍吴制。太康中,撤高兴郡并入高凉郡,今化州境属高凉郡。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檀道济筑石城于陵罗江口(今合江圩陵江与罗江汇合处),置罗州县(县治所陵罗江口,今化州市合江镇合江墟),今化州属广州高凉郡罗州县地,此为化州建县之始 。宋,于今化州境复置高兴郡,旋废。齐再置高兴郡(一说治所高兴县,在今化州城;一说治所宋和县,今化州南境),属越州,辖地为今化州南部、吴川局部、湛江市区局部及廉江全境。梁大通二年(528年)置石龙郡、石龙县,又升罗州县为罗州,州、郡治所均在今化州城东北旧城岭,置刺史,领石龙、高兴二郡。罗州辖境包括今化州、廉江两市全境、吴川局部、湛江市区局部和高州西部、西南部,及至广西博白、陆川、北流等今两广接壤地带。陈,沿梁制不变。隋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废高兴、石龙二郡,以州统县。罗州领石龙、吴川、茂名三县;大业三年(607年)废高州、罗州,立高凉郡(郡治今阳江市区西三十里)。石龙县属高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废高凉郡;武德五年复置罗州(治所石龙县,今化州城),领石龙、吴川、陵罗、龙化、罗辩、南河、石城、招义、零绿、慈廉、罗肥十一县,辖今化州、廉江两市全境、吴川局部、湛江市区局部,及至广西博白、陆川、北流等今两广接壤地带,属岭南西道邕管经略使。武德六年,罗州徙治石城,另置南石州(治所石龙县,今化州城),领石龙、陵罗、龙化、罗辩、慈廉、罗肥六县,辖今化州全境及广西博白、陆川、北流等今两广接壤地带。贞观元年(627年),省慈廉、罗肥2县(此两县在今化州境)入石龙县。唐贞观九年(635年)南石州更名辩州,领石龙、陵罗、龙化、罗辩4县。乾封二年(667年)罗辩县(此县即前文之“广西博白、陆川、北流等今两广接壤地带”中的部分地域)属禺州(今广西境)。天宝元年(742年)辩州更名陵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辩州。大历八年(773年),龙化县(此县即前文之“广西博白、陆川、北流等今两广接壤地带”中的部分地域)属顺州(今广西境),辩州只领石龙、陵罗(陵罗县治在今化州西北境)2县。天佑元年(904年)更名勋州,后复名辩州。五代,后汉沿唐制,辩州领石龙、陵罗二县。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罗州入辩州,以吴川来属,省陵罗入石龙,辩州领石龙、吴川两县。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辩州改称化州,此乃化州命名之始。因州治西南三里石龙岗有石龙胜迹,以龙能变化,故名化州。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州守李丹从河东徙城于河西,筑化州城,州署建于石龙岗南(今化州市公安局驻地)。乾道三年(1167年)析吴川西乡为石城县,化州领石龙、吴川、石城三县。景炎三年(1278年)宋帝日丙即位于硇洲,升硇洲为翔龙县,隶属化州。化州领石龙、吴川、石城、翔龙四县。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化州路,领石龙、吴川、石城三县,属湖广行中书省。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化州路为化州府,隶属广东行省。洪武七年(1374年)降化州府为州,并附郭县石龙入化州,石龙县从此撤销。化州领吴川、石城二县。洪武九年(1376年)化州降为化县,属高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县复改为州,化州仍领吴川、石城二县,仍属高州府。清沿明制,化州领吴川、石城二县,属高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撤高州府,化州改化县,广东省派出

化州 (3张)

高州绥靖处,化县属高州绥靖处。民国三年(1914年)撤高州绥靖处,设高雷道,化县属高雷道。民国九年(1920年)撤高雷道,派出高雷善后处,化县属高雷善后处。民国十四年(1925年)撤善后处,派出南路行政公署,化县属南路行政公署。民国十五年改设南路绥靖专员公署,化县属南路绥靖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1月广东派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化县属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为第八专署行政督察区后,化县属第八专署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月广东省南路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化县属南路专区。1950年9月南路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公设设钦廉区专员公署并改为高雷区专员公署,化县属高雷专区。1952年5月撤高雷专区,化县归广东省粤西办事处辖。1952年9月粤西行政公署成立,化县属粤西行政区。1956年2月,粤西行政公署改为湛江专员公署,化县属湛江专区。1958年11月,继原吴川县的坡头(包括今湛江市坡头区坡头镇、乾塘镇、南调街道)、龙头(包括今湛江市坡头区龙头镇、官渡镇)割归湛江市郊区后,按地理、经济、生产等条件小县并大县,化县与吴川县其余部分合并,改称化州县。原茂名县(今高州市)的南盛(今南盛街道局部,本自然段同;所以在此之前除南朝梁大通二年(即公元528年)至隋朝大业三年(即公元607年)外,历史沿革中凡涉及的“化州”辖境,今南盛街道局部地域均当不包括在内)、兰石(今有吴川市兰石镇)、龙首(今有吴川市浅水镇龙首村)、高栈(今有吴川市浅水镇高栈村)划归化州县;1961年分县后兰石、龙首、高栈划归吴川县,南盛划归化州县。化州县政府驻化州城原化县政府驻地。1961年4月吴川县析出,化州县称谓不变。1968年4月湛江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1978年9月湛江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湛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化州县属湛江地区。1983年9月,撤销湛江地区建制,实行地市合并、市领县体制,化州县从湛江地方行政区析出,归茂名市管辖。1994年7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同意撤销化州县,设立化州市(县级),以原化州县的行政区域为化州市的行政区域。同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化州市委托茂名市代管。同年8月18日,化州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正式启用新印章,使用化州市称谓。自此,化州为市(县级)建制。

行政区划编辑2002年,化州市辖3个街道(河东、河西、下郭)、20个镇(丽岗、宝圩、南盛、同庆、长岐、杨梅、良光、笪桥、新安、官桥、兰山、中垌、平定、文楼、林尘、合江、江湖、那务、播扬、石湾)、2开发区(鉴江经济开发区、北岸开发区)。2003年12月,(1)撤销兰山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中垌镇。调整后,中垌镇共有2个居委会和30个村委会,总面积251.3平方千米,总人口97195人,中垌镇政府驻原中垌镇政府驻地;(2)撤销石湾镇,设立石湾街道办事处,作为化州市的派出机构;(3)撤销南盛镇,设立南盛街道办事

白切鸡处,作为化州市的派出机构。2008年,化州市辖丽岗、宝圩、同庆、长岐、杨梅、良光、笪桥、新安、官桥、中垌、平定、文楼、林尘、合江、江湖、那务、播扬17个镇,设有东山街道办事处、河西街道办事处、下郭街道办事处、石湾街道办事处、南盛街道办事处5个派出机构和鉴江经济开发区,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32个、村民委员会334个,自然村3529条。此外,化州市境内还有广东省建设农场、广东省新时代农场、广东省红阳农场、广东省红峰农场、广东省和平农场、广东省新华农场和茂名市国营文楼林场、茂名市国营丽岗林场、茂名市国营平定林场、茂名市国营播扬林场、茂名市国营化州市大番坡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