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云南政府网 > 德宏政府网
中文名: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政府网

官网:
www.dh.gov.cn
地址:
芒市勇罕街5号
车牌:
云N
区号
0692-2121382
百度分享
分享到: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政府介绍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云南省下属的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面积1.15万平方千米,辖芒市、瑞丽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州人民政府驻芒市。东面与保山市相邻,而北、西、南三面都被缅甸包围,故这五个县级单位当地人又俗称“外五县”。“德宏”是傣语的音译,“德”为下面,"宏"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

2010年德宏州常住总人口121.1,有傣、景颇、汉、僳僳、阿昌、德昂等民族。1953年7月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1956年改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人民政府驻芒市芒市镇。

古代

达光(哀牢)王国时期

公元前425年,傣族先民在澜沧江中上游(保山坝)建立了达光王国(又译“哀牢国”或“乘象国”),位于伊洛瓦底江、怒江中上游的德宏成为达光王国的一部分。

公元前109年,汉朝征服达光王国东面的滇国(云南中东部)及雟、昆明等部(云南中西部、四川西南部),占领达光王国东部的领土,促使很多傣族先民越过怒江向西迁徙,德宏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汉(东汉)帝国时期

公元47年,达光王贤栗率达光军民归附汉朝,达光王国成为汉朝的附属国。之后,汉朝势力在达光迅速膨胀,达光王被迫将王城迁至怒江以西的德宏境内(梁河北部)。公元69年,达光王柳貌再次率达光军民归附汉朝,汉朝将已占领并划入益州郡的达光领土划出,加上尚未占领的达光领土设置永昌郡,归达光王及永昌郡守共同治理。德宏属永昌郡治下的哀牢县(今德宏州及保山市的腾冲县、龙陵县、隆阳区潞江坝)。

达光(掸)王国时期

公元76年,达光王类牢起兵反汉,被汉朝平定后,达光残余势力逃亡至怒江以西地区发展势力,很快又在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区崛起,汉史称“掸国”,傣史仍称“达光王国”。德宏成为达光(掸)王国的一部分。

前果占璧王国时期

公元576年,瑞丽江河谷地区的傣族头人混鲁、混赖兄弟趁达光(掸)王国衰落之机,在勐卯(德宏瑞丽)称王,建立“果占璧王国”(即前果占璧)。德宏成为前果占璧王国的统治中心。

南诏王国时期

公元762年,前达光(哀牢)王族在洱海建立的南诏(蒙舍)王国占领果占璧首都勐卯,历经195年的前果占璧政权被南诏颠覆,当地傣族青年混等被南诏王招为驸马并册封勐卯王。德宏成为南诏王国的一部分,分属南诏王国的永昌节度(云南保山)和丽水节度(缅甸克钦)。

后果占璧王国时期

公元954年,前果占璧王族在勐兴威(缅甸兴威)恢复果占璧王国(即后果占璧)。公元1176年,后果占璧王国在勐卯(德宏瑞丽)修建陪都“允外遮”,与勐兴威的首都“允线遮”遥相呼应。德宏是后果占璧王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帝国时期

公元1254年,蒙古大军征服大理王国后,越过澜沧江进入果占璧王国,果占壁各部或逃亡、或归顺。公元1261年,果占壁各部合派八位使臣赴北京朝谨忽必烈,元朝改果占壁为“金齿”,设置金齿安抚司。公元1276年,升级为金齿宣抚司,立金齿六路总管府于永昌(保山隆阳),下设麓川(瑞丽及陇川)、平缅(梁河南部及陇川北部)、镇西(盈江)、茫施(芒市)、柔远(潞江坝及龙陵北部)、镇康(永德及镇康)六路予以管辖,后又增设南甸军民府(梁河)。其中,麓川路、平缅路、镇西路、茫施路及南甸军民府属于今日之德宏。

麓川王国时期

公元1312年,麓川路总管混依翰罕宣布脱离元朝金齿宣抚司,在勐卯(德宏瑞丽)称王,以猛虎曾跃过头顶而自号“思汗法”,建立“麓川王国”。思汗法通过武力和招抚统一了大多数傣族地区,麓川王国的疆域西到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印度阿萨姆)、东到红河流域(云南元江)、北抵青藏高原边缘(缅甸克钦)、南到湄南河上游(泰国清迈)。德宏境内有勐卯、勐宛、勐腊、勐盏西、勐底、勐养、勐焕、勐遮放等八个麓川王国勐级行政区,德宏成为麓川王国的统治中心,也是傣泰民族的文化中心。

明帝国时期

公元1441年起,明朝三次(1441年、1443年、1448年)发兵麓川,数十万明朝将士经过九年时间将麓川政权逼到孟养(缅甸克钦),麓川政权在孟养养精蓄锐后南下兼并了阿瓦王国(缅甸中部),直至1604年,被缅族的东吁王国灭亡。明朝在占领的麓川王国领土上分封傣族土司,在今德宏境内先后设置南甸宣抚司(梁河)、干崖宣抚司(盈江东半部分)、陇川宣抚司(陇川)、盏达副宣抚司(盈江西半部分)、遮放副宣抚司(芒市遮放)、芒市安抚司(芒市)、勐卯安抚司(瑞丽)等七个傣族土司管理区。

清帝国时期

公元1659年,降清的明将吴三桂进驻云南,德宏各傣族土司归附清朝。清朝沿用明朝制统治德宏,保留德宏境内的傣族土司管理制度,德宏分属云南行省腾越厅和龙陵厅。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盏达副宣抚司、勐卯安抚司、户撒长官司(乾隆时由陇川分出)、腊撒长官司(乾隆时由陇川分出)隶属腾越厅;芒市安抚司、遮放安抚司、勐板土千总(光绪时由芒市分出)隶属龙陵厅。

近代

中华民国时期

公元1911年10月27日,滇军将领蔡锷、唐继尧等人攻打清朝在昆明的守军,占领昆明城宣布云南独立;同一天,干崖土司刀安仁与进步人士张文光等人也在腾越(腾冲)发动起义,成立“滇西军都督府”,拥护云南独立。

公元1913年,云南军政府改“滇西军都督府”为“滇西道”,后又改为“腾越道”,管辖滇西29县及10行政区(原土司管理区),行政区行政委员(弹压委员)由原世袭土司担任。德宏境内有不愿改土归流的南甸土司区(梁河坝区)和八撮县(梁河山区)、干崖(盈江东)行政区、盏达(盈江西)行政区、陇川行政区、芒遮板(芒市)行政区、猛卯(瑞丽)行政区,均隶属腾越道(滇西道)。

公元1929年,民国中央政府通令,实行省县两级制,废除道制,但在云南成立第一、二殖边督办公署管理边境地区事务。德宏境内的南甸土司区、八撮县、干崖行政区、盏达行政区、陇川行政区、芒遮板行政区、猛卯行政区,均隶属第一殖边督办公署。

公元1932年,原八撮县与原南甸土司区合并成梁河设治局、盏达行政区改为莲山设治局、干崖行政区改为盈江设治局、陇川行政区改为陇川设治局、芒遮板行政区改为潞西设治局、猛卯行政区改为瑞丽设治局,仍属第一殖边督办公署。1940年,民国废殖边督办公署,德宏6个设治局改属腾龙边区行政监督署。

公元1938年8月31日,滇缅公路全线通车,德宏成为抗战期间中国与国际联系的陆路唯一交通要道。

公元1942年5月,日军入侵云南,德宏沦陷。

公元1945年1月,国土光复后,德宏仍置设治局,先后隶属云南省第六区(保山)及第十二区(腾冲)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公元1949年7月,潞西设治局改为潞西县,县城设在芒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公元1950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潞西,德宏解放。军政代表团接管设治局,建立潞西县和瑞丽、陇川、盈江、莲山、梁河5个各民族行政委员会,隶属保山专区。

公元1952年,瑞丽、陇川、盈江、莲山、梁河5个各民族行政委员会改设县,并增设县级畹町镇,均隶属保山专区。公元1953年7月,成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公元1956年5月,保山专区并入德宏,改自治区为自治州,辖保山、腾冲、昌宁、龙陵、潞西、梁河、盈江、莲山、陇川、瑞丽10县及畹町镇。

公元1958年10月,莲山县与盈江县合并为盈江县。公元1963年8月,德宏与保山地区的建置分开,德宏州辖潞西、梁河、盈江、陇川、瑞丽5县及畹町镇。公元1969年11月,撤销德宏州,并入保山地区。

公元1971年11月,德宏州恢复建制,辖潞西、梁河、瑞丽、陇川、盈江5县及畹町镇。公元1985年,畹町镇改为县级畹町市。公元1992年6月,瑞丽撤县设市。公元1997年4月,潞西撤县设市。公元1999年2月8日,撤销畹町市,设立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副县级)。至此,德宏州辖两市三县,即潞西市、瑞丽市和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

公元2010年7月12日,国务院批准潞西市更名为芒市。“芒市”是国务院继1989年以后正式批准的唯一一个专名和通名只有两个字的县级市名称。“芒市”既是专名,其 “市”字又是政区通名 。

水资源

德宏州境内江河年平均产水量136.3亿立方米,过境水量81.7亿立方米。共有水资源总量218亿立方米,地表水大部分未被污染,物理性能良好,符合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要求。德宏的水资源利用率仅占拥有量的2.3%。全州水能理论蕴藏量362.4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量102.15万千瓦。

矿产资源

已探明矿产资源有20多种。有色金属矿有锡、铅、锌、铜、钨、铬、镍,黑色金属矿有铁,能源矿产有煤和石油,稀有金属矿产有铍、铀、锗、粘土,特种非金属、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有云母、水晶、宝石、石灰石等。此外,还有10个重砂金测异常带。德宏矿产资源的特点是种类多,储量少,开采少。

植物资源

森林分布在不同的气候带:热带、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占全州森林总面积的5.4%,主要植被为龙脑香、阿萨姆娑罗双、柚木、美登木、肉楂、竹类等;在亚热带,主要植被为阔叶林,以红椎、栎类、栲类、木荷、红椿、楠木、柚木、油茶、松树等为主,面积约占57.2%;在温暖带,主要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杉木、松树、油茶、核桃等,面积约占36.1%;在温带山地,评分植被为铁杉、高山栎、杜鹃灌木丛等,面积约占1.3%。珍稀保护树种有: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秃杉;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有四数木、董棕滇桐、云南黄莲、香果村、云南石梓、鹅掌楸、铁刀木、大树杜鹃、云南娑罗双、野茶树、云南山茶花、鹿角蕨等;属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的顶果木、菠萝密、盈江龙脑香、瑞丽山龙眼、天料木、滇楠、紫薇、木姜子、厚补、林生芒果、木莲、红椿、铁杉、多果榄仁、苏铁、香樟、云南肉豆蔻、云南七叶树、云南苏铁等。德宏竹类品种繁多,历史便有“竹乡”美誉。还有普通野生稻、野生甘蔗、胡秃果、西番莲、橄榄、篓瓜、弥猴桃、番石榴等。此外,云南大叶茶群体种遍布全州,德宏小粒咖啡以味香质优享誉世界。

动物资源

截止到2013年底,现有国家规定的一类保护动物:绿孔雀、孔雀雉、白颊山鹧鸪、红腿小隼、黑颈长尾雉、赤颈鹤、红腹角雉、白尾稍虹雉、冠斑犀鸟、双角犀鸟、蜂猴、叶猴、金丝猴、熊猴、豚尾猴、马来熊、熊狸、黑颈长尾雉、巨晰、长臂猿、云豹、云猫、金钱豹、孟加拉虎、亚洲象、云南野牛、扭角羚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草鹗(猴面鹰)、原鸡、缘斑鸠、竹啄木鸟、穿山甲、太阳鸟、岩羊、水獭、水鹿、麝、蟒、眼镜王蛇、秃鹫等,其中兽类50余种,爬行动物30余种,鸟类近100种。属国家三类保护动物有:白琵鹭、胡兀鹫、游隼、灰鹤、蛤蚧、娃娃鱼等。据不完全调查,仅盈江县便有脊椎动物554种,其中鱼类56种,两栖类22种,爬行类34种,鸟类356种,哺乳动物86种。

位置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在云南省西部中缅边境,位于东经97°31′—98°43′、北纬23°50′—25°20′之间,是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东和东北与保山市的龙陵、腾冲相邻,南、西和西北三面与缅甸联邦接壤,全州除梁河县外其它县市都有国境线,国境线长达503.8公里。全州东西最大横距为12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为170公里,总面积有11526平方公里,州府驻地在芒市芒市镇,城镇规划面积为14平方公里。

地形

德宏地处云贵高原西部横断山脉的南延部份,高黎贡山的西部山脉延伸入德宏境内形成东北高而陡峻,西南低而宽缓的切割山原地貌,全州海拔最高点在盈江北部大娘山,为3404.6米,海拔最低点也在盈江的西部那邦坝的羯羊河谷,海拔仅有210米,全州一般海拔在800—2100米,州府芒市海拔为920米,地表景观由“三山”(大娘山、打鹰山、高黎贡山尾部山脉)、“三江”(怒江、大盈江、瑞丽江)和“四河”(芒市河、南畹河、户撒河、芒东河)和大小不等的28个河谷盆地(坝子)构成,河谷盆地面积占全州土地面积的17.1%,其中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坝子有盈江坝(55.23万亩)、陇川坝(29.72万亩)、芒市坝(瑞丽坝20.42万亩)、遮放坝(11.82万亩)。

全州依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势,形成不同海拔的七类地带:①海拔2700-3404.6米的高寒山区,山势 陡峭,森林茂密,冬有积雪,气候寒冷,无人居住,面积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0.22%;②海拔2200-2700米地带,特点是山顶浑圆,谷坡在10-30度,森林较多,局部已经开发为轮歇地,林间草场可发展畜牧业,面积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5.64%;③海拔1800-2200米地带,此类地带多为江河支流源头,次生林较多,面积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16.52?%;④海拔1600-1800米地带,植被稀少,垦植较多,导致冲沟较多,是州内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带,也是旱粮、旱地甘蔗、茶叶、草果、八角及热带水果的主产地,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44.1%;⑤海拔950-1100米地带,谷坡一般在10-20度之间,植被多为灌丛、草地,冲沟切割较多,水土流失严重,属州内低热层地带,面积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15.25%,是橡胶等热带经济林木和热带水果的主产地;⑥海拔600-950米地带,面积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17.95%,其中,农业耕地面积占全州总耕地面积的55.03%,⑦海拔210-600米地带,属热带河谷季雨林地带,面积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0.39%,未垦地多为热带原始森林和荒草坡地,其植物种类繁多,是天然的热带动植物园。

气候

德宏气候资源也是得天独厚的,全州紧靠北回归线附近,所处纬度低,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北面的高黎贡山挡住西伯利亚南下的干冷气流入境,入夏有印度洋的暧湿气流沿西南倾斜的山地迎风坡上升,形成丰沛的自然降水,加之低纬度高原地带太阳入射角度大,空气透明度好,是全国的光照高质区之一,全年太阳辐射在137—143卡/厘米,年降雨量1400~17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8.4℃~20℃,年日照2281-2453小时,年积温6400-7300℃,年陆地蒸发量在1400-1900毫米之间,干旱指数在0.4-1.2之间。

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期,干冷同季,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霜期短、霜日少,的特点,为多种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和越冬条件。

德宏州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面向印度洋的主要陆路出口,在中国的交通规划中,德宏的出海大通道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航空

德宏州境内的芒市建有飞机场,距市区6.5公里,现开通到北京、广州、成都和芒市的直达航班。未来芒市机场将建设成为国际机场,已开通芒市至缅甸曼德勒的包机。

公路

320国道从芒市双坡进入德宏境内,经芒市、风平、三台山、遮放、畹町直达瑞丽姐告,并建有至瑞丽弄岛的连接线。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德宏段已开工建设,德宏州内各县市之间已经实现完全二级路面互连。

铁路

大瑞铁路经大理、保山直达瑞丽,未来将直接连通缅甸印度洋出海口,已开工建设。大瑞铁路按国铁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标准修建,设计运输能力为客车12对/日,货运1200万吨/年。

口岸

云南省有11个国家级口岸、10个省级口岸,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拥有2个国家级口岸(畹町口岸和瑞丽口岸)、2个省级口岸(陇川章凤口岸和盈江小平原口岸)。德宏口岸不仅是中国对缅贸易的主要口岸,也是通往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口岸。

全州总人口为1211440人。

全州5个县、市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07.13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40153人,增长13.08%。

全州5个县、市共有家庭户315547户,家庭户人口为 114602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6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07人减少了0.44人。

全州5个县、市的人口中,男性为624774人,占总人口的51.57%;女性为586666人,占总人口的48.43%。总人口性别(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65上升为106.50。

全州5个县、市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52174人,占总人口的20.82%;15-64岁的人口为883264人,占总人口的72.91 %;65岁及以上人口为76002人,占总人口的6.2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4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34个百分点。

全州5个县、市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629147人,占总人口的51.9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582293人,占总人口的48.07%。其中,傣族人口为349840人,占总人口的28.88%,景颇族人口为134373人,占总人口的11.09%,傈僳族人口为31530人,占总人口的2.60%,阿昌族人口为30389人,占总人口的2.51%,德昂族人口为14436人,占总人口的1.1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91079人,增长16.93%,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了1.71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49074人,增长9.20%,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了1.71个百分点。

全州5个县、市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501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3336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22391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2562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全州5个县、市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90434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8182人,文盲率由11.07%下降为7.47%,下降3.60个百分点。

全州5个县、市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14070人,占34.1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797370人,占65.8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69889人,乡村人口减少29736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1.39个百分点。

截止到2013年底全州人口共有106.78万人,其中傣族有33.73万人,景颇族有12.89万人,德昂族有1.32万人,僳僳族有2.62万人,阿昌族有2.84万人,佤族有0.09万人,汉族有51.5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比例为52%。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概况

2011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5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61亿元,增长22.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66亿元,增长14.9%。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6:34:40调整为26:36:38。完成财政总收入30.9亿元,增长42.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9亿元,增长42.8%,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2.3亿元,增长58.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1.1亿元,增长30.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3亿元,增长20 %。完成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3.5亿美元,增长18.6%。金融机构实现存款余额353.5亿元,比年初增长22%,贷款余额191.3亿元,增长18%。人口自然增长率7.4‰。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4%。

2013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230.90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7.34亿元,增长7.2%,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4.88亿元,增长12.9%,拉动生产总值增长个4.8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8.68亿元,增长13.9%,拉动生产总值增长个5.5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对总体经济贡献率分别为14.3%、39.7%、46.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8.7:33.6:37.7变为29.2:32.4:38.4。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增加值90.01亿元,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39.0%。人均GDP达18663元。

2013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4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96亿元,增长14.9%;其中:税收收入20.45亿元,增长26.0%;非税收入7.50亿元,下降7.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9.60亿元,比上年下降2.5%,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14.8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04亿元、教育支出16.03亿元,医疗卫生支出8.09亿元、科学技术支出0.39亿元、住房保障支出4.83亿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50亿元。

第一产业

2011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5亿元,比上年增长8.6%。传统产业得到巩固。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0.5万亩,增长4.8%,粮食总产量65万吨,增长7.7%。新种甘蔗38.5万亩,完成年度计划的128.2%,甘蔗总面积达80.1万亩,预计总产量414.8万吨。茶叶种植面积35.5万亩、产量1.41万吨。天然橡胶种植面积22.6万亩,干胶产量6212吨。完成肉蛋奶总产量9.5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16.1亿元,按可比价增长9.6%。生物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全年新增“六树一草”种植面积42.15万亩,总面积达192.6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坚果种植基地,盈江县被授予“中国坚果之乡”。完成烟叶种植10.3万亩,收购烟叶30.7万担,实现农业产值2.4亿元、烟叶税5000余万元,建成全国最大的香料烟种植基地,德宏被列入全省新烟区开发建设州市。完成冬季农业开发109.9万亩,新增8.65万亩,实现农业产值8.9亿元,增长16.5%。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投资2.3亿元,实施9个“兴地睦边”农田整治项目,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15.5万亩。续建盈江大型灌区等配套项目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万亩。

2013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07.7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6%。其中:农业总产值64.19亿元,比上年增长5.1%;林业总产值14.74亿元,增长11.9%;牧业总产值22.39亿元,增长11.3%;渔业总产值3.54亿元,增长12.0%;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2013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14.48万亩,比上年增长1.6%;粮食播种面积231.56万亩,比上年增长0.7%;油料种植面积15.74万亩,下降13.6%;甘蔗种植面积83.96万亩,增长0.4%;蔬菜种植面20.72万亩,增长9.3%;烟叶种植面积20.41万亩,增长34.9%;年末实有茶园面积35.66万亩,下降0.3%。

2013全年粮食总产量75.27万吨,比上年增长2.3%;其中:夏粮产量12.88万吨,增长1.4%;秋粮产量62.39万吨,增长2.6%。主要粮食品种中:稻谷产量40.05万吨,下降0.3%;小麦产量1.43万吨,下降26.3%;玉米产量27.11万吨,增长10.9%;豆类产量1.05万吨,增长6.1%。

2013全年油料产量1.40万吨,下降12.2%,其中:油菜籽产量1.32万吨,下降12.6 %;甘蔗产量431.28万吨,增长2. 1 %;烟叶产量3.05万吨,增长49.5%;蔬菜产量16.70万吨,增长21.2%;茶叶产量1.80万吨,增长6.8%;橡胶产量6591吨,增长19.8%;咖啡产量1.97万吨,增长13.2%;澳洲坚果产量0.18万吨,增长50%。

2013年全年肉类总产量9.90万吨,比上年增长1.9%。 其中:猪肉产量7.55万吨,增长1.1%;牛肉产量1.02万吨,增长5.2%;羊肉产量0.14万吨,增长16.7%;禽肉产量1.15万吨,增长4.5%。年末生猪存栏数73.51万头,增长3.0%;生猪出栏84.77万头,增长7.9%。禽蛋产量5898吨,增长10.3%;牛奶产量3469吨,增长7.8%。

2013年末全州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27835万瓦特,比上年增长6.3%;农用排灌动力机械3223万瓦特,增长27.4%;联合收获机3451万瓦特,增长7.7%;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8501万瓦特,增长2.2%;畜牧养殖机械5467万瓦特,增长 7.2%。拥有农用大中型拖拉机12125台,农用小型拖拉机47894台。全年农机化作业机耕面积205.09万亩,增长4.3%;机收面积73.36万亩,增长8.1%。

2013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171.9万亩,当年新增1.92万亩;累计节水灌溉面积42.25万亩,当年新增7.18万亩;当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3平方公里。已建成水库73座(其中电站水库3座,分别为龙江电站水库、弄另水电站水库、葫芦口电站水库),水库总库容18.13亿立方米(其中电站水库库容14.53亿立方米),水利工程年供水总量7.63亿立方米,其中为农业供水6.46亿立方米。

第二产业

2011年全州实现工业总产值133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完成工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22%。制糖、电力、电冶、建材等支柱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90.5亿元,增长18.3%。

2013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7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9%(按现价计算)。全部工业增加值56.0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1%。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2.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9%,其中: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22.11亿元,增长10.3%;制糖业完成增加值8.93亿元,与上年持平;黑色金属冶炼业完成增加值1.47亿元,增长21.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92亿元,下降8.0。

2013年全州9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合计299.01亿元,比上年增长9.0%;主营业务收入为108.94亿元,比上年增长5.7%,实现利税总额13.11亿元,比上年下降27.6%;实现利润总额6.18亿元,比上年下降40.6%。

2013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8.8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9.4%。全州具有资质的36户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8.40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实现利润9882万元,比上年增长13.3%;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6.2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4%;竣工面积79.56万平方米,增长9.4%。

第三产业

2013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8.17亿元,增15.8%;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 21.04亿元,增长8.0%。按行业看:批发业完成22.77亿元,增长12.2%;零售业完成55.57亿元,增长14.8%;住宿业完成1.29亿元,增长13.2;餐饮业完成9.59亿元,增长12.5。

2013年全年完成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7.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2.5%。其中:出口19.23亿美元,增长50.7%;进口8.34亿美元,增长1.6倍。全年共实施国内合作项目298项,新增 123项,利用国内资金170.15亿元,比上年增长35.1%。

2013年全州拥有民用车辆49.92万辆,比上年增长9.0%,其中民用汽车10.92万辆,增长13.8%。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2437万人,增长6.7%;旅客周转量199019万人公里,增长10.7%。全年完成营运车辆货物运输量1845万吨,增长15.6%;营运车辆货物周转量147939万吨公里,增长18.9%。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7687公里,比上年增长2.4%,其中,等级公路5880公里,增长6.6%;等外公路1807公里,下降9%。

2013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93.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7%。其中:海外游客17.60万人次,增长16.1%;国内游客775.54万人次,增长20.3%。旅游业总收入103.15亿元,增长19.5%。

2013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34.38亿元,比年初增长13.4%。其中:个人存款283.48亿元,增长16.2%;单位存款135.17亿元,增长8.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77.26亿元,比年初增长16.1%。其中:短期贷款99.82亿元,增长29.0%;中长期贷款177.03亿元,增长9.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中涉农贷款183.43亿元,增长11.6%。

教育

2013年德宏普通高等学校招生3792人,在校生9026人,毕业生2370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4199人,在校生11267人,毕业生3273人;普通中学招生23352人,在校生64376人, 毕业生18549人;小学招生18110人,在校生104418人,毕业生17801人;幼儿园招生24905人,在园幼儿40768人,毕业20011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56%,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8.32%,高中阶段入学率59.39%。

科技

2013年争取到国家、省科技(科普)计划项目48项,比上年增加2项,经费1535万元,比上年减少151万元;州级科技(科普)计划项目立项118项,比上年增加15项,安排经费568万元,比上年增长313万元。2013年度,评选出德宏州政府科学技术奖35项,比上年增加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6项。

文化

2013年末全州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艺术研究所1个,文化馆6个,文物管理所6个,公共图书馆6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4.34%,电视人口覆盖率94.85%。全年出版各类报纸700万份,各类书籍220种,共45万册。

卫生

2013年末有全部卫生机构669个,病床5759张,卫生技术人员5537人,其中:执业医师1658人,助理医师481人,注册护士1771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235人。

体育

2013年德宏州参加国家级体育比赛1次,组织对外交流7次、省级比赛5次、州级比赛30次、县级比赛57次。在省级及以上比赛中共获得金牌16枚、银牌23枚、铜牌9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