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海南政府网 > 儋州政府网
中文名:

儋州市政府网

官网:
www.danzhou.gov.cn
地址:
那大镇中兴大街中1号
车牌:
琼C
区号
0898-23326092
百度分享
分享到:

儋州市政府

儋州市政府介绍

儋州市是海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濒临北部湾,地跨东经109.5°、北纬19.5° ,陆地面积3400平方千米,全市人口为105万(截至2009年12月31日),儋州市人民政府驻那大镇中兴大街中1号。儋州市是海南省第四个地级市,也是海南西部的经济、交通、通信和文化中心,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均在其境内。这里陆海交通发达、环岛西铁路、环岛高速公路横穿市境,海运可直抵东南亚和中国各沿海城市。 儋州市管理17个镇,有10个国营农场其中4个市属农场及3个工业园区。 儋州主要方言有儋州话、军话、客家话、临高话、黎话、广东话、海南话等,语言交流主要以儋州话为主。2015年2月19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海南省调整儋州市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5]41号):同意撤销县级儋州市,设立地级儋州市,以原县级儋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地级儋州市的行政区域,儋州市人民政府驻那大镇中兴大街中1号。

儋州市三国 吴赤乌五年,讨平儋耳珠崖,以珠崖郡于徐闻。齐朝 属越州。梁朝 大同中,置崖州于废儋耳之地,即今儋州。陈朝 崖州仍梁制。 隋朝 大业三年,改崖州为珠崖郡,又折崖之西南地,置临振郡。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改郡为州,将“儋耳郡”改为“儋州”。唐朝乾元元年,复为儋州。 五代 南汉儋州仍唐制,废富罗县。宋朝 儋州。熙宁六年降为昌化军。端平二年,改为南宁军。元朝 南宁军,属琼州。明朝 儋州,洪武元年为南宁军,仍属广西。寻废军号,复为儋州,仍领三县属广东。三年,以属琼州府,十九年以感恩改属崖州。 清朝 清初琼府管州三,县十。儋州、崖州、万州。民国 民国均设州为县。又称儋县。1950年海南解放至1992年,儋县建制没有改变。 199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儋县,设立儋州市(县级市)。儋州自建制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08年7月,海南省委五届三次全会决定,儋州履行地级市权责。儋州被明确定位为西部中心城市。[7-8] 2015年2月19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海南省调整儋州市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5]41号):同意撤销县级儋州市,设立地级儋州市,以原县级儋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地级儋州市的行政区域,儋州市人民政府驻那大镇中兴大街中1号。

行政区划编辑截至到2006年4月儋州市辖17个镇:那大镇、和庆镇、南丰镇、大成镇、雅星镇、兰洋镇、光村镇、木棠镇、海头镇、峨蔓镇、三都镇、王五镇、白马井镇、中和镇、排浦镇、东成镇、新州镇 。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国营西培农场、国营西华农场、国营西庆农场、国营西流农场、国营西联农场、国营蓝洋农场、国营新盈农场、国营八一农场、国营龙山农场、国营红岭农场。 那大镇辖10个社区、20个行政村;和庆镇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南丰镇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大成镇辖1个社区、5个行政村;雅星镇辖2个社区、12个行政村;兰洋镇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光村镇辖2个社区、10个行政村;木棠镇辖25个行政村;海头镇辖4个社区、10个行政村;峨蔓镇辖13个行政村;三都镇辖9个行政村;王五镇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白马井镇辖6个社区、15个行政村;中和镇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排浦镇辖1个社区、7个行政村;东成镇辖1个社区、19个行政村;新州镇辖12个社区、19个行政村;洋浦经济开发区辖18个社区。(根据《海南省行政区划代码(2006年4月)》整理)

地理环境编辑地势

儋州市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由平原、丘陵、山地三部分构成。

儋州市风光 (17张)

丘陵占76.5%,滨海平原占23.13%,山地占0.37%。南部属山地和丘陵地带,西南属平原阶地地及火山熔岩台地,东南部为沙壤土,海拔多在100—200米之间,中部为河流冲击平原,北部主要为玄武岩和第四纪的海相沉积层,海拔在5—10米之间,境内大部分都在海拔200米以下。儋州市境内大部分都在海拔200米以下。西南部的纱帽岭海拔752米,为境内最高点。境内大小山峦160座,多在东南部。

河流

儋州市全境大小河流36条。其中发源于境外流经境内的有:南渡江、珠碧江和文澜河;发源于境内的有:北门江、春江、光村江、大江和山鸡江等5条。地表年径流量达189亿立方米。全境海岸线长225公里,且曲折多海湾。主要海湾有:后水湾、儋州湾和洋埔港。主要海岸港口有:洋浦、 干冲、白马井、新英、海头、排浦、峨蔓、英沙、顿积、神充等。其中洋埔港湾阔水深,建有万吨级深水码头,是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

气候

儋州市处于东亚大陆季风气候的南缘,属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常年平均气温为23.5℃,最热月7月份的平均温度为27.8℃,极端最高气温33℃,最冷月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7.5℃, 极端最低气温3.2℃。由于受岛内中部隆起的五指山脉的阻隔,处于背风面,又濒临北部湾,故该市的气候特点是:太阳辐射强,光热充足年平均光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西部沿海最多,达2500小时左右。雨量适中,分布不均,该市各地年降雨量900~2200毫米,年均1815毫米。由于受季风影响,全年雨量分布很不均匀,干季雨季分明。5~10月为雨季,占年雨量的84%,11~次年4月为干季,占年雨量的16%。雨量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

自然资源编辑水资源

儋州市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815毫米,年地表径流量18.9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量约2500立方米,约为全国人均水量的1.18倍。地下水动储量11.46亿立方米,理论可开采量2.24亿立方米。儋州市径流落天然总落差643.8米,最大天然落差180.7米。可利用落差391米,电能理论蕴藏量1.43万千瓦(未含过境河流南渡江、文澜江和珠碧江)。另外,渠道跌水电能蕴藏量1.39万千瓦。合计2.82万千瓦,可开发2.25万千瓦,年可发电1.5亿度。人均电能理论蕴藏量0.04千瓦/人。 儋州市境内有全国十大水库之一-松涛水库,其库容量达33.4亿立方米。

土地

儋州市辐员面积3265.18平方公里,合4897768亩,可耕地面积206.20万亩,其中水旱田47.02万亩,旱地81.79万亩,待垦荒地77.38万亩。

海涂

儋州松涛天湖“海涂”乃沿海潮间带上淤积的烂泥,是由陆地上的物质和海中的物质沉积发育而成的滩涂。潮涨时被淹没,潮退时露出,其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酸度6.5~7.0。滩涂上繁育着丰富的浅海生物资源,如:文蛤、贻贝、牡蛎、毛蚶、泥蚶和青膏蟹等。新英、海头和排浦等港湾的滩涂还生长着4668亩茂盛的红树林。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特有景观,大片红树林可阻挡风浪,保护海岸不受侵蚀。儋州市全市滩涂138329亩,30%适用于浅海养殖。

生物

儋州市动、植物种类繁多,据初步统计,市内植物有644种,隶426属128科。其中珍贵本材树种有青梅、母生、坡垒、银珠、油楠、花梨、白格、红本罗、苦梓等20多种。热带经济作物主要有橡胶、胡椒、咖啡、香茅、油棕等。野生动物主要有野猪、金钱豹、果子狸、水鹿、猕猴等,其中水鹿(俗称“山马”)、猕猴、穿山甲、蟒蛇等10余种,被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海产资源主要有红鱼、石斑鱼、马鲛鱼、乌鲳、海鳗、海鲶、五刺银鲈、马六甲鲱鲤等鱼类600多种及贝类、澡类等100多种其中白蝶贝是生产名贵珍珠的贝类,洋浦至排浦一带海域初省水产厅划为白贝类自然保护区。

矿产

褐煤主要分布于东成镇长破墟一带,储量约1.58亿吨。油页岩-主要分布于长坡墟,储量约28.3亿吨。花岗岩-主要分布于海头、南丰、兰洋、那大等镇,储量约100亿吨。石英砂-主要分布于光村镇、松鸣乡,储量约0.85亿吨。石灰石-主要分布于侨植、八一农场等,储量约2.3亿吨。重晶石-主要分布于兰洋镇,储量约42万吨。钛矿-主要分布于排浦至海头一带海滩、陆地,储量约16万吨。

人口民族编辑儋州市为人口105万的海南第二大市。儋州民族众多,有汉族、黎族、苗族等20多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93%,黎、壮、苗等少数民族人口占约7%,是海南省人口数量第二的市。 全市共有家庭户214100户,家庭户总人口896054人

政治编辑市委

书记:严朝君副书记:张耕、张磊常委:铁刚、钟捷兴、谢雄峰、唐龙海、付华明、周廉芬、戴青云、易向阳

市人大

主任:韩太光副主任:林明忠、朱玉娥、吴勇、陈海洁

市政府

市长:张耕副市长:张华、胡德智、张广英、王月花、符巨友

市政协

主席:邓泽永副主席:王应才、陈星影、黄俊生、谢群峰

经济编辑

儋州景观图 (9张)

儋州工农业总产值占海南省十分之一。经济总量仅次于海口市居全省第二位。农业方面,已形成了33万亩甘蔗、27万亩瓜菜、13万亩水果、100万亩橡胶、30万吨水产品、75万亩粮食等农业支柱产业的生产规模;工业方面,形成了年产13万吨机制糖、100万吨水泥、5万吨标准胶,以及家俱、建材、轻工、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工业产业体系;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据统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292.75亿元,2012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301.27亿元,位居海南第二。 2006 年至2011年,儋州市生产总值从71.83亿元提高到144.85亿元,年均增长11.2%;三次产业结构从59.5:13.4:27.1调整为51.7:16.2:32.1;地方财政 一般预算收入从1.88亿元提高到 7.14亿元,年均增长30.6%; 政府性基金收入从1914万元提高到14.56亿元,年均增长13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8.64亿元提高到51亿元,年均增长 27.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5.61亿元提高到39.59亿元,年均增长2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550元提高到16524元,年均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3674 元提高到6577元,年均增长12.3%。 2011年建设常年瓜菜 基地2.2万亩。深入实施“农民养猪增收”和“百千万”饲养工 程, 引进建设雨润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产业化项目、 罗牛山万头种猪场、 鹏翔智能化养猪场等项目, 温氏带动农户养殖规模不 断扩大, 生猪年出栏量超过100万头, 肉类总产量从2006年的5.52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8.68万吨,年均增长9.5%,连续五 年获得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 先后获得 “生猪调出大县” “畜 、 牧大市”称号。新造80吨以上渔船68艘、新增海水养殖 5300亩、淡水养殖1万多亩,建成中投特种等一批龟鳖养殖场,水产 品总产量从2006年的27.8万吨增加到 2011 年的 35.3万吨, 年均增长4.9%。

文化编辑古迹

悠久的历史给儋州市留下了众多古迹,且多为宋代以前的古

儋州东坡像迹,如汉代伏波井、中和古镇、东坡书院等。尤其是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间,讲学明道,使儋州教化日兴,“书声琅琅,弦歌四起”。海内外名士接踵而来,从师东坡。儋州在此时成为了全岛文化的中心,也培养了民众尊师重教的传统。苏东坡北归九年后,儋州人符确成为海南第一个进士。此后,儋州人才辈出,名声远播,在海南历史上曾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儋州民风淳厚粗犷,古风犹存。在苏东坡带来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影响下,这里的人民爱好吟诗作对,使儋州素有“诗乡歌海”之称,有许多民间诗社。在拥有“全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基础之上,在2013年10月12日又获得“中国书法之乡”。

儋州调声

儋州人喜爱唱歌。有一首民歌唱道:“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多似百花开。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儋州民歌种类繁多,其中儋州山歌和调声最为盛行。 革命战争年代,人们利用山歌和调声等体裁编写《抗日状》等,产生过宣传鼓动的巨大效果。如今,每年正月十六、八月十五,儋州中北部地区的男女青年,穿着统一的服装,汇集山坡或沙滩,举行赛歌会。他们对歌调声,表达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对生活的赞美。儋州调声节奏鲜明,旋律流畅而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解放后,一批批音乐工作者前来儋州采风,陶醉在婉转悠扬的乐曲声中。 2006年,海南省儋州市申报的“儋州调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项目类别,序号45。

教育编辑1044年(北宋庆历四年),于州城(中和镇)东创建了州儒学。这所儒学是全琼最早学府之一。1097~1100年(宋绍圣四年至元符三年),大文豪苏轼(东坡)谪居儋州三年,兴办教育,对启迪民智,弘扬中原文化,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是时,先后从师于苏轼的岛内外学子20余人,于是儋州一时“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成为海南文化教育之中心。 此后,儋州读书风气日盛。1127年(宋建炎初年),王霄创办零春书馆。明代增建振德书院、图南书院、义斋书院及社学等24间;清代重修东坡书院、丽泽书院,兴办桄榔书院、文会学馆、兴文学馆、蔚文学馆及社学等9间。学堂遍布州城及各乡都。读书求学者众,名驰州郡。自宋代至清末,本县科举中进士者5人,中举人者76人。 1912年(民国元年),彻底废科举、兴学校,教育制度发生根本变革,1925年(民国14年)儋县有小学135间,学生7536人。1926年(民国15年)创建儋县县立初级中学(简称“儋中”),1928年9月招生两个班,次年招生三个班。1934年(民国23年)在“儋中”增设简易师范一个班。30年代,多以大村庄办学,原先私塾式的小学逐渐合并。1935年(民国24年)小学77间。 1958年,在所谓“大跃进”中,教育实行“两条腿走路”方针,教育发展过快。1961年,县教育局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学校教育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教学质量相应提高。但是,本县是广东省的“文化大革命”重灾区,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10年间,前三年停课闹革命,教师被批斗,学校秩序混乱。“文革”后期学制缩短,教材减少,劳动课增多,并提出“中学不出社,小学不出队”的口号,形成完全小学办“戴帽子中学”,公社中学大办高中的局面,以致教育发展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 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重新调整学校设点布局,对中、小学进行调

儋州校区东湖整,压缩高中,减少小学附设初中班,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升学考诚制度。1990年全县有中学52所,学生人数2.7万人,是1952年的29倍多;小学422所,学生人数10.42万人,是1952年的17.6倍。同时,民族教育、国营农场和厂矿企业教育也得到发展;华侨、港、台同胞爱国爱乡,热心教育,捐资办学,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也作了一定的贡献。 自1977年恢复考试制度后,教学相长,各级教育蓬勃发展,教学质量逐年提高。1977年至1990年,全县给全国各大专院校及中专学校输送新生3749名;各类教育已初步形成一个设备较齐全、比例较协调、布局较合理的教育网络。1990年,高中、初中、小学升学率分别为26.8%、40.7%、88.7%。 大学:海南大学中学:儋州市第一中学、儋州市第二中学、儋州市第三中学

交通编辑儋州市拥有洋浦港、白马井港等天然深水良港,环岛西线高速公路、粤海铁路(在该市设有那大、八一两个站)贯穿境内,环岛高铁正在建设当中,交通发达,已形成水陆交通网络,是海南西部的交通枢纽和连接内陆、通往东南亚地区的桥梁。 儋州市公路里程较长,公路覆盖面积广,2010年基本实现路路通村村通。“田”字形公路规划中“白马井——儋州——万宁”东西跨越高速列入海南十二五规划,西部民用机场等项目正在筹建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