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陕西政府网 > 咸阳政府网 > 长武政府网
中文名:

长武县政府网

官网:
www.snchangwu.gov.cn
地址:
东大街2号
车牌:
陕D
区号
029-34202586
百度分享
分享到:

长武县政府介绍

长武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长武处于西北内陆腹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又属东南暖湿地区与西北干旱地区过渡带。东与彬县为邻,南与甘肃省灵台接壤,西与甘肃省泾川接壤,北与甘肃省宁县、正宁县接壤。南北最长处30.06公里,东西最宽处27.23公里,总面积567平方公里。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584毫米,最高气温36.9℃,最低气温-24.9℃,年均气温9.1℃。全县辖9镇两个社区160个行政村。

长武县博物馆

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置鹑觚县于浅水塬,隶属北地郡领

长武县 (5张)

辖。《周地图记》载:太子扶苏与将军蒙恬,率兵北上屯边,治驰道,通四域。见塬高水浅,因欲筑城。遂以觞设奠,乃有鹑鸟飞升觚上,视为灵异,故以鹑觚为县名。

鹑觚县隶属朔方刺史部北地郡。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于鹑觚塬西部置阴槃县,亦属北地郡。元鼎三年(前114年),拓广疆界,厘定区域建制,又于鹑觚塬北部置浅水县,隶属并州刺史部上郡。并以北地郡分置安定郡,隶属凉州刺史部,阴槃县改属安定郡。初始元年(9年),王莽新朝改浅水县为京室(一说改曰广信)。地皇四年(24年),鹑觚、阴槃、浅水县置并设。

鹑觚、阴槃同属凉州刺史部安定郡。光武帝初年废浅水县。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因避匈奴内侵,阴槃县侨迁寄理新丰,遂废。兴平元年(194年).置新平郡,隶属凉州刺史部。次年,鹑觚县改属新平郡。东汉末年,改行州、郡、县制,鹑觚又隶属安定郡。

建安十八年(213年),鹑觚县并入魏境,隶属雍州新平郡。黄初七年(226年),鹑觚县改属扶风郡。

鹑觚县隶属雍州安定郡。永嘉之乱(311年),鹑觚县归羌人占据,多民族杂居。局势动荡,县置有名无实。

鹑觚县,前赵,隶属雍州安定郡。后赵,改安定郡为赵平郡,仍辖鹑觚县。《魏书》记,鹑觚县有鹑觚塬,一名浅水塬。有停台山。建武十年(344年),废鹑觚县。十六国相继更迭,郡县不立。屡变屡陷,改设无常。姚苌之乱(385年),百姓夷灭,“郡县俱废,并无理所。”

长期战乱,鹑觚地域属后秦、大夏。至北魏又置州、郡、县。神四年(431年),鹑觚地域归属北魏。熙平二年(517年),原鹑觚县西部置东阴槃县(亦名东槃),隶属泾州赵平郡。后经分裂改制,西魏大统元年(535年),复置鹑觚县,治所设于枝屯塬邵寨镇,隶属泾州赵平郡。元钦元年(552年),以东阴槃县南临宜禄川,故改称设置宜禄县,仍属泾州赵平郡。北周初废赵平郡。保定三年(563年)废宜禄县。辖地东北部归新平郡白土县,南部归安定郡鹑觚县,西部归安定郡安定县。

初废郡设州县。开皇三年(583年),废新平郡。次年豳州置新平县。大业三年(607年),又改豳州为新平郡。义宁二年(618年),原宜禄县辖地仍分属安定郡鹑觚县和新平郡新平县。

武德元年(618年),行州县两级制,恢复豳州。贞观元年(627年),以道统州。贞观二年(628年),析新平、保定、灵台县地,重新分置宜禄县,隶属关内道豳州。《唐书》记,宜禄县有浅水塬,有长武城。垂拱二年(686年),宜禄县城由浅水塬移今城址,衙署设昭仁寺东。辖地有飞云镇、长武城。开元十三年(725年),州改豳为邠,仍属关内道,辖宜禄县。天宝元年(742年),废邠州,复设新平郡,仍辖宜禄县。至德元年(756年),宜禄县改属保定郡。乾元元年(758年),宜禄县又归属复设的邠州。

梁、唐、晋、汉、周,宜禄县皆属邠州。十国时期的后梁、后唐,宜禄县置依旧,隶属邠州。

淳化五年(994年),改道为路,郡县并称。宜禄县隶属永兴军路、邠州新平郡,归靖难军节度。太平兴国以后宜禄县城迁往冉店镇。咸平四年(1001年),泾州长武城(今泾明乡长武村)升镇置长武县。咸平五年(1002年)废为寨,属保定县。大观二年(1108年),复以寨置长武县,隶属泾州保定郡,归彰化军节度。

天会九年(1131年),邠州被蒙古兵占领。元光元年(1222年),蒙古兵又攻占邠州,宜禄县归金领属。宜禄、长武同为望县并存,分属庆原路邠州和泾州。

宪宗三年(1253年),忽必烈领兵屯邠州,宜禄县归元辖地。中统三年(1262年),设陕西行中书省,辖邠州。又设都元帅府辖邠州、泾州。至元七年(1270年),废宜禄县,辖地并入庆原路邠州新平县。至元十一年(1274年),废长武县,辖地并入庆原路泾州泾川县,今长武境内无县置。

洪武二年(1369年),宜禄地域归明朝统辖。洪武三年(1370年),废新平县。置宜禄镇,隶属邠州,驻巡检司戎守。弘治十七年(1504年),移宜禄镇于冉店,仍故名。设驿递,巡检司亦驻防冉店镇。由于“地处西凤平庆交汇区,四鄙多山,阻为盗薮,居民患之。嘉靖年间,寇掠帑解,设邠泾兵宪以镇之。”隆庆五年(1571年),增设州同治驻冉店镇。万历九年(1581年),有抚台按院巡历关西道,乡民士绅恳求复建县置,遂申报诸司府道转奏朝廷。万历十一年(1583年)三月,奉旨准奏,“割邠州一隅添置长武县,取县西旧长武城故地为名。”隶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巡检司移驻窑店镇。长武建立县置之初,改迁治所于宜禄镇,扩充驿堡,修筑城廓衙署。从此,长武县境域规模趋于定型,相因沿袭。《明史》记,长武县北有泾水,南有汭水。西有窑店巡检司。旧《长武县志》记,明万历置长武县,有亭口镇、窑店镇。

清初沿用明制。长武县隶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雍正三年(1725年),邠州升为直隶州,长武县改隶邠州。清末,长武县仍属邠州直隶州领辖。

民国成立,废府(州)、厅制,设省、县两级。民国二年(1913年),长武县隶属陕西省督军府。民国三年(1914年)设道,长武县隶属关中道。民国五年(1916年),长武县隶属邠、乾镇守使公署。民国六年(1917年),长武县直属陕西省长公署。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属陕西省政府。民国十六年(1927年),议准长武为二等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长武县归属邠乾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长武县归属设于邠县的陕西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实施新县制,议准长武为四等县。三十六、三十七年(1947、1984年)调整区划,长武县仍属第七行政区。

1948年4月21日(农历三月十三日),解放军西府出击战役曾解放长武,设县人民政府,归属陕甘宁边区西府工委、邠县分区。因形势不利,主力部队撤离,县人民政府随军转移。1949年7月25日(农历六月三十日),长武再次获得解放。人民政权建立之初,长武县隶属陕甘宁边区邠县行政督察区(分区)。1950年5月5日,区划整编,长武县改属宝鸡专区。1956年10月1日,撤销专区,长武县归陕西省人民委员会直辖。1958年12月8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撤销长武县建制,长武、栒邑与邠县合并,称邠县,仍直属省辖。1961年8月2日,国务院批准陕西省调整专县行政区划,恢复原并大县的各县建制,并复设咸阳专区。9月1日,宣布重新恢复长武县建制,隶属咸阳专区。10月,咸阳专区改为行政公署。1969年,成立咸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恢复咸阳地区行政公署,仍辖长武县。1983年9月,咸阳行署改为地级市,长武属咸阳市人民政府辖县。

自然资源编辑

矿产资源

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年)前后,马寨乡司家河村有人在冠鸡沟土法打井,开采石炭,并唱大戏庆贺。后因开挖难度较大,产量低而停工。民国十二年(1923年),彭公村乡民合伙在方庄大沟土法采煤,因井内排水困难而作罢。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开发西北实业计划》记,“长武煤矿在县(州)西70余里地方,面积不过一方里”。

地质普查探明,长武属渭北煤田黑腰带,彬长大型煤矿待开发区。彬长矿区为陕西第二大煤田。地质构造简单,煤炭资源丰富,煤层分布呈水平状态,东西向延伸,主要可开采煤层平均埋藏深度400—600米之间。彬长煤田总蕴藏量达59亿吨。长武地区煤炭资源为31亿吨。主要分布在亭口、谢家河、孟村、胡家河、刘家坪一带。拟建的亭南地方煤矿,矿权面积15平方公里,地质总储量为1.96亿吨。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60万—90万吨。可开采量为9443万吨。煤质属粘褐煤,有害元素含量少,低灰、低硫、特低磷,高发热量。彬长煤矿和120万千瓦坑口电厂,列入国家“八五”计划重点工程,前期准备项目已全面展开。县办亭南地方煤矿报经批准,1989年进入精查设计阶段,办理初设和立项,正在积极筹建中。

石油

油页岩分布广泛,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尚待进一步勘探,具有远期开发价值。

1958年,在芋园乡柳沟村发现铁矿,藏量7万吨,含铁20—60%。出动劳力大兵团会战,土法开采,土炉冶炼。五个月时间,仅炼出烧结炉渣3.53吨(数字有虚报)。由于土层深厚,含铁量低,无工业开采意义,冶炼技术又不过关,劳民伤财,得不偿失而下马。

植物资源

长武属旱作农耕区。栽培农作物分为3大类,55种,185个品种。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粮食作物结构以夏粮为主,夏粮以小麦为主。粮食作物有18种。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糜、谷、荞麦、大麦、豌豆、扁豆、黄豆、绿豆、小豆、白云豆等。

栽培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蓖麻、芝麻、花生、荏、胡麻、大麻、花椒、茴香、西瓜、甜瓜、向日葵、芦苇、木耳、蘑菇等。其中瓜类有16个品种。

栽培蔬菜主要有辣椒、白菜、莲花白、白萝卜、红萝卜、洋芋、黄花、葱、韭菜、蒜、洋葱、红苕、茄子、西红柿、南瓜、冬瓜、黄瓜、葫芦、莴苣、菠菜、芥菜、芹菜、豇豆、芫荽、洋姜、地留子、甜菜、丝瓜等。蔬菜共有180个品种。

长武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树种资源有28科,45种、108个品种。主要树种有刺槐、杨树、楸树、桐树、柳树、中槐、椿树、榆树、桑树、松树、柏树、毛竹等。

各类果树资源有6科、9属、20种。主要有苹果、柿子、核桃、梨、枣、杏、沙果、梅李、葡萄等。种植饲草以紫花苜蓿为主。引进草木犀、毛苕子、沙打旺、红豆草,用于沤制绿肥,增加土壤有机制,亦可用于改良饲草结构。

庭院栽培供观赏的花卉主要有牡丹、芍药、迎春、蔷薇、玉簪、凤仙、鸡冠、石竹、菊花、月季、刺梅、大理花、夜合、牵牛、虞美人、夹竹桃、绣球、金钟、美人蕉、茉莉、梅花、一串红、夜兴花、夜来香、万寿菊、十样锦、文竹、吊兰、令箭荷花、玉兰、海棠、仙人球、仙人掌、紫罗兰、蝴蝶梅、君子兰、兰草、水仙、金盏、蜀葵、珊瑚、铁树、万年青、棕树、雪松等。

动物资源

鸟类

长武地区鸟类有限,亦无珍禽。已知鸟类有15目,33科,109种。依俗名记述,历来较多的:候鸟有大雁(秋冬结队南徙,雁阵声寒,群栖旷野)、胡燕(马燕)、燕爪啦、紫燕(燕唧唧)、杜鹃(布谷鸟)、算黄算割、白脸大山雀等。留鸟有鹰、鸢、、鹞(均属猛禽,栖于城墙、山巅,高空盘旋,俯冲扑鸡,善攫肉食,已不多见)、猫头鹰、鸱鸮(昼伏夜出,扑食鼠类,其声凄惨,俗谓不祥)、黄鹂(黄莺)、雉(野鸡,羽毛鲜艳,肉称野味上品)、雉(山鸡)、石鸡(呱拉鸡)、麻雀(雀儿)、花雀(红群群)、斑鸠(姑姑等)、脖鸽、鸽(灰白野鸽、家鸽)、喜鹊(民俗视“喜上眉〔梅〕梢”为吉祥鸟)、乌鸦、云雀(天唧唧)、啄木鸟(护树灭虫益鸟)、鹌鹑、水鸭、百灵(鸣声婉转,可供观赏)、画眉等。鸟类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朋友。但由于生活区、农作物区高度密集,使鸟类生活空间缩小,加之人为的捕杀和施用农药,鸟类数量大为减少。

兽类

有6目,14科,41种。两栖爬行类动物12种。境内山林稀少,兽类贫乏。解放初,对捕猎管理不严,乱捕滥杀,致使一些野兽生存渐弱,濒于绝迹。常见的野生动物有:草兔(适应性强,繁殖率高,肉鲜味美,毛皮可制轻裘)、狐狸(分布广,夜行性,嗅觉灵敏,捕食鸡兔。皮毛精美华丽,为上等裘料)、狼(性凶残,捕食野生动物,对人畜亦有威胁,多在深山沟壑区,数量大减)、豹(性凶残,极少)、鹿(南塬与麟游交界山区少量可见)、黄羊(偶有发现,绝少)、黄鼠狼(黄腰,偷食鸡兔)、獾、松鼠(驹狸猫)、黄鼠、鼹鼠(瞎鼢,潜入地下,危害作物根茎。塬区机耕深翻,数量见少)、蝙蝠(夜别忽),等。50年代,政府奖励打狼除害。狼、豹等凶猛野兽屡经扑杀,已不多见。

虫类

天敌昆虫有五个目,11科,36种。以蜂、瓢虫科最多。农作物害虫有6个目,23科,68种。主要有蝉、素蛛、蟋蟀、蚂蚱、蜗牛、蚯蚓、蚂蚁、蜘蛛、螳螂、螺羌螂(屎爬牛)、蜥蜴、壁虎(蝎虎)、蜻蜒、飞蛾、蝴蝶、青蛙、蟾蜍(癞蛤蟆)、蜈蚣、蝎子、百足虫(节节虫)、磕头虫、萤、蠹、蚜虫、粘虫、行军虫、蝼蛄、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瓢虫、螟蛉、白线虫、蚰蜒、蛇、野蜂以及蚊、蝇、壁虱、土元、虱、跳蚤。

水利资源

泾河、黑河、南河穿流县境,库、塘、井、泉、窖遍布各地。河流、井、泉分布规律,大体与地表径流相适应,属黄河水系。全县水利资源较为贫乏,且开发利用困难,多数地区属于旱作农业。全县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总量为3944.18万立方米(不含重复计算的泉水出水量325.6万立方米),人均281.03立方米,亩均103立方米。全县可控制利用的地表、地下水资源量1056.83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26.8%。

地理环境编辑

位置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长武县

长武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长武处于西北内陆腹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又属东南暖湿地区与西北干旱地区过渡带。,距离咸阳市140公里距西安市160公里,介于东经107度38分至58分,北纬34度59分至35度18分之间,县境北临甘肃正宁县,宁县,泾川县,与子午岭相望,南与灵台县接壤、关山余脉相近,东与彬县相连。成为渭北与陇东高原结合部的过渡地带。县境南北长30.05公里、东西宽27.23公里,总面积567.1平方公里。

气候

长武处于西北内陆腹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又属东南暖湿地区与西北干旱地区过渡带。受黄土高原地形和海拔高度影响,明显形成垂直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9.1℃,年积温2994℃,无霜期171天,年均降水量584毫米,县分布不均,春季少雨,夏季多伏旱、冰雹、风灾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春温回升慢,夏热多伏旱,秋凉雨连绵,冬长冷于寒。气候资源背景及分布状况为:光能资源比较丰富,热量利用条件较差,降雨适中,分布不均。从60年代以来,气候明显变暖,冬雪过程减少,春旱次数增多。受季风影响,一年之内,春、夏、秋、冬四季,干湿冷暖分明。

行政区划编辑

长武县区划图

2011年,长武县完成撤乡并镇任务,现辖9个镇,2个服务中心:昭仁镇、相公镇、巨家镇、丁家镇、洪家镇、彭公镇、地掌镇、亭口镇、枣元镇。

交通编辑

长武县山路

国家高速G70福银高速公路、国道312线贯穿全境,建设中的西平铁路在此设有长武站,对外交通便利。

清代,长武地处陕甘交界,设宜禄驿。同治八年(1869年),左宗棠率湘军西征,从西安至兰州重新扩修大车道。并沿途植树,设工役护路,古道状况得到改善。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增设驿、铺。行人驮贩车马日渐增多。至宣统二年(1911年),县内西兰大路屡经整修,通行车马。邻近各州县,均以大车道相连,冉店土桥经过加固、护修。亭口坡、打儿咀凿石拓宽,车能双轨,骑能并行。

民国初年,修筑简易公路,铺垫沙石路面,通行汽车。从而使长武地区大破封闭状态,市场经济发展。长武县城为关中通往平凉、固原、西峰、庆阳必经之枢纽、要冲。民国十三年(1924年),修改西安至兰州故道大车路。民国十七年(1928年),于右任著《陕西交通挈要》记,长武交通状况:由邠县至亭口之路,均与泾河并行,时即时离,亦与山脉并行。由亭口依泾河与黑水河之间山背北行,左右开豁,地质为黄土层。黑水河流,水宽五丈,深七八尺,有渡船,仅可渡人,车辆则由水浅处涉过。再入山道,北行为凹道,至冉店。人家三十户,多穴居。由此再二里,上凹道之坡,下至七里堡,即可入长武之宜山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再次扩修改建后,西安至兰州公路,全线通车,军旅商贸、行人车马频繁。沿途昔日渡口、坡坝、土桥、关隘遗址及驿站、铺司名称,仍历历在目,随处可见。

解放后,加强交通运输事业管理,恢复和修筑公路,改善道路条件,交通运输事业迅速发展。到1989年,县内有公路6条。其中国道、省道各1条,县乡公路4条。通车里程110.2公里。境内乡村道路113条。950公里。形成以县城区为中心,以西兰公路为主体,县乡公路为骨架的道路网。

人口编辑

第六次人口普查。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全县经过调查登记,手工汇总主要资料数据为:全县总人口为205598人。同第三次人口普查1900年7月1日零时总人口140353人相比,10年间增加65245人,增长10.86%。平均每年增加1906人,年均增长率为1.49%。共有家庭户35589户。人口205598人,占总人口的96.25%,平均每个家庭户4.21人。其中男性80858人,占总人口的51.960%,女性94740人,占总人口的48.04%。性别比(女性为100,女性对男性的比例)100:108.19。

经济编辑

农业

长武属渭北旱塬农牧结合生态类型区。农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居于主要地位。社会化生产历来以农为本,农牧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境内出土文物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以刀耕火种的形式,开始了原始的农耕种植。公刘居豳,“相地之宜,树艺五谷”,农业进化,民得农桑衣食之利。奴隶社会,平民和奴隶用简单的劳动协作,垦荒种粮。春秋战国,出现牛耕、施肥等技术。汉代使用铁制农具。唐、宋时期,农业生产和耕作技术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明、清之际,战乱不息,灾荒饥馑,农业、畜牧业生产停滞不前。清代同治年间,县衙始有劝农劝工之举。引进技术,改良耕作,出现专业分工,商品生产有所萌发,封建自然经济逐渐改变。民国时期,地主豪绅占据大量土地,雇工出租,高利盘剥。农村文化教育、科学技术落后。内战连年,官员腐败。广大贫苦农民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底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业受私有制生产关系的束缚,土地瘠薄,成片荒芜,耕作粗放,技术守旧,赋税加重,旱涝频繁,农牧业发展缓慢,粮食产量很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698万元(折新币),粮食总产2013万公斤,平均亩产仅49公斤。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土地改革,推翻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发展互助合作运动,实现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组织起来。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推广农业技术,精耕细作,科学种田,使农业生产由半停滞状态中,得到迅速恢复发展。1956年全县粮食总产比1949年增长78.9%,农业总产值增长73.9%。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后,受“大跃进”和浮夸风、“共产风”影响,又遇到三年自然灾害,农业减产,形成困难时期。1961年,全县粮食总产比1956年减少49%,农业总产值降低39.5%。经过整风整社,纠正错误,调整国民经济,农业生产在徘徊起伏中得到稳步增长。1965年,全县粮食总产比1961年增长51.8%,农业总产值增长75.9%。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由于农村干部和社员抵制干扰,坚持修地改土,改革农耕制度,推广应用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农业生产仍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1976年,全县粮食总产比1965年增长1.8%,农业总产值增长26.4%。“文化大革命”期间,特别是农业学大寨高潮中,农业体制多变,社队“穷过渡”,生产方针摇摆不定,耕作措施“一刀切”,片面强调“以粮为纲”,限制多种经营。大批促大干,割“资本主义尾巴”,违背自然和经济规律,使农业生产遭受挫折,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清除“左”的影响,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粮食生产大幅度增长,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蓬勃发展。从1982年起,全县粮食总产连续三年突破亿斤关。1988年粮食总产5187.5万公斤。1989年粮食总产达到5948.5万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与1949年相比,粮食总产增长195.5%,农业总产值增长521.6%。粮食生产带动了畜牧业、副业和农业机械化事业全面发展,各类商品基地初具规模,农村面貌大为改观。

工业

长武县博物馆

长武地方手工业起源较早。境内出土文物可见,先周时期已有手工磨制的石器、骨器、烧制的陶器和铸造的铜器。秦代有制酒的酿造作坊。丁家乡丁家村出土的手工加工作坊遗址内,有汉代冶炼、铸造的齿轮、锯条和铧、铲、镢、斧等农具。唐、宋、金、元以来,修建的昭仁寺、岱山庙、长寿洞等古代建筑,构造、雕刻、砖瓦烧制、材料加工,都具有相当精细的工艺水平。明、清时代,地方手工业和各种作坊逐渐兴起。农具造修、弹花、纺织、漂染、榨油和麻绳、芦席、草帽的编织、木器加工及羊毛擀毡、织毯、皮张制革。还有铜器、银器、铁器日用品制造等,技术进步,门类增多。能工巧匠,师徒相承。清末。城内老营盘开设工艺厂,从业30多人,专事纺织、印染,铁木器加工等项生产。虽规模较小,工具简陋,全靠手工操作,但开始引进技术,使古老而笨重的生产方式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民国时期,军阀连年混战。社会动荡,天灾人祸频繁,地方工业、手工业基础薄弱。匠工分散经营,技术守旧,手工业作坊处于小生产状态。民间日用品和生产生活用具,货源奇缺。除当地铁匠、木匠制作外,大多从外地购进,价格昂贵。县内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起步较迟。发展极其艰难。解放初,地方工业、手工业基础差,门类少,设备技术落后,生产能力低下。在恢复发展地方经济中,因地制宜,克服困难,历经曲折反复,逐步建立起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地方工业体系。“大跃进”时期,盲目发展地方工业,调集万人大炼钢铁,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增建的农具厂、土化肥厂随办即垮。1962年以后,调整国民经济,工业生产形势好转。“文化大革命”中,工厂停工停产,工业产值下降。从1979年起,整顿工业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县属工业和乡镇工业重新得到较快发展。到1989年末,全县有地方国营和县属集体工厂16个,乡镇企业42个。还有个体经营或联办工业厂、组3428个。全县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6.5万元,增加到1989年的2847万元。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0.92%,上升到1989年的40%。

林业

长武境域沟坡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宜林条件优越。农村历来重视林业生产。以用材树为主,营造成片林,以木本粮油为辅,补充生活食用。零星植树多在房前屋后、家庭院落。由于管护不善,成活率低,又人为地毁林开荒,原生林木逐渐减少。民国时期,地方官署倡导植树,实效甚微。军旅频仍,滥砍滥伐,成片树木所存无几。1949年解放时,仅有王东、直谷、丁家村的3处沟坡小片林18亩。农家杂果经济树木折合2200亩。1950年普查,全县林木覆盖率仅占土地总面积的2.8%。

解放后,各级党政组织带领群众,在优先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50年代,以“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渠旁)零星植树为主,开始营建成片林木。60年代,以队办林场为基地,开展大规模地群众造林运动,加快四旁和荒山绿化步伐。70年代以后,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适地适树发展用材林、经济林和薪炭林。经过几代人的连续努力,基本上实现了塬滩方田林网化,山坡梯田果园化,村庄沟岔全绿化。林业生产从实际出发,注重荒沟荒坡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把林果生产与农业综合开发结合起来,使经济林、防护林、水保林协调发展,林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1980年,中央绿化委员会命名长武县为全国植树造林先进县。1989年,全县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0.8%,林木蓄积量27.52万立方米。林业产值264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1%。

林业管理。解放初,县人民政府建设科设专职干部分管。1956年设农林水牧局。1958年分设农林局,1973年又分设林业局。1982年成立县绿化委员会,负责宣传贯彻林业方针政策,制定绿化总体规划,协调组织义务植树和绿化建设工程。1989年,林业系统有职工干部137人。其中,林业工程师5人,助理工程师7人,技术员11人。

社会事业编辑

教育

长武县第七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秦代,长武民间开始延请师傅教育子女。多为家庭传授,念书识字。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复设长武县置后,县衙设教谕,有儒学(学官),并修建文庙于学街巷内。清初,县衙设训导。学宫被焚,只存大殿。顺治、康熙年间重修学宫。有尊经阁、敬一亭、博文斋、约礼斋,共28间。道光三年(1823年),设宜山书院,有明伦堂、大雅堂等。乡村开始兴办义学、私塾。青少年专心求学者仍然甚少。《秦疆治略》记,长武“户鲜素封,室多贫窭。更以家贫之故,不务读书。孩童至八九岁时,即令拾粪拾柴,其送学读书者十无一二。是以一县之中,应童试者,不过百余人。即身到胶庠,亦多半耕半读,鲜有潜心力学之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明令废除科举制度。三十二年(1906年),县城宜山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民国时期,学校教育逐渐兴起。社会贤达奔走呼号,热心筹资办学,德高望重者皆以教书育人为荣,教育事业渐有发展。唯设备简陋,师资缺乏,学生流动较多,教学质量较差,青少年读书多以粗识字为目的。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全县仅有高小毕业生15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全县不识字男女有47914人,占总人口95%。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全县不识字男女有40489人,占总人口的9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时局动荡,人心不安,物价昂贵,军旅征发频繁,学校教育难以为继,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接管各类学校,废除旧的训育制度,整顿建立新的教学秩序。调整学校布局,培训师资队伍。对教职员进行思想改造,对学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坚持德、智、体全面培养学生,进行教学改革,学校面向工农开门,动员学龄儿童入学。学校教育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在校学生人数有所增加,教育质量逐步提高。并积极扫除文盲,推行职业教育。1958年,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教育方向更加明确。1961年,调整学校布局,精简教师。1964年实行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中小学教育得到普及发展。“文化大革命”中,学校、教师受到冲击、摧残。教学秩序混乱,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教育质量急剧下降。中学曾一度砍掉外语、历史、地理。主要课程则改为政治,农基、农田水利、植树造林和军体等。小学以“语录”、大批判文章为主要教学内容。学制缩短,课程减少,并取销考试,随意推荐升学。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重新恢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考试制度。平反冤、假、错案,提高教师的社会、政治地位。采取多种途径培训师资,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以“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为教育目的,实行教育体制改革,小学改为六年制,中学改为“三、三”分段制。动员社会力量集资办学,基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1989年,全县有初级小学167所,完全小学49所,初级中学14所,单设高中2所。教职员工1855人,其中教师1759人。在校学生24444人。全县基本形成村有初小,联村有完小,乡镇有初中,县城有高中的普教网。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均达到部颁普及初等教育的标准,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同时,职业教育、业余教育也得到相应发展。为各条战线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知识人才,带动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使全县人民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1982—1990年,全县每万人中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由18人增加为37人;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由534人增加为632人;文盲、半文盲人数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13所,在校学生34885名;教职工1985名,其中高级职称25名,中级职称319名。到1999年底全面完成"两基"达标任务,被省政府授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县"称号。2000年以来,坚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强化教师继续教育,重视发展幼教、特教,积极发展职教、成教。

文化

戏剧是民间文娱活动的主要形式。“高台教化”,移风易俗。民谚:“要知世上理,就拿戏上比”。长武演出戏剧,以秦腔剧种为主,亦有弦板、眉户、道情等。民国初年,县乡庙会常有岐山、凤翔等西府戏班来长武巡回演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以后,庆阳“复兴礼”戏班,西安、咸阳郑四的“益民剧社”等,每年来长武搭班演出时间较长。还在戴家岭开办培训学生队,出名的“益民二班”演员有李正华、高登云等。地方戏剧以西府调为基础,融合陇东和关中唱腔韵律形成关中调,具有秦陇相谐的地域特色。抗日战争时期,县城学生、驻军排练演出话剧、歌剧、活报剧。从民国三十年(1941年)起,戏剧演出普及发展。全县城乡庙宇、村社修建戏台(乐楼)110座。戏班多为临时凑合搭班,服装道具不全,文武场简陋,演员“七紧八慢九消停”。演出大本戏时,角色互相顶替,以男扮女,脸谱、服装难以更换,无法保证演出效果。木偶、皮影唱秦腔,亦唱关中弦板腔。简便易行,省钱省事,深受偏远山区、小型村庄欢迎。

解放后,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开展戏剧改革活动,整顿演出队伍,改善艺人待遇,培养新生力量,挖掘、整理、改编传统剧目,提高演出质量。社会主义文艺舞台,斗妍争芳,百花齐放。群众性的文艺演出,机关、单位、学校自行安排,农村社队协商筹办。民间艺术团体除业余剧团外,还有皮影班、木偶班、自乐班。每逢节日喜庆、古会、物资交流会和夏秋季农业收获之后,城乡都有大戏、小戏,争相轮流演出。1955年全县有业余剧团29个,活动经常的有亭口、相公、新兴堡、柳泉、牛王、巨家、北关、南关、长灵、洪家、柳家河等村。“文化大革命”中,禁止传统剧目,推行“样板戏”,各社队文娱活动消沉.戏剧演出冷落。1979年以后,民间艺术团体相继恢复,戏剧舞台呈现繁荣。进入80年代,由于广播、电影、电视、歌舞等飞速发展,人的观念更新变化,商品经济节奏加快,致使戏剧阵地受到冲击,观众日渐减少,城镇演出率急剧下降。特别是青少年对传统戏剧缺乏兴趣,形成观众层断代现象。1989年,全县有业余剧团6个,木偶班3个,皮影班8个。文教部门举办专业和业余艺术团体调演、会演,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振兴秦腔,复苏戏剧演出创造条件。

医疗

长武县民间医疗事业历来落后,缺医少药,卫生知识贫乏。解放前,各种传染病,地方病连年流行,患者无力求医看病。城乡虽有一些药铺和中医用中草药治病,但从医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西医西药传入较迟。福音堂免费供给药物,乡民多不信任。且药价昂贵,就医艰难。农村穷苦人家,遇有疾病,迷信神鬼,问卜讨药,请巫婆神汉(马脚),禳灾(去病)驱邪,舍药治病。耽延时日,听天由命,延医服药者很少。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县政府派员参加省防疫训练班。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城镇设卫生助理员。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始设县防疫诊疗所(戒烟所),有卫生稽察员、医生6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改设城镇公共卫生所。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起,城镇开业私营诊所10个。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关心人民健康,重视改善医疗卫生条件。1949年,县人民政府第三科,管理文教卫生行政工作。1950年11月成立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发展会员70人。1956年县人民委员会设卫生科。1958年长武、枸邑与邠县合并后,设文教卫生局。1961年恢复长武县制,仍设文教卫生局。1970年,分设卫生局。1989年,卫生局有干部10人。所属业务单位有县医院、中医医院和各地段医院、乡(镇)卫生院。县级有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药品检验所和卫生学校等。卫生系统有行政干部和医务工作者352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269人,有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22人,医师91人、医士68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16人、护士65人。县卫生协会和各乡(镇)分会有会员197人。1989年,县医院、芋园乡卫生院和县防疫站,被评为省、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

全县医疗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方针,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加强医疗、防疫、保健机构建设,开展卫生监督监测,推广计划免疫、新法接生和妇幼保健。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各项卫生医疗事业不断发展。设备逐步更新完善。1989年,全县各医院,有病床285张。危害人民健康的各种传染病得到控制,发病率有所下降,常见病、多发病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地方病和营养不良性疾病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由于人民群众摆脱了精神压抑与物质生活的贫困境地,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医疗卫生条件较为优越。社会福利、居住条件、环境保护事业得到改善,人民健康水平有了提高。全县人口期望寿命由解放时的平均45岁提高到68岁。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省卫生技术人员,抽样调查验收,全县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85%以上,符合国际标准。小儿麻痹症列为全市免检县。全县有80岁以上高寿老人375人。人口死亡率降为5.2‰。

文物古迹编辑

昭仁寺

长武境域为古人类文化发祥地之一。先民游牧,群居泾、黑河谷地带,凿穴而居,从事渔猎和农耕,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县境内地上地下保留着珍贵的文化遗存。已发现的古遗址、古墓葬和古建筑,都有较高的价值。1958、1980和1988年,经过3次文物普查,全县发现规模宏大的遗址119处。其中,仰韶文化遗址11处、龙山文化遗址21处,秦、汉遗址52处,其它遗址35处。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明文公布保护级别,划定保护范围,树立保护标志,建立健全登记册、卡、档案等管理制度,所在乡村落实了保护组织和人员,加强对古遗址的保护管理。

尧头沟、鸦儿沟遗址

197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古人员,在县城北侧的尧头沟、鸦儿沟观测第四纪地层剖面,从中下层灰色砂质土和砂砾中,发现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并在药材收购部门拣选获得一枚人牙化石。哺乳动物化石有鼠属、披毛犀属、似野马、野驴、大角鹿属、班鹿、牛类7种。人牙化石为一少年个体上萌出不久的左上第二臼齿。经鉴定属更新世晚期智人牙齿化石。为科学地研究确立“长武人”提供实物标本,使古人类化石序列增添了新的材料与地点,考古界称为“重大发现”。

下孟村遗址

1959、1960年,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冉店乡下孟村,两次发掘仰韶文化类型的氏族村落遗址。出土较完整的方形、圆角、半地穴式居屋7处,灰坑107个,陶窑5座,瓮棺葬8座。出土原始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80件。石器有斧、刀、锛、凿、网坠、纺轮、圆球;骨器有铲、锥、针、箭头;陶器有黑、灰及彩陶钵、盆、罐、细泥红陶和夹砂粗陶。纹饰有绳、线和堆纹。考古证实,母系氏族先民在今长武一带的活动,延续了相当长的时期。仰韶文化类型下孟村遗址的发掘,为研究新石器时代中期,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期的村落布局、经济形态、社会组织及社会性质具有重要价值。

碾子坡遗址

1980年,国家考古研究所泾渭考古队考古人员,在冉店乡碾子坡村,系统地发掘了先周部族遗址。出土文物陶器有甑、罐、盆、瓮;石器有斧、锛、凿、铲、刀、锥、纺轮;青铜器有镜,有制作粗糙的鼎,重10.75公斤。经鉴定,碾子坡遗址包含多种不同性质的文化遗存。主要内涵属先周文化,约相当古公亶父迁岐之前的遗存。对探讨先周文化面貌和特征,增添了新的资料。《历史学年鉴》专题刊载,称为考古新发现。

旅游编辑

昭仁寺

长武景点 (4张)

昭仁寺前身为"慈福寺",唐武德年间,李世民与薛举、薛仁杲父子大战浅水源,太宗为纪念阵亡将士而在“慈福寺”的基础上建成“大唐昭仁寺”。东与彬县大佛寺相接,西与平凉崆峒山、北与庆阳石窟相连。寺内大雄殿阶石层垒,月台宽敞,面宽进深各三间,跨度数十米,占地百余平方米。采取单檐歇山式结构,木梁折叠式拱架。飞檐梁角,举折平缓。殿无金柱,工艺精巧,宽敞方正,合于力学,造型雄伟,庄重恢宏,俗称“一担挑八角”。殿内粉墙洁净雅素,檩梁朱红古朴。显示了唐代以来工匠高超的修造技艺和创造才能。

柳毅庙

柳毅庙位于县城东北柳泉村关山半坡处的平台上,关山下著名的笔蹲井是柳毅昔日为龙女传书取水研磨时用笔蹲下的,故称笔蹲井。与柳毅庙相邻的有龙女牧羊山、马刨泉、柳泉古戏楼、白皮古松等景观。

城北公园

城北公园从北水沟垴,顺故城墙北侧,沿北水沟畔,蜿蜒到小北门外的集贤冈。后续延伸到东沟沟口,包括整个北水沟流域。2005年春,对沟头进行了加固整修,埋设了排洪排污管道,拓宽了活动广场,铺筑了沟边道路,编置了护栏,先后建起两座风格典雅的凉亭,植树、栽花、种草,美化景点,完善各种设施,使其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