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Q 注册 我的订单 投诉建议 帮助中心 手机版
收藏本站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火车票预订手机版
政府网站查询
云抢票客户端
当前位置:114票务网 > 政府网 > 西藏政府网 > 昌都政府网 > 八宿政府网
中文名:

八宿县政府网

官网:
www.xzbs.gov.cn
地址:
白玛镇
车牌:
藏B
区号
0895-4562
百度分享
分享到:

八宿县政府介绍

八宿县隶属西藏省昌都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市东南部,地处怒江上游,县城所在地白马镇海拔3260米。东邻左贡县、察雅县,南与察隅县接壤,西靠洛隆县、林芝市波密县,北连昌都市卡若区、类乌齐县。全县幅员面积12564.28平方公里(2014年),县境南北长210公里,东西宽80公里,辖4镇10乡,共有人口39021人(2010年),其中有男19790人,女19231人,家庭总户数6999户。 八宿县西南部有横断山脉,东北部有怒江。气候类型为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县政府在地白马镇距昌都市政府所在地卡若区266公里,距拉萨861公里。2014年上半年八宿县全县地方生产总值达到22520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36.29%。行政区划编辑区划沿革

1997年,八宿县面积12677平方公里,辖1个镇(白马镇),14个乡(卡瓦白庆乡、益庆乡、吉中乡、然乌乡、吉达乡、略觉乡、普龙乡、帮达乡、同卡乡、拉根乡、郭庆乡、瓦乡、夏里乡、拥巴乡),125个村委会。县政府驻白玛镇。白马镇县政府驻地。1960年置白马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7年撤区并乡时沙马、丁卡、白马3乡合并建白马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988平方公里。2000年,八宿县辖2个镇、12个乡。

区划详情

截至到2013年,全县辖4个镇、10个乡。共有126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白玛镇。八宿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市东南部,地处怒江上游,县城所在地白马镇海拔326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96°23′-97°28′,北纬29°40′-31°01′。东邻左贡县、察雅县,南与察隅县接壤,西靠洛隆县、林芝市波密县,北连昌都市卡若区、类乌齐县。八宿县全县幅员面积12564.2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八宿属三江流域高山峡谷地带,可分为3个自然区:东北部昌都以南的邦达地带,海拔较高,为高原大陆区;怒江流域延伸至左贡县境内,为高山峡谷过渡区;其余地方高山环绕,峡谷相间,地形较复杂,为高山峡谷区。境内主要山脉有横断山,近似南北走向。主要山峰有北部的初胆针山,海拔5971米;西北部的拉穷山,海拔4700米;南部的然乌湖地区,是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与横断山脉伯舒拉岭结合部,山高谷深,冰川较多。全县呈狭长地形,分向南北延伸,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构成七山二水一分地的地形特点。

气候条件

全县以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为主。日照充足,干季、雨季分明。年无霜期161.7天,年降水量为233.3毫米。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和地理位置的不同,依次出现峡谷暖温带、高原温带、高原寒温带三种不同垂直气候带。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水、泥石流、干旱、冻土、风沙、霜冰、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频繁。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10.4℃。1月份平均气温0℃,7月份平均气温19.2℃。无霜期162天。日均气温5℃以上持续时间244天,0℃以上持续时间321天。平均年降水量仅为233毫米。

水文

八宿主要河流有怒江及其支流,总河长1737公里。怒江由西北部入境,穿越县域中部,由北向南奔流于高山峡谷之中,河道弯曲狭窄,河谷深切,落差大,水流急,境内长127公里,年径流量33亿立方米。

人口民族编辑人口

截止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八宿县共有人口39021人。

民族

截至2010年,八宿县有藏族36603人,占99.19%;汉族286人,占0.77%;有回族、苗族、白族、纳西族、怒族等少数民族人口13人,占0.04%。

自然资源编辑矿产资源

八宿县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铅、锌、煤、锡、石膏、碱土等。

生物资源

动物八宿县动物主要有游猴、马鹿、樟子、革狐、水獭、紫招、岩羊、黄羊、盘羊、野牛、旱獭、贝母鸡、马鸡、虫草等13种野生动物;有獐、鹿、鹤、羚羊、盘羊等5种珍稀野生动物。 植物八宿县主要有贝母、知母、大黄、雪莲、雪鸡、红景天等7种名贵中药材。

水资源

2012年,昌都地区八宿县拥巴乡拥巴村水渠修建工程,总长约3000米,宽度为0.6-1米的水渠,水渠两边用石头砌坎,水渠底用水泥浇筑;修建取水口1个,分水口15个。

经济发展编辑综述

截至2014年,八宿县第一产业完成4849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28.7%;第二产业完成5923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24.3%;第三产业完成11748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26.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2045元,完成计划的35.69%,同比2013年增长22.1%(其中现金收入为1435元)。完成批发零售业4249万元,比2013年同比增长1295万元;完成劳务输出3890人次,收入达到583万元。

第一产业

八宿县属半农半牧以农业为主的县。主要农作物有青棵、冬小麦、春小麦、玉米、高粱、豌豆、油菜、元根。饲养耗牛、偏牛、黄牛、马、绵羊、山羊等。年采伐木村1200立方米。2014年,八宿县藏鸡养殖拥有429平米藏鸡孵化场1座,鸡舍2座960平米,养殖场地2054平米,藏鸡养殖户达到174个。在原有藏鸡基础上,2013年购进拉萨白鸡苗3000只,2014年再购进鸡苗3000只,实现养殖规模达10000只,产生经济效益达20万元。 2014年,八宿县黑白花优质奶牛养殖完成投资50万元,并成立奶牛养植协会。已购进优质黑白花奶牛25头(其中种牛5头),并已分发至20户养殖示范户,扶持养殖户20户,当地群众50余人经过培训学会了养殖技术,为市场提供原料奶100吨,实现销售收入40万元。

第二产业

八宿县工业以煤、电、原材料生产为主,其余为民族手工业。截至2014年底,八宿县产业园区完成投资3357.82万元,已有3家企业落户,荞麦系列产品加工厂和来古冰川纯净水加工厂的厂房已建成,园区内企业年产值预计达5000万元,可解决就业岗位150余个,年税收收入可达200万元。

第三产业

截至2014年,八宿县已完成招商引资项目4个,完成引资12338.75万元。已在建设的项目有3个,总投资3.15亿元;有投资意向的项目2个,总投资3300万元,正在办理土地出让等相关手续。

社会事业编辑教育事业

八宿县从2003年开始普及六年义务教育,2005年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2007年完成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 截至2010年10月,八宿县已有各级各类学校54所,其中县中学1所,县小学1所,乡镇中心小学10所,教学点42个。小学在校生达507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49%;中学在校生2383人,初中入学率为90.37%,全县教职工517人。

基础建设

截至2014年,县城有一座800千瓦水电站,另一座1890千瓦的二级电站将竣工投入运行。2014年八宿县实施扶贫项目22个,国家投资1400万元。其中面上扶贫项目3个,国家投资250万元,用于建设水泥桥、脱毒马铃薯种植、高效日光温室等;实施6个乡镇整乡推进项目17个,国家投资1050万元;劳动力转移项目1个,国家投资100万元,为瓦乡农牧民施工队购置柳工50型装载机1台、东风反动车2辆、搅拌机2台。2014年八宿县修建温室75座,修建水渠18.5公里,修建小型桥梁2座,修建油菜加工厂1座,榨油厂1座,水磨坊20座。

医疗卫生

2009年,八宿县聘请乡级卫生服务人员18人,村级卫生服务人员54人,以农牧民基本医疗与常见传染病预防诊治服务为主要内容,设立了14个农村医疗服务点,截至2014年,全县参加农牧区合作医疗的户数达5446户,覆盖率达94.82%。接种小儿“五苗”2804人,接种率达98.14%。 2014年7月23日,第455医院援助八宿县医院建立的远程会诊中心正式开通并投入使用。从2001年到2014年来,第455医院已有11批次37名专家到八宿县执行医疗援藏任务,先后援助了价值110万元的胃镜、呼吸机、尿八项分析仪、心肺复苏机、全自动麻醉机等医疗设备和诊疗器材,无偿援助资金近百万元。 2014年,八宿县组织14个乡镇参加培训2次,参保人数达19930人,其中60周岁以上人员有3041人,完成2014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系统工作的上限。2014年,八宿县参加职工医疗保险2050人,征缴资金830.09万元,报销人数69人,报销金额44.273万元;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1821人(城镇居民455人,僧尼594人),收缴44.4万元,征缴率100%,报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用18.85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497人,有2240人次享受到农村医疗合作报销优惠,报销金额达4594770元。

社会保障

2014年,八宿县实现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达6800人,转移就业收入突破3106万元。2014年八宿县参加失业保险人员718人,征收失业保险金128.62万元;参加工伤保险人员987人,工伤保险金征收25.63万元。 2014年八宿县为贫困群众购买犏牛200只、藏猪360头,山羊198只,藏鸡6000只,农机具5台,种植荞麦等经济作物2380亩。

交通概况编辑全县通车里程550公里,其中干线335公里,县境内有著名的航空港——邦达机场,每周有3个航班往返于成都-昌都-成都,318、214国道纵横于八宿县城内,且318、214国道八宿段已整治完毕。

民族文化编辑民歌

八宿县流传至今的藏族民歌有情歌、颂歌、劳动歌、酒歌等。 情歌多以赞美、追求、怀念作题材,歌颂永恒的爱,鞭挞朝三暮四的丑恶灵魂等。节奏较自由,连音、装饰音、依音多,尾音长,或高昂激越,或忧伤委婉。 颂歌颂歌的形式多样,有赞美大自然美好风光的,有颂扬家乡大好河山的,有歌唱祖国和人民生活的,也有赞颂活佛及名门的。另外,修建房屋、婚娶、集会或节日等,都有颂歌为之助兴。颂歌体裁有叙事歌、抒情歌等,取材广泛,曲调短小;歌词讲求工整对仗,以怀念忆旧为最多。如《歌唱党的富民政策》歌词:“党的富民政策好,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党的富民政策好,人民脱贫奔向小康”。 劳动歌直接反映人们生产劳动中的精神面貌,曲调与唱词单纯而原始,大多表现劳动节奏,协调合作,鼓舞情绪,听来常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昂之情。有《打墙歌》、《打麦歌》、《耕地歌》等。 酒歌流行于八宿各地。曲调短小,简单易唱,过去用于宴请豪门权贵;民主改革以后,多用于婚娶、喜庆、节日、联欢、请客迎宾等。主要有齐唱、对唱、独唱等形式。

舞蹈

八宿县流行的藏族民间舞蹈,主要有锅庄和热巴舞,还有弦子、卓等民间舞蹈。 锅庄“卓舞”又称“锅庄”,锅庄是卓舞的俗称,锅庄译成藏文叫“嘻”,“卓”是藏语的译音,它是指藏族远古产生的流传在昌都一带的以脚步动作为主的民间舞蹈形式。卓舞作为一种具有群众基础性的集体民间舞蹈,一般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喜庆节日、平时均可跳,农牧区、城镇、宅内和宅外都可跳。男女老幼皆可随意加入或退出跳舞,是人们庆祝丰收等喜庆活动时的篝火圆圈舞。锅庄分为大锅庄和小锅庄。 热巴舞“热巴”,本意为粘着的长发辫子,后引申为璎珞状的网穗服饰,再后引申为表演“热巴”的人或“热巴”艺术本身。“热巴”艺人自认是圣者米拉日巴的信徒,所以他们自称为“热巴”。现流传的“热巴”舞是指用鼓和铃伴奏,融民族说、唱、舞和杂技、气功为一体的综合性舞蹈艺术。它包括舞蹈、朗诵、戏剧、杂技、武术,全套表演需5个小时左右。 古庆(跳神舞)古庆是寺庙在每年藏历十二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日进行的一种祭祀舞蹈,通俗的说法叫“跳神舞”,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居,无病无灾。

乐器

八宿县民间文艺乐器有唢呐、藏笛、长柄鼓、二胡、牛角琴、蟒筒、牛皮鼓、手摇鼓、碰铃、钹等。

民族风情编辑居住

房宅地多选择在山坡上,以土木结构为主,一般为2~3层楼房,房间呈四方形,立柱与横梁均绘以彩画,十分华丽。

赛马

流行与农牧区,每年8月间为赛马期,各地群众就象过节一样,一家一家带着华丽的帐篷,穿节日的盛装,在绿草茵茵的草原上,搭起美丽的帐篷。既举行赛马,又举办物资交易会,一住就是五、六天,这是草原上的盛大节日。赛马有距离赛,骑马射击赛,马上竞技赛等。

婚姻

说亲之前,要献哈达、茶叶,去对方家讨属相,并请喇嘛卜算是否相合。结婚时,男方提前派人把漂亮服饰关到女方家,由新娘过门时穿用。结婚当天,女方有送亲陪员,男方家有迎娶队伍。

旅游资源编辑八宿县有邦达草原,集冰川、湖泊、草地和原始森林为一体的然乌湖, 多拉神山、呷许岩画和藏东同卡寺等风景。

然乌湖

位于县城西南90公里,国道318线沿湖边而过。它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的主要源头。湖面积22平方公里,蓄水量1.4亿立方米,海拔3850米。然乌湖分上、中、下三段,上段康沙以上称为安贡湖,面积约6平方公里,中下段从康沙到然乌村,是然乌湖的主体,面积16平方公里。整个湖面呈河道型,总长29公里,平均宽度为0.8公里,周长60公里,湖的北面有拉古冰川,冰川延伸到湖边,每当冰雪融化,雪水便注入湖中,保证了充分的水源。

邦达草原

位于县东北部,海拔4300米,草原水草充足,牛羊成群,玉曲河从西向东贯穿整个草原,邦达机场就建在草原的中间。

拥乡瀑布

从40米的高空分两级飞泻直下,宽度达5米,水花四溅,随风飘洒,水帘在阳光照耀下映射着的彩虹。

同卡寺

又名八宿寺。由宗喀巴弟子格巴·坚赞生格创建于藏历水蛇年(1473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寺内保存有达萨活佛的袈裟3件,乾隆皇帝赐给达萨·呼图克图活佛的瓷瓶5个,还有1748年第七世达萨活佛阿旺洛松·巴登江村在北京雍和宫作为堪布传授格鲁派教义时,乾隆皇帝赐给的剌绣彩色百龙图、海狮图各1幅,均宽2米,长7米,为青丝剌绣而成,属罕见珍品。寺内还保存着七世、十一世达萨活佛和内蒙格西的灵塔3座,塔内高2米,银制镏金。